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较高的贡献率。一般在评价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时,主要从出口或者净出口的角度来考察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两种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其实,一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从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两个方面来分析。静态利益包括:从交换中获得的收益即通过贸易可以获得本国不能生产的产品或者国内生产成本太高的制成品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从专业化中获得的收益,即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专门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而提高本国的资源利用效率。贸易的动态利益则主要表现在贸易在促进一国长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演进、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这些作用有的是无法用数量指标来直接度量的。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不仅要对一国国民经济有较高的贡献率,而且还要对社会的发展有所贡献。因而,构建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需要兼顾对对外贸易静态和动态利益的评价。
第五,对外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国际分工利益的持续扩大。贸易条件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物物交换表示,即用实物形态来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涉及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出口产品能交换更多的进口产品时,意味着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了。二是用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这种贸易条件就是一国所有的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的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这种贸易条件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即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不仅能反映各国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而且它的好坏还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以及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对外贸易条件的不断改善应该作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此外,还要强调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分工利益的持续扩大。所以,“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不同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正如可持续发展不等于发展一样。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要造就一种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整个社会具有长期的发展潜力,以此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构建一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对对外贸易条件改变趋势的评价和分析方法。
第六,对外贸易引致就业水平的持续提高和促进社会福利的稳步增长。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对外贸易发展本身。对外贸易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其可持续发展效果的评估离不开对对外贸易引致经济其他层面的显著进步的衡量。就社会大众利益而言,最为关注和最直接的利益来源则是贸易引致的就业水平提高和就业者收入水平的增长。当然,衡量对外贸易引致就业和促进社会福利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将对外贸易对就业水平提高和工资收入增长的边际影响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主要目标,这也是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的核心思路。
总之,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将一个概念和发展战略转化成政府可操作的管理模式,必然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其发展程度。如何对其进行准确测量是其发展的基本前提,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是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全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3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和设计尝试。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的讨论侧重于生态环境与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的计量。相关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通过引入环境要素来扩展2×2×2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定量分析环境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间开展自由贸易给各自带来的环境影响,如Murrell和Ryterman(1991);利用投入产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来计算污染物排放成本的节约,从而测算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Walter(1975)、Robinson(1988);借鉴“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或局部均衡模型直接分析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带来的环境影响,如Burniaux(1992);借鉴环境贸易效应模型,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关系,如Grossman和Krueger(1993);绘制贸易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 Curve)来分析开展对外贸易与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如Lucas、Wheeler和Hettige(1992);利用时间序列对污染型产业是否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做出判断,如Sorsa(1994)、Low和Yeats(1992);对相对低收入水平国家是否具有污染性商品的比较优势的研究,如Copeland和Taylor(1994),Beghin、Roland—Holst和Van der Mensbrugghe(1997);对贸易开发与环境损害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一些与大家的直觉相反的结论,如Tobey(1990)、Grossman和Krueger(1993);对贸易自由化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性研究,如Antweiler、Copeland和Taylor(1998)。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许多探讨,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含义、原则以及实现对策建议四个方面。沈根荣(1997)认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转变旧的外贸发展战略,制定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张作鹏(1998)提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点含义:对外贸易总体规模、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对外贸易的社会效益、对外贸易的技术效益、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对外贸易的资源效益;资树荣(2001)认为,可持续发展贸易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其内容至少包括贸易品的可持续生产、可持续贸易商品构成、可持续贸易的国际市场、可持续贸易运输与可持续贸易政策五个部分;沈根荣(1997)认为,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效率、持续性和公平性三个基本原则;薛荣久(1997)等学者认为,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指导,制定规划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张作鹏和赵晓晨(1999)及夏友富(2000)等人提出了对外贸易要从计划体制下的粗放型增长向市场体制下的集约型和效益型转变,要制定与环保政策协调的绿色贸易政策立法,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使外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还应转变观念,开展绿色营销、开发绿色产品,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此外,针对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问题,国内学者也有不菲成果。袁永友、刘建明(2004)对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思考,指出指标的设计取向与原则应该是从经济全球化趋势着眼,从社会经济整体结构和综合功能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经济目标,以开放、改革、发展为设计基本取向,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构建7类二级指标的构思:对外贸易规模总量评价指标、服务/货物贸易总量比例评价指标、贸易收益增长比例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技术效益评价指标、对外贸易生态效益评价指标和对外贸易资源效益评价指标;孙治宇、赵曙东(2010)以江苏省为研究个案,探讨了建立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了设计9类二级指标的思路,较之前人研究增加了对贸易竞争力、贸易的市场结构和贸易社会效益的考察;类似的指标构建研究成果还有郭峰濂(2005)、蒲艳萍和王玲(2007)等。我们仅列举两个典型的指标设计思路。
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各级指标的权重赋予问题。国内学者大多采用熵值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我们认为对于指标权重的赋予,应该考虑到各个指标对对外贸易发展起到的实质影响作用,而熵值法仅仅通过数值运算确定权重,与经济现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离。应该尝试采用基于经验数据的计量模型,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确定各二级指标的权重,以达到更加准确地阐述现实经济含义的目的。
1.4结构安排
本报告共分八章构建了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主要围绕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概况、省际比较、影响因素以及可采取的推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在导论介绍基本内容之后,第2章阐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及设计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从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到新贸易理论如产品内贸易理论,再到新—新贸易理论如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系统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许多理论都分别从不同方面奠定了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因而也成为本报告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依据。同时,介绍了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思路以及总体设计框架,以确保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标构建思路统一和系统。
第3、4、5章分别详细阐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指标的构建与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两类比较:第一,国家层面该指标的年度比较,即比较1993—2011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数,并阐述其变化趋势;第二,典型年份的省际层面比较,即比较几个典型年份国内31个省(区、市)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指数。
第3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介绍经济效益指标体系,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三个方面确定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说明;之后,测算并对比全国及各地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1993—2011年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深化,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总体情况越来越好,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各地区经济效益变化差别较大。
第4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生态效益包括贸易的环境效应和资源效益两个方面,二者的权重分别为60%和40%。研究发现,1993—2011年间中国生态效益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与贸易环境效益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贸易生态效益较好,中部地区居中,东部地区较差,与中国贸易“东强西弱”的局面刚好相反。
第5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综述已有关于对外贸易社会效益的研究,提出社会效益指标计算的思路,包括外贸部门的就业和工资两个部分。测算结果表明,1993—2011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的社会效益呈现出较大的波动。之后实证分析了对外贸易的引致就业效应,出口和进口对就业水平的综合作用估计为0.02%(考虑到出口和进口对就业水平的反向作用加成),对外贸行业就业和引致就业进行了修正。最终发现,1995—2003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指数基本维持逐年提高的趋势,2004—2011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指标一直处于波动当中。
第6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评价”。在第3、4、5章的基础上,结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综合评价全国和各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概况。1993—199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不断下降,1996—1999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则几乎不变,从1999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数逐渐上升,但是中间也存在一定的波动。从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情况最好,其次为西部地区,最后是中部地区。
第7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外贸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外贸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额和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可持续发展有长期正向作用。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外贸规模和结构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8章“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综合前面章节的研究,分别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贸易结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角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坚持对外贸易中的劳动优势,培育资本和技术优势;改善出口产业结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开发绿色产品,改善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升就业岗位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对外贸易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