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3800000016

第16章 蒂利希(1)

保罗·蒂利希(Paulus Johannes Tillich,1886—1965),20世纪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蒂利希于1886年8月20日出生在德国的施塔泽德尔,其父是一名路德教会的牧师,他幼时的教育是在哥尼斯堡——纽马克这座中世纪古城度过的,这种哥特式氛围及在波罗的海海滨的童年生活成为他终生对自然和神圣者保持浪漫主义的意识的源泉。1909年,蒂利希通过神学毕业考试。1911年他以一篇研究谢林哲学与宗教思想的论文在布列斯劳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还获哈雷大学神学硕士学位。“一战”期间,他做过四年随军牧师,战后在柏林大学开始教师生涯,后分别在马堡大学、德累斯顿大学、莱比锡大学担任神学教授,在此期间,他曾经做过海德格尔和布尔特曼的同事,并开始创立自己的神学体系,以回应巴特的辩证神学。1929年,蒂利希成为法兰克福大学哲学教授并因此卷入到宗教社会主义运动之中,该种政治活动加上他反对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导致他于1933年成为第一位被解除教职的非犹太学者。同年他应莱因霍尔德·尼布尔之邀赴美国担任纽约协和神学院哲学神学教授,同时还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直到1955年荣休。此后他曾被授予哈佛大学教授。1962年,他迁居芝加哥大学,担任神学特别教席的教授。自1951~1963年,他相继发表了他的《系统神学》的五大部分(总三卷),该书与巴特的《教会教义学》堪称20世纪建设性神学的经典之作。他的主要著作还包括《宗教哲学中对宗教概念的放弃》(1922)、《根据对象与方法的科学系统》(1923)、《辩白与怀疑》(1924)、《宗教哲学》(1925)、《当代宗教形势》(1926)、《宗教之实现》(1930)、《社会主义的决定》(1933)、《在边缘上》(1936)、《历史的解释》(1936)、《根基的动摇》(1948)、《新教时代》(1948)、《存在的勇气》(1952)、《爱、权力、正义》(1954)、《新的存在》(1955)、《信仰的动力》(1957)、《文化神学》(1959)和《永恒在此间》等。

蒂利希所建构的神学体系的思想渊源内容丰富,古代的柏拉图主义、中世纪后期的基督教神秘主义、德国的唯心主义传统(尤其是谢林哲学)、自克尔凯郭尔至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都成为他进行神学沉思的养料;为了发扬基督教传统的“公教实质”,他还采取了传统中伟大先知精神的激进主义。可以说,在当代所有的神学家中间,蒂利希几乎继承并发展了基督教会整个传统。而他对历史的解释方法——没有“赤裸裸”的纯粹历史事实,只有解释者与被解释者在特定情境中的契合观念,则备受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政治与义理姿态上,他坚决反对自由主义神学,而持新正统派的立场。他在分析20世纪基督徒的存在状况时,指出基督教理论的重构与神学沉思都应正视人的生存处境,认清人的存在危机和焦虑,探究人的存在意义与勇气并阐释其精神关切之迫切性和终极关怀。

本书选取了《基督教思想史》中的《政治激进主义及其神学意义》和《政治期望》中的《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在前一个文本中,蒂利希从神学的角度出发称马克思为宗教改革以来最为成功的神学家。他认为,马克思比施蒂纳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不但看到了人的存在,而且看到只有在社会中存在的人才是真实的人,而且马克思是从统治阶级阵营分离出去的“激进派”。蒂利希区分了三类唯物主义,即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伦理学的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他在强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重要性的同时还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意味着“整个历史过程是归根结底依赖于经济生产方式”。他对马克思关于人类在社会中的非人化和异化的批判大为赞赏,并同时觉察到马克思试图以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来取代被歪曲了的人道主义;他认为,马克思利用“意识形态”来对资产阶级和教会进行批判本无错误,但遗憾的是他不懂得对自己进行最终的批判;在他看来,马克思思想中存在“浓厚的”存在主义成分,马克思的真理是从人的生存处境得出的真理,只有对人类生存的社会结构进行分析,才可以把握真理;他将马克思和犹太先知进行了比较,认为与犹太先知一样,马克思的先知因素显而易见,不同的是,马克思的“世俗化的先知主义”并不依赖上帝来对社会进行干预,而是依赖“人的集团或依赖逻辑的或经济的必然性”,但对自身力量的过分强调,却导致了对政党的超越性的迷信。

在《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一文中,蒂利希首先对斯大林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要求将斯大林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严格地区分开来。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因而应将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进行比较。他主要探讨了第一个时期即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其中主要的两个决定性的思想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和关于历史的概念。蒂利希认为,马克思几乎在其所有作品中或隐或显地阐明了人的观点:自我异化(alienation)和非人化(dehumanization);在马克思那里,首先展示的是作为人的人,其次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被异化和非人化的人,最后是在即将来临的社会形态中,人将再度实现他自身的本质;而在基督教那里,被马克思称之为异化的事物便是人堕落为与自身创造基础对立的样子,而且人的这种堕落在基督教那里是普遍的,但在马克思那里,异化只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并且无产阶级可以克服这种异化,而在基督教那里,则不承认任何例外。蒂利希还认为,马克思将历史视为拥有一个终极目的的过程,其三个阶段分别为原始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而基督教的描述是:乐园、背负诅咒的人类历史、天国的邻近及在大地之上建立上帝之国。但马克思的历史是直线的、充满失望和恐怖的乌托邦,而基督教的历史则是曲线的、积极的展望;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基督教神意信仰之间的对立最终体现在实践之中。

政治激进主义及其神学意义[1]

现在我所要讲的内容可能使你们惊奇。我即将讲的是自从宗教改革以来的一切神学家中最为成功的一位神学家,即马克思。我将把他作为一位神学家来加以考察。我将要向你们说明,如果不讲马克思就不可能了解大部分19世纪和整个20世纪的历史。如果你只作为一位政治领袖来考察马克思,或者作为伟大的经济学家(他也是经济学家),或者作为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他甚至更是社会学学者),那么你就不能对在20世纪转变了整个世界,克服了将近半个世界的力量的来源有所了解。由于他说的话在很大程度上与使人类发生的分裂相联系这个事实,马克思如何可能被认为是一位神学家呢?在原来的马克思和现在在俄罗斯和中国所进行的事业也有一种深刻的裂缝,虽然他的著作的历史结果表现在这些国家中。

一、资产阶级激进派

在马克思开始他的事业时,有一群人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由的激进派。以资产阶级社会的自律原则为基础,一个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展起来了。有一位你们至少知道他的名字的人,叫做施蒂纳(Max Stirner,1806—1856),他写了一本书,叫做《唯一者及其所有物》(The Individual and His Right)。在这本非常激进的书中,他企图取消包括启蒙运动在内的、传统社会加诸人们的、支配一切的规范。他与基尔克果非常相似,把个人作为中心,但他与基尔克果不同的,是他的个人与上帝没有任何关系,而只是与他自己有关系,因此就没有任何规范。这是产生马克思的批判的许多问题之一。由于这一理由,我必须在这里提到施蒂纳。他有神经质的性格和极端主义分子的气质。当然,作为唯一的个人,如果他不依赖于给予帮助的他人,他是一天也活不下去的。但是这对他是不重要的,他忘记了它。个人的绝对的自主被他以差不多欣喜若狂的词句来加以描写。

现在你就可以想象,马克思和他对社会的分析知识会以充满进攻性的讽刺去反对绝对自主这一观念。他知道经济上的生产社会,以及关于农民和食品商店等的情况,而且也知道不能像神经质的波希米亚人一样很容易地从这些东西中抽象出一些道理。今天的垮掉的一代(the beatniks)攻击社会也忘记了这个事实,这些是他们生存的整个基础,一分钟也少不了它们。这同样的道理也运用于基尔克果。他所激烈攻击的教会以及教会在文化中的传统是他的一切言论的基础,即在公元1年到公元30年,上帝来到世界成为人。没有写定的《圣经》和建立了教会组织的教会传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传给基尔克果,他与上帝的整个关系就成为了不可能的了。这是一个你们应当记住的观念,当有人攻击“有组织的宗教”——这是一个不好的词——并说,我是很有信仰的,但我反对有组织的宗教。这是没有意义的。它之所以没有意义,是因为在个人的宗教性中——原谅我用这个可怕的词——他是依赖于教会传统,才得到他可以用于祈祷、沉思和神秘经验的每一个词、每一个象征。没有说话的社团,就没有什么说话,也没有什么内部的说话,也没有什么精神生活了。在这种方式中,拒绝这些反对有组织的宗教的攻击是很容易的。你可以而且应当批判教会可能采用的组织形式和方式,但是用“有组织的宗教”这个词作为对教会的称呼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它只说明讲这种话的人没有思想,通常只是根据于他童年时的不好的经验,更可能是周日学校中来的,周日学校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它使儿童失去基督教信仰。

二、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

现在我必须从马克思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关系开始。马克思是黑格尔的学生。黑格尔的另一学生是费尔巴哈,就像马克思说的,他使黑格尔在用头立在地上之后,改为用脚站立在地上。黑格尔相信实在是与哲学家的头脑相同一的。费尔巴哈说明,哲学家和别的人一样是依据于生活的物质条件的。所以费尔巴哈提出了一个唯物主义和自然主义的人的学说——人依赖于他的感觉等。马克思说费尔巴哈做好了主要的事情,他已经批判了黑格尔对宗教的解释,马克思感到他在这一方面没有更多的事必须做了。但他必须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并批判费尔巴哈的认为存在是个人的存在,个人本身是决定整个情况的东西这种观点。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时说,这种唯物主义并不比唯心主义更为优越。它稍微有一点点优越,是因为唯心主义只是意识形式,但没有任何实在作为基础。唯物主义更接近于实在。但是如果仅仅个人被认为在唯物主义哲学中,那么,它与唯心主义一样地不好。因为它的“人”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个人中抽象出来的,跳过了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条件。

因此,马克思既攻击唯物主义者,也攻击唯心主义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这个词,最好留给宣传家使用,他们使用和混淆唯物主义的三个不同意义,以便达到他们的宣传目的,但是这与历史的真理和学术的教育没有关系。这样,你们最好是了解唯物主义有三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你在费尔巴哈的著作中发现这种意义。他按照原子的可计算的机械的因果性运动解释自然界中的事物。在历史上的这不是经常说明了的理论。美国现代的自然主义的确不是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为还原的自然主义。因此,还原主义(reductionism)的意思是把一切事物还原为原子和分子的机械运动。这是一种陈旧的哲学。它在19世纪末叶存在于欧洲,在18世纪末叶的法国和法国革命前的百科全书派的哲学家中也存在这种唯物主义。美国也有这种唯物主义,但很少。总的说来,这是一种被克服了的哲学,是离马克思主义非常远的。

第二个意义是伦理学唯物主义,它的意思是只对物质的商品、金钱等感兴趣。当某个人在宣传上被称为唯物主义者时,在伦理学的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之间没有清楚的区别。例如,如果马克思主义被称为唯物主义,宣传上的计策是给人以伦理学唯物主义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原始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原来的马克思那一类的共产主义都是攻击资产阶级社会的唯物主义的。在这种资产阶级社会中,任何事物均以买卖关系和利润等为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刚好是与之相反的。现在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批判者被称为唯物主义者,通常带有伦理学的唯物主义或只对物质的商品感兴趣的含义。

第三个意义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意味着整个历史过程是最后依赖于经济生产方式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它应被称为历史的或经济的唯物主义,它完全不同于前两种意义的唯物主义。

同类推荐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经久不衰。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卜子夏考论

    卜子夏考论

    本书稿在搜集传世古籍、出土文献、地方志书和家谱族志中所有关于子夏的资料,仔细研究这些资料的基础上,用共计四章十四节的篇幅,深入系统地研究、考证、论述了孔子高徒子夏的家乡人文地理,卜氏家学渊源,孔门求学经历;他在孔子逝世后“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传授《六经》“发明章句”,作《毛诗序》、《仪礼·丧服传》、《子夏易传》(至少为第一作者,其后学陆续有所补益)等经典的历史性业绩;特别是他参与主编《论语》总结孔子教弟子怎样做人的教育思想,全面继承和部分发展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由是论证子夏(还可以类推到曾参、子游等孔门高徒)实为中国教育史、中华文明史上承上启下的一流大师级人物。另:李慎明院长同意为其作序。
热门推荐
  • 女神试炼

    女神试炼

    普通穿越者在魔法世界成长生活冒险的故事。小奥顽皮好动,小赫低调强势,两小只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冒险,与腹黑奸滑的小吉一起守护萨拉洛瓦。神佑之城萨拉洛瓦,神迹无处不在,诸神试炼也无处不在。圣殿责任:拒绝圣战,和平万岁,光荣永存,赞美萨拉洛瓦。
  • 鹰王传奇

    鹰王传奇

    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之的《鹰王传奇》共分四辑,具体内容包括:狐杀、义犬奇龙、鹰王传奇、台湾老板和深山猎人、复仇女侠、无影杀手、义海横刀、盗侠方胆豪等。
  • 原罪时代

    原罪时代

    【24:00】今天是克莱尔先生的生日,早上他照常到自己的公司上班,按照婚后五年一直以来的传统,他的夫人在当天上午就给他准备了一堆生日礼物放在家中。午餐后,克莱尔夫人在下午出门采购生日派对的食物,她的先生在18:21回到家中,夫人接到他的电话后,开始从超市往家中返回。四十五分钟后,克莱尔先生的尸体在他的公寓中被刚进门的克莱尔夫人发现……【22:15】“摆在你面前的,就是杀人嫌疑犯。”
  • 快穿小仙女:别偷朕的零食!

    快穿小仙女:别偷朕的零食!

    池妤是只小仙女,意外卡进空间缝隙,为了找到那清风明月般的男人和某系统达成协议,开始穿梭在各个崩坏的小说世界赚取积分点,扮演各种人生。主角光环可以撬,阻挡任务可以挖,只要心中有和平,文明和谐在身边!她徒手掰断臂粗的铁棍,温温柔柔的冲众人一笑,你们不要这么暴力呀,我们是可以讲道理的……系统表示,自家宿主太强悍,宁愿自己开挂都不用它给的金手指!
  • 麻石课

    麻石课

    走到三岔路口,莲香对阿莲说,“姐姐,我们一起走夹石沟吧。”阿莲摇头,“知仁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先走,我们来把脚印擦掉。”知信跪倒在地,阿莲摸着他的头,“不要辜负了知仁,把孩子们带好,有他们,我们就值得。”老人、女人、孩子哭成一片,尔土问:“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走?”阿莲大喝一声,“都别哭了,赶紧走,我们往獐子冲,把脚印踩深点。”尔金、尔土才明白阿莲他们是为掩护大家,莲香轻轻地说了一句,“走吧,别辜负了知仁。”当知信带着孩子走到蛤蟆石,官兵们已经到达麻石课。知仁一声令下,先是檑木,后是滚石,接着是四大金刚冲下麻石课,知远带领一队冲下山,一阵喧哗之后,空气似乎凝塞,知仁看看四周,空无一人。他拖起大砍刀,站在麻石课山下的小路上,站成一尊昂藏伟岸的雕像。
  • 宝宝的笨蛋妈咪

    宝宝的笨蛋妈咪

    那晚,蜜月旅行的他和单身的她发生一梦缠绵…“啊,你是什么人,你怎么能爬上我的床?”第二天早上,她发现自己床上多了个男人。“我也想知道你是谁,你看清楚这是我房间。”他的新娘怎么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美丽女人?“天哪,真不是我的房间,对不起,我上错了床…”呜呜,天下间还有这样的事情,她失身还要道歉。两人糊里糊涂有了一次缠绵,那么真正的新娘在哪?“道歉有什么用,你还不赶快起来去向我老婆解释。”男人的老婆进房间看到的就是这一幕,生气的跑了出去。那日,她苦苦向男人老婆解释自己的错误,但是他们依然离婚了。一对新婚夫妻就被她拆散,于事无补,她草草结束了自己的旅行。可悲的是,一个半月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才不过一次她居然就?怎么办?孩子他爸可不知道孩子的存在,她也无法找到他呀?两年后,他与她再次‘重逢’,其实是他蓄意安排的一场意外再遇。自两年前的那一晚之后,他时不时的想起那夜的旖旎缠绵,终于找到了她。他对她展开强烈的追求攻势,可对爱情持怀疑态度的她断然拒绝他…再次面对这个有过一次缠绵的男人,她心里好乱,他是来和她枪宝宝的吗?“每周六和星期天来给我暖被,我就不和你抢宝宝。”他,他竟然提出这样一个可恶的条件,可她却没有拒绝的权利,只好妥协…◇筱筱作品◇〈酷总裁的偷孕妻〉〈宝宝的笨蛋妈咪〉
  • 地球大炮

    地球大炮

    著名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老师的短篇科幻作品。
  • 世界的另一面

    世界的另一面

    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异样,违反常理的事情一再出现,你会在崩溃中质疑这个世界出了问题,还是心意坚定地习惯所有改变?六个各自独立,却又暗中相连的诡异故事,描绘出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当发现自己的人生只是一场无比漫长真实的梦境……当一场车祸后,幸存的双方却都说对方已经死去……当明白心想事成的代价是如此高昂时……当一份古怪的遗嘱带来令人震惊的真相……或许每个人都曾有过想要“改变命运”的念头。我们难以控制对未知的好奇:世界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每一次重大抉择的交叉路口,没选的那条路到底通向哪里?那些无法舍弃的欲望,难以放下的心结,一旦有机会如愿,与之相等的代价你是否支付得起?
  • 祸水倾城

    祸水倾城

    小时候不懂事,总跟着小姨!在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小姨接走了我,后来我变成了一个男人!
  • 英雄联盟之战无不胜

    英雄联盟之战无不胜

    每一个屌丝,心中都有一个女神梦。屌丝黄胜杰当众表白遭女神羞辱,女神告诉他:“青铜渣渣连跟我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在全校同学的热嘲冷讽之下,承受不住打击的黄胜杰选择轻生,在学校卫生间割腕自杀。被老师发现后送往医院,失血过多本已无力回天,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死过一次的黄胜杰,从此整个人大变样,原本是青铜渣渣的他,突然间有着常人无法匹敌的超级意识,任何GANK在他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黄胜杰:“从这一刻开始,我将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