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三分教七分等这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能操之过急。只有保持平常心,让孩子快快乐乐享受童年,扎扎实实打牢学习的基础,才能为孩子将来的成才做好准备。
“天才”绝非制造而成
早期教育创造了很多“天才”的传奇,这让更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们趋之若鹜。因此,各种早教机构闻风而起,琳琅满目的学前教育班让父母们目不暇接。孩子们确实因为科学的早教变得出类拔萃、优人一等。但是盲目加入“制造天才”的行列,给孩子不切实际的超前教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会酿造孩子的成长悲剧。
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天才”,脍炙人口的《三字经》就有:“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此乃“神,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所谓的天才简直屈指可数,但现如今能咏诗、赋棋的小孩子一抓一大把。那么究竟什么是“天才”?应当如何对待“天才”教育呢?
我们所理解“天才”,一部分是早慧儿童,他们比常态儿童发育得早些,然而长大之后他们的智力未必超过常人;其他则是很平庸的孩子,但他们经过某一方面的特殊训练后,掌握了超于常人的一技之长后被誉为“天才”。
诺伯特·威纳是美国天才,7岁时他就开始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哈佛大学在他18岁的时候就授予其哲学博士学位。他在自传《昔日天才》中表示,所谓“天才”是指那些在求学之年(中学或以下)已达到成人智力标准的儿童。他认为社会对“天才”过分渲染是错误的,他用自己的经历向全世界呼吁:“天才并不为社会所需。”而早期教育努力的目标恰恰是培养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孩子,而不是小大人似的天才。
有很多父母把学习和教育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教育效果应该是一致的。有些幼儿园纷纷推出诸如“到小学入学前可让孩子识5000个字、背诵500首唐诗”的所谓“特色教育”。但是超前识字、学算术、学外语就真能制造天才吗?很多父母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全面的早教,盲目奔波在早教路上,他们对如何“制造天才”也是一知半解,甚至没有多少认识。
晓菲的妈妈说:我在怀孕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早教的书籍,令我颇感吃惊的是,几乎在所有的早教书籍中,都特别强调早期教育尤其是3岁以内教育的重要性。例如,日本某教育家通过研究发现:在孩子出生后就对其进行理想的教育和培养,可以开发其智力的100%;但在5岁后才开始教育,最多只能激发出儿童百分之八十的智力;10岁开始,激发值只有百分之六十。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则指出:一个人17岁之前的智力发展,大约50%是在4岁之前完成的,4-8岁完成30%,剩下的两成则在随后的九年内完成。更有甚者提出,孩子最好的教育年龄是在母亲胎内的时候。
从接受了这些早教理论,各种各样的早教方案就堆满了晓菲妈妈的床头。如今,晓菲已经4岁了,周末都为她安排兴趣班,周六上午学英语,下午上思维、学说话两个班。晓菲父母还准备明年给晓菲报钢琴班、游泳班、滑轮班、画画班等,计划一大堆。晓菲妈妈表示,她已经感到好累,觉得晓菲也很辛苦。但是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她还是一头雾水。
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和晓菲妈妈抱有同样心理的父母不在少数,父母们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带有过多的盲从,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父母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冷静地面对“制造天才”的不良现象。要知道,天才不是制造出来的。这样才会做出对孩子成长和成才有利的决定,也不会花冤枉钱。
然而,早期教育只是尽力把孩子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并不表明非得学会什么。盲目地追求教育的“外包装”,对孩子的成才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早期教育是孩子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一环,但是早期教育并不等于把孩子培养成天才,早期教育不能以培养天才为目的,只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就可以,千万不能强求,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今天所诞生的“天才”很多都是在成人的“压力”下制造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而在本质上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也都是拔苗助长的产物,几乎都是被父母人为地“制造”出来的。所以,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人父母者千万不要盲目加入“制造天才”的行列。
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掌纹是相同的,所以说,所有的成功都是个性的成功。因此,让孩子做自己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不是父母的“复制品”。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和思想,父母不应幻想主宰他们。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儿童不是‘小人’,儿童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预备,亦具他的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孩子的生命虽然是父母给予的,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得尊重孩子。因为只有当孩子受到尊重后,他才可能尊重自己,然后尊重别人,进而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蔡志忠是著名的漫画家,小时候他的父亲总是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给孩子设置一个个目标,然后逼迫孩子去实现。蔡志忠上中学的时候,把大多数时间用来画漫画,因为对漫画的痴迷,蔡志忠的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面临留级的危机。在那个时候,台北的一家漫画出版社相中了蔡志忠,并邀请他去画漫画。然而蔡志忠不知道父亲的意见,不知能否放弃学业去画漫画。
一天晚上,父亲像往常那样坐在藤椅上安静地看报。忐忑不安的蔡志忠悄悄来到父亲的身后,他小声对父亲说:“我,我,爸,我明天要去台北画漫画。”父亲并没有受到这句话的影响,他头也没抬起来,一边看报一边问:“有工作了吗?”“有了!”“那就去吧!”在这一问一答中,父亲始终保持平静的语气,然后继续看他的报纸。
或许,当年的蔡志忠和他的父亲都未曾料到,那短短的对话,竟然成了决定蔡志忠一生的重要时刻。如果当初父亲不允许蔡志忠放弃学业去画漫画,或许他不会在漫画界取得闻名遐迩的影响。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大多数的父母!他们总是喜欢用“爱”的名义给孩子设计好未来的发展路线:从小好好学习,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考上名牌大学,找到理想的工作,买车买房,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很多时候,这是对孩子的摧残和伤害。一些父母把孩子当成工具,来实现他们没有实现的梦想。他们对孩子灌输了太多自己的主观想法,让孩子变成了他们想要的自己。
却不知,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习、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是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父母在意孩子的成长、期望孩子实现自己未圆的梦,往往是自己的愿望在作怪;父母看重孩子的未来、认为“我是在为孩子着想”,往往是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父母喜欢听话的孩子、守规矩的孩子,往往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
爱孩子,应该表现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才会让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如果视孩子如附庸一般,强迫他们去做不喜欢的事情,会让孩子在言听计从中慢慢丧失自己的本色,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蔡志忠先生在父亲的影响下,在教育孩子上有了这样一个信念——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
一次,因为夫人出差去法国,所以蔡志忠担负起了接送的孩子的任务。那天,蔡志忠开车送女儿去上钢琴课,车到了学校门前,女儿却闷闷不乐地坐在车上,根本没有下车的意思。蔡志忠不明所以,于是问女儿:“你怎么显得闷闷不乐呢?”女儿说:“我最想学的是笛子,而不是钢琴。可是妈妈却让我学钢琴,因为在妈妈看来,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女儿刚说完,蔡志忠先生直接开车带着女儿回家了。
显然,女儿还是有些顾虑,她不禁问蔡志忠先生:“可是妈妈把4000块学钢琴的费用交了,如果不学钢琴,钢琴学校也不退钱,那该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追问:“要是妈妈不同意怎么办?”蔡志忠说:“宝贝儿,你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也没有孩子的快乐重要,孩子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是最快乐的。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他自己想实现的愿望。这样,我们才会看到孩子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欢快的表情和幸福的微笑。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一个平等的成员,父母需要抛弃那种支配孩子、指挥孩子的错误观念,让孩子享受自由主宰自己的权利。父母们请时刻牢记,对孩子的顺利教育,有利于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别人小孩喜欢做的事情,未必自己的小孩也喜欢、也感兴趣,因此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什么,而要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摸清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保护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的特色;让孩子正视自己,勇敢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够真正做到正确评估自己,进而才能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情,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学会宽容学会爱
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经常听到父母的嘴里传出对孩子的责骂声,例如:“你怎么这么讨厌呀?”“你看你,怎么老是做坏事,新买的汽车又弄坏了!”这是父母们在训斥孩子,他们流露出满脸的无奈与愤怒,而孩子则表现出恐惧和茫然,乃至不知所措。其实,问题就出在父母没有宽容、包容孩子,特别是孩子的一些看似不良的特点,如调皮、不听话等等。
有些时候,尽管父母对孩子的不满看上去令孩子意外,但孩子不会意识到他自己有什么不对。所以,父母应该改变一下对待孩子的态度,用宽容、包容孩子的心态和孩子相处。你完全可以柔和而不失坚定地对孩子说:“好啦,不要哭闹了,你笑的样子可爱极了。”这是你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第一步。
小辉是个淘气鬼,经常在家里大声喧哗,做出很夸张的动作,以引起父母的注意。有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们追逐打闹,抢女孩子的玩具。如果父母说他做得不对,严厉要求他,他就会紧皱双眉瞪大两眼看着父母,眼神中带有一丝倔强、一点叛逆。
后来在一位邻居的建议下,小辉的父母改变了心态和管教方式,他们认为儿子虽然顽皮,但是顽皮孩子也有优点,于是他们开始用心地宽容、包容儿子。从那以后,他们尽量不批评儿子,而是去发现儿子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同时对儿子提出希望,例如,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希望你的画也画得好看。
果然,父母的努力不久后就有了成效,小辉画画的时候不再随意涂画,而是很用心地想象,然后画出来。他的衣服不再是脏兮兮的,不再有意在家里大吵大闹,而每当父母表扬他的时候,他更是开心得不得了。
用心宽容、包容孩子,哪怕孩子有不良习惯,因为宽容、包容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继而让孩子虚心宽容、包容老师和父母对他的教育和引导。爱孩子需要理智和尊重,宽容、包容孩子,也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赏识。
生活中,一些父母之所以对孩子感到厌烦,是因为他们太在意孩子身上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身上的优点。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孩子也不可能这样。这就需要父母们看淡孩子身上的不足,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赞扬,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接受他们的,是喜欢他们的。
宽容、包容孩子比什么都重要,它胜于给予孩子物质奖励,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宽容、包容孩子,和孩子交朋友,然后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法宝:宽容、包容孩子的娱乐方式,你可以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出去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在这些愉快的活动中给孩子有效的引导,能让孩子明白很多道理;宽容、包容孩子的喜好和审美观,当你给孩子买衣服的时候,应该和孩子商量,并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应该用成人的审美观要求孩子穿何种款式的衣服;宽容、包容孩子的心情,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闷闷不乐的时候,试着用眼神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不停地追问孩子。
小飞8岁了,他是一个内敛又好动的孩子,他有时安静得像个小女生,但是玩耍的时候他又丝毫不拘束。父母有时候觉得自己摸不透小飞的性格,当小飞安静地呆在房间时,妈妈总是唠叨着“去玩玩,别像个女孩子一样”,小飞的思考受到了干扰;而当小飞疯狂地玩耍时,爸爸又严厉地说:“该歇歇了,看你满身是汗。”小飞玩耍的心情一下就没了,于是显得不高兴;买衣服的时候,小飞喜欢白色款式的衣服,但是妈妈说:“白色不好,太难洗了。”买鞋子的时候,小飞想要运动鞋,爸爸偏要给他选购皮鞋。这些不如意给小飞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审美情趣无法实现,他感到很压抑,高兴不起来。
一天,身为教师的姑妈来小飞家做客,看到他闷闷不乐,于是和小飞聊了起来。姑妈非常喜欢小飞,小飞在姑妈面前几乎无所不谈。所以,小飞把自己的“郁闷”告诉了姑妈。姑妈知道这一切都源于父母对小飞的“不宽容、包容”,所以她把这些告诉了小飞的父母,并建议他们宽容、包容小飞的习惯和喜好,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尽量不要以成人的视角看待孩子。
父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小飞闷闷不乐的原因。从那以后,父母经常和小飞商量事情,尊重小飞的想法,对于小飞的兴趣喜好,父母不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于是,小飞一家又融入了和谐的氛围中。
教育孩子,无论是“爱”还是“管教”都应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用心宽容、包容孩子。只有当父母真正宽容、包容了孩子,学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努力了解孩子的感情,与孩子共同玩耍,学会合理拒绝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父母形象,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不是所有勤奋都能造就天才
也许很多家长都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成功源于勤奋,天才来自努力。相信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也抱着这样的想法,认为只要孩子勤奋努力就能获得好成绩,只要孩子多上兴趣班就能成为天才。果真是这样吗?如果孩子努力的方向错了,再努力不也是无功而返吗?如果孩子所用的方式方法不正确,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就像农民种植粮食时,虽然勤奋,但如果他不懂气象知识,不关注谷物市场的动向,也难以获得好收成或是卖不出好价钱。教育孩子亦如此,不能只在乎孩子表面上的努力,还要关注孩子的努力是否有成效。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玩闹,就内心不安,认为孩子太贪玩,恨不得孩子成天坐在书桌前,那样即使孩子心不在焉,父母也会安慰了许多。
有这样一个笑话:夜晚,妻子在房间里四处寻找东西。丈夫问她在找什么,妻子说丢了发夹。丈夫又问她把发夹丢在房子中间还是房子的墙边,妻子说都不是,而是丢在了院子里。丈夫不解地问她为什么不到院子里找呢,妻子说因为院子里没有灯光。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就像这位愚昧的妻子,在没有找对方向的情况下,胡乱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表面上看是非常努力,很用心地寻找,但是显然不能实现愿望。一些父母只看到孩子努力的表象,而不懂得孩子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就期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成为出类拔萃的孩子,这是极不现实的,而且到最后常常只能是给孩子的人生增添了一份悲哀。
李莉是一位高二的女生,每当说到她,班里的同学都会夸奖她努力、勤奋,父母和老师也是这么说的。她每天都坐在座位上埋头苦学,但每次考试的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她感到非常失望,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没有成效?一位同学对她说:“你不是很擅长学习文科吗?怎么你现在,学理科了?”这一问使李莉幡然醒悟过来,李莉不由得想起了一年前选报文理科时的情形。
从初中到高一,李莉一直对文科很感兴趣,选报文理科的时候,她的文科和理科成绩相当。当时,父母坚决要求李莉报理科,认为理科将来好找工作,有出息,报文科没有前途。按照李莉自己的意愿,她更想选文科,但是父母说只要努力就能学好,她只好听从父母的安排。
李莉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因为当初没有选对奋斗的方向。所以,尽管她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这样的结局很大程度上是父母造成的,他们认为理科有前途,而不顾孩子的兴趣,盲目地给孩子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决定孩子的未来。
人们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就是要选对方向。教育孩子何尝不是这样呢?假如孩子的兴趣在钢琴,父母非要孩子学舞蹈,孩子会产生抵触心理,即使他努力地练习舞蹈,也很难成功。方向错了,哪怕是付出数以万倍的努力,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功败垂成。当然,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所用的方法也很重要,只有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才最有利于孩子成才。
孙骁骁上高一的时候,她的数学成绩从来没有及格过,爸爸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决定每周让孙骁骁单独给自己讲一次课,就是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重新温习一遍,讲给爸爸听,直到爸爸满意为止。就这样半年下来,孙骁骁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临近高考,孙骁骁的数学成绩在班里能排到前几位,考试成绩总是在130分以上。后来她还被保送进了北大。
孙骁骁的大一还没读完,又被美国的一所大学录取了。在美国念书期间,有的同学说她是数学天才,但是谁也不知道,高一之前,她的数学成绩从未及格过。孙骁骁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就是因为爸爸帮她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法国大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将使你的孩子受益终身。
只有巨大的付出和努力而没有正确的方向或是没有正确的方法,最后面对的必然是失败的苦果。人们常说:“付出了终有回报。”很多父母对此坚信不疑,其实不然。一位哲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是怎样去爱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盲目地爱孩子,而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不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即使父母再爱孩子,也不可能见到成效,有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期望孩子成才就盲目地给孩子选择兴趣班,结果也难免让人大失所望。
所以,不要迷信孩子勤奋、努力就能成为天才,而要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优势确定孩子努力的方向,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此基础上再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拔苗助长下何来天才
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这需要父母的耐心和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天才也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所以,教育孩子不可拔苗助长,否则将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隐患。
一份调查显示,现代大城市3-6岁的孩子中,有70%的孩子已经参加过各种培训班。众多父母围着孩子的“早教”忙碌不停,除了常规入幼儿园外,在闲暇时间不少父母还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于是,1岁的孩子就开始学认字,3岁的孩子开始学外语,某地一名3岁半的女孩已识字4000个,成为幼儿园的“特聘教师”。
一个小女孩在某天表现出了对钢琴的热爱,她妈妈认为女儿有钢琴天赋,于是费尽口舌说服了女孩的爸爸,将女孩送进了钢琴特长班。很快,小女孩就开始厌倦弹琴。但是父母耐心说服了小女孩,经过长期的练习,小女孩不断地考证,最终得到了钢琴9级证书。
女孩在父母的鼓励下参加了一场钢琴比赛。进场后,当其他父母从女孩父母嘴里得知女孩的钢琴已经通过了9级时,流露出了极为羡慕的眼神。一位妈妈说:“你的孩子太棒了,好厉害的孩子!她一定是最棒的了。”
事实上,小女孩考级的时候只是弹几首既定的曲子,学习钢琴只是为了获得证书,并没有培养起对钢琴的兴趣和灵感。比赛中,女孩的发挥很差,没能进入首轮就被淘汰了。事实证明,她的钢琴水平很一般。但为了练习钢琴,女孩放弃了游戏和其他方面的学习,更为关键的是她在练琴中并未感到快乐,这实在是得不偿失的。父母也非常失望,他们大惑不解,拥有9级证书的女儿竟然表现得如此糟糕。
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要急切地要求孩子学特长,而应该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特长,是拔苗助长的表现。当孩子学习的效果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时,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作为父母,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教育孩子。
人们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三分教七分等这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能操之过急。只有保持平常心,让孩子快快乐乐享受童年,扎扎实实打牢学习的基础,才能为孩子将来的成才做好准备。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玩乐和游戏是他们的天性。任何抹杀孩子的天性,人为地给孩子制造压力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太切,但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毁了孩子。
事实上,让孩子接受早教、报特长班很多时候都带有极大的盲目性。父母们并没有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是“天才”、“天才”的称号,还是幸福和快乐的成长。
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阿华,两岁的时候识2000多个汉字,4岁的时候就开始读小学。1987年,4岁的阿华几乎学完了小学六年级的课程。于是妈妈将他送入正规学校接受教育,他被送入当地最好的小学。
阿华只花3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小学6年的课程。8岁的时候他已经读初中了,13岁就被大学录取,中科院在他17岁的时候给了他一个硕博连读的机会。他的经历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天才、天才。但19岁时,阿华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
孩子的成长历程中,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应该学习生活知识,锻炼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幸福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应该把实现这个目标当做自己的主要责任,给孩子感受幸福和快乐的机会,让孩子尽情体验生活,感知生活。与其让孩子的生活被特长班占据,不如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们与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等等。其实成绩远远没有那些生存能力那么重要,孩子学会了生活才会懂得如何收获幸福。
根据研究表明,在年幼时经过“早教”的孩子,在长大后会变得不宽容和不关爱他人。这是因为孩子在进行早期教育时被父母和老师灌输了一些成年人的竞争观。举例来说,父母授意孩子尽量要和老师多多亲近,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讨得老师的欢心,不然的话别的孩子就会取代你在老师心中的位置。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就会萌发竞争、争宠的观念,造成爱心减弱、内心狭隘。
其实,除了给0-3岁的孩子培养早期智力外,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非智力素质的培养,父母不能仅把培养孩子的某项技能视为“早教”的全部,拔苗助长的做法只能为孩子日后的成长埋下隐患。
天才需要先学会思考
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对思考的论述颇为精辟: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纵观古今,任何一个重要的发明和时刻,都与独立思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蔡伦如果没有进行缜密的思考和对自我提问的话,那么他就发明不了造纸术。这些科学史上的天才人物是如何从一个平凡者变成人类巨匠的呢?答案是善于思考。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就要培养孩子思考的习惯。
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学习知识离开了思考就无法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发明创造离开了思考就无法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在思考中,孩子可以不断提炼所学知识的精华,可以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可以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好准备。
司马光是北宋杰出的史学家,他因小时候急中生智破缸救人,而被人们视为“天才”。其实,家庭教育是让他成才的关键所在。司马光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是受到其父极大的影响。
司马光家境富有,但是他却不沉迷其中,而是专心读书、锐意进取。6岁的司马光就已经开始习文认字了。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所学内容他根本无法理解,几乎什么都记不住。父亲听闻他的苦恼后,就告诉他:“读书不是死记硬背,只有多想、多问,才能弄明白自己所学的东西。”于是,当别的孩子玩耍时,他就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思考,直到把书本内容理解透彻为止。很快,他的学业小有所成,他对学习的情绪也日渐浓厚。就是经过这样的反复历练才成就了日后的司马光。经过19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完成了篇幅浩大、记事广博的编年巨著《资治通鉴》。
正如司马光的父亲所言,读书不能只靠背诵,而应该结合理解和思考来记忆,这样才能记得深,理解得透。如今的孩子为了在考试中得到高分,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他们拼命地背诵标准答案。结果是自己的大脑非常疲惫,还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况且题目的变化太多,如果孩子不会思考只会死记硬背,显然难以应付灵活变化的考题。这就迫切需要父母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抓住生活中的平常小事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布鲁姆对幼儿到成人的智力发育情况所作追踪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在0-4岁的时候,其智力发育程度完全可以决定18岁以前的智力最高值。即儿童在0-4岁期间智力处于直线上升状态,随后也会保持这个状态,到了18岁智力水平达到最高峰。相反,孩子的智力如果缓慢上升,到了最高峰值时,也几乎是最低水平。所以,孩子的智力开发工作做得越好,孩子的头脑就越聪明。这就要求父母给孩子去创造独立思考的氛围和机会,这样孩子才会变得更加聪明。
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我们总是用自己习惯的办法解决,而当遇到用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就必须打破原有思维的局限,寻找新的思路。这就是考验一个人思维能力的时候。如果让孩子从小学会思考,那么当孩子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努力思考,进而找出常人无法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孩子不就成了“天才”吗?
圆珠笔刚流行的时候,人们经常遇到一个问题而且难以解决,那就是圆珠笔用了一段时间后,笔尖部位就磨损了,严重的时候还会使油墨漏出来污染纸面。后来有一个小孩,他遇到这种问题后天真地说:“如果想让油墨不漏出来,就要早点把油墨用完啊。”制造商从这句话中受到了启迪,他们想:与其花大力气研究防止笔尖磨损的办法,不如把笔芯做短一点、细一点,这样油墨就少一点,笔尖在没有完全磨损之前油墨就被用完,只需要换支笔芯就可以了。
这个困扰世人多时的难题,经过孩子的一语暗示,就被轻松解决了。孩子不经意间的思考很有价值,他没有被刻板的思维模式限制,而是从另一方面思考得出解决的办法。
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通常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很强。而思考源于好奇,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让孩子多提问,是引导孩子思考的好办法。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喜欢问这问那,不要拒绝回答,也不能马上回答,而应该赏识孩子的求知欲望,鼓励孩子多思考。
1.让孩子自己动脑筋分析问题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父母都不能替代孩子思考。如果孩子做错事了,不要一味指责训斥,而要让他想想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是对的。父母可以多用疑问句和孩子对话,使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果孩子不能马上给出答案,父母也无需着急,正确的方法则是耐心、正确地引导孩子寻找到正确答案。
2.给孩子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给孩子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畅想,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欲望。如果让孩子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只会使孩子变得懦弱、唯命是从。
最后,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让孩子在独立的空间中静静思考,不要打扰孩子。
相信当孩子学会了思考,他的智慧潜能就会在不断的思考中被开发出来,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成为父母期望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