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孩子们当然也不例外。故而,多数情况下,批评的负面影响远比正面影响要大。在孩子们身上,合理地运用激励,并且随着孩子年龄和心态的变化调整激励的具体手段,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激励的基本构成
前文中曾经提到,学龄前期孩子,会简单地把大人,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当成真实的自己;而对学龄初期的孩子来说,父母和老师的评价仍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语言上的打击也会让他们失去自信心,但由于此时他们已经懂得分辨哪些评价是对自己有利的,因此,师长的负面评价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通常是敏感的,因此,批评常常会伤害到他们弱小的自尊心,而正面的肯定和激励,则是每一个孩子都乐于接受的,很多孩子会因为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而改善自己的行为,去迎合父母和老师认为正确的观点。
善意的微笑赢得信赖
由于传统观念使然,中国的父母常常会有对孩子要“严加管教”的意识,特别是对于活泼好动,比较顽皮的孩子,更相信“黄荆条子出好人”,害怕“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可否认,威胁性的手段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有一些父母自觉不自觉地就多加运用。但是,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否有益呢?孩子被打骂“震慑”住了,是否就等于他们认同了这种做法,理解了父母的意图呢?
新疆乌鲁木齐教委曾在学生中作过一个调查,有一道题是“当父母打你时,你心里的想法是什么?”答案有三:“A.改;B.怕;C.恨”。结果,60%的学生选择C,40%选择B,而选A的一个都没有。
试想,心里对父母的“教育”怀着“恨”的情绪的孩子,如何建立起开朗向上的心境,如何能培养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若要培养出充满爱心、心态良好的孩子,就应当为他创造一个和谐、乐观、宽容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首先,从最简单的微笑开始。
放学了,阿当回家比平时晚了一个小时,满头大汗不说,衣服也被汗水打湿了,裤子上还沾了许多尘土。阿当的妈妈有些惊讶,以为孩子和谁打架了,她镇定了一下情绪,用平和、关心的口气问儿子:“怎么出了这么汗?今天有体育课吗?”
阿当本来有点担心回家晚了会被妈妈骂,现在见妈妈表情很和蔼,说道:“不是,是我们班级搞足球比赛,”然后又有点得意地补充道:“我们班三比二赢了三班呢。”
阿当的妈妈笑了笑,赞许地说:“你们很厉害啊,要比很多场吗?”
“恩,总有十几场吧,我们高年级的是一组,和同年级的比完了,还要和三、五年级的比赛。我们班的实力最强了,一定能得第一。我可是我们球队的主力呢。”
“那很好啊,”阿当的妈妈虽然有些担心这样持续地活动会影响到学习,还是微笑着对孩子说,“有奖杯吗?我等着看你拿奖啊。”
“有的。”阿当得到妈妈的赞赏,更加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奖杯是什么样的,奖品又是什么,其他班级有哪些队员比较厉害等等。
阿当的妈妈耐心地听完了儿子的话,说道:“这场比赛要持续很长时间吧,那么你这段时间要加强锻炼,早上不能赖床,要起来跑跑步喔。”
阿当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一定一定。”
“还有,吃过饭,洗一洗,快去做功课,体育固然重要,也不能影响学习啊。”
“遵命!”阿当精神地答应着。晚饭后,他收拾收拾,就乖乖地做功课去了。
当然,阿当的学习并没有因为比赛而受到影响,而且他还从此改掉了早上赖床的坏毛病。
阿当的妈妈尽管也担心课外活动会让孩子无心学习,但却用微笑和信任,让阿当非常乐于和妈妈沟通,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对阿当进行了教育,不过分沉溺于体育活动,还让他改掉了赖床的坏习惯。假如阿当的妈妈对儿子的快乐不予理睬,甚至只顾批评儿子不务正业,阿当有什么想法,当然也不会再和妈妈交流心得体会。日后,阿当参与什么活动时,很可能会躲着父母。
亲切和蔼的面容总是更能让人乐于接近。要想孩子不回避父母的教育,用微笑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是第一个步骤。
没有人愿意让人注意到自己的缺点。在父母的批评和严厉态度面前,孩子最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就是紧紧关上心灵的大门,因为害怕父母看到自己的“缺点”,怕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有什么不满意。长此以往,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必定出现问题。
不能吝惜的赞美
“人无完人”,再怎么聪明可爱的孩子,都会有缺点。父母和老师的心理,往往是怕姑息放纵,让小缺点发展成大问题,所谓“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教育当然要从纠正每一个错误开始。
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误,但对于纠正缺点的方式方法,必须要注意到孩子的心理特点。
一个小女孩儿才学会说话,可是,她对zh、ch、sh几个发音总是把握得不好,不是搞混了,就是发成z、c、s。父母纠正过几次,却没有效果。
有一天晚饭时,小女孩儿又在“词饭词饭”地叫时,女孩儿的爸爸终于忍不住发作了:“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是‘吃饭’不是‘词饭’!你再给我说一遍!”
女孩儿可怜巴巴地看了爸爸好半天,怯生生地说:“疵饭……”
“是吃饭!”爸爸大声叫道,“你今天必须把‘吃饭’、‘十四’、‘四十’几个词说清楚,不然就别想吃饭!”
说完,一个词一个词地叫女儿跟着他念,然后又让女儿自己重复几遍。直到他觉得满意了,才让孩子去吃饭。
从此以后,女孩儿每当说话说到与zh、ch、sh有关的字,特别是“吃”、“十”、“四”等字时,总要先愣一愣,想一想再说出口。天长日久,说起话来竟然变得结结巴巴。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强化”效应。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一种行为或观念不断地被强调,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强化作用,从而导致这种行为不断重复或这种观念在心里扎根。
比如说,当孩子无意识地扔东西时,大人不断对他说“为什么要乱扔东西”,孩子当时可能被制止了,但从此知道了自己所做的是“乱扔东西”的行为,并且会引起大人的注意,以后当他想要引起注意时,就会有意识地“乱扔东西”,甚至有可能因此养成这种坏习惯。
强化还会起到心理暗示的作用,比如,孩子的字写得不好,如果大人不断对他说“你的字写得难看”,孩子心里会认为自己真的写不好字,越写越是不能写好。
反之,大人有意地强调孩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孩子会更加快速地向着正确方向前进。
小祥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是,他非常不喜欢看书,大人教他识字,他也只要坐几分钟,就会找借口走开。
难道孩子有阅读障碍吗?小祥的父母非常着急,这样子到了学校里怎么能专心听讲呢?不能专心听讲,又怎么能跟得上学习进度?
多次教育无效之后,他们决定带小祥去看心理医生。
在小祥的父母介绍孩子的情况时,医生拿了一本漫画书给小祥,让他打发时间。听小祥父母说完,医生笑了笑,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是过于担心了吧。我看,小祥刚才不是一直在看书吗?他怎么可能有阅读障碍呢?”
事实上,小祥刚刚只是翻看那本书上的图画,而且时间一长,已经有点觉得不耐烦,开始东张西望了,可是听到医生这句话,他又低下头,显得很认真地翻起那本书来。
小祥的父母有点惊奇,不过听到医生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高兴,又和医生聊起孩子平时的表现来:这孩子反应快,也很勤快,就是读书识字时不用心。
医生一再安慰:孩子年纪还小,识字的事不要急功近利,要慢慢来。
之后,医生让小祥到房间外去玩儿一会儿。然后私下对他的父母讲了心理暗示和强化作用的道理,并且告诉他们,读书的事要按照孩子的程度,循序渐进。让他们先给小祥看一些小孩子感兴趣的,文字比较少的图画书,并且对他喜欢读书的行为多多赞赏。然后再慢慢地引导他看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书。
回家后,小祥的父母照医生的话去做,果然,不久之后,小祥就不满足于情节简单的漫画,父母又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他看一些连环画。过了一段时间,小祥又主动要求看一点“字书”。在小祥入学之后,不管是上课,还是父母教小祥识字,他不但不感到烦躁,反而非常愉快,而且还学着查字典。由于他是班里比较早开始读以文字为主的“大书”的,他还得到班里同学的羡慕的眼光,使得小祥更加主动地增加阅读量,语文成绩也节节上升。
及时赞赏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优点被重视,他们会更加乐于让自己的优点体现得更为突出。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上,对孩子的进步及时加以强调,进行真诚的称赞,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并且,由赞赏表现出父母对孩子的真心赏识和热切期望,能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会促进孩子智能发展和身心健康,大大增强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激励孩子奋发向上,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奖励带来的礼遇
说起奖励,最直接的联想就是物质上的引诱。在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父母们就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这样的引诱。
四岁的小男孩儿和小朋友们玩泥沙,玩儿得满手满脸脏兮兮的。回到家里,却直接坐到沙发上看电视,不肯去洗干净。妈妈于是拿出一块美味的蛋糕,举到孩子面前,说:“宝宝乖,去洗手洗脸,换件干净衣服,然后来吃蛋糕。”
孩子闻到蛋糕的香味儿,高高兴兴地去洗漱了。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方式是错误的,尽管看上去有点类似于马戏团里训练小动物时的做法。不过,对于年纪幼小的孩子,越是直接的刺激,越容易得到孩子的回应。假如孩子的妈妈这时候和他讲爱清洁、讲卫生的大道理,小孩多半会不知所云,充耳不闻。
即使是对于年纪较大的孩子赞赏常常也需要物质奖励的配合。如前文中小祥的例子里,小祥的父母除了夸奖孩子爱读书,这种口头的赞赏,当然必须同时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及时提供孩子需要的书籍,这样,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才是完整的。
当然,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施以物质奖励,不能再像对待三、四岁的小孩子一样,直接地引诱,而应该更多地注重与精神层面的激励相结合。
一对夫妇趁双休日与朋友郊游,想到13岁的女儿独自一人呆在家里,令人不放心,于是带上女儿一起玩儿。到了目的地,大人们找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往茶馆里一坐,就开始打麻将。女儿一个人在周围逛了逛,因没有人陪伴,不敢走远,但坐在茶馆里看大人打牌又十分无聊。在耐着性子呆了半天之后,终于向父母提出要回家。
而父母打牌正打到兴头上,开始自然是不予理会,但女儿不停地抱怨,众人劝说也不肯听。父母经不住纠缠,又不愿意就此带女儿回家令大家扫兴。于是,父亲从口袋里摸出钱包,抽出一张50元的钞票对女儿说:“你乖乖地坐一会儿,等大家打完这几圈再走,爸爸奖励你50元。”
女儿仍然不买账,不肯收下钱,也没有停止抱怨。夫妇俩在朋友面前被女儿扫了面子,更加不肯牵就女儿,便摆出父母的架子,恶狠狠地对她说:“你想回去就自己走,自己到外面找公共汽车去!”茶馆所在地距离公路还有很长的路程,女儿一个人哪儿敢自己去找车?见父母态度强硬地责备她,禁不住哭了起来。
结果,一干人等牌也没玩儿好,景也没看成,早早地就不欢而散。
这对夫妇的做法显然非常不妥,他们将物质引诱用在将要进入青春期的女儿身上,而且不顾时间场合。而13岁的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看法已经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女儿一方面认为自己的“正当要求”没有达到,另一方面,在众多外人面前,被父母直接用金钱来刺激,也觉得有伤自己的自尊。这种公开贿赂式的奖励,效果当然非常不理想。
虽然以上这个事例比较极端,但有类似想法和行为的父母并不罕见。在如今独生子女被家里当成宝贝,而家庭物质条件又大为提高的情况下,用贿赂来刺激孩子,把贿赂当奖励,是许多父母常常在做的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或听到周围做父母的人,对孩子们说:“期末考试多少分就给你买XX”“考上了大学都给你买XX”之类的话。
不能说贿赂绝对是无效的,而且正是因为这种贿赂的有效性比较高,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手段的父母,不知不觉地会依赖起这种简单的方式。
从孩子的方面来讲,也会产生依赖性。从小用贿赂来刺激的孩子,在失去这种刺激时,就会很失望,失去做事的动力。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只认钱、不认人,思想行为有偏差的孩子来。
父母应该认识到,物质的奖励仅仅是奖励的一个方面。激励孩子的根本在于,要激发起孩子做事的动机,让孩子不断进步,从长远上改善孩子的习惯,而且动机是事先和孩子达成的某种共识,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和孩子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