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也必然有故事。在这个吃奶粉都可能会丰胸也可能会得肾结石的年代,我的第二部中国式民工故事的改版稿完稿了。
在这一个神马都是浮云,唯天地良知永存的时代,我写这部书不是为了证明我自己有多么的伟大与光荣,而是记录农民工这段充满酸甜苦辣的岁月,供我们的后人了解与回忆。
其实,这部书的草稿本早在2009年10月就与第一部一起完成了,但后来又经我反复修改后,才决定找出版社出版。而在修改的这一年中,发生了太多触动农民工身心的悲欢离合的事情。
先是中央文件终于将“新生代农民工” 提到了“一号”的高度上,在惊喜交加之际,我知道,我书中所写的年轻农民工们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并用一号文件的形式加以良性引导。
再是农民工旭日阳刚登上了昔日主流的春晚舞台,为我们演绎了他们的《春天里》,这让我们农民工看到了一种希望,那就是草根时代的来临,让我们每一个农民工终于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出自己内心的呐喊了。
当然,一个人的机遇,不代表千千万万、默默无声地在每一个城市角落里辛勤劳动的农民工兄弟姐妹们。但至少,它告诉我们一件事,那就是任何事,只有自己去努力,才能活出我们精彩的人生。而旭日阳刚的出彩并出名,就如我书中想告诉大家的一个事实一般,每一个农民工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并非是以往电视剧或电影中所描述的农民工那样是一成不变、目光呆滞的群体性人物。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心中那一个小小的理想不停地努力奋斗着,去验证着青春的价值。
但是,农民工的生活却绝对称不上美好。他们背负着整个社会的歧视与种种血泪辛酸。背井离乡,带着想改变命运的愿望,来到繁华的现代都市拼搏、奋斗,他们的经历与故事也绝对是城市同胞们所不能理解与感悟的,而他们所经受的种种不公,诸如猖狂的黄牛党;黑心的中介;个别凶狠的城管;无奈的小姐之路;留守女人出轨导致灭门血案;留守儿童的心理畸变引发的案件;无孔不入的传销;工伤索赔之痛;弱势群体无奈的艰辛维权;用生命相胁讨要自己应得工资等现实的血泪故事也是很多人知道但却不曾感同身受的。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声音,告诉同胞们,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真实。曾经有一位专家问我,为什么你书中这么多负面的东西,为什么你就没看到阳光,歌颂主旋律呢?我就告诉他,因为,我们一直看到的就是灰色。
当然,这仅是一句玩笑,书里还是有阳光的,正如我所说,每一个农民工都是鲜活的个体,都有他们的理想并为之奋斗着,所以,书中不仅有酸甜苦辣的生活,还有随着社会、经济不停的发展,他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自己生活的改善的阳光故事,更有浪漫灿烂的爱情故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在物质上日渐丰富,整个社会底层收入的逐步提高,在思想上产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与打工者渴望融入城市的心理,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积极而勤劳地为推进整个社会有序的进步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渴望被认同,但却得不到认同的艰辛,委曲求全的生存之路,反思中国的教育体制,及高速增长的经济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与正面展示等。
整套书所写的几乎是整个社会农民工的缩影,给读者展现出中国式体制下特殊群体——中国式民工的原生态生活。
第二部书稿,得到了福建青年杂志编辑尚昱老师的大力支持,帮我校正了许多错误的语法与表述。我仍然还是首先感谢我的父母,然后,再感谢尚昱老师的无私帮助。感谢一直支持我写这本书的网友小西门,感谢广州市总工会给我提供一个更好的写作平台,让我可以接触更多、更广泛的东西,增加了我的见识与见解。感谢那些一直在默默支持、帮助我的各位老师、朋友与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媒体朋友们。不知道我这一番感谢,会不会引来你到底是为国家说话,还是为农民工说话的争议。抑或是引出我将被跨省慰问的命运?
在《中国式民工》第三部中,我的朋友问我,为什么第二部以大团圆结束,而第三部却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遗憾结束,我笑了,我说那是因为农民工的生活还不圆满,与个人站的角度及看法不同,所以,那个结局有些人认为是现实,有些人认为是讽刺,还有些人认为是无奈……
由于我水平有限,还不能完整地表述出他们的种种生活。亲爱的各位朋友,欢迎你们予以批评指正,并努力推动公平发展,改善我们农民工的生存状态,谢谢。
周述恒
2011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