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会计科目设计
任务一会计科目设计的含义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名称。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由于企业的经济业务特点不同,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也不一样,所以在设计企业会计制度时,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会计科目分类并具体规定需要设置的会计科目名称。
会计科目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科目设计是会计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确定会计对象经济内容的分类体系,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的设计奠定基础。搞好会计科目的设计对保证会计制度设计质量,完成会计制度设计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科目设计的意义
进行会计科目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对会计核算内容进行具体分类
会计是企业内部的一个信息与控制系统。会计核算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对其核算内容的分类上。会计核算内容的分类,就是对会计对象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内容所做的进一步分类。因此,会计科目设计,就是对经济业务内容做具体分类,进行系统地、连续地核算的一个重要步骤。
2.为编制会计凭证提供依据
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活动是会计核算的特点。在取得原始凭证后,要根据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整理,编制记账凭证。再按会计科目对记账凭证进行分类整理,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
3.为设计会计账簿提供依据
账簿是账户的载体,会计科目是开设账户、建立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因此,会计科目设计是开设账户体系、建立账簿体系的基础。
4.便于编制会计报表
在会计科目设计时规定了一系列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科目,总分类账户就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进行设置的,期末就可以根据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并据以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会计科目设计的原则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小企业的各类交易或者事项。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小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小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小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小企业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小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在设计会计科目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为了适应国家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需要,会计科目分类口径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会计科目体系。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是会计科目设计的重要原则,要求在设计会计科目时必须保证会计科目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活动,防止遗漏。
3.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会计信息,发挥控制作用,履行职能。会计科目设计要考虑到企业经济业务特点和生产经营过程,如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商业企业的商品购销活动、租赁企业的租赁活动、服务业的收支活动对经济管理各有不同的要求,会计科目设计就应有所差别,否则难以满足需要。会计科目设计还要考虑到企业规模大小、经济管理的不同需要。如大中型企业经济业务活动比较复杂、业务量大,会计科目应当细一些;反之,小企业业务量小,业务性质比较单一,会计科目应力求简明。
4.会计科目名称能明确地反映其内容并简明实用
会计科目是分门别类地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因此会计科目的名称必须与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一致。为了便于记忆和记账,会计科目的名称应简明扼要,核算内容要明确、界限清楚,以避免引起混乱和误解。
任务二会计科目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会计科目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会计科目总体设计、会计科目编号设计和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设计。
一、会计科目总体设计
一个企业如何设计会计科目,主要取决于该企业的业务特点和管理上的要求。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业务经营特点,其资金流动过程有所区别,因此会计科目的设计也不同。会计科目的总体设计基本上是由粗到细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逐步分类。一般需要做到下列几个方面的事项:
1.对企业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包括经济性质、经营模式、组织结构、经营规模等对会计核算的要求,以及当前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
2.根据企业经济业务的性质,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和我们国家有关的会计规范的规定,将企业经济业务划分为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过程两大类别。
3.企业财务状况是由资产的取得、负债的形成和资本的投入及相应的增减变动等经济业务活动组成。生产经营过程由生产的投入、销售回款、利润的分配等业务活动组成。
4.将各类经济业务细划分,比如将企业的资产划分为货币资金、固定资产等,再具体到会计科目,如货币资金为核算与管理需要可以划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所选定的会计科目就是在经济业务分类基础上产生的。
会计科目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科目名称,应简明易懂,要具有科学性,应和内容一致。
(2)会计科目应按照流动性、变现性或重要性为顺序进行排列,便于编制各种报表。
(3)会计科目应有大小类别及层级隶属,以便控制及编制不同用途会计报表。
(4)科目顺序确定以后,应给予系统的编号。科目编号应具弹性,以适应业务变动时的增删。
(5)对每一个会计科目的性质、内容及影响因素,应有简单、明确的说明。
(6)会计科目说明资本性支出、存货支出及费用支出时,应有明确的划分。
(7)定期检查修正会计科目表,以适应业务需要。
按照会计科目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把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全部内容所做的分类,提供总括价值指标;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提供详细具体的价值指标和实物指标。只有把两类科目有机结合和合理应用,才能为经营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指标。
(一)总分类科目的设计
一般地讲,有多少种经济业务,就应当设计多少总分类科目。可以把一些性质比较接近或相近而且数量不多的业务合并设置,以便减少会计科目的数量,达到简化会计核算的目的。
从企业的经济业务内容看,一般有五种类型,分别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的变化情况。商业企业不从事生产,没有单独反映成本的内容。尽管各单位的经济性质、经营方式、经营活动范围不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也不完全相同,但从资金运动的结果看,就是上述五个方面的增减变化。所以,对经济业务的分类应该以资金的运动为依据,设计出的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必须能够归属于上述某类。一般而言,企业的资金运动过程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使用、资金退还和分配。下面以工业企业为主,按照资金运动的一般程序,阐述各类经济业务应当设计的会计科目:
1.资金筹集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此类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需要资金,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取得资金。业务内容主要有:吸收投资者以货币资金、实物或无形资产等形式投入的资本;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发行股票或债券取得资金等。
(1)筹集资本金的会计科目设计
投资者可以以现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形式投资。当筹集资本金的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资产,所以无论哪种企业都应当一方面设置“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另一方面要相应设置“现金”“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会计科目。在工业企业里,如果投资者以原材料投资,则还应当设置“原材料”科目。同样,在商品流通企业里,如果投资者以商品投资,则还应当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如果投资者投入旧固定资产,为了在账面上保持固定资产的原值,还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另外,在筹集资本金业务中,对于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额中超出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应设置“资本公积”科目。
(2)借款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按照借款期限不同,各种借款都可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前者期限是一年以下,后者期限是一年以上。由于短期借款多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所以,除设置“短期借款”科目外,还须设置“财务费用”科目。长期借款既可能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又可能用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借款利息既可能计入当期损益,又可能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所以除设置“长期借款”和“财务费用”科目外,为了使固定资产的建造成本中包括借款利息,还须设置“在建工程”科目。
(3)发行债券的会计科目设计
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越来越重要的一种筹资方式,它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上闲散资金的利用。目前,我国发行的公司债券,一般期限在1年以上,所以设置“应付债券”科目予以核算。但企业有时急需资金,也会发行不超过1年(含1年)的短期债券,这时应当设置“应付短期债券”会计科目。
此外还有其他筹资方式,例如,对于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设备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业务的企业,还应设置“长期应付款”会计科目。
2.采购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采购业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企业为从事产品生产或商品销售而准备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需要设置“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科目;另一方面是企业为从事产品生产或商品销售而储备各种材料或各种商品,其结果是使企业的货币资产随着材料采购转化为存货。业务内容主要有:用货币资金支付材料、商品或物资的价款,支付各种采购费用;计算材料或商品的实际采购成本;结算因购买材料而发生的债务;材料验收入库。
(1)采购成本的会计科目设计
为了全面核算材料采购过程中支付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挑选整理费),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工业企业应当设置“物资采购”科目。对于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企业,还可设置“在途物资”科目予以反映。
(2)采购结算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购买材料,不仅要支付买价,还要支付各种采购费用。企业支付货币资金的,应设置“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等会计科目,其中“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外地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大多数企业在采购材料时,由于结算方式和资金不足等原因,与供货单位之间发生结算欠款,形成企业债务。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设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应付账款”核算企业采购材料物资和接受劳务而应付给供应商的货款;“应付票据”核算企业对外发生债务时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对于企业其他原因形成的应付款,应设置“其他应付款”科目反映。另外,在采购业务中使用预付款情况较多的企业还应设置“预付账款”科目。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采购业务中还应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3)物资验收入库的会计科目设计
企业采购的各种材料物资,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用途不尽相同。有的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有的辅助产品形成,有些则是为了保护产品。但它们在存续期间都属于企业存货,因此,应当针对各种存货的不同用途,分别设置“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如果企业有委托加工业务,应设置“委托加工物资”科目予以反映。如果企业购入的材料是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应设置“工程物资”予以反映。
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为了正确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还应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在商品流通企业里,对于采用进价核算的购入商品,应当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对于采用售价核算的购入商品,除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外,还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对于企业接受其他单位委托代销或寄销的商品,应当设置“受托代销商品”和“受托代销商品款”科目。
3.生产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
此类业务主要发生在工业企业。工业企业从事的生产业务就是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并将其价值随着生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形成产成品。主要业务有:耗用各种材料;支付职工工资和各种费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分摊预提生产经营费用;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产品完工入库。所以,生产业务应当设置的科目,除“银行存款”“现金”“原材料”“固定资产”等科目,还应当根据不同情况,设置一些其他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