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600000168

第168章

余经复说。修行广布无常想。能断我慢。问曰。无常想是七慢对治。何故但说断我慢耶。答曰。无常想是我慢近对治。如说。无常想能生无我想。若比丘有无常想。无我想者。能断我慢。速于此法。得尽诸漏。

如说比丘于七处。善观三种义。速于此法。得尽有漏。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比丘于七处善。乃至广说。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今欲广分别故。而作此论。问曰。若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者。世尊何故说是经耶。答曰。学人于上沙门果。不作方便。设作方便。而不解知。佛作是说。如汝等入见道方便。不放舍者。不久亦当得尽诸漏。复次已得道者。患于修道所断烦恼。欲说修道对治。令失道者。还得道故。如人猛健患于怨家。他人语言。汝今猛健。何不降伏怨家。彼亦如是。如实知色是苦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法智知欲界色。比智知色界色。等智知一切色。苦智知有漏色无常苦空无我。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苦观果。如实知色。是集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集智。法智知欲界集。比智知色界集。等智知一切集。集智知有漏色因集有缘。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集观因。如实知色灭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灭智。法智知欲界色灭。比智知色界色灭。等智知一切色灭。灭智知一切有漏色灭止妙离。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灭观毕竟。如实知色灭道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道智。法智知欲界色灭道。比智知色界色灭道。等智知一切色灭道。道智知一切有漏色灭道正迹乘。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皆观一谛。观道观对治。如实知色味。此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集智。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则观一谛。观集观味。如实知色患。此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苦智。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则观一谛。观苦观患。如实知色离。此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灭智等智。问曰。此则是四善处耶。答曰。此则观一谛。观灭观离。如色阴有七善处。乃至识阴亦有七善处。问曰。若然者则有三十五善处。亦有无量善处。答曰。此是七处法。如色阴有七。乃至识阴亦有七。不过于七。如经说。须陀洹受七有。此是七处法。不过于七。广说如四谛处。尊者波奢说曰。如实知色是苦。乃至如实知识是苦。如实知色是集。知色是灭。知色是灭道。知色是味。知色是患。知色是离。乃至知识亦如是。若如是说。则有七善处。复次若略说。则有七善处。若广说则有三十五善处无量善处。如广略。分别不分别亦如是。复次若为利根者说。则有七善处。若为钝根者说。则有三十五善处无量善处。如利根钝根。因力缘力内支力外支力内思惟力外闻法力闻即能解力广分别力。当知亦如是。复次如在见道时。则有七。如观察时。则有三十五无量善处。复次如贤。圣所行时则有七。如世俗所行。则有三十五无量善处。复次若作总相观。则有七善处。若作别相观。则有三十五无量善处。问曰。此中为说别相观。为说总相观耶。若说别相观者。此文所说云何通。如说。速于此法。得尽有漏。若是总相观者。此文所说复云何通。如说如实知色。乃至如实知识。答曰。应作是说。是别相观。

问曰。若然者。如说。速于此法得尽有漏。云何通。答曰。此中说别相观。能生总相观。总相观得尽有漏。复有说者。此中观总相观。问曰。若然者此文所说云何通。如说。如实知色乃至如实知识。答曰。此文应如是说。如实知阴。是苦集灭道味患离。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不必说与见道时同。或有说。与见道时同。或说。与见道时异。如世尊为四天王。以圣语说四谛。二解二不解。世尊复以陀毗罗语说四谛。一解一不解。世尊复以弥离车语说四谛。然后乃解。如是观解时以别相。入道时是总相。问曰。七处善观三种义。有何差别。答曰。七处善是无漏。观三种义是有漏。问曰。若然者。此所说云何通。如说。如实知色是四智。谓法智比智等智。答曰。此中数智行于境界。不必尽是无漏。问曰。能以七处善。同观三种义。能以观三种义。同七处善不。答曰。或有说者。不能所以者何。七处善是无漏。观三种义是有漏。复有说者。七处善是有漏无漏。观三种义是有漏。问曰。若然者。能以七处善同观三种义。以观三种义同七处善不。答曰。能但多用功。多有所作。如实知色。乃至知识。如实知色患。乃至知识患。是说观阴。如实知色是集。乃至知识是集。如实知色是味。乃至知识是味。是说观入。如实知色是灭。乃至知识是灭。如实知色是离。乃至知识是离。是说观界。可说如是同相。但多用功。多有所作。

问曰。观三种义在前。七处善在后。何故世尊先说七处善。后说观三种义耶。答曰。若作是说。则所说随顺义则易解。受者亦易。复次世尊所说。文义具足。若先说观三种义。义虽具足。文不具足。世尊说法。文义具足。复次若应先说七善处。则说七善处。若应后说观三种义。则说观三种义。所以者何。观三种义。或在见道初。或在修道初。此中说在修道初者。不说在见道初者。如见道修道。见地修地未知欲知根知根亦如是。复次观三种义。或在六地圣道初。或在九地圣道初。此中说九地初者。不说六地初者。尊者波奢说曰。此中说四种地。谓修行地见地修地无学地。如说。比丘七处善。观三种义。是说修行地。如实知色。是说苦集灭道。乃至知识。是苦集灭道。是说见地。观色乃至识是味患离。是说修地。速于此法得尽有漏。是说无学地。问曰。若然者。何故见道中。说四善处。修道中说三善处耶。答曰。见道中未曾见谛而见。修道中已曾见谛而见。复次见道中未曾得见圣性而得。观行于谛。修道中已曾得圣性。观行于谛。

问曰。此中何故重说三谛。一说道谛。答曰。此中广说道谛。如说。如实知色是苦。此是道谛。如实知色是集灭道是味患离。乃至知识亦如是。是道谛。复次此所说。为已见谛人。佛作是说。汝等若能如实观察阴者。不久当得尽漏。复次三谛是有边法。如说。五取阴边。五取阴集边。五取阴灭边。问曰。若然者因论生论。何故三谛说有边。道谛不说有边耶。答曰。此中边义。广如说见道边等智处。复次有已生苦。有未生苦。有已生苦因。有未生苦因。有已生苦灭。有未生苦灭。诸已生苦未生苦。已生苦因。未生苦因。已生苦灭。未生苦灭。谁能知断证耶。谓是道谛。

问曰。世尊何故广分别智所知耶。答曰。欲令失道者。还知道故。作如是说。复次此所说为爱行人。佛作是说。汝等应观此阴味及过患。若见此阴味及过患者。不久当得尽漏。

问曰。何故见道中。先观苦后观集。修道中。先观集后观苦耶。答曰。随顺有二种。一见道随顺。二所说随顺。如见道随顺。先观苦后观集。如所说随顺。先观集后观苦。见道次第所说次第亦如是。

问曰。色集色味。有何差别。答曰。名即差别。是名色集。是名色味。复次色集是意地。色味通六识身。复次集是染污不染污。味是染污。复次集在三界。味在欲界。问曰。阴为有多种集。为有一种集。若有多种集者。施设经说云何通。如说。此爱是过去未来现在苦因苦本苦缘。若一种者此经云何通。如说。喜爱集是色集。触集是三阴集。名色集是识集。答曰。应作是说。有所以是多种集。有所以是一种集。为说近因故。是多种集。为说远因故。是一种集。如近因远因。此身他身亦如是。复次此中说三种集。一烦恼集。二苦集。三业集。喜爱集色集。是说烦恼集。触集三阴集。是说苦集。名色集识集。是说业集。此中说名色是业。如烦恼集苦集业集烦恼有苦有业有烦恼道苦道业道烦恼苦业。当知亦如是。复次此中说三时。谓积聚时。受用时。守护时。喜爱集色集。是说积聚时。触集三阴集。是说受用时。名色集识集。是说守护时。复次此中说三时有。谓前时有。中有。生有。喜爱集色集。是说前时有。触集三阴集。是说中有。名色集识集。是说生有。复次喜爱集色集。是说名缘色。触集三阴集。是说名缘名。名色集识集。是说名色缘名。复次爱求未来有。是故佛作是说。喜爱集是色集。心心数法。因触而活。从触生。以触力故。能现在前。佛作是说。触集是三阴集。识因名色立。而得增广。是故佛作是说。名色集是识集。问曰。色灭色离有何差别。答曰。若爱造此色。彼爱若灭。是名色灭。若缘此色。生诸余爱。彼爱若离。是名色离。乃至广说。问曰。何故问色灭。答爱灭耶。答曰。因若断。果亦断。因若灭。果亦灭。舍因亦舍果。若吐因亦吐果。若害因亦害果故。问曰。何故已生爱说灭。未生爱说离耶。答曰。已生爱不可作未生爱。佛作是说。但当灭之。未生爱应令不生。但当离如是有三种衰患。一已受。二今受。三当受。已受者受竟。今受者忍受。当受者或以自力。或眷属力。或财物力。方便求离。彼亦如是。余答广说如杂揵度。如色灭色离。乃至识灭识离说亦如是。问曰。此中何故三说爱不说余烦恼业耶。答曰。以爱是重过患难断难除故。广说如上。如此中及施设经多分别灭谛。问曰。何故此中及施设经。多分别灭谛耶。答曰。以此灭于有为无为法中最胜故。

同类推荐
  • 菩提心观释

    菩提心观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

    持诵准提真言法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崇相集选录

    崇相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上清华晨三奔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书说

    读书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FBI推理课

    FBI推理课

    本书根据案件的不同类型,以案发现场的场景、特征、手段为主要线索,将其分为开放模式、密室模式、比拟模式、暴风雪山庄模式、不可能犯罪模式、安乐椅探案模式、破译密码模式、心理盲区模式等八个章节。在本书中,我们不是一味地讲解案件或理论知识,而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先总结了每一种案发模式的特点和侦破关键,再辅以生动的推理故事,让读者深刻地理解到,在此种模式下的案件都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分析案情,让读者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从理论的层面分析、推理出事情的真相,锻炼和提高读者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恶毒王妃要休夫

    恶毒王妃要休夫

    她是传说中淮安王的狠辣夫人,外人眼里的她冷漠狠毒,嚣张善妒,不仅毁过小妾的容貌,还残害过未出世的孩子。他堂堂淮安王,名满天下的王爷,却被她连累着受世人争论。他气她阴骘无情,她怪他冷漠如冰。他弃她如屐,她挥发断情。她从来不是一个心软的人,他也不是一个出尔反尔的人,只是她比他还要释然,他不过是厌恶她的百般纠缠,恃宠而骄,她就想一纸休书与他划清关系?他看着她与别的男子走的亲近,心里就越是生气。明明她那般明媚的笑容从前都只是属于他一人的。终于他黄袍加身,坐拥江山,却毁了休妻之约,将她硬生生囚在冷宫。她早已无心纠缠,他却开始死缠烂打。心悦君兮君不知,没想到从前她的傻,他竟是也体验了一回。
  • 美洛和费洛

    美洛和费洛

    【两岸文学PK大赛】我是一只猫。我为你讲述一个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故事。爱情来自于美洛和费洛。友情则关于我们的主人。我就是美洛。那个一身晶莹雪白,浅灰眼珠的小猫。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记得我的故事。
  •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左手责任右手执行

    本书是针对企业和公司对其员工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深刻地剖析了在企业和公司中责任与执行的行为准则。责任能够让一位员工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执行能够让一位员工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你也是企业的一名员工,你做到了吗?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时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与执行。
  • 儿童教育格言(经典格言)

    儿童教育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儿童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本书针对儿童的道德情感方面,以名人的警句,教儿童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鸟尽弓藏

    鸟尽弓藏

    有些人看见死人会很开心,有些人看见一个可以让任何一个人变成死人的人,就会更开心,韦行规只是个很平凡的人,他唯一的一个好处也就是能让很多比他更平凡的人都变成死人。他十八岁的时候开始做杀手,一张精寒铁弓,百步穿杨。没有人知道弓也能杀人。有时候欲望能让你了解从来没有了解过的事情,正因为韦行规有杀人的欲望和冲动,在韦行规享受弓弦拉破韩辟咽喉的快感的同时,他才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
  • 守候是我最好的告白

    守候是我最好的告白

    陈依茉终于回来了。张至源从未想过,陈依茉这一走,走了8年,而自己,居然等了她8年。哪怕她从未知道自己的爱恋,哪怕他追求者众多……可是,等等……陈依茉已是别人的未婚妻?! 但是,谈到未婚夫时,陈依茉的脸上分明写满了无奈与愁怨,而张至源和她四目相对时,她的目光里却含情脉脉。而且,他们还听到了彼此抑制不住的心跳……
  • 长生大秦

    长生大秦

    那一年,项籍在咸阳宫表演举十万斤鼎,那一年,刘季拿着赤霄剑在市集教训泼皮,当秦皇威压四海的时候,群雄瑟瑟发抖,原来上古神话都是存在,这是一个追求武道长生的故事。
  • 梨涡浅浅

    梨涡浅浅

    学霸少女与高颜值“学渣”的甜甜小时光。刻苦努力不合群的谢沐和美貌但贫穷的戴笑是彼此的好朋友,高中开学第一天,谢沐认识了白昼。白昼开朗大方,却是个学渣。她对他的自由阳光由厌恶到好奇,最终白昼成了她的唯二朋友,她的暗恋对象。一次意外变故,白昼被学校开除,戴笑搬家离开,三人就此失散。多年后,谢沐意外发现自己担纲编剧的网剧男一号竟然是白昼。他们互相鼓励,一起经历了被开除、被排挤、被谩骂、被轻视。原来世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相伴成长。那个大雪夜,窗外的烟火在半空绽放成根系繁杂的树木和闪亮的光圈,无数碎裂的彩色星河映亮了漆黑的天空。白昼对她说:“我们的友谊就到此结束吧,因为我喜欢你,不能再跟你做朋友了。”
  • 雪球专刊第011期:小白投资20讲(基础篇)

    雪球专刊第011期:小白投资20讲(基础篇)

    投资,准入门槛最低,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出人性的方方面面。人生何处不投资?成功者,不仅仅是财富,身心也得到极大的舒畅,生活轻松惬意,人生水准稳步提升;失败者,毁损财富是小事,身心健康基本上被完全击溃,生活如入地狱,永不会有翻身之日。投资就是一种选择,选择你自己的人生之路。重视投资,也就是重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