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1500000005

第5章 童诗教学的现状

一、大陆的童诗教学现状

二、中国台湾的童诗教学现状

三、其他华语地区的童诗教学状况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诗教的历史,从《诗经》《离骚》,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走来,传统诗教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中国古代教育的宗师孔子更是将“诗教”提升到“不学诗,无以言”的高度。但真正意义的童诗教学应该是伴随着童诗的萌芽而萌芽,发展而发展的,在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大陆的童诗教学现状

童诗是儿童文学家族中的一员,是随着儿童文学的历史进程而发展的。童诗创作的全新时代也是在进入新时期之后。1979年,对于儿童诗来说,也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年头,这一年2月《儿童诗》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儿童诗坛的一大喜事。《人民日报》等媒体呼吁儿童文学作家提笔为孩子们创作儿童诗,这是儿童诗创作的春天,也是为儿童诗的诗教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邱易东开始在自己执教的四川万源镇的一所小学尝试童诗的写作教学,并取得明显的成效,选编出版了《捉迷藏的眼睛》《地球的绿眼睛》等多本校园诗集,王纳什、邱笛等小诗人出现在大诗人关注的目光中,教育界同仁对此也开始关切与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期,浙江宁海城中(实验)小学在雪野老师的带领下,以点带面地在全县开始儿童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影响迅速波及浙江的金华、杭州、宁波等地。冰心、严文井、陈伯吹等文坛前辈都予以极大的鼓励。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诗人圣野等在鼓励、嘉勉年轻教师努力耕耘诗教的同时,也投身于诗教的漫漫征途。90年代初至今,浙江、上海、江苏、重庆、福建、湖北、广东等地的一大批学校参与了儿童诗的教学实验,儿童诗教学呈现了“燎原”的境况。20多年来,一大批儿童诗教学的学校、诗社、指导老师、小诗人和他们产生的成果引发儿童文学界、教育界的重视。浙江省宁海县的实验小学、竹口小学、西店小学,宁波市北仑区实验小学,慈溪市庵东镇中心小学等校纷纷开展了教学研究,组建的“六月诗社”“童声”“岩河”“小浪花”等数十个诗社,共出版了儿童诗集20多种,发表学生作品上万首,被称为“宁波现象”,成为宁波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杭州、金华、温州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圣野诗社”“鲁兵诗社”“小脚丫”“文阁诗社”等大批诗社。同时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诗教教师……浙江宁海的潘善飞、胡文杰、宁波北仑的郁旭峰、慈溪庵东的史进、苍南金乡的陈中苏……很多老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开始写作童诗,并出版了诗集、诗教专著。一批小诗人在诗教的环境中快乐而幸福地成长,小诗人吴导是浙江金华环城小学鲁兵诗社的一名儿童诗人,八岁就出版了诗集《有阳光真好》,后来又出版诗集《我喜欢长大的世界》,被圣野称为“八岁的小艾青”。

同期,在圣野、黄亦波等诗人、编辑的热心奔走下,上海的诗教也开始蓬勃发展,先后在上海市杭州路第一小学、光复西路第三小学成立了小橘灯诗社、玉兰诗社,同期编印了儿童的诸多诗选、诗报。上海市古北路小学咕咕诗社在常福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也有了丰硕的成果。上海各个学校的诗社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

也是因为圣野、黄亦波等人的奔走,江苏省的诗教阵容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首先在镇江先后创办“中华儿童诗社”“小水滴诗社”,常州新北区新桥中心小学诞生了“紫藤花诗社”、海门平山小学出现了“好玩儿诗社”,这些诗社在史慧萍、任晓霞、马娟鑫等老师的指导下,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许多报纸、杂志也开始对儿童诗的版面有所倾斜,给儿童诗的发表提供了阵地:北京的《儿童文学》《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上海的《少年文艺》《儿童时代》《小朋友》《少年报》等等,这些专业性的少儿报刊对扶持儿童诗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每年举办的小诗人夏令营,各种儿童诗选本的出版,与台湾诗教同行交流的日益扩大,大陆儿童诗教学进入鼎盛期。

2006年,经历了停刊、复刊的全国唯一儿童诗杂志《儿童诗》因种种原因停刊。2006年8月,诗人雪野在宁波创建中国儿童诗网,为童诗爱好者创建了一个诗意的家园。2007年10月,在他的热心推动下,中国儿童诗写作教学讲师团成立,浙师大、中国海洋大学的教授、博导成为讲师团的学术指导,优秀的诗教老师被聘为讲师。短短的几年里分别在江苏扬州、镇江、常州、海门、涟水、兴化,浙江的杭州、宁波、金华以及重庆等地推广童诗教学,也带动了地方的童诗教学。2008年3月《中国童诗》杂志创刊,让童诗又有了发表的平台。同期,与少年儿童出版社、重庆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联手出版了《崇文童诗文丛》《最美的童诗》等诗集、诗论近20种,极大地推动了童诗教学的发展。另外,每年夏天举办的童诗年会,聚集了诗人、理论家、一线教师和小诗人,开展理论探讨、教学观摩和创作交流等活动,以使童诗教学走向新的平台。

可以这样说,内地的童诗教学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这一切都得益于诗人积极推广,诗教活动的开展、教育部门的关切,作协等机构的参与,我们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下,童诗教学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中国台湾的童诗教学现状

台湾诗教的发展也是随着童诗创作的发展而发展的。

1974年,台湾“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举办征文活动,其中,童诗奖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奖次,这大大推动了台湾童诗的写作。大批作家詹冰、渡也、路卫、舒兰、林焕彰、林良、谢武彰、林武宪、黄基博、林钟隆、方素珍、黄双春、李国跃、杜荣琛、刘丁财、林美娥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投身于儿童的创作。而台湾童诗教学也进入了萌芽发展期。

从20世纪70年代到1995年,台湾的童诗教学进入了全盛期。“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一共办了18届,大大促进了童诗创作的繁荣,也推动了童诗教学的发展。也带动许多童诗专刊《布谷鸟》《月光光》《满天星》《风筝》,给童诗作者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和舞台。

在这十几年期间,教育主管单位将全国各小学童诗列为活泼语文学习项目,教童诗,写童诗,很快地就形成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儿童文学活动。当时儿童诗集的出版比童话、小说、散文更受欢迎;很多学校出版专刊、专集,并经常举办教学观摩或写作比赛。

在这期间,黄基博在屏东仙迹国小在做童诗教学,并于1981年出版了《怎样指导儿童写诗》;杜荣琛在苗栗海宝国小做出轰动一时的《海宝的秘密》,并于1987年著有《拜访童诗花园》;陈木城在台北县海山国小聚会了凌拂、黄有富等人书写《童诗开门》,陈木城的《童诗的秘密》也于1987年出版。多种童诗教学的理论书的出版发表对童诗的繁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期间,蓉子的《童话城》、华霞菱的《娃娃城》《颠倒歌》、林武宪的《怪东西》、谢武彰的《天空的衣服》、林良的《童诗五家》、林焕彰选编的《童诗百首》《儿童诗选读》等多种诗集、诗刊的出版,充分展示了诗教的丰硕成果。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童话、少年小说及图画书的逐渐发展,童诗作家投入了其他体裁的创作,加上出版市场的萎缩,许多诗刊的相继停刊,童诗的创作和教学也进入了消退期。

1995年以绘本形式出版的台湾当代童诗精选《打开诗意的翅膀》,在台湾再次掀起了童诗热潮。许多小学举办童诗研习营,许多优秀的童诗编入教材,许多童诗作家走进校园宣讲童诗,举办各种形式的童诗朗诵活动等。

三、其他华语地区的童诗教学状况

在20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有作家专门在创作童诗,但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由于华文在当地不是国语,所以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华文的童诗的创作教学也因受各方面的限制,进展缓慢。但在马来西亚地区,童诗的创作和发展在有志之士的坚持和努力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69年,马来西亚成立了南马文艺研究会,其中一项宗旨便是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70年代初期,会长年红、秘书梁志庆等人半义务地为生活出版社编辑《儿童报》(周刊)。这份8开本12版的少年儿童杂志,不但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儿童文学佳作,同时也经常刊登本地儿童文学作者创作的作品,包括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散文、教育剧本和学生习作等。这无疑推动了华文儿童文学的发展。而在儿童诗创作方面,马华作家当中只有年红、梁志庆、碧澄、草风、高秀、邓长权、佩韦、碧枝等数位,一直在默默地耕耘。不过,近半个世纪,由于数位坚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及推动工作的作者的努力,进入21世纪时,马来西亚华文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了显著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年红老师,多年以来,一直执著于做儿歌童谣的推广工作。梁志庆老师于80年代教儿童写诗,勤勉不殆,出版了诗教书籍《给马华儿童文学扎根》(1992)和《童诗的摇篮》(1996)。

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国华小儿童诗创作比赛》连续举办了十几届,大大推动了童诗在校园的普及。1988年,新山中华公会华青团主办《全国节日童诗创作赛》,这项比赛包括成人组与儿童组。参与这次活动的有马华作家:高秀、马汉、小曼、梦平等位。华小及社会人士反应热烈,成绩斐然。1991年麻县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办了《南马儿童诗创作比赛》,由梁志庆负责竞赛事宜,并获得年红大力协助。参赛的作品共有三百多首,水准也很高。该工委会把得奖诗作结集出版《我爱家乡》,并于1992年举行颁奖礼及举行童诗创作及教学研讨会。从而再次推动童诗教学活动。

总之,在马来西亚的儿童诗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一定的进展。而这进展的最大动力来自马华作家的主观努力,另一部分的动力则来自社团的资助。令人可喜的是,从2002年开始,马来西亚教育部推行教改,把儿童诗和儿童文学列入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华文儿童文学便在校园中开了花。文教界也开始重视儿童文学的发展,确实是可喜的事儿。由年红领导的南马文艺研究会30多年来一直凝聚着全国华文儿童文学作者的力量,致力于推展儿童文学扎根本土,面向国际的时代使命。

由于马来西亚儿童文学不是“国家文学”的一环,又被马华文学边缘化,在发展方面自然诸多阻力。所幸有一群热爱马华儿童文学的作家和不屈不挠的工作者,长期默默耕耘,终于使马华儿童文学的幼苗开了花。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作品

    中国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

    当前,我国体育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教育部于2005年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就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事宜作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加大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步伐,加快提高体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 国学经典导读(上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上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物业管理与服务

    物业管理与服务

    本书是高等职业教育物业管理专业系列项目式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物业服务及管理的工作内容。全书共分七个模块,包括物业管理概述、物业管理与服务机构、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过程、物业管理专业化服务、各类物业的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与标准、物业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本书的编写结合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突破,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方式进行课堂组织,按照模块教学方法组织教材内容,内容新颖、充实,重点突出实务操作技巧。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物业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培训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物业管理行业、房地产管理行业等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热门推荐
  • 白云苍狗

    白云苍狗

    时间是七月十九日,星期五,天气很热。这里重要的不是时间而是天气,对于李辉来说,天气直接影响情绪。他穿得很少,这样挎包就很大,带着一个很大的挎包进入一个拥挤的城市,难度可想而知。下了火车,他一直把它举在头顶,那挎包黑不溜秋的,看上去很像舍身炸碉堡的舞台造型。
  • 阙题

    阙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唐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职场通鉴录(人间职场浮世绘)

    职场通鉴录(人间职场浮世绘)

    这部小说是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历打造的一部职场《资治通鉴》。刚离开校园走向职场的“我”,凭借父亲的关系去一家私营小企业做销售,在这里收获了职场的第一笔阅历。之后“我”辗转供职于各种民营企业、港资企业、台资企业甚至大型集团公司,一次又一次地卷入残酷的商战与复杂的职场争斗的漩涡。 “我”不断被潜伏身旁的阴谋与陷阱所暗算,也不断地设置阴谋和陷阱算计别人。
  • 近事会元

    近事会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极通天

    武极通天

    武道极致,通天彻地,掌御乾坤,手握造化!杨凡随身携带极限战斗及系统,碾压各路天才,成就不朽至尊!
  • 那时,你还年少

    那时,你还年少

    小人物的奋斗史,他因朋友所托去拜访故人,初到陌生城市,却在飞机上的仗义相助,得罪当地权贵。一次摩擦,让他崛起,整恶霸,斗黑恶势力!纵横都市,横扫八方,上演一场美色与热血齐飞的故事。
  • 九月七日喜欢你

    九月七日喜欢你

    一个厚颜无耻,一个薄情无义。厚颜无耻:她死皮赖脸的住进他家,“大白,我的早安吻呢?”“大白,我的午安吻呢?”“大白,我的晚安吻呢?”“大白,你在哪呢?大白,大白?大白,我的日常吻你还没给我呢...大白!”躲在暗处的大白,静静的看着那个索吻的疯女人,还是这里比较安全!薄情无义:“宝宝,我要抱抱~”“好~”“宝宝,我要和你一起睡觉觉~”“好~”“宝宝,我要亲亲~”“好~\(≧▽≦)/”“宝宝,我们来生娃娃吧!”“……这个,不太好吧~#^_^”一旁的南,顿时无语,我看你好的很,巴不得和老大生个足球队,可怜他家老大的清白啊……
  • 赢在纪律

    赢在纪律

    世界五百强金牌员工的成长法则,阿里巴巴、百度等知名企业的优秀员工吐血推荐。赢在纪律,就是赢在职场。纪律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一名合格员工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完美执行力的第一要义。想成为纪律意识强的金牌员工吗?赶紧来翻阅本书吧。
  • 大杂院

    大杂院

    本书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常姮为主线,讲述了豫东某小城一个大杂院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故事,呈现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不同观念之间的碰撞,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人对改革开放的不同理解,以及人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从无所适从到找到自己生活定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