(3)社会环境。这里的社会环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生长的小环境,如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二是生长的大环境,包括区域的环境,乃至国家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来说,了解社会环境,有助于掌握成长环境中的社会资源和条件,便于为自己所用,促进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快更好地发展。
(4)经济环境。是指与职业发展领域相关的经济环境,职业目标的制定与职业发展领域的经济环境相协调,能够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3.职业生涯决策,明确职业生涯定位
职业生涯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很多时候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如何去做。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的人中,有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由此可见,职业生涯的选择是生涯目标制定的最关键因素,在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时,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即性格是否与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相匹配。例如,性格外向的人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更为合适,性格内向的人从事与事打交道的职业更为匹配。
(2)兴趣与职业的匹配。选择职业或岗位时,不仅需要了解自己的性格,还必须了解自己的兴趣。有的人对研究自然知识感兴趣;有的人兴趣倾向于情感世界,活跃于人际关系领域;有的人对智力操作感兴趣……不同的职业也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在技能操作领域得心应手,如果硬把他的兴趣转移到书本理论上来,他就会感到无用武之地。正是这种兴趣上的差异,构成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依据。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在职业选择时,还要特别注意特长与职业的匹配。因为不少人往往将兴趣误认为是特长,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将进入职业决策误区,导致事业难以成功。
(4)价值观与职业报酬率的匹配。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有的人看重高薪、有的人看重职业带来的荣誉和精神的满足……因此认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4.选择职业道路,明晰职业生涯发展路线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后,就会面临多条职业道路和发展路线。通常,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中有两种发展方向可供选择,即行政管理路线和专业技术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须做出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通常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须考虑以下3个问题:
(1)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我是想走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道路,还是希望自己朝管理人员的方向发展?
(2)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我的知识结构、能力特长、性格等有利于走管理的发展路线还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路线?
(3)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目前我所在的职业环境中,有哪些职业发展机会?我可以选择管理发展路线还是技术发展路线?
对以上3个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定自己的最佳职业生涯路线。
5.设定职业目标,细化职业生涯任务
职业目标的设定,是在继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后,对人生目标做出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职业目标的确立,可以是人生目标也可以是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通常,应根据社会宏观环境与个人情况的分析,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再对其进行分解,细化出符合自身情况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6.制订行动计划,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来予以执行。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没有严格有效的执行措施,再美好的目标,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难以实现。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应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7.评估与反馈,及时修正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料的,有的则无法预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保证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需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对规划的目标和行动方案进行调整。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重新调整,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的变更,等等。评估与反馈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
第三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据教育部统计,随着世纪之交的大学扩招,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几乎每年近百万人的数量高速增长: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1万人;2010年630万人;2012年680万人,而2013年则再创新高,达到了699万人之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其中,除了社会结构性就业难的客观情况,我国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指导、社会经验不足,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帮助、指导大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必要。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根据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个体能力迅速提高,职业兴趣趋于稳定,稳步形成了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预期;而完成了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大学生毕业后则会走上初次就业岗位,正式开始职业生涯。此时,许多大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而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会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大学生按照职业规划理论的指引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仅有利于正确看待就业、从容应对就业竞争,而且可以找到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为自身的成功与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其未来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在当前宏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可是,同样作为大学生,为什么有的人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并且是自己满意的工作,而有的人却忙得焦头烂额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分析起来,除了自身先天素质的差异外,大学生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与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往往成为一个显性因素。大学生通过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尽早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发展的地域范围,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实现就业。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自我实现、成长成才的需要
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一个人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在18~23岁的年龄阶段,其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发育处在成熟而又未能完全成熟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个体心理成长最迅速的阶段,尤其是认知机制的高度成熟,人生理想渐渐确立、价值观逐渐形成、个人综合能力快速提升、专业兴趣慢慢形成,自我实现的价值感越来越强,对成长、成才的需求非常强烈。此时,职业生涯规划还能够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同时,在当前信息社会,很多职业要求高度专业化,对就业者的整体素质也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大学生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其明确学习目的,有意识地参加实践活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应对竞争能力的需要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抱怨招聘单位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要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进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一致。有一位毕业生在自己的求职资料中简要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乐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用3~5年时间熟悉业务,掌握相应经验,然后向高级主管职位挑战”,尽管其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很一般,但却应聘成功。只有少数求职者会写出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让人觉得求职者的求职意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生涯规划只有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用于为本企业工作,用人单位也乐意聘请这种目标明确、规划透明的人。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考与练习】
1.职业生涯规划对人一生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2.谈谈对生涯、生涯规划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简述几种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理论。
4.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