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窝阔台内心来说,他觉得这次分民是很有必要的。他刚上位时,为赢得人心,就进行了大量的赏赐。但当时很多人,比如拖雷等,对他的做法是有意见的,觉得他在拿祖宗的血汗钱来做人情。这次可就不一样了,金国是在他的率领下打下来的,完全是他挣得的财富。他要把这财富分下去,那就完全是他自己对所有蒙古宗王贵族的赏赐,大家会非常感激他的。
所以,尽管耶律楚材的主张是对的,这件事他还得做下去。他笑着对耶律楚材说:“兀图撒合里,你常常告诉朕,合罕说出的任何话都是金口玉言,朕刚说出,又从别人耳里掏出来,人家不是要说朕言而无信吗?还有,这种分封制度是咱蒙古的老传统,如果不分,大家会对朕有意见的。”
耶律楚材叹息一声,合罕都这么说了,他还有什么办法!
于是,窝阔台将失吉忽秃忽括出来的中原民户,按地区分给了诸王、贵戚、勋臣等。
这次分民,共分出了76万多户,总称为投下户,分地遍及中原大部分地区。剩下的户数则统属国家。
按照蒙古制度,封主是可以自治其分邑,自征其分民的。耶律楚材自然不想让中原就这样倒退回去,他又向窝阔台建议,在分出去的地区不能让封主们自行其是,应由汗廷派出达鲁花赤负责监管,征收税赋。收起来的税,该给封主多少就给封主多少,就像原来在汉地实行的那样,军、政、财权分开。
但是,耶律楚材的建议立刻遭到封主们的反对,“裂土分民”的传统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分给他们的就是他们的私产,别人不得侵犯。
窝阔台按照他一贯的处事原则,最后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朝廷派一个达鲁花赤,当地的封主再派一个人监临,形成共同管理的机制。
不过即便这么折中了,因为损伤了自己的利益,很多宗王贵戚,包括汉军将领在内的中原豪强都叽叽咕咕表示不满。
石抹咸得不原本就仇恨耶律楚材,现在看到包括蒙古宗王在内的很多贵族都反对耶律楚材的政策,觉得有机可乘,便找到宗王中最容易受鼓动的成吉思汗的弟弟铁木哥,向他挑拨道:“铁木哥老王爷,您难道没有发现,我们虽然灭亡了自己的世仇金国,但是金国很可能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吗?”
铁木哥大吃一惊:“石抹将军何出此言?”
石抹咸得不说:“您没看见现在汉地任命的那些达鲁花赤,那些征税官员,很多都是金国的旧臣儒生吗?如果整个中原地区都让这些人掌握财政大权,久而久之,他们的势力发展起来,要想复辟,那可在一夜之间就实现了!”
“怎么会是这样的呢?”铁木哥大吃一惊。
“这些官员都是耶律楚材任命的。耶律楚材还不只任命金国旧臣,更多的是他的至亲好友及门生。这样下去的话,这个汗廷,可就不知道将会是谁的了……”
铁木哥本来就对窝阔台把达鲁花赤派到他的封地上收税不满,受这石抹咸得不一鼓动,哪里还坐得住!当即就把耶律楚材徇私舞弊的事情向窝阔台奏上一本。
窝阔台是很信任耶律楚材的,他当然不相信,不过,他仍然派人进行了一番调查。调查结果出来后,他专门召开了一次朝会,把铁木哥也通知来参会。会上他说:“近日,有人向朕报告说,耶律楚材在任命达鲁花赤的时候,用了大量金国旧臣,而且很多是他的至亲好友!经过朕的调查,这些人的反映基本属实。这些官员中,金国旧臣及耶律楚材的旧识确实不少!”
此言一出,耶律楚材面色严峻,没开腔。很多蒙古宗王得意洋洋。铁木哥大声说道:“这个契丹人,享受圣主及合罕隆恩,却不思报答,阴图造反,该把他拉出去砍了!”
窝阔台看了看大家说:“可是,据朕了解,这些人虽说是金国旧臣及耶律楚材的好友,但他们确实有才干,工作也干得很出色!而且,他们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没有贪赃枉法之事。这些人,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呢?”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窝阔台说:“举贤不避亲,举贤不避仇,这句话是汉人的老话,也是句好话,我们蒙古,为什么不能用呢?”他话锋一转,不冷不热地说道,“可是有些人,阴怀害人之心,妒贤嫉能,没有掌握真实情况就瞎说乱道!朕倒认为,该打板子的是这种人!”
因为铁木哥是长辈,所以他说话才有些收敛。铁木哥面红耳赤,低低地埋下了头。
不过,有一些蒙古宗王却觉得铁木哥在为他们说话,都支持铁木哥。这时候察合台插话道:“合罕,虽然铁木哥叔叔没经过调查就上奏,冤枉了耶律楚材,但是,臣认为,这一场风波之所以兴起,就是因为合罕对各宗王不信任,派驻达鲁花赤监管的缘故。臣觉得合罕这种相信外人,反而不相信自己亲人的做法,伤了兄弟亲友的心!”
见察合台给自己撑腰,铁木哥忽又抬起头,激动地说道:“是啊,察合台可汗说得对极了。咱蒙古在圣主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达鲁花赤这样的官职,全蒙古不照样风清气正,哪里出过什么乱子?难道耶律楚材认为圣主做得不对,他比圣主还英明吗?”
窝阔台瞧了瞧耶律楚材,说:“兀图撒合里,你给他们说说!”
耶律楚材知道,这一场辩论,将涉及达鲁花赤这一官职的生死存亡,如果自己不把这些守旧宗王的气焰打下去,想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就不容易了。
于是耶律楚材正色道:“铁木哥王爷此言差矣!圣主成吉思汗拿下花剌子模的时候,就曾在许多城市设置了达鲁花赤监管,怎么能说没设过呢?”
铁木哥一阵愕然,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心里只想着蒙古本土的事情,没想到西域的情况。再说,现今的达鲁花赤和成吉思汗时期在西域设置的名称相同,但职权已经有很大区别,铁木哥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没有拿这个说事,反被耶律楚材抓到漏洞。
耶律楚材趁机又说:“而且,达鲁花赤的设置也不是我耶律楚材想的,那是合罕的圣断。铁木哥王爷的意思是,合罕做错了吗?”
窝阔台转头瞪了铁木哥一眼,铁木哥吓得脸色发白,再不敢说什么了。
耶律楚材接着说道:“时移事易,现在的蒙古,和圣主时期比较,已经增加了金国的广阔土地,这是合罕的丰功伟绩!是连圣主也没能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这一片土地的治理,合罕自当有超越圣主的办法,为什么不可以呢?合罕让达鲁花赤在各位王爷的封地上帮助你们管理,帮你们收税,让各位王爷省心省事,不必那么操劳,难道合罕还对不起各位王爷吗?”
窝阔台愠怒道:“耶律爱卿说得有理,这事以后不准再议了。否则,朕决不轻饶!”
耶律楚材极力争取窝阔台的支持,又只挑让窝阔台反感的铁木哥说事,终于在众多蒙古宗王的围攻中杀出重围,取得了这次辩论的胜利,保全了他推行的那些改革。
经过这一惊魂事件后,耶律楚材深切地感受到,要想把他的政治主张继续往前推进,必须要想办法改变蒙古人的思想观念,让大家都认识到,依靠儒家思想来治理天下有多么重要。
他现在的各项改革主张还能够勉强推行,主要就是有一个支持他的合罕,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合罕的支持,可以说他的一系列措施都可能寸步难行。即便合罕,也更多地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来采纳他的主张,并没有真正明白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汉化的好处。这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状态,这种脆薄的支持像是一个鸡蛋,说不定哪天就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了。
必须要让蒙古人学习汉人的经典,必须要有更多的汉人站在他身边,和他一起来做这样的事情。
攻下燕京的时候,著名的文学家元好问就曾给他写过一封名叫《癸巳寄中书耶律公书》的长信,要耶律楚材对亡金士大夫聚养任用,他还特别给耶律楚材提供了一份54人的名单。从那时候起,耶律楚材就已经在留意将和他共事的汉人知识分子了。
攻下金国汴京后,他曾给速不台带去一封信,极力劝阻他屠城。这样,耶律楚材不仅保护了金国几百万民众、大量的文物和典籍、一座历史悠久的都城,同时也保护了那些儒士。
接着,他派出使者,四处寻找元好问向他推荐的贤人,积极向窝阔台介绍,请他重用。对元好问推荐的第一位贤人——孔子第51代孙孔元惜,耶律楚材还奏请窝阔台封他为衍圣公,并在燕京等各处修缮孔庙,恢复对孔子的祭拜。
耶律楚材看出,合罕虽然同意了他的请求,但并没有理解他做这件事的意义,只是当成对有才能的知识分子的重视而已。不过这也没关系,只要合罕重视,他的力量会逐渐大起来。
1235年,窝阔台派阔出伐宋的时候,耶律楚材给窝阔台建议,请他派姚枢和杨惟中随军寻求儒、道、释、医、卜等学者。姚枢和杨惟中是1232年来到蒙古投奔耶律楚材的,耶律楚材当即把他们举荐给窝阔台,得到赏识和重用,杨惟中甚至被窝阔台收养。在蒙古军攻下德安后,姚枢和杨惟中在俘虏中找到了著名学者赵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