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来说,就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当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及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身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
实际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参加高考前就已经开始,报考的大学及专业已经体现出职业的意向。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绝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观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及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换言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把传统被动的“无意识找工作”转变为主动利用主客观资源的“有意识找工作”。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期,也是很容易错过的重要发展时期。因此,大学生必须在大学生活期间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制订学习计划和发展计划,选择职业道路,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在经历大学四年的努力后,能够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相匹配的职业岗位,成功实现初次就业。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标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按照规划的时间长短分为人生规划、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四种类型。
(1)人生规划。即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包括从求学阶段的学业规划到退休之后的生活规划,设定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时间长达40年左右。
(2)长期规划。5~10年的规划,主要是设定较长远的规划。如规划30岁时成为一家中等规模公司的经理,规划35岁时成为分公司的副总经理,掌握更大的权力,以及为实现此目标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3)中期规划。一般为2~5年的目标与任务,是最常用的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如规划到不同业务部门做经理,规划从大型公司部门经理到小公司做总经理。
(4)短期规划。一般为2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近期目标,规划近期完成的任务。如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等。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从短期到中期再到长期乃至整个人生,是一个连续递进的过程。不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如果涉及的时间段过长,不利于根据环境、形势的变化而作调整;如果时间段太短,又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因此,建议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以2~5年的中期规划为宜。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与基本原则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三要素
虽然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都千差万别,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是所有的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对自我的认知、对外部环境的评估、个人目标的选择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等。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三大要素:“知己”“知彼”与“决策”,即“生涯规划=知己+知彼+决策”。三者之间的关。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科学的方法。一般而言,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择己所爱
如果能够从事一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人一种满足感,那么人的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之母。调查表明:兴趣与成功概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
2.择己所长
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能力条件。而一个人一生中不能将所有技能都全部掌握。所以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应运用比较优势原理充分分析别人与自己,尽量选择冲突较少的优势行业。
3.择世所需
社会的需求不断演化着,旧的需求不断消失,新的需求不断产生,新的职业也不断应运而生。所以在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时,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最重要的是目光要长远,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行业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再做出选择。
4.择己所利
职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其目的在于追求个人幸福。所以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个人幸福最大化。明智的选择是在由收入、社会地位、成就感和工作付出等变量组成的函数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就是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
而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下10个基本原则:
清晰性原则: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变动性原则: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挑战性原则:目标与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合作性原则:个人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具体原则: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
实际原则: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作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选择确定可行的途径。
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易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提供参考的依据。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主要步骤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大学生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通常采用了一些便捷的方法,例如:
1.自然发生法
一切顺其自然,这种方法在“包分配”的就业年代是主流的方法,不过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与其说这是一种职业规划的方法,毋宁说这是一种职业态度。如果可以一直都“顺其自然”下去,永远能够做到“接纳现实,顺应外界要求”,自然发生法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2.目前趋势法
“从众心理”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表现,所以才出现了“热门”以及“随大流”。目前趋势法,可以降低我们的外在风险,但是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盲目从众”,并且会忽略自己的个人感受。所以,在使用这种规划方法时,需要问一问自己,“我究竟喜欢不喜欢?我究竟适合不适合?”,也就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最少努力法
时下流行的一句话“长得好不如生得好,生得好不如嫁得好”,尽管不同的人对此看法不同,但是我们要区别“是出于正义感的否定”,还是源于“酸葡萄心理”的“羡慕嫉妒恨”。当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能够一如既往地“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并且任何时候都能够坚定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就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的事情了。
4.拜金主义法
合法合理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点本身没有错。但如果盲目地追求无法持续的经济利益的话,无论对于个体、对于集体,还是对于整个人类世界,都是不可取的。
5.刻板印象法
现实依据,有可能是理性的参考,也有可能是对适应性的限制。所以要区别“保守”和“经验”。
6.橱窗游走法
有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当我们无法选择的时候,不妨跳出选择本身,看看“我为什么会被选择困住?”或者“我最后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哪个选择距离我的目标更近?”
7.假借他人法
对已经意识到的人脉资源,要合理地去整合与使用;对潜藏在自己周围的没有被开发的人脉资源,要勇敢地去发现、整合并且逐渐使用。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步骤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三要素:“知己”“知彼”和“决策”,它们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实际上,要进行完整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还要遵循以下七个步骤,即自我评估、职业评估、职业生涯定位、选择职业道路、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和措施以及评估与反馈。
1.探索自我,明确职业生涯方向
探索自我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作出最佳抉择。自我评估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它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也是能否获得可行的规划方案的前提。
探索自我包括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价值观以及社会角色等进行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真正看重什么。通过对自己个性的分析和评估,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和方向。
2.探索职业,发掘职业生涯机会
探索职业主要是探索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环境是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条件。所以,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与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探索职业的对象主要包括:
(1)组织环境。即成长的小环境,对大学生来说,主要指大学阶段的学习环境。
(2)政治环境。即国家的政治环境,作为青年大学生,应了解国家的政治环境,关心国家的政策,铭记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