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岁那年,曾得了一场严重的病,这本书大部分都是根据病中的日记改编,而我写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闷热的午后和寂静的子夜,我写着写着,就担忧起来,为什么我认真做一件无聊的事情呢,但是我没有勇气停笔,最后我还是按计划把它弄成书。在成书时我与朋友的信中聊到:当我们面对天的时候,内心是静穆的,如思考的时候;当面对人的时候,内心是浮躁的,如写作的时候。回想起病重的一天夜里,我无法入眠,就趴在小楼栏杆上往远处看,南方天际处许多火蛇像闪电般到处流动,空气中有种憋人的气息,从山里出来小火车的灯像扫帚一样撕破夜幕向前。想起艾老的一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人类文明几千年来走到了今天,这又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几千年来的乡村风情,将会在这百年内轰然而溃,随着留守儿童长大后怀着梦想离开,随着最后一代守村老人的离世。笔者以一个读书少年的眼光,从身边的琐事以及个人的思想感情出发,默默察看着中原古老乡村的淳朴、愚昧,以及承受信息社会冲击的变革。正如结尾我给老支书的信中所言:历史总是向前,社会是不可逆的,我们祖祖辈辈生死明灭所汇聚成的乡土风情注定将被历史挥泪掩埋。
而故乡在我心中更加如歌如梦如幻……
孟宪奎
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