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与此同时,在整体外贸出口增长中,粗放、数量扩张型产品出口仍占相当的比重,而质量、效益集约型增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中,许多商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少;出口商品中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品占有一定比重;对外贸易地区、伙伴国别发展不平衡,外贸潜在风险较大。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在促进外贸规模和质量进一步发展的同时,有必要考察我国对外贸易这种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性。通过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有利于科学准确地评价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绩效和持续潜力,为国家制定对外贸易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准确充分的信息和依据。
本章将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我们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2.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它是构建一切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共同的理论基础;第二是国际贸易理论,它是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科学性的基石。
2.1.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起源于20世纪后半期人们对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反思与创新。工业化进程起步以后逐渐形成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念,单纯地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指标,认为只有经济增长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标志,主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可以把环境质量放在经济增长之后,在经济增长达到一定水平后才有必要、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这种发展理论适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世界经济很快出现复苏,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恢复到并开始超越战前水平,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开始起步。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凸显,且越演越烈,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制约因素,迫使人们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念进行反思。60年代后期出现了以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为代表的、以负增长或零增长为特征的另一种发展观,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有目的地停止物质资料和人口的增长,回到“零增长”的道路上去。这种发展观念同样是把环境与经济发展简单地对立起来,把自然界从单纯的索取对象变为单纯的保护对象,在现实中既没有为发达国家所接受,也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冷遇。因为如果遵循这种观念,富国将意味着放弃现在的经济增长成果,穷国将有可能永远处于贫困状况而得不到发展,人类社会将停滞不前,环境保护也会缺乏动力和支持,最终人类文明将走向荒芜。
如何走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对立两极化误区,寻求真正有利于社会文明繁衍生息的发展模式,成为影响人类未来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理论应运而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它既有别于不计自然成本的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又不同于消极保护自然环境的零增长观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被正式提出进行讨论的。这次研讨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代表,目标是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自此以后,各国致力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现时已拟出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人布朗(Lester R.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界定的作者是挪威首位女性首相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Gro Harlem Brundtland),她的可持续发展定义被广泛接受并引用,也是本报告坚持的可持续发展定义。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文件,进一步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最初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是针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但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无一不需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因而人们广泛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最初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了狭义上的概念,广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它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须知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与狭义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比,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更为重要的方面。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终极目标仍然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总之,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统一。正是从这种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可持续发展,人们因此能够提出诸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甚至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政党的可持续发展等课题。本报告阐述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即是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提出的。
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近年来还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渐形成体系,并上升到战略高度: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主要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国的国情,这三个方面的内涵分别如下:
(1)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而不是以环境为由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强调“发展”而不仅仅是“增长”。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提倡文明消费,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与之并进的理论研究则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等作为基本内容,力图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2)生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改善和提高地球的资源生产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等作为基本内容,使资源的利用控制在自然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污染控制在自然可吸纳的能力之内,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
(3)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发展的内在因素和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鉴于地球上自然资源分配与环境代价分配的两极分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出发展的本质应包括普遍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创建一个平等、自由、富足的全球社会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社会发展、社会分配、利益均衡为基本内容,把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重要指标与基本手段。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人类应该追求的是以人为目标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指机会选择的平等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代际公平性;二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实现当代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要实现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之间的公平;三是指人与自然,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公平性。这是与传统发展的根本区别之一。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和谐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我们能努力按和谐性原则行事,那么人类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也只有这样,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4)需求性原则
人类需求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所决定的,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与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有关。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求而发展人,强调人的需求而不是市场商品,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5)高效性原则
高效性原则不仅是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是人类综合发展的高效化。
(6)阶跃性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需求内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本身隐含着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跳跃发展过程。
2.1.2可持续发展与对外贸易
人类对环境与国际贸易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起初,环境问题被认为主要是一国的国内问题,应由一国的国内法加以规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国际分工使得环境污染跨越国界,对全人类的生存前景提出了严峻挑战。全球变暖加剧、臭氧层消耗、热带雨林减少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同时,国际贸易额与贸易量迅速增长,远远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由此带来的资源消耗和废物垃圾一方面增大了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以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贸易的发展。环境与贸易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则是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良好的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基本目标都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断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从而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将环境保护纳入贸易领域,不但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而且能够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使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在贸易增长和生态环境之间,人们应该努力寻求或者构建一种贸易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既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取得贸易的增长,也不能为保护环境而放弃贸易的增长,这种发展模式需要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国际贸易领域,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报告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也是希望能够为实现国家的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的参考指标。
贸易是一个国家国内经济的外延,贸易政策和贸易结构都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对外表现和调整依据。国际贸易反映并影响着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就业和工资以及资源配置等许多方面,如何实现贸易增长和国内其他领域的和谐共存是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时的重要参考因素。此外,贸易是连接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桥梁,更是连接各个国家经济的纽带。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和广泛,这就使得国际贸易的外部性影响不断加深。各国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活动不仅影响到本国的国内经济社会,还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