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3900000007

第7章 泰勒原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1)

人类在发展,人类的知识体系在大环境中也发生着各方面的变化和改革。教育体系的改革在各国的发展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众多的教育学家、学者提出自己在相关领域的见解与主张,这些主张都有着或相同,或不同的目标,不管怎样都是在围绕着某个目标提出一定的说法。一个领域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起着导航的作用,目标的建立关系着后续工作的诸多方面,目标模式在多年的变更中发展出很多的种类。在教育领域中,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基本包含着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泰勒原理”是众多目标模式中的一个,但它在课程理论中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在很多的课程理论中我们都会发现“泰勒原理”的影子,所以本章内容主要从“泰勒原理”出发探讨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以实用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将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强调先确定目的、目标,再以精确表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评价。它是课程开发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理论形态,也是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实践模式。课程开发模式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根据某种思想和理论,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手段,以及制定课程评价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形式系统。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有着不同的教育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代表不同的课程组织结构和教学过程,反映课程与相关领域的不同关系。

拉尔夫·泰勒系统发展了基于行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模式。在课程理论先驱博比特和查特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形成了以目标为中心的课程原理,并提出了著名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应该提供哪些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得到实现。“泰勒原理”的目标模式是一个线性的、步骤明确的课程开发模式,符合客观的理性原则。四个步骤高度概括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规律,从而使学校课程开发的实践具有了可以遵循的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正因如此,“泰勒原理”被看做是目标模式的典型。在实践中被广泛的运用。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前提,课程目标的定位是课程开发和设置中关键的一环,课程的开发总是围绕着一定的目标进行,目标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泰勒的目标模式产生后,一直在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及课程实践领域居主流地位,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课程开发的唯一模式。我国新课程目标的确立无疑少不了对“泰勒原理”目标模式的研究。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 (educational goals,goals of education)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分别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 (curricular objectives)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学科的目标、具体教学过程的目标。[1]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目标(或任务),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钟启泉先生认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最宽泛,层次最高,指导范围最广,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培养目标次之,是针对一个学段或一种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目的的解释具有独特性、针对性,也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而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最具体的,它的制定必须要考虑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列出了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图。[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目标可能包含多个方面,虽说有不少人对教育目标的分类作了种种尝试,但影响最大的,当推师承泰勒课程原理的布卢姆等人编写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事实上,泰勒本人也多次参加了该书起草的讨论。布卢姆等人认为,一部完整的教育分类学,应该包括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他们了解到,这种划分本身就存在着把这些领域分割开来的危险,为了便于分析才作这种划分。他们认为,教育目标主要是为了有助于“内容和行为的选择,这些内容和行为组成了课程的结构,并为评价某一特定的教育计划是否成功提供基础”。并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

1.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六级:①识记,对先前所学内容的回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和理论等的回忆;②领会,能把握所学内容的意义,具体表现为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能加以说明、能进行简单的推断;③应用,能将所学内容运用于新的具体情境,包括概念、方法和理论的应用;④分析,能分析所学内容的结构;⑤综合,能创建新的知识结果,例如拟订一项操作计划或者概括出一组关系等;⑥评价,能依据内在和外在标准对所学内容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

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共分为五级:①接受,指注意某种现象;②反应,指主动参与;③价值评价,指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愿意为某种价值标准做奉献;④价值观的组织,指能对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比较,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⑤品格的形成,指能运用价值体系长期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3.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

这一领域的目标分类并不是布卢姆直接编写的,目前来看存在多种方法,并且没有公认的分类,根据国内众多学者的倾向,我们这里选取辛普森(Simpson,E.J.)所作的分类来做介绍。他将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为5级:①知觉,指运用感观获得以后可以用于指导动作的相关信息;②定向,指从生理、心理和情绪等方面做好活动的准备;③有指导的反应,指对某一动作技能的模仿和尝试;④机械动作,指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的水平完成动作;⑤复杂的外显反应,指能熟练操作复杂的动作。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制定教育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第二,教育目标是有层次性的。他们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序排列,后一类目标建立在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第三,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不论哪门学科,不论哪一年级,都可以把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他们已做了成功的尝试,制定了十几门学科的教育目标。

二、课程目标的界定

泰勒从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出发,从各方面去分析目标是什么,指出目标是人们有意识地追求的对象,即学校教职人员想实现的宗旨。在泰勒原理中第一步便是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而这些目标将成为选择教学材料、制定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步骤以及准备测验和考试的标准。对于如何筛选这些教育目标,泰勒提出了关于教育目标确立的五个来源。第一,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教育工作者要对学习者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明确掌握学生的特点。第二,对校外生活的研究。也就是说要把课程内容联系实际,对生活经验和社会问题进行梳理,选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第三,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学科专家的见解要准确运用,真正的理解其内涵。第四,利用哲学选择目标。第五,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要想真正的理解学生,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五个来源把学习者、生活和理论研究三者联系起来,教育目标的制定离不开这三者,任何单一的信息都不足以为明智地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础。

在泰勒的模式中,目标既是选择、创造和组织学习经验的决定因素,又是开发评价程序和评价工具的规范,也是课程过程的起点和归宿。泰勒认为,教育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并采用了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这一术语。行为目标克服了课程目标模糊性和随意性的缺陷,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为评价的效度提供了依据和条件。

综观课程目标研究的发展,课程目标的含义一直是广大专家和学者所争论的焦点。目前,对课程目标概念的理解,尽管理论界也存有异议,但基本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即普遍认为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课程目标含义问题的争论则主要集中在与其有关概念的关系及课程目标自身的内容构成上。课程目标与教育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经常被人们混淆。对于课程目标含义存在多元理解,钟启泉先生认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教育目的最宽泛,层次最高,指导范围最广,它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培养目标次之,是针对一个学段或一种类型的学校,培养目标对教育目的的解释具有独特性、针对性,也可以体现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特色;而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最具体的,它的制定必须要考虑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要求。”[3]

在课程目标的设立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包括如何去设立目标的问题。首先,课程目标设计要以现代教育教学质量观、人才观为指导。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要;其次,有关课程目标设计的表述方式,“泰勒原理”做了相关的阐述,课程目标不只是教师要明确的,更要在一定程度上从学生的角度来表达目标,列举各科知识不能烦琐,要在已有的概括化的陈述方式上,加上一些行为化的目标;最后,课程目标设计要系统化、科学化,体现一定的逻辑性,这个逻辑性要结合具体学科知识的特点,还要结合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也不能忽略与时代相结合的特点。总之,设立目标主要考虑内在和表象这两方面的因素。

三、课程的“三维目标”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取代了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反映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课程标准中使用了“课程目标”的概念,它作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课程编制的起点和终点。正确认识课程目标及其相关概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课程建设的思想、方向及其内容是不同的。国家的各方面建设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课程的发展也不例外,现代的课程建设必须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为总目标,以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束缚影响,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理解是不是到位,这需要我们深入的研究。而在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更是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如何正确的理解三维课程目标是当务之急。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或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具体的学习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包含一定的价值观。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在具体的教学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在具体的教材中,但这要求教师全面的理解课程与教材,才能够深入去挖掘出全面的三维目标。在教辅的帮助下,使三维目标体现在每一节课中,每一堂课的课程目标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学生基础,提出的课程目标也不一样。例如,在初中课本某节讲生日的英语课中,知识的掌握即是一些相关的词汇与句型的掌握,教师一定能把这部分教好,但内含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去关心别人,在自己收到生日礼物的同时要能想到在别人的生日送去祝福和礼物。这一点可能有些教师就会忽略。因此,对于一些越是看似简单的课程越是要挖掘其中的情感目标。

同类推荐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问题解构与战略选择: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广播电视资源状况和配置实用效率研究”成果,详尽分析了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产业现状与结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从产业理论、行业实践、国家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我国广播影视产业进行了深刻剖析。本书既适用于高校传媒专业师生,也可为广播影视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热门推荐
  •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对管理艺术的探索始于对自己的探索,而这一旅程的**起点之一便是做人。带人要带心,真正的管理是管理人的心。回归以人为本的管理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团队各种问题。灵动的管理学百科全书,摒弃枯燥乏味的教条式说教,用生动的小故事为你传授切实可用可行的管理哲学。
  • 魔女真善

    魔女真善

    正在冲关虚境的红莲,意外遭到外来者入侵,元神被打散,一个新的灵魂进入到红莲身体,顺利继承了她的修为。然而闭关成功进阶为虚境,修为虽有突破,但也面临着力量不稳定的问题。作为极乐宫宫主,修为无法更上一层,修行界多了一个闲人。反正也没什么事做,不如凑凑热闹。
  • 全职猎人记

    全职猎人记

    猎人,猎人大陆的主宰,这是一群在猎人大陆上拥有杀人执照的人群。而成为猎人不需要什么修炼条件,只要能够通过考核就可以。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想成为猎人,因为只有成为猎人才能进入各类灵境、秘境、魔镜、妖境进行探险,捕捉灵兽、珍兽、魔兽、妖兽,获得各类财宝、珍宝、秘宝、魔器、妖器,展现各类能力。
  • 绿玉杖失窃案

    绿玉杖失窃案

    本书为着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传奇故事集。本书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入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您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海东逸史

    海东逸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

    《图说世界名人:贝多芬(音乐世界的英雄)》介绍了,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

    佛说成具光明定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 宁先生的九十九日情人

    宁先生的九十九日情人

    为了逃脱继父无休止的骚扰,支付母亲巨额的医疗费,顾心蕊一狠心。却没想到,弄错了人。在海市,宁先生就像一株罂粟,美则美矣,却能要人命。但是对于一无所有的她来说,他像一个守护神,能给她庇护。她一头撞进他的世界,意外发现,自命清高的前男友,竟然是他的手下。而且,前男友还想吃回头草……
  • 重生之圣手医妃

    重生之圣手医妃

    一身能解百毒的特殊血液,一双妙手回春的柔荑!前世的夏宜冰,温婉纯良,救苦救难,最终却落得个被至亲及夫君残害而死的下场!今生,她历经重生,携恨而归。她以守护爹爹、弟弟为首任,周旋于恶毒伯母和阴险堂姐之间。她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能平安相守。可是,她向往的平淡生活,被纨绔世子君墨宇生生介入。从此,心塞的日子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