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5700000005

第5章 小学语文课程概述(4)

(三)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的含义

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参与,独立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相对于“接受式学习”而言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自我体验,通过自主探究过程领悟语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下,逐渐形成语文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强调学习方法的掌握。探究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问题性。

探究学习通常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的,问题是核心。在探究学习中,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筛选问题、整合问题。首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质疑问难的精神。其次是选择恰当的问题。所谓恰当的问题,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问题。

(2)开放性。

与一般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比较,研究性学习具有更明显的开放性。其表现为空间开放、时间开放、内容开放和形式开放。语文探究学习要走出狭隘的教室,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因为语文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才会有开阔的视野、丰富的资源。语文探究学习已经不满足于课堂上短短的40分钟,而是要延伸到课前与课后。课前研究,帮助理解文章;课后研究,增加知识储量。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局限在课本上,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权,而探究学习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大量的学习资料,完全突破课本的限制。同样,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把探究形式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

(3)过程性。

探究学习以语文课堂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历体验。过程性是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最根本的区别。接受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而探究学习则重视学习的过程。所谓“过程”,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学习体验的过程。

2.探究学习的实施策略

(1)创设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9]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比如,挖掘文本中的探究性因素,以课文资源为凭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营造探究氛围。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学生探究的动机和欲望。

(2)教会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

一般来讲,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通过学习过程的展示,教会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可以分为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调查研究和交流总结四个阶段。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要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在确定选题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提炼、整合成主要问题,明确探究方向。在制订计划阶段,要求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对探究活动做出计划和进行人员分工,但要注意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在调查研究阶段,要求在调查、研究、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解决方案。最后要求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小组的汇报交流。这个阶段是师生共同回顾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同时学到新的探究方法。

(3)探究学习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小学语文探究学习重在过程,因此旨在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应侧重评价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价值取向;应侧重评价学生的态度、方法,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应侧重学生自我、群体的综合评价,不能单以教师的评价为标准。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开放的语文课程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据,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走出教科书,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这样的语文课程必然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一)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来讲,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活的内容有多丰富,多宽广,那么语文的内容就有多丰富,多宽广。作为这个开放系统的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有学生的语文学习、校园的语文课程、家庭的语文生活、社会的语文实践、自然的语文资源和网络的语文在线。[10]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1.摆脱教材束缚,大量接触语文材料

“大语文”观的建立使得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不仅仅只限于教材、课本,语文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单凭一本书进行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所以,应该让学生大量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规律。例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分别提出5万字、40万字和10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的要求。

2.打破学科界限,尝试跨学科渗透

语文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语文学科往往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学科,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进行语文的实践。跨学科的渗透可以丰富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比如数学课的理性思维对于学生语文作文的学习就有很大的帮助。

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阔学生视野

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把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信手拈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尤其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改变了语文的传统学习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二)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传统的语文教学拘泥于教材、教参,使得原本鲜活灵动的语文课变得味同嚼蜡。而事实上,语文课堂是一个师生对话的课堂,是一个人本对话的课堂,语文教学应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1.开放教学目标

要将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与发展其他能力(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能力与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积极端正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开放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要遵循时代性与开放性原则,丰富教材的内容与形式,增强教材的活力。尤其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教授内容,适当增减与调整。

3.开放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这本身就是开放的。根据教学的需要,注重教师、学生、环境等多要素的联系,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目的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还要为他们提供积极思维的广阔舞台。因此,要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精神;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把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展教学的时间,拓宽教学的空间。

4.开放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发展水平以及课堂实际,灵活地进行教学。

(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已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关注的焦点。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1.以教师为课程开发主体

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和家长、学生、专家等进行多方面的对话,捕捉课程的“亮点”,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

2.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校本课程要做到具有学校特色,更是需要长期的摸索和积累;其是否具有针对性和适合性,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能否得到学生和教师的认同,能否得到社区的理解和支持,能否在校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都需要在实际的过程中掌握情况,调整改进,逐渐完善,使校本课程真正“植根本校”、“服务本校”。

3.加强课程专家的指导

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校本课程,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科学、规范和完善。这就需要课程专家的指导。

4.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系统

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和完善保障系统很必要,具体包括课程资源、师资队伍、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子系统。学校必须因地制宜,掌握本地、本校的课程资源;合理配置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队伍,明确分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强课程开发的可行性;通过规范的制度和合理的评价,监控、指导、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

复习与思考

1.学习本章后,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认真思考后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2.可以选择一则课堂教学实录,根据四大教学理念,对这堂课的教学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理解。

3.观摩一堂语文课,思考语文教师是否在教学中落实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推荐阅读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杨再隋.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3.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语文教育新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房尚梅.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双基”教学.语文学刊,2011(14).

[1]巢宗祺:《谈谈“语文素养”》,巢宗祺博客,http://eblog.cersp.com/userlog3/70769/archives/2007/241195.shtml。

[2]辛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辛军博客,http://home.zdjw.gov.cn/blog/u/496/archives/2012/4155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2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杨再隋等:《语文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1页,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6]韦志成:《论语感及其训练》,载《中学语文》,1994(1)。

[7]刘捷:《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朗读》,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3)。

[8]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26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58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0]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40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同类推荐
  • 写作与语言教程

    写作与语言教程

    本书是适应21世纪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而编写的新型教材。着力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写作能力。其特点是用1+1的形式结构教材的纲目,上编“写作技能”,下编“语言修养”,每编各有一个以实用为根本的知识系统,将语言运用与写作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了写作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适用对象为高校传媒类和艺术类各专业学生,以及广大写作、语言表达艺术爱好者。
  • 血字研究(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血字研究(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文学艺术家(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文学艺术家(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热门推荐
  •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

    本书并不只是一个成功者的经验分享,而是一个成功者观看世界的眼光。正如潘石屹所言:“很多年后,能够流传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性的东西,具体的经验肯定对将来是不适用的。”这本书便是他最深层、最无私的告白。在这本书中,他敞开最私密的自我,提出自己对新世界的看法、企业管理的理念、对财富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领悟,用自身的经历找到了一条从物质到精神的解放之路。
  • 我与良人共枕眠

    我与良人共枕眠

    穆青禾是良人,江蓠一直都这么觉得。可当这良人三年前背弃她之后,在她心里就成了全宇宙第一渣人。重逢后,男人声音低哑,“江蓠,你是不是忘了你连头发丝都是我的?”江蓠梗着脖子不以为然,“渣人,放开你的狗爪!”晕倒后,他在睡梦中呓语,“阿蓠,不要离开我,我不是面瘫。”江蓠终于动容,“我没觉得你面瘫,我喜欢你这种酷酷的样子……”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邪妃斗魔王

    邪妃斗魔王

    天嫉英才!这绝对是天嫉英才!想我沐影汐,可是风靡一时的天才名厨。有着宠我的亲亲老爸,疼我的男友!可是,十七岁生日那天,一份意外的礼物,竟夺去了我的一切。爆炸!就在最后那一刻,我看到了我破碎掉的生命!咦?没死?这在怎么一回事?臭男人!!然而,就在他抬起眼眸的瞬间,我惊得呆掉了!那双眼,竟会带着触人心魄的愤恨与悲伤?他,是谁?……
  •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账户,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1440分钟进账。如果必须在一天之内用完,你将如何支配?今天,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强烈建议你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有没有出现问题,考察一下自己,是时间的“主人”,还是时间的“奴隶”!如果你是前者,那就恭喜你,你正为你自己的生命加快脚步;如果你是后者,那么,请阅读本书所介绍的时间管理方法,做一个管理时间和生活的高手,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 宸总的私宠娇妻

    宸总的私宠娇妻

    就在快要结婚的时候,撞见未婚夫和闺蜜出轨。心情特别不好,所以去外面散心,却又误入一场选妻宴,然后又被离奇的被选中,为了报复未婚夫,同意和那个神秘男人在一起,一起去了民政局领证!现在她可是有夫之妇的女人。面对闺蜜的重重陷害,青鸢在不知所措的时候,那个神秘男人居然成了青鸢最坚强的后盾。“你的身后是我,谁也伤不了你!”他环住她的腰身,头埋在她的肩膀说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哭苗垂

    哭苗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你眼眸似星辰

    愿你眼眸似星辰

    商煜用十年的时间,为仇人的女儿编织了一个完美的梦,自以为自己是站在黑暗顶端俯视这场噩梦的人,殊不知自己的对手比他更加高明。苏络爱惨了商煜,却亲眼看着最爱的人毁掉自己的一切,将她从云端打入了谷底。报复一个背叛过你的男人最佳方法是什么?苏络:让他真的爱上你,然后……然后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石诱

    石诱

    传说,有块石头散发淡淡紫光,一旦找到,便有无上好处,许多人闻名寻找,我陪着女友也踏上了寻找之路。也是这路才知道人会变,不会一直有着那份纯真的!“喂,你怎么这么相信你女友呢?”风音不解……“喂,你怎么不说话?”“……你之前不是还恨男人嘛”钟清说“我发现你的遭遇应该是女的遇到才对。”原来在洛风音心中我不是男的。……难道相信你这块石头变出来的人?
  • 大明通缉犯

    大明通缉犯

    美女金钱权力统统要有……敌人宦官坏人统统要踩在脚下……失恋落魄的陈生,穿越到大明王朝,竟然成了朝廷的通缉要犯!为了生存,看他是怎样翻转地球,开启他逆袭成王的传奇人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