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丁丁厌倦了弹琴,故意磨磨蹭蹭地不肯到琴凳上去。丁丁爸爸发觉了,几次交涉无效后,上前对女儿就是两个“暴栗子”。小丁丁对父亲又怕又恨,但又不敢抱怨反抗,她哭泣着,故意用手指狠劲地敲击琴键,以示发泄和不满。丁丁爸爸本来就没有消气,看到孩子如此不听教诲,也就更加生气。他的手掌不由自主的伸到了女儿脸上,孩子白嫩的脸上顿时浮起了五个红色的指印。
长久以来,憋在丁丁心里的委屈和愤怒一并爆发,她向父亲哭喊道,“你不是我爸爸,你是大坏蛋”。
丁丁妈妈实在看不过去,心疼地搂住女儿。虽然事先夫妻俩有约定,在教育问题上要“统一思想”,她还是忍不住和丁丁爸爸吵了起来。
事后,丁丁的爷爷奶奶也出面劝说丁丁爸爸,要给孩子减轻负担。丁丁爸爸很沮丧:“我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啊,为什么你们都不理解呢?”
虽然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做起,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的确也是很多父母的意愿,但成年人在工作中尚且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事,如何能要求年纪小小的孩子面面俱到?父母不顾孩子的想法,执意为他们安排过多的学习,梦想能培养出一个天才或神童。其实往往是事与愿违。
如果把对儿童的教育比作开车和保养车,有一种人总是喜欢给车增加载重量,似乎载得越多,车就越好;而另一种人却注重对车的保养,绝对不超过车的载重量。结果是前者的车因超载过多越跑越慢,很快就报废了,而后者的车性能越来越好,结果是越跑越快。
强迫年纪尚小的孩子学习种种知识或技艺,多是因为父母被短期效应迷惑住了,认为孩子学到一点东西就是进步,而忽略了教育的长期效应。
像丁丁的爸爸采取“强权”策略,只顾自己的计划,为孩子安排超负荷的学习,却忽略了孩子是被迫接受的一方,必定对这种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丁丁的爸爸没有征求孩子意见,就向孩子灌输太多知识,既不利于孩子个性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因为要求过于严厉,让孩子觉得达不到要求,而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
另外,灌输许多具体知识给孩子后,就算孩子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那也是短暂的。因此,对于学龄前及学龄初期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让他们学到某种知识、具备某些特长,而应该对他们进行启发式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生活的热情、对生命的热爱。这样的孩子才容易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自立自强,成为社会和生活的主宰,也才容易达到父母“望子成龙”的目标。
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小杰看了电视上关于李白的纪录片,忽然对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也要做个诗人。”
“为什么呢?”妈妈问。
“你看李白,多潇洒啊!”小杰对电视上描述的诗人风度很是向往。
虽然不确定小杰是否真懂得“潇洒”是什么涵义,爸爸不失时机的笑着说:“李白可不光是潇洒,还有很有才华哦!你看,过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还非常尊敬他呢。不过,做个诗人可不简单,要读很多书,有很深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也可以读很多书,我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也不差嘛。”小杰是个好强的孩子,总是怕别人小看自己。
“那好啊,”小杰爸爸顺着孩子的话鼓励他,“咱们家能出个诗人也不错啊,爸爸妈妈一定为你创造条件。”
果然,小杰的爸爸遵守自己的诺言,帮小杰买了好些学习诗歌创作的书,一些名家的诗集、文集,还常常带小杰去风景名胜旅游,鼓励他把旅游的见闻写成诗歌、散文。
虽然小杰以后能不能真正成为诗人还是个未知数,但他的写作水平的确很快得到提高,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大。
小杰爸爸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采用的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对处于童年时期的儿子没有过多管束,而是在孩子的本性流露中发现他的特长、爱好,进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加以培养。一方面让孩子自由发挥自己的天性,相信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孩子更多地享受学习与进步的乐趣。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比孩子自己还要紧张得多,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因为见识过社会生存压力的父母,当然比孩子更了解社会的竞争的残酷性。有的时候,还不知不觉地将自己所面临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我是不可能成名成家了,以后就看你了。”或者“我们单位很多人下岗,你不好好学,将来就会像他们那样。”都是常见的心态。
然而,父母主观愿望,一旦变成对孩子的严格控制,甚至帮孩子设计好前进的路线,要求他们按部就班实现目标,就会令孩子不堪重负,孩子在超负荷的学习生活中很快会厌倦学习,甚至对生活、生命都会感到乏味、失望。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林先生在儿子亮亮六岁时千方百计地将孩子送进重点小学,小学毕业后,他们又削尖脑袋,花了不少“赞助费”挤进了市里一所不错的中学。然而,进了重点校还是不能省心。第一学期进行摸底考试分班,儿子成绩差了几分。林先生又竭尽全力托人找关系,才将孩子编入重点班。
林先生看着卡上的钱如流水般减少,孩子又进了那么风光的学校,心里暗自琢磨:我们做了这么多,孩子一定应该努力学习呀!
谁知道情况竟然和他想象的大不一样。尽管亮亮学习十分认真,可是因为周围的同学实力太强,他怎么加油也还是差距很大。到了初二,亮亮开始出现厌学,不爱做作业的症状。回到家什么事都不做,不是看电视就是睡觉。
林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试着想和孩子说说话,但只要开口提到学习的事,孩子就很不乐意地说:“不要再烦我了,我什么都知道。”让人难受的是,连孩子的性情也变得喜怒无常,而且常常一个人发愣。
林先生因为烦躁,说话更加罗嗦,而且语气很恶劣,家庭空气十分沉闷。
而亮亮却对自己的网友说:“我的压力好大,在这种重点班里,无论自己怎么学都不能拔尖,再努力也没有用。失望和沮丧,是我每天都要经历的考验。”
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几乎是完全放弃了努力。林先生也很苦闷,一个劲的唠叨:“我们不苛求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但至少要让我看到你的努力。只要你努力了,没有考好,爸爸也不会怪你。”但这番话并未让儿子振作起来,情况日益恶化。
像林先生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费尽心机为孩子选择所谓的“好学校”“好老师”,不理会孩子自己的看法,也不分析孩子本身的状况,所以就很可能将孩子放在一个不合适的环境中。亮亮正是这样,当他与周围同学形成强烈对比,接连遭到打击、却没有得到足够帮助的时候,他就无法在强大的压力下保持自信,而林先生的处理不当,让他进一步感到自己的“不合格”于是他对自己的信心逐步减弱,进而对学习采取彻底放弃的态度。
“升学”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竞争方式。绝大多数家庭都将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升学上,认为孩子要成材,在升学上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高考压力大,中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慢慢地,这压力还渗透到小学,至于是幼儿园。
这也导致不少父母产生了错误判断,认为孩子的命运前途都在学历、文凭上,而忽视了孩子的幸福、快乐和身心健康。他们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大包大揽,为孩子安排好自认为合理的路径,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个作品来塑造,而孩子则没有自主的自由,以至于大人和孩子都很累,到头来说不定还是失望。
此外,如果父母们唯恐孩子不能努力学习,把学习和考试成绩作为每天跟孩子谈论的中心话题,那么孩子一定会厌烦学习,因为人对于压力有着天然的反感,未成年人尤其如此。
对已经有了一定自主意识的学龄后期的孩子来说,父母讲的道理他们自己并非不明白,只是在过多的压力之下,心理上会产生抗拒。这时,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适时引导,比强迫他们学习、不断说教的效果更好。当孩子对于考试成绩的压力有恐惧感时,更需要父母有意识地转移话题,舒缓压力,比如时常在家里讨论一些体育新闻、孩子感兴趣的电视电影等,让孩子有放松大脑的时间。
反思与满足
看着孩子从无知无识,到呀呀学语,能跑能跳,父母们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但是当孩子开始上学,与其他同龄孩子有了比较,父母们就开始不满足了:“为什么我的儿子不是成绩最好的?”“我女儿的字怎么不如那个孩子写得好?”“为什么老师更喜欢别的孩子?”“为什么我的孩子没邻居家的孩子懂事?”
鉴于做父母的养育孩子十分辛苦,那么孩子当然有义务让父母对他们的成长更满意,况且,父母的出发点也是“爱孩子”“为孩子好”。
叮当在三年级的期末考试中得了第三名,这是叮当三年来最好的成绩。他很高兴地把成绩交给父母看。但叮当的妈妈只是说了一句:“恩,这次考得还不错。”紧接着,就连珠炮似地发问:“第一名是谁?第二名是谁?语文最高分是多少?数学谁考得最好?”
回答完妈妈的问题,叮当的兴奋心情已经荡然无存。虽然妈妈这次没有批评他,但他也知道,妈妈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小学的三年里,叮当很少得到妈妈的表扬。其实,在班级里,他的成绩还算不错。可是,当他得到一个90分,妈妈就会说:“某某不是得了95分吗?你还需要努力。”当他得到95分时,妈妈又会说:“你们班不是还有97分的吗?”或者说:“语文成绩虽然不错,数学还只是中上水平。”
为了这次的考试,叮当已经非常刻苦了,可是仍然得不到认可。叮当觉得,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取得多少进步,离妈妈的要求总是有差距。
暑假期间,叮当想去参加航空夏令营,但妈妈又强迫他参加课外补习班,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看到叮当一意孤行的样子,妈妈非常生气,于是采取了打骂的高压政策,逼着儿子去上课。叮当最后妥协了。
但新学期开始,叮当的学习成绩非但不见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在这里,我们认为,叮当的妈妈至少忽略了两个问题,造成了对孩子学习性的打击:
第一,目标过远
制定过高的要求,当成是督促孩子进步的方法,殊不知,如果孩子认为,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而会把学习当成一个可怕的、痛苦的事情,不知不觉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目标偏离
虽然她的出发点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但同时也有为自己的面子着想,希望用孩子的成绩来为自己“争气”。把孩子的分数用来与其他孩子攀比,实际上是把孩子当成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工具。
在这样的情况下,叮当妈妈给予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当孩子达到要求,取得成功的时候,才表现出一点赞赏,如果他做得不够到好,就加以打击、指责。长此以往,不但孩子的学习动力大大减弱,连亲子间的关系都会僵持紧张。
而另一个极端,有的父母给孩子的爱则是“无条件的”。他们尽自己一切努力让孩子满意,唯恐给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满足。于是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
父母在家里总把好吃的留给孩子,自己一点都舍不得动,结果孩子把这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走到外面做客,也毫不客气地把好吃的端到自己面前,不许别人碰。
孩子回家找父母要零花钱,父母告知最近家庭经济状况比较紧张,孩子会生气地说:“你没钱干吗要生我!”
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孩子非但不闻不问,还质问她:“为什么不起来给我做饭?”
……
为什么父母爱孩子这样多,对孩子足够好,可是孩子却变成了“白眼狼”。父母付出无私的爱,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过度的付出,把孩子包裹在“爱”里,久而久之,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有特权的,理应享有比别人多的权利,从而失去了对他人的关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父母没有对孩子的爱心加以引导,没有使孩子了解怎么样去爱别人。
克丽七岁了,父母对她很是娇惯。但是,上小学以后,她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以前,她每天早上总是赖床,但现在,她早早地起床,站在卧室外面喊“妈妈、爸爸”。克丽妈妈问她为什么这么早起来,她说:“我怕爸爸妈妈错过了上班时间。”
问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克丽说:“因为老师说,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要知道疼爱爸爸妈妈。”
克丽妈妈很高兴,夸奖女儿真是懂事了。
一天清早,克丽的爸爸妈妈在卧室里听到克丽起床的声音,但克丽没有立刻来到叫他们,反而走来走去,似乎在翻东西。克丽爸爸觉得很奇怪:“女儿在外面捣什么鬼?”起身准备出去看个究竟,克丽妈妈却拦住了他:“不要着急,等女儿来叫我们的时候再出去。”
听到外面的动静,爸爸妈妈心里也很担忧,根本睡不着,但是他们还是忍住了“关心”孩子的念头,让她自己去解决问题。
等克丽来“叫醒”爸爸妈妈时,他们走出房间,发现女儿竟然已经冲好了牛奶,又把面包放在盘子里,摆上了餐桌。看到爸爸妈妈出来,她很得意地说:“爸,妈,我把你们的早点做好了。”
父母对女儿的行为大为赞赏。克丽因此得到更多的快乐,做起事情来更加卖力。
学龄初期的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还不强,但他们受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会产生一种模仿行为。“照顾别人”就是一种对爱心的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