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6800000013

第13章 成家立业(6)

他对曾点责备道:“曾点,我早就对你说过,设坛教学虽然是我生活的目标,可目前还不是时候,这几年我还得努力学习,多学点知识才有资格做先生呀,因此,我只有等时机成熟后,正式开坛教学时,才能考虑收你们做学生。”

颜路一见先生不同意,“扑通”跪倒在地:“先生,我愿意象曾点一样,留在您的身边,聆听教诲。待您设坛办学时,再正式行拜师之礼,恳请先生恩准。我们不仅要做您最早的弟子,而且今后我们的儿子也要做您的学生。”

面对少年诚挚的态度,他拉起颜路,十分高兴地说:“好吧,你就和曾点一样,可以先留在我身边,做第二个非正式学生吧。”

颜路大喜过望,立即施礼道:“谢谢先生,我一定会刻苦努力,做好这个非正式学生的。”

故事3、以民为本的思想

“先生,我回来啦!”颜路人还在院外,声音就已经传了进来。

正在埋头读书的孔子,抬头笑着对身边的曾点说:“你看颜路,性子真急,人没进屋,声音就进屋里来了。”

曾点站起来,十分兴奋地说道:“颜路回来了,先生我去接一下。”见先生含笑的点点头,人小鸟一般飞了出去。

不一会曾点和颜路十分亲热的手牵着手走了进来。

见颜路一路走得气喘吁吁,他递过去一条凳子:“坐下,歇歇,喘口气吧。”

曾点连忙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

颜路接过来,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这才坐下。

“怎么样这趟郑国之行,有什么收获?”这是他的习惯,只要是身边人到别国去,他总是再三嘱咐他们多留心一下那个地方的治理情况,因此,颜路回来,他也就直接了当地直奔主题了。

颜路取下背上的包袱,从里面掏出一块白绢递给他:“先生,这是我带给您的礼物。”

“什么东西呀。”他接过白绢展开一看:“哦,是子产的画像,这可是无价之宝呀。”

“先生,子产这个人您认为他怎么样?”颜路见先生十分高兴地收下礼物,便大着胆子问道。

“哦,你不是刚从郑国来吗,还是你先介绍一下子产治国的情况吧。”他催促道。

“好吧,我就谈谈郑国人对子产的态度吧。”颜路理清了一下思绪,清了清嗓子说道:“先生,我在郑国住的这段时间,按照您的吩咐,我特意打听了郑国人对子产的态度,说实话虽然很多人对子产赞不绝口,可也有人说他坏话的。不过,我听到两个有关他的故事,因此触动很大。前段时间,有些人常常聚集在乡校里,对郑国的政治品头论足,议论时政,有些人大声指责甚至谩骂子产的治政行为。对此,一些拥护子产的人,愤愤不平,建议子产相国取消乡校。可子产却笑道:‘百姓议论国政,说明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即便骂几句也是好事呀,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说得对的就采纳,不对的就要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看看,子产的胸怀多宽广啊。”

颜路说到这里,又接过曾点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上次晋国在诸侯会盟会上,晋国国君提出,各国应向周天子进献同样多的贡品。郑国国君可就犯了难,虽然知道晋国国君提得不合理,可是却想不出办法对付,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站在身后的子产说话了:‘既然是结盟,各国就应该友好相处。如果象郑国这样的弱小国家,也和富强的大国晋国一样交贡品,岂不是活活逼死郑国的百姓吗?因此,缴纳贡品的多少,应根据各国大小贫富的具体情况,由各国共同评定,而不应由某一大国指定。这样才能体现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结盟才有意义。’子产的建议被大家采纳,郑国也就摆脱了缴纳贡品的尴尬。因此,我觉得子产可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大贤人。”

他十分激动地说:“颜路,你讲得很好,也评论得很对。子产是一位稳操国柄的政治家,是一位平民执政大夫。他十分尊重民意,以民为本,集思广益,能够依据实际情况,处理国家大事。你说得不错,能够做到这些,就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而一个国家能否强盛,关键就在于是否由德才兼备者执政,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掌握了国家权力,来处理国家政务,国家才会富强,百姓的生活才会幸福美满。你们一定要牢记,要治理国家,就得要树立以民为本的思想。”

曾点、颜路听了后,两人都用力的点了点头。

故事4、关于立业的沉思

这一年孔子已经二十九岁,也就是进三十了。常言道:三十而立,自己已经到了立业的时期,可自己立什么呢。坐在屋里,思绪如黄河之水,滚滚奔涌。他觉得思绪有些乱,屋里的空间显得太小,感到有些憋气,于是招呼身边的曾点说:“走,我们到外面走走。”

曾点虽然二十二三了,可还是少年的心性,听先生说到外面游玩,高兴得几乎要跳了起来,背着先生的茶壶,跟在先生后面。

他领着曾点在街上走了一圈,意犹未尽,眼见对面云蒸霞绕,云烟氤氲,顿时涌出登山一游的兴致。对面虽是一座小山,可登上山顶,纵目远眺,远近景色尽收眼底,近旁,条条瀑布如练飞流直下;脚下,碧水深潭里游鱼清晰可辨;远处,泗水浊浪咆哮吼声震耳。他站在山顶望远兴叹,思潮如涌奔腾直下……。

他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大自然的魅力令他怦然心动,面对河水的奔流,潭水的清澈,他在想自己已经走到了而立之年,可是到底立什么业呢。按照他原来的抱负,他是想在政治上一展宏图,自己苦苦研习安邦治国之道,目的就是想要象先祖一样,为国君效力,为百姓谋利,他想自己如果能够拥有一个政治舞台,他保证只要一年,就能使鲁国民心稳定,国家安定,只要三年就可以使鲁国脱贫致富,繁荣昌盛。可是,现实却无情地破碎了自己的梦,自从为维护礼制得罪了手握大权的季平子,他就明白目前在臣强君弱、礼崩乐坏的鲁国,在季孙氏操纵、把持之下,如果不能委曲求全与季孙氏同流合污,自己的仕途,只会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他当然不可能折服于当权者淫威,他必须坚持不渝地守住心中的大道,因此也就等于断绝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那么苟安于现状,就象现在一样无声无息碌碌无为的生活着,凭心中所学,凭自己的能力,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倒是不成问题,只是自己能够甘于平淡么?能够心安理得地胸怀济世安邦谋略,隐身于市井、山林之中么?能够让自己白白地混过一生么?!不可能,当然不可能。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自己绝不能因一时一刻的挫折,而消磨自己的斗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得善于忍、善于等,静心以待,侍机而动。

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集聚一股力量,效法汤伐桀、武伐纣之先例,打倒昏君庸王,清恻乱臣贼子,另立圣君明主,实现“仁政德治”,统一天下,还政于民,建立一个民富国强,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的崭新社会。这条路虽然来得快捷,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是自己却不能走,因为这是违反周礼的。君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周礼是至德不可逾越的,因此这条路且不用说走,就是想也是一种罪过,而且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

因此,他只有开辟一条新路,拓展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他决心开创平民教育,扩大教育范围,自己虽然无法为国君效力,为国家兴盛效力,可是却可以用“六艺”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从而改变奸佞当道,朝纳不振的社会现实,使国家达到“太平盛世”。这设坛讲学的想法,已在他心中酝酿良久,此刻已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机,他必须紧紧地牢牢地抓住这个机会。

这次登山而望,想不到竟然有这么大的收获,他感到自己的思路变得非常之敏捷,纠缠在脑海的一团乱麻,也理出了头绪,只觉得眼前一亮,原本朦朦胧胧的视觉,变得明晰清楚起来,他催曾点加快步伐,他急于回去找孟僖子,希望通过他的关系,能够得到国君的认同,下诏同意他举办私学。

于是,他领着曾点急匆匆地往下山之路走去、走去…….。

启示:陈普拒官倡学

陈普系南宋末元初时代的人,据说他少年家贫,小时候就聪明过人,五岁时在田间看一群白鹭从空中一飞而过,便随口吟了一首《咏白鹭》:“我在这边坐,尔在那边歇,青天无片云,飞下数点雪”。他的先生听了后,称赞不已。他十二岁就已经通晓四书五经。夏日的一天他和书友同游沉字桥,看见桥亭横梁题有:“紫阳诗谶石堂名彰千古”的上联而无下联,一时心痒低头思索片刻,便挥毫题对:“玄帝位尊金厥寿永万年”。笔力遒劲,对仗工整。谁知这一题,成就了他和朱熹的“千古唱和”,他由此声名远扬。后来他听说苏州大儒韩翼甫(朱熹再传弟子)在浙东崇德书院授课,便往崇德书院深造。从此成为朱熹的三传弟子。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砺,他终于精通经史,名闻闽浙。

南宋灭亡后,元朝朝廷听说他博学多才,为了笼络汉人,元世祖的谋士刘秉忠三次奏请授他为福建教授。

当快马驰来,公差将皇帝请他出山做官的诏书送达后,他总是寻找种种理由进行推辞,就这样连续三次拒绝了元帝的诏请。为了明表心迹,他还借咏竹题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表达了他为保持名节,不去钻营取宠的志向。他不肯做官,却回到家乡开办仁丰书院,且在书院中堂悬挂“志不仕元”横匾以明志。

人们听到他开办学堂,四方的学子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被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所折服,纷纷前来投学,竟使小小的山村书院,热闹非凡,每年前来求学者就达数百人。

在他的熏陶下,不少门人既精于理学奥义,又能深入社会实际,求取真知灼见。在他的弟子中,如韩信同、杨琬、余载等,都成为当时理学名士。

同类推荐
  • 哈佛职场情商课

    哈佛职场情商课

    “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晋升”。是否拥有高情商,关系到你的职场命运。本书针对职场人士而编写,从认识情商、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激励自我、了解他人以及情商在工作、人际交往中的作用等方面出发,全面诠释了职场人士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情商。虽然你没有哈佛学子那样高的学历,但是可以通过努力让自己的情商和他们处于同一个水平。
  •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季羡林为人处世的36堂课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这是进退自如的人牛智慧。这是一本凝聚了季老一生的思想精髓,引申出现代人为人处世智慧的经典之作。这是一本有别于一般快餐式的哲学书籍,并未简单讲述人情世故,而更着重于坚守内心。在变动不居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却也不能轻易改变自己,要想洞穿世事,洒脱自在,就要学习以淡泊之迈处世,以逍遥之道修心。这里讲述的就是季羡林的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人生智慧。
  • 加薪不加班

    加薪不加班

    本书意在教读者如何完善自我、凭借自身力量在职场生涯中取得巨大成功,它告诉读者如何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敬业进取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获得升迁之道。旨在帮助读者,尤其是那些陷入工作泥潭、正在找寻工作意义的读者找到自己的职场位置,使其更加愉快地工作,拥有一个快乐、充实、成功的职业生涯。
  •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养心禅:激发心灵能量的生活禅修

    本书用极具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我们如何创造禅意生活,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为自己营造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境界,让疲惫的身心得到真正的释放,以平常心去面对纷繁复杂,让我们在职场中更加游刃有余,以人格修炼的完善来促进事功的建立,也使我们对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有更深刻的感悟。
  •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

    《感动学生必读系列:感动学生的励志故事》编入了中外百余个励志小故事,从好学上进、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成功箴言作为提示和点拨,帮助广大读者树立目标,扬帆启航,更加勇敢、坚定、豁达地面对人生。
热门推荐
  • 涤净尸魂界

    涤净尸魂界

    突然重生在尸魂界的二流编剧发现这个世界自己竟然有一个妹妹还父母双亡上学发现有一个带着眼镜的蓝染学长工作之后顶头上司姓志波呀嘞呀嘞,总觉得尸魂界的美好人生没啥问题了呢(大雾)
  • 余生再得共枕眠

    余生再得共枕眠

    这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治国与秦国一直不和,于是展开了多场战争。但治国的兵力远远不如秦国,也根本没有打下去的决心,于是一败再败,治国一再求和,可是秦国丝毫没有停战的打算。 治国为此想尽办法让两国停战,不想让百姓遭受战火,不想让国家为此消亡,不想让社会继续动荡。 为了还治国一个安定的生活,只好想出了这个办法......联姻 因此...两个正值青春年华却素不相识的少男少女,因为国仇家恨被拼凑到了一起...
  • 腹黑少的小甜心

    腹黑少的小甜心

    本想借着离家出走逃婚,没有想到却撞到一个腹黑闷骚的男人,被他囚在身边,还霸道宣布让自己做他女人,有没有搞错?当“订婚对象”浮出水面,居然会是那个闷骚男,当她想再次逃走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在他的身边失了心,怎么也逃不出他世界.........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乾隆后宫之令妃传

    畅销古言《有种后宫叫德妃》作者作品。乾隆最宠爱王妃的后宫生存史,一经步入后宫,想生存的唯一法则就是——踩在他人的尸体之上!他继承瑰丽江山,拥有如云后宫,但深知一张张笑脸,都不过粉饰太平。“娘娘,万岁爷的鞋,像是不合脚。”一句无人敢说的大实话,改变了红颜的一生。阿玛说,宫里的人不可信,富察皇后却对她推心置腹。世人眼中,她背叛主子魅惑君王,却不知心存怜悯与感恩,才甘愿成为皇后的工具。她是帝后之间的秘密,只有弘历知道她的无奈。红颜以为,此生将忍辱负重地活下去,直到发现被真心怜惜与呵护,直到看见帝王为她落下的眼泪。“你不是红颜祸水,你是朕此生知己。”
  • 二狗子的故事

    二狗子的故事

    狗子之后,我仿佛没有了心力再去养一只狗。那么一只小生命,终其一生,都在做一切能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情。而在它走后这么久,我能时常记挂,并在某一日深夜缘着思念的路线,为它写一篇文章,竟然是我能安抚它灵魂最好的一件事。
  • 酒里有乾坤

    酒里有乾坤

    想办事,离开酒桌不行。这事儿啊,感受最深的,可能要数南岸镇新寨村的支部书记陈家志。陈家志40岁那年当选村书记。从1992年7月干到现在,这几十来年中国发生的变化,用任何夸张的词语来形容,都不会过分的。中国人由穷变富,由富致奢,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包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的变化,那啥,我不说大家都是过来人,用不着我再在这儿绕弯子了,新寨村就是典型!这几天,村里都在传说一件事:陈书记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要请村里的一个人吃饭。
  • 读史剩言

    读史剩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世界边境城

    异世界边境城

    异世界种田文。主角穿越到异世界占据了一个年轻贵族的身体,他空有领主之名,实权却被婚姻对象所掌握,武力值为零,但他想从公主和骑士手中夺回实权,贫穷艰险的边境小镇,将在他手中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