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球运动中常见的旋转有三种:第一种是上旋球,它是由球拍稍前倾,从下向前上擦击球的中上部而产生的。这种球的特点是在空中飞行时下落比较快,落地后向前冲,弹得低而快。第二种是下旋球,它是由稍后仰的球拍从上向前下擦击球的中下部而产生的。这种球的特点是落地后弹得高,球不往前走。第三种是侧顺旋和侧逆旋,它是由侧后仰的球拍由左后上或右后上向右前下或左前下擦击球的左中下或右中下部而产生的。它的主要特点是落地后向左、右两侧跳。
旋转的作用是利用旋转制造合适的击球弧线,提高击球的命中率;另一点可利用旋转的变化干扰、破坏对方的击球,使对方击球失误。
提高击出旋转球的能力要通过用力摩擦球的方法来实现。对付旋转球要视旋转种类区别对待。截击下旋球对拍面要稍后仰些,以防下网;抽击下旋球时要多向上用力,弧线高点儿;遇到侧逆或侧顺旋球,要降低重心,球拍在正常弹跳的右侧或左侧等球。
13.击球的弧线
击球的弧线是指球从被击出后到落到对方场地所运行的轨迹和从对方场地弹起后到触及场内其他物件(地面、拦网等)时运行的轨迹。任何一条弧线都包括弧线的长度、弧线的曲度、弧线的方向和打出的距离。弧线的长度是指球从球拍飞出到落地或从落地到触及其他物件实际运行的轨迹的长度。弧线的曲度是该条弧线的弯曲程度。弧线的方向与球路相仿,有斜、直线及中路之分。打出的距离是指从球拍触球点到落点的直线距离。
弧线的作用是提高击球的稳健性。在球网相隔的两半场地上击球,球多以弧线的形式来回运行才能免于落网。因此,练习者不管是想打直线球还是斜线球,不管是要打角度大的球还是角度小的球,都必须首先考虑制造合适的弧线。第二个作用是可利用忽高忽低、时长时短的弧线,提高球的进攻性、威胁性。
提高控制击球弧线的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要控制好拍面和掌握好击球时用力的方向。拍面一定时,越向上用力,球的弧线曲度越大。
要掌握好击球时用力的大小。球拍用力大则弧线的打出距离长,反之则短。
要注意击球时击球点距地面的距离。距离大则弧线曲度可以小些,距离小则弧线曲度需要大些。
利用旋转的规律制造弧线,比如拉上旋打大角度的浅球就比较容易命中。
14.击球的动作结构
在网球运动中,具有一定联结形式的科学的合理的击球动作就叫击球技术。组成击球技术所有动作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就叫击球的动作结构。尽管网球击球技术多种多样,动作方法、要领各有不同,但在击球动作结构方面却有共同的规律。了解击球的动作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分析某人的某个技术动作,找出毛病,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击球动作结构由引拍、向前挥拍、球拍触球和随势挥拍四个部分组成。引拍是一切击球技术的开始,是获得击球力量的重要保证。引拍要根据各种技术的要求在方向上、幅度上做到恰到好处,并要做到各部肌肉保持放松。
向前挥拍要及时,挥拍的方向、速度不仅决定着击球的命中率,更重要的是决定着击球的速度、深度、角度。各种技术的挥拍方法各不相同,但追求的击球效果却是一致的,因此要掌握好向前挥拍这个重要环节。
球拍触球是击球动作的关键环节。触球的时间,触球的部位,触球时球拍挥动的速度、方向及手臂和手腕的用力感觉等复杂动作,都集中在这关键的一瞬间,这一瞬间决定着击球的最后效果。所以,这一环节是我们观察、纠正某一技术是否有错误的重点。
随势挥拍是整个击球动作的结束。随势挥拍有利于增大击球的力量,有利于整个击球动作的连贯、协调,并能给人—种优美、舒服的感觉。
15.甜点
球拍上能送出稳定、有力、向前按预定方向飞行的球的区域称为“甜点”。在练习中,用球拍的甜点击球,击球的用力能产生最佳效应,手感也最舒服。
甜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位于球拍网弦中心部位的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有三个具体的点:位于网拍中心的那个点是最佳手感点,球击在这个点上时,手臂感到震动极小;在最佳手感点的下方(靠近拍柄端)有一个点叫作最强弹力点,球若击到这个点上飞出的速度最快;在最佳手感点的上方有一个点叫做最大减震点,球击在这个点上动力最小。总而言之,球击在这个区域里,无论是手的感觉,还是击球的效果都很好,有一种舒服、甜蜜的感觉。若击在这个区域以外,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16.击球时机
在底线击落地球时,最适宜的击球点是在相当于腰部高或略低于腰部的位置上,而在球第一次落地至弹跳后第二次落地的过程中有两个弧段。在此高度,高水平选手大多选迎着球上升的趋势将球回击过去,以争取进攻的时间及力度,称“抢点击球”。抢点击球虽然是打网球的一大要点,但初学者往往很难做到,因为这需要极好的球感、极快的反应和迅捷的步法移动及很强的与球相对抗的能力,这些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长期的训练才能具备。一般练习者多会自觉地选择在球快下降阶段击球,但此时的球却往往已在肩部附近的高度上了,常打球的人都知道在此高度击球是很别扭、很费力的。如此,选择在球的下降段也就是在球处于下降的趋势时将球击回,相对来说就比较安全稳妥。但必须看到,这是相当消极的打法,因为球员经常需要不断地退后再退后,这样不仅增加了发力的难度,而且扩大了跑动的范围。因此,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抢点击球”的胆量与能力,否则就只有永远躲在底线后很远的地方被动挨打了。
17.击球的有效性
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个效率问题。学网球也是如此,打网球更是要注重效率,所以我们在这里先探讨一下击球的有效性。
对于练习打网球者来说,如果是以运动为目的,那么只要打到球,就基本上可以说是有效的。但如果是在比赛中,就不一样了,就算你打到了球,但球出了界,此球就是无效的,因为你的目的是把球打到界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击球有它的有效性。有效的击球就是把球打到界内。所以在开始学打网球时,就必须先把球打过网,然后再逐步把球打得更快,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想提高技术的中高级选手来说,要使击球更有效,就必须了解基本的生物力学的原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体发力的机理应该是从身体最大的肌肉开始到较小的肌肉。不是以前所认为的从脚尖到指尖的从下往上。打个比方,身体的发力过程就保是一个涟漪,从中心向四周一层一层地扩展。先是人体最大的肌肉,臀部肌肉,接着是背部肌肉和大腿肌肉,然后是小腿和肩部肌肉,最后到手和脚。所以在击球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全力击球,或者感到用了力球却不快,就要检讨一下你发力的机理。认真思考一下你是不是用大肌肉发力了。
18.平衡
平衡也许是在打网球的过程中最易被人忽视,但又是最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因素。如果一个初学者能在一开始就有右击球时应该保持平衡的概念,他的进步一定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研究生物力学的科学家发现,人的运动几乎都是弧线的。因为人体是由一块块骨头连接而成,所以人的所有的动作都是在围绕着一个个轴进行的转动而组合成的。
仔细地研究—下职业选手的击球(底线球),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身体就好像是一个轴,手臂先是在臀部然后是在身体旋转的过程中完成击球的。如果打出的球非常有力并有很好的控制,那他们的肩膀一定是平的。也就是说他们处于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
平衡的身体位置是保证击球质量的首要条件,做到这一点,看上去是并不难,但是在网球运动实践中,真正做到这一点却又不是那么容易。你必须在击球的时候,始终把肩膀放平,头摆正,打低球的时候,屈膝而不是弯腰。如果你每个球都能这么打,你一定是个水平较高的高手了。反之,失去了平衡,你就不能有效地旋转,打的球也就不可能是最有效的了。
平衡对于所有其他的技术来说也是个基础。你在练习的时候如果细心体会,你就会发现,在最平衡的状态下,你击出的球才是最有力的,也就是最有效的。这就是你要追求的状态。
19.移动
要想有效地击球,就要注意在保持平衡的同时迅速地移动。而移动是平衡和有效击球的基础,这看上去很是平常,可怎样移动才是最有效的呢?
一名选手不管其水平如何,有时都会有脚步跟不上的感觉,脚步跟不上就会影响取位,即到不了击球的位置,此时你就不能平衡地击球,并且击出去的球相应也缺乏有效性。
初学者一般是因为不熟识球性,判断不好来球的落点、弹跳和旋转而不能移动到位。但中、高级球手碰到的多是由于球离身体太远或太近而不能移动到位。球离身体太远,只能进行一般的回击,击球质量会受影响;球离身体太近,则来不及让出合适的空间位置,击球质量同样会受影响。
防止脚步跟不上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练腿部肌肉,而练腿部肌肉的最好方法是在打每一个球的时候保持平衡。尽量用相同的动作打好每一个球。这样不但能提高速度、耐力和力量,还能加强肌肉记忆,技术也能得到同样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