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79600000032

第32章

问曰若然者诸所难者。善通经文。何以不说。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义是有余说。复有说者。此说相似因不尽。此中唯说因。有力能与果取果者。未来世相似因。不能与果取果。若有者云何不二心展转相因。答曰未来世中。有四行相随从。以通此事。如无常行有四行相随从。苦空无我。亦有四行相随从。如无常行。先生为因。后生三行。不能与无常行作因。余三行亦如是。若作是说。依第四禅。得阿罗汉。彼第四禅相随从。有九地无漏未来世修。若出彼禅欲起无漏。初禅现在前时。则无有因。何以故。以无相随从故。若然者过去现在无漏道。则有作相似因者。有不能作者。复违此经文。前生善法。与后生善法。乃至广说。欲令无如是等过者。未来世中。无相似因。

问曰色法为有相似因不。答曰譬喻者作如是说。色法无相似因。以缘力故生。其事云何。如凿地深百肘出泥。天雨日曝风吹。而便生草。如此泥未曾生物。如屋上生草树。此处亦未曾生物。谁与彼作相似因。问曰若然者彼文云何通。如说过去四大。与未来四大因威势缘。彼作是答。我无如是经。欲去如是文。故作如先说。以是事故。不必须通。若欲必通者。当云何通。彼威势缘有二种。有近有远。有在此身。有在余身。诸近在此身者。说名为因。若远在余身者。说名为缘。阿毗昙人。作如是说。色法有相似因。问曰若有者。譬喻者说云何通。答曰以有种子在彼法中住。但未得生芽因缘故不生。若得便生。屋上生草树者。若鸟衔种来。若风吹来然后乃生。以是事故。色法有相似因。复有说者。色法有相似因。亦与相似法作因。亦与不相似法作因。与相似法作因者。与此身相似作因。不与余身相似作因。与此身相似作因者。如此身歌罗罗时。与歌罗罗。作相似因。作不相似因者。如歌罗罗与老作因。如此身阿浮陀时。与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时亦作因。与歌罗罗作缘。如是此身老时。与老时作因。与余时作缘非因。若作如是说者。初歌罗罗则无因。最后从色则无果。复有说者。色法有相似因。与相似法作因。不与不相似法作因。亦与此身相似法作因。亦与余身相似法作因。余身相似法。与此身相似法作因。此身相似法亦与余身相似法作因。于余时作缘非因。如是余身老时。与此身老时作因。此身老时。复与余身老时作因。于余时作缘非因。复有能者。色法有相似因。与相似法作因。亦与不相似法作因。与此身作因。亦与余身作因。如余身歌罗罗与此身歌罗罗作因。此身歌罗罗。乃至与老时作因。此身歌罗罗。与余身歌罗罗作因。乃至与余身老时作因。余身阿浮陀。与此身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时作因。此身阿浮陀。与余身阿浮陀作因。乃至老时作因。于歌罗罗时作缘非因。余身老时。与此身老时作因。此身老时。与余身老时作因。于余作缘非因。评曰。应作是说。余身十时。与此身十时作因。此身十时。与余身十时作因。外法当知随所应亦如是说。

善五阴展转为因。染污亦如是。展转为因。不隐没无记五阴。或有说者。展转为因。复有说者。不隐没无记四阴。与不隐没无记色阴为因。色阴不能与不隐没无记四阴作因。何以故。性羸劣故。复有说者。不隐没无记色阴。与不隐没无记四阴作因。不隐没无记四阴。不与不隐没无记色阴作因。所以者何四阴是胜法。色阴是下法。胜法不为下法作因。复有说者。不隐没无记四阴。不与色阴作因。不隐没无记色阴。不与四阴作因。不隐没无记四阴。展转为因。不隐没无记四阴有三种。谓威仪工巧报。彼三种展转为因不。答曰。或有说者。展转为因。复有说者。报与报作因。亦与威仪工巧作因。威仪与威仪作因。亦与工巧作因。不与报作因。胜法不与下法作因故。工巧与工巧作因。非报非威仪。胜法不与下法作因故。复有说者。此三法展转为因。所以者何。同在一界。同一缚故。评曰。不应作如是说。前所说者好。

染污法有九种。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问曰。彼为展转作因不。答曰。展转为因。问曰。若然者。云何有九种。答曰。对治有九种故。此法亦有九种。其事云何。如下下修道对治上上烦恼。乃至上上修道。对治下下烦恼。以对治有九种故。此法亦有九种复有说者。以现前行有九种故。善法亦有九种。从下下乃至上上。问曰。此法为展转为因不。答曰善法有二种。有生得善方便善。彼生得善九种相。于展转为因。问曰。若然者。云何有九种。答曰。以报有九种故。此法有九种。如最胜善能生最胜报。乃至下下善。生下下报。复有说者。以此法现前。行有九种故。方便善亦有九种。下下乃至上上。问曰。此法展转为因不。答曰不也。下下与下下作因。乃至与上上作因。生得善与方便善作因。以方便善胜故。方便善不与生得善作因。以生得善劣故。方便善有三种。闻慧思慧修慧。问曰。此展转作因不。答曰不也。闻慧与闻慧作因。亦与思慧修慧作因。思慧与思慧作因。不与修慧作因。以不同界故。不与闻慧作因。以闻慧下故。修慧与修慧作因。不与闻慧思慧作因。以异界故。以下故。修慧有四种。有暖顶忍世第一法。暖法与暖法作因。乃至与世第一法作因。顶法与顶法作因。乃至与世第一法作因。忍法与忍法作因。亦与世第一法作因。

欲界变化心有四种。初禅果乃至第四禅果。问曰。此四种心。为展转作因不。答曰。初禅果为初禅果作因。乃至第四禅果。为第四禅果作因。所以者何。如禅不展转作因。彼果亦如是。复有说者。初禅果与初禅果作因。乃至与第四禅果作因。二禅果与二禅果作因。乃至与第四禅果作因。三禅果与三禅果作因。亦与第四禅果作因。第四禅果与第四禅果作因。复有说者。尽展转为因。所以者何。俱堕一界。同一缚故。评曰。如第二说者好。问曰。如初禅地。有识身有变化心为展转作因不。答曰。识身为变化心作因。非变化心为识身作因。所以者何。胜法不为下法作因故。

问曰。若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与果耶。答曰。若能与果。亦能取果。颇有能取果不能与果耶。答曰。有阿罗汉最后阴。如此是总说。今当分别说。善不善无记。问曰。若善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与果耶。若能与果者。复能取果耶。乃至广作四句。取果不与果者。断善根时。最后舍善根得。与果不取果者。善根得最初现在前。取果与果者。如不断善根余时。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若不善相似因。能取果亦能与果耶。乃至广作四句。能取果不能与果者。如离欲界欲最后舍不善得。能与果不取果者。离欲界欲。退不善得最初生。能取果能与果者。如不离欲者余时。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若隐没无记法相似因。能取果亦能与果耶。能与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广作四句。能取果不能与果者。如离非想非非想处欲。最后舍隐没无记得。与果不取果者。退阿罗汉果时。隐没无记得最初生。取果与果者。不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余时。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若不隐没无记相似因。取果者亦能与果耶。答曰。若能与果。彼亦能取果。若不取果云何与。颇有取果不与果耶。答曰。有阿罗汉最后心。已说善不善无记相。今当说能缘相。若善相似因。能取果。亦能与果耶。若与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广作四句。能取果不与果者。善心次第生不善无记心现在前。与果不取果者。若不善心无记心次第善心现在前。取果与果者。如善心次第善心现在前。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若不善心相似因。能取果者。亦能与果耶。若与果者。亦能取果耶。乃至广作四句。取果不与果者。如不善心次第。若善心无记心现在前。与果不取果者。如善心无记心次第不善心现在前。取果与果者。如不善心次第不善心现在前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若隐没无记心相似因。能取果亦能与果耶。若能与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广作四句。能取果不与果者。隐没无记心次第善不善不隐没无记心现在前。与果不取果者。善不善不隐没无记心次第隐没无记心现在前。取果与果者。隐没无记心次第隐没无记心现在前。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若不隐没无记心相似因。能取果亦能与果耶。若能与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广作四句。取果不与果者。不隐没无记心次第善不善隐没无记心现在前。与果不取果者。善不善隐没无记心次第不隐没无记心现在前。取果与果者。不隐没无记心次第不隐没无记心现在前。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已说相似因有缘相。相似因相续相。今当说。若相似因。取果亦能与果耶。若能与果亦能取果耶。乃至广作四句。善心后相续生二十善心。取果不与果者。除第二心。余十八心。与果不取果者。初心灭在过去。十八心若生现在前。取果与果者。第二心是也。不取果不与果者除上尔所事。不善隐没无记不隐没无记亦如是。颇一刹那顷。若得相似因。亦得相似因因耶。若得相似因因。亦得相似因耶。乃至广作四句。得相似因不得相似因因者。从上沙门果退。住须陀洹果胜进道。本得须陀洹初果现在前。是时不成就见道得。相似因因不得相似因者。如本住须陀洹果胜进道。能与后生沙门果。作相似因。得相似因亦得相似因因者。除须陀洹初心。诸余须陀洹果。曾起现在前。不得相似因亦不得相似因因者除上尔所事。颇一刹那顷。知相似因。不知相似因所缘耶。知相似因所缘。不知相似因耶。乃至广作四句。知相似因不知相似因所缘者。见道中道法智。缘前生苦集灭智分。知相似因所缘不知相似因者。缘未生法智分。知相似因亦知相似因所缘者。道法忍是也。不知相似因不知所缘者除上尔所事。

问曰。相似因有增减不。答曰。有其事云何。或有前身烦恼作增上相似因非今身。曾闻阿难入舍卫城乞食时。摩邓伽女。见已随逐而行。所以者何。以五百世中曾为阿难妻。今见阿难欲觉炽盛。无心能离。如长老弥只迦在庵罗林中坐。是时三恶觉意增上。所以者何。曾闻此长老本昔曾于此林处作王。若本五乐自娱乐处则欲觉增上心生厌患。后至余处恚觉增上。所以者何。本为王时。恒于此处。割截人民手足头耳故。恚觉增上心生厌患。复至余处害觉增上。所以者何。曾于此处。系缚鞭打人民。夺其财物故。害觉增上。如是等过去身烦恼。作增上相似因非此身也。或有欲心与恚心作增上相似因。令恚心增上。或有恚心与欲心作相似因。令欲心增上。如说不善。说善无记亦如是。以是事故。当知相似因因有增减。是相似因。定在过去现在世果是依果。

同类推荐
  • 续红楼梦新编

    续红楼梦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暴风雨

    暴风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诚斋诗话

    诚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客偶作

    送客偶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厨禁脔

    天厨禁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别样修仙

    重生别样修仙

    重生了,看着前世的自己,为了一个男人最后牺牲了自己的性命,想着前世的种种,重生之后自己觉醒了,以后就做自己,随心所欲,管你是仙尊也好,师傅也罢,我都不理睬,我只要我的飞升之路!
  • 格格不哭

    格格不哭

    她,爱新觉罗语嫣,乾隆皇帝的七格格,温柔纯静,却在大婚的当天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现代,莫名的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她,丁安琪,是老大的孙女儿,放荡不羁,却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记忆,然而当她恢复记忆时,亲人家庭却发生了重大的变故。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女子,却因为容貌惊人的相似,而让彼此的命运纠缠在一起。而他,是她们俩个都爱的男子,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子,和一个帅气专情的男子,三个人命中注定要纠结在一起,到底谁才是他命中注定的姻缘?人心险恶,一心要他们死的人,和一心要拆散他们的人,会让他们最后是怎样的结局呢?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逆转封圣

    逆转封圣

    原地球名牌大学毕业的柳振,因一场火灾阴差阳错的穿越到文元大陆这个读书人主宰的大陆,且看柳振如何凭借地球记忆成为名动文元大陆儒道帝圣。ps:读者交流一群:646142872
  • 世纪新启

    世纪新启

    那是一个陌生的世界,玩家要在其中发掘历史引导世界走向。或许你可以在下一次历史演变中成为传说中的英雄甚至缔造史诗,也许你会是下一个传奇乃至于神。当我们离开自己曾经沉迷的另一个世界之后,回头细数曾经的点点滴滴,你能骄傲地告诉别人:那个世界的绚丽从未让我后悔压上自己的青春吗?
  • 重生九阴真经

    重生九阴真经

    看何轩带着九阴真经系统商城进入九阴世界,九阴真经我有,降龙十八掌我也有,什么古朴我都有。
  •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当代北京评剧史话

    评剧是中国众多戏剧中的一种,在华北地区深受人们喜爱。北京长久以来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中心,评剧在北京同样也拥有众多忠实观众。本书从评剧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等四个阶段较为系统的梳理了评剧在北京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在评剧发展历史中涌现的众多名角和名戏。
  •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导读本(下册)

    唐诗宋词元曲无疑是其中最为绚丽的华章。唐诗内容博大精深,将我国古典诗歌中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宋词以独有的方式见证着两宋王朝的悲喜历史和感人肺腑的文人情怀,或委婉含蓄。或奔放豪迈;元曲将典雅的诗词艺术与民歌、俗语等杂糅在一起,诙谐、洒脱,洋溢着浓郁的民间气息。
  • 我爱你,是一场劫

    我爱你,是一场劫

    莫小阮说,“我想看到这个世界,只是因为我想看到你。”可苏哲宇却说,“我一辈子都不会爱你……”那好,那我选择不再看到这个世界,不再看到你……五年婚姻,她用了一种自毁的方法,想让他痛不欲生……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本书通过凝缩的文字,收录了100位影响力巨大、创造性强、发人深思的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精英。既向读者展现了100位名人的成长记录,又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天才和名人都不是天生的,正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用自己的热情和艰苦卓绝的斗争通向了事业的顶端和荣誉的高峰。在这里,你可以看见在穷苦中潦倒而不懈奋斗的梵·高、在压迫中带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的列宁、还有从来没有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高尔基,还有巴尔扎克、诺贝尔、松下幸之助、全身瘫痪依旧奋斗的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