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2800000002

第2章 “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的教育思想(1)

在整个人类的教育思想史画卷中,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绝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教徒”,是一个毁誉参半、争议极大的教育思想家。尼采在被人极力褒扬和尽力仿效的同时,也在被人恶毒咒骂和歪曲利用。赞誉尼采的人将他看作是教育思想界的旷世奇才,将他的教育思想奉为圣经,视为圭臬。反对尼采的人将其视为教育狂人,把他的教育思想看作是狂人疯言、痴人呓语。利用尼采的人则肆意歪曲他的教育思想。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之所以直到现在人们仍对于尼采评价不一,其原因在于尼采的思想和言说对我们来说还太过新鲜和陌生。在他看来,“尼采与我们尚未在历史上充分地分离开来,尚未能形成一种间距,使我们足以对这位思想家的思想力度作出一种评价”。事实上,对于尼采的思想和言说的这种陌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很少能够认真研读和沉思这位思想家的思想,这也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尼采的认识产生严重分歧。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夫子告诫我们,识人辨物要有自己的标准,决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众人都表示厌恶的未必是恶人坏事,众人都表示喜好的也未必是好人善事。无论是认识人物的善恶美丑,还是辨别事物的是非曲直,只有经过自己的独立考察和思考,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如果说为众人所好或所恶的事物值得深察的话,那么对于尼采这样一个众人好恶参半的教育思想家,就更值得我们认真考察和研究了。

解读尼采,认识尼采的教育思想,最可靠的路径莫过于研读尼采本人的著作。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思想的勇气和毅力,去深入研读尼采本人的著作,那么,他也就用不着去读别人关于尼采的什么著作了。在这本小册子中,我们就试图在认真研读尼采有关著作的基础上,探究其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尝试为全面理解尼采的教育思想画出一张路线图,以便为人们进一步深入研读尼采本人的著作文本提供些许启示或帮助。

“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一语取自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将这部著作的副标题定为“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所作的书”。将尼采称为“为一切人又不为任何人”的教育思想家,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尼采自认为是一位“不合时宜者”,他既不奢望更不屑于庸人们能够理解他和他的教育思想。因此,他的教育思想只是为他自己而作,是他同自己心灵的对话,并非为了任何人。另一方面,尼采又认为自己掌握了人类教育的真谛,他的教育思想具有人类普适性,只要是读者具备一定的禀赋,愿意提升和超越自己,都可以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滋养。

由于尼采一贯坚持只为自己思想和写作,从不迎合读者的需要,不顾及读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又由于他独特的箴言式的写作方式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写作风格,所以尼采的著作极为难懂。本书权当理解他的深奥教育思想的一个导读作品。

一、高出人类六千英尺的教育思想

大凡伟人总有其过人之处,非常人能比,也因此难免恃才傲物。然而,像尼采这样狂放孤傲的教育思想家却实在是罕见。这一点,从他的自述《瞧!这个人》的书名以及各部分的标题中就可窥见一斑。“瞧!这个人”语出《圣经》。传说耶稣蒙难时,当时的罗马帝国驻巴勒斯坦总督彼拉多手指耶稣对众人说:“瞧!这个人”。尼采将这句话用作自述书名,一方面有以耶稣自比的意思,另一方面又有调侃耶稣,挑战基督教的意味。如果看一下自述中各部分的标题,就更能看出尼采的高傲和狂放了。自述前三个部分的标题分别是“我为什么这样智慧”、“我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为什么写出了这样的好书”,最后一个标题则是“为什么我是命运”。

尼采自称他的思想来自高出人类六千英尺的高空,而他的教育思想同样也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让人难以理解。来自高出人类六千英尺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样子的?尼采为什么能够产生具有如此高度的教育思想呢?

(一)写给自己的教育思想

尼采的教育思想观与他的艺术观极为相似。尼采将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艺术家的艺术,另一类则是为了观众的艺术。前者只是艺术家真实情绪和创造欲望的宣泄和展现,从不考虑或迎合观众的口味;后者则恰恰相反,是为了迎合观众口味和需要的艺术。事实上,瓦格纳的音乐变得一味迎合观众,就是尼采与他彻底决裂原因之一。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也是一种艺术。就像艺术家只为自己创造一样,尼采的教育思想也是写给自己的。在这一方面,尼采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当然,这也与尼采本人的性格密切相关。尼采从孩提时代起就具有并且习惯于一种与自己时代的偏离的优势。在他看来,反映了时代精神的著作高于不能反映时代精神的著作,而反对时代精神的著作又高于反映时代精神的著作。因此,他的教育思想从来都不迎合时代精神与公共舆论。

1.为了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所有的哲学都是教育。在他看来,哲学基本上是研究价值的——是研究人类行为所要追求的目的的,而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把知识和生活中实际发生作用的价值统一起来的惟一突出的手段。因此,所有的哲学都具有教育的意图并发挥着教育的功效。

以杜威关于哲学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观点来考察尼采的教育思想,我们发现,尼采的教育思想除了表现在一些他关于教育的专门论述外,还有相对一部分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隐含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但是,不论是针对教育的专门论述,还是散见于其他各处的教育观念,都是尼采个人关于教育的独到见解的直率表达,是仅仅写给自己或同类看的,而并不期望人人都能看得懂。

关于思想的书,——它们属于那些以思想为乐趣的人们,此外无他……

我不再重视读者:我如何能够为读者写作呢?……而我记录自己,为的是自己。

换句话说,尼采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他在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时,从不考虑读者阅读需要、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用尼采的话说:看不懂?那与我何干!由此看来,我们在阅读尼采的著作,认识尼采的教育思想时,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否则,便极易因畏难或恼怒而导致半途而废。

2.不容质疑的教育思想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讲述了查拉图斯特拉与他的一个弟子之间的一段对话,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命题:他是一个不可以质问的人,他的思想是不容质疑的。

有一次,查拉图斯特拉对他的一个弟子说道,自从对肉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来,他发现所谓“精神”只不过是称为精神的一种比喻而已,而一切所谓“不朽的”也都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这时,他的弟子回答说,这句话他以前曾经听查拉图斯特拉说过。他记得当时查拉图斯特拉还在这句话后面加上了一句话——“可是诗人们说谎太多”。这位弟子似乎对后面这句话更感兴趣,于是他问查拉图斯特拉为什么说诗人们说谎太多。

听到弟子的质问后,查拉图斯特拉很不高兴地对他说,你不要问为什么,“我不是那种可以质问为什么的人。”查拉图斯特拉不容质问?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个人的思想不容他人质疑?一个不容质疑的思想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如何保证?如何让人信服呢?

在尼采看来,这种质疑是一种现代主义的问法,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尼采作为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当然不喜欢这种理性主义的思维。

“难道这是我以前的体会吗?我的这种意见的根据,我已在很久以前体会到了。

如果我也要把我的许多根据随身携带着,我不是必须成为一个记忆桶吗?

即使要把我的意见保存下来,也已经是吃不消了;有好些鸟儿会从中飞掉的。

……

可是从前查拉图斯特拉对你讲过什么?讲诗人说谎太多?——然而,查拉图斯特拉也是一个诗人啊。

现在你相信他当时对你讲的是真话么?你为什么信他的话?”

尼采认为,以前的观点是以当时的体会为根据的。人没有保留和记忆所有体会和根据的能力和义务。首先,他没有超强的记忆力将所有观点的根据都准确无误地记住。其次,如果他真的将所有的观点及其根据都保留在记忆中,那么他就成了一个记忆桶了。这反而会让他吃不消,因为过多的记忆量会成为一个包袱,妨碍他新思想的产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尼采大声呼吁“人啊,遗忘吧!遗忘吧!遗忘的艺术是神性的!”以此来教人把记忆中的各种重荷抛入深渊。在尼采看来,一个想飞翔的人,一个想以高空为家的人,必须把最大的重荷抛入大海。他再三强调,遗忘的艺术是神性的!他说,如果人们能遗忘,那就永远好了。那些对于惩罚和训斥记忆犹新的孩子们,容易变得奸诈和阴暗。

再次,人没有义务必须记住自己观点的根据。在尼采看来,随着体验的不同,人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是会发生变化的,也应该承认和允许人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人应该对他人的言论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不应该轻易相信他人的言论。正因如此,查拉图斯特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问他的弟子道:从前查拉图斯特拉是对你讲过诗人说谎太多,然而查拉图斯特拉本人也是一个诗人啊。你凭什么相信“一个说谎太多的诗人”对你讲的“诗人说谎太多”的话呢?

弟子回道:“我相信查拉图斯特拉。”可是查拉图斯特拉摇摇头微笑。

信仰并不使我幸福,他说,特别是相信我。

可是,假定有人极其认真地讲过诗人说谎太多:那么,他是对的,——我们说谎太多了。

我们知道的也太少,学的不够:所以我们必须说谎。……

当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罢,他的弟子觉得很生气,可是却默不作声。查拉图斯特拉也一声不吭;他的眼睛转向内心,好像望着迢迢的远方。

面对查拉图斯特拉的反问,陷入逻辑困境的弟子理屈词穷,只得狡辩说他相信查拉图斯特拉。听到这里,查拉图斯特拉微笑地摇摇头。为什么听到弟子说信仰自己,当老师的会摇头呢?能够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重,难道不是每个老师的最大幸福和最高的人生追求吗?不!尼采可不这么认为!正如他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所说的,信仰并不使他幸福,尤其是对他信仰,更不能使他感到幸福。他不需要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的弟子,相反,他要求他的弟子能像他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判断能力,能够跟他“神圣地对着干”。

当查拉图斯特拉讲完上述这一番话后,他和他的弟子都陷入了沉默。然而,同样的沉默却具有迥然不同的含义。他的弟子因老师教义的前后不一而产生一种受戏弄的感觉,感到十分生气。可是,他却敢怒而不敢言,所以只好默不作声。查拉图斯特拉虽然也陷入沉默,一声不吭,但他的沉默却透露出另外的含义。他对这个愚笨不开窍的弟子感到极为失望,觉得自己的嘴巴对不上他的耳朵,跟他讲话简直是对牛弹琴。因此,查拉图斯特拉的眼睛转向了自己的内心,好像望着迢迢的远方,只当身边的弟子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3.怀疑所有体系建构者

尼采的教育思想从不追求体系的统一,这一特征在尼采中后期的著作中尤其明显。尼采往往想到哪就写到哪,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多少就写多少。他从不会因为要照顾表达方式、体系建构等因素,而影响到自己思想的自由和顺畅的表达。

事实上,尼采首先是一位古典语言学教授,他具有极为高超的表达能力。他所选择的箴言式的呈现方式,以及不追求体系的开放心态,最有利于表达他自由奔放的教育思想,成就了他独具特色和个性魅力教育哲学。

请注意!我怀疑所有体系建构者,避之犹恐不及。至少对于一位思想家而言,要求建构体系的意志乃是某种丢人的事,一种非道德性形式……考察一下我这本书的内涵,人们也许就能猜出,它本身竭力回避的是哪一个体系建构者——那就是我自己……

为什么尼采怀疑所有体系建构者,对他们避之犹恐不及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尼采反对思想家建构自己的体系呢?为什么他认为一位思想家要求建构体系的意志是一件丢人的事情,是一种非道德性的形式呢?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要从思想家为什么要建构自己的体系,以及他们怎样建构自己的体系入手。

追求体系的意志:在一个哲学家那里,用道德的说法,是一种更精致的堕落,一种性格毛病,用非道德的说法,是他想要装出比人们更愚拙的样子的意志——更愚拙,这意思是说:更强大、更简单、更有控制力、更没有教养、更能发号施令、更专横……

思想家之所以热衷于建构自己的体系,无非是要自圆其说,以便将自己的思想装扮成真理。然而,尼采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永恒的真理,他也不需要回答和应对别人的质疑。在他看来,别人不具备质疑他的资格,因为质疑只能发生在同类之间。他告诫他的弟子们说:“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就是越渺小。”

同类推荐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

    《京师教育随笔:教育路上行与思》内容有开创中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采用“3+1”模式,夯实教师队伍基础、把理念硬化为机制——谈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教育科研过去的成就和未来的使命、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一环、众雁高飞头雁领——省会城市教育引领作用等。
  •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

    本书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的新演讲集,内容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等领域,如文学的江湖、茶中的故乡、兴亡千载说昭君、苏东坡的历史观、汉语的世界、不住象牙塔要坐冷板凳、文化自信是一切自信的前提和中华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等。
热门推荐
  • 本书己弃

    本书己弃

    她,苏挽歌,Z组排名第一杀手“曼珠沙华”因最爱之人与闺蜜偷情,拿起手枪,杀了他们再了解她的一生再睁眼,回到十六岁那年还意外获得逆天血瞳空间,从此啪啪打脸,随时随地!什么?极品亲戚来找麻烦?一打脸!二打嘴!但,陆首你能不撩我吗?哦?某男邪魅一笑:不撩老婆撩谁,床上撩吗??苏挽歌:………传言陆首不近女色,冷漠无比,但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
  • 漫威世界里的生化危机

    漫威世界里的生化危机

    依琳在穿越到DNF的世界之后,又穿越到了漫威的世界里。在这里,无限战争刚刚结束,不过跟剧情中不一样的是,灭霸他并没有成功的消减宇宙中的一半生命,反而是将无限宝石给打爆了。而好不容易在地狱厨房里安居的依琳,突然发现,这个地球好危险啊!先是发现吸血鬼的存在,然后是鼠祸、蝗灾、狂暴巨兽、鲨卷风等等危机,最后,这个世界居然还爆发了丧尸危机!依琳;嘤嘤嘤,地球好危险,我想回阿拉德大陆!其他人众;最危险的是你好吧!
  • 豆汁记

    豆汁记

    莫姜被父亲领进家门的时候,我正趴在桌上做作业。这个细节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刚上小学,我被那些莫名其妙的注音字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搞得一头雾水,几乎要把书扔上房顶。可能学过注音字母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混沌未开的小孩子,刚上学便接触这些抽象符号,其难度不亚于读天书。这些符号让我对学习的兴致大减,其实那时我已经能读懂《格林童话》,也念过《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童稚必读,知道了些“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规矩,自认大可不必回头再学这挤眉弄眼的“ㄅㄆㄇㄈ”,就日日盼着教国文的马老师发高烧起不来炕。也许是这个原因,马老师的确老生病,常常上课铃声响过,教室里仍旧嘈杂一片,如吵蛤蟆坑。
  • 魔法学院:最后的女巫

    魔法学院:最后的女巫

    醒来时躺在一副刻有蔷薇花纹的水晶棺材中,在季云歌的记忆中,只有一片烧不尽的火焰与一群看不清人脸的惨叫声。化为人形的远古巨龙,调皮的精灵和脾气恶劣的矮人,还有在大陆消失已久的魔法书和魔法圣器,有一天她才意识到自己居然身居在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中,还失忆与身世不明。
  •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叔叔爹

    叔叔爹

    《叔叔爹》是一本农村题材的小说,按照应景的话说,它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以一本小说来衡量它:很感人!是一本能触动人内心善良的书,是一本会被泪水润湿纸巾的书。秀妹和富贵青梅竹马,又都是非常孝顺的孩子,他们体谅父母,处处把父母的顾虑放在前面,当人生重要的抉择来临,不慎重的选择和阴差阳错的巧合也一起袭来,使他们在无可逃避中不得不顺从命运,最终导致生命中美好爱情的永远失去。为此,秀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富贵为了秀妹和秀妹的双生子,终身未娶。
  • 小妖本非妖

    小妖本非妖

    天空,海阔?不存在的!天下乾坤尽为我小鱼腾越之池水。上天宫,下鬼域,黑白颠倒;游四极,览八荒,是是非非。人间多少痴情种,且作秋风,摇落几缕情思。
  • 王妃是幅画

    王妃是幅画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白小棠掐腰指天骂地,为毛别人穿越不是公主,就是嫡女,而她穿越就要穿到一幅古画里?穿到古画里也就算了,还要整天被严厉师傅耳提面命!各种法术,人物属性,绝世法器……特么的,一旦穿出了古画就全都失灵!白小棠叹息一声,她这是什么悲催的命啊。可是,意外逮到了一只帅锅,却不想,失了心,失了身,小命也险些丢了。白小棠这一次却是一头栽了进去,势必要俘获帅锅王爷的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腹黑王爷:七小姐来了

    柳七月,冀州首富千金大小姐,任性妄为,仗着有哥哥爹爹撑腰,四处横行。叶羽,运筹帷幄出身高贵,颜容俊美、气度山河的男子,眸子深沉不见底,仿佛看不见底的莫测当中。十年之前,他救了她,当她的夫子,处处与她作对,她却忘记了所有关于他的记忆。一场政治的漩涡,揭起了所有的秘密。难怪有人感叹:这世道的无常,注定敢爱的人一生伤。
  •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你是否有以下的经历:感到渴了才喝水,用浓茶醒酒,边饮酒边吸烟,开水冲鸡蛋,牛奶加糖同煮,水果不削皮就吃,涮羊肉要涮得很嫩,为求长寿只吃素食,先喝酒后吃菜,湿着头发就睡觉,晨练后睡个“回笼觉”,炒菜省事不刷锅,室内常用芳香剂除异味,浑身大汗去冲凉,为了美丽常穿高跟鞋,趴在桌子上睡午觉,病好了立即停药……也许这些行为你早就习惯了,或者根本不觉得这是问题,可是健康专家提醒你:生活习惯与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入手,抛弃那些看似正常实则极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这样能让我们离可怕的疾病远一些,让健康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