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0500000008

第8章 第三鞭,蒙哥扬手的那一刻,全世界都为之一悸(1)

1251年,忽必烈被蒙哥敕令总领漠南军政事务后,即带着他的一众妻妾儿女和姚枢、刘秉忠、许衡、廉希宪等大儒名士以及阿里海牙等那可儿,从哈拉和林出发,南下寻找他的王府。

当忽必烈等人风尘仆仆地赶到离燕京不远的金莲川草原的时候,他一下就被那里的风景迷住了。

对于忽必烈来说,草原他并不陌生,但草原开着这样漂亮的金莲花,他却是第一次见到。铺天盖地、一望无际的灿黄,射出一大片耀眼夺目的金光,一下就把他冲晕了,就像喝了一大碗烈酒一样。

为什么这块大地上有这么多漂亮的金子一样的金莲花?难道是长生天给他的某种神谕?忽必烈的心里充满高涨的兴奋。他站起来,往远处看去,只见草原上有大片大片洁白的羊群,草原的尽头有一条宽阔的河流。忽必烈忍不住问身边的姚枢:“老师,这是什么河啊?”

他一直尊敬地称呼姚枢为老师。姚枢笑笑说:“回可汗,这条河叫做滦河,古称濡水,是一条很古老的河。”

忽必烈看见滦河从旁边流过去,在远处折了个弯后,横着流到远处去了。他感觉这河流就像母亲的一条手臂,而这片金莲川草原则像母亲臂弯里一个恬静熟睡的婴孩。

滦河河水清澈,岸边的树木、羊群、花朵倒映在河里,清晰可见。河面上还有大片大片云朵的倒影。忽必烈抬头往上看,感觉蔚蓝的天空就像是另外一条河流,云朵就像是地面上羊群的影子。

姚枢说:“可汗,您知道吗,这条河与这片草原都和金国有关。当年金世宗完颜雍出去打猎,路过这里,看到这种极为漂亮高贵的花,像莲花一样,于是为这种花取名‘金莲花’。他还说,莲者连也,取名‘金莲’,即为金枝玉叶相连之意……”

忽必烈“扑哧”一声笑起来:“名字倒是好名字,寓意也不错,可惜完颜家族的金枝玉叶们并没能连在一起,最终四散飘零了!”

姚枢说:“这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成吉思汗和他的黄金家族。如果遇到别人,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当年南家思组织三路大军北犯,想一举收复被金国占去的燕云十六州,结果在这里被萧太后亲领的大军杀退。南家思不但收复失地的希望落空,还损失了名将杨继业呢!但同样是在这里打仗,36年前,圣主成吉思汗却把金国打得落花流水,还逼他们不得不把都城往南迁移。那一年,圣主取得大胜仗后,曾率领文武百官及三军大将到这里来避暑呢。”

忽必烈算了算,自己正好就在那一年出生。而现在,自己又来到这里,这会不会又是某种神谕呢?

这时,刘秉忠插话说:“可汗,不如就把您的金帐建在这里吧?”

忽必烈眼睛一亮,说:“秉忠,说说你的看法!”

刘秉忠说:“首先从建筑角度来看,这就是块好地方。建房首先要选水,这条滦河河水清澈,味道甜美,适合人及牲畜饮用……”

忽必烈忍不住打断刘秉忠说:“好啊,本汗要是在这里建帐,这条河我就不叫它滦河了,叫金莲河!”

大家都夸奖说改得好。

刘秉忠接着说:“这里在重山之北,是很好的避暑之地,正适合修建大帐居住啊!”

阿里海牙又抢着说:“小人认为,这个地方还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它坐北向南。发动战争的时候,我们可以依靠漠北的强大基础和资源,向中原突击。有这么一个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确实非常理想。当年萧太后尚且能凭借这里,把南家思军打得落花流水,何况是我们大蒙古帝国啊!”

忽必烈认真听着,不住点头。

姚枢又说:“老夫再补充一点。可汗不是想大量招募人才吗?这里离汉地这么近,如果我们在这里定居,中原的人才听说可汗求贤若渴,虚怀纳士,一定会蜂拥而来的!”

忽必烈大笑道:“众位老师都说得好!好啊,本汗决定了,就把本汗的大金帐支在这里了!”

金莲川,因为忽必烈的到来,就这样渐渐地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熟知,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军事中心。

忽必烈定居金莲川后,立刻派人到汉地及西域,遍访名士,想方设法邀请他们到金莲川来。姚枢首先为忽必烈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曾经的中书令杨惟中,一个是曾经的状元杨奂。杨惟中,忽必烈当然不陌生了,他曾经被窝阔台合罕收养,后与姚枢一起,受耶律楚材委派,在阔出征伐中原之际,随军去中原搜罗人才,后又在耶律楚材的支持下,创建太极书院,耶律楚材去世后,受窝阔台遗命,担任中书令,后来受奥都剌合蛮排挤,愤然辞职隐退。

忽必烈查访了杨惟中的隐居地后,立刻亲自前往请他。杨惟中也早已知道忽必烈是个很有见识的宗王,便不再推辞,欣然带上家小跟随。

杨奂是耶律楚材唯一的一次开科取士时的状元。耶律楚材很欣赏他的才气和人格,推荐他做了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奂在任上励精图治,不畏权贵,改革弊政,工作做得很出色,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因为不满朝廷祸乱,便以年老为由,告老还乡。得到忽必烈征召后,虽然他觉得自己年纪太大,不宜出山,但还是随忽必烈来到金莲川。

刘秉忠也给忽必烈推荐了一个汉人儒士叫马亨。马亨早就在蒙古为官了。1230年,他被河北东西路使王晋招为署员。因以才干著称,四年后,升为转运司知事、副使。刘秉忠和他很友善,便告诉了他忽必烈礼贤下士,重视汉人儒士的事情。马亨听了,便弃了官,到忽必烈府上当了幕僚。

忽必烈可以说是不拘一格,聚集人才。那时候,所有的蒙古宗王都在让商人帮助经营财富,忽必烈也不例外,他请来帮他理财的就是一个叫阿合马的商人。

忽必烈之所以特别欣赏阿合马,在于阿合马不但能帮他理财,还经常为他讲述帝王财政方略。窝阔台前期,为增加财政收入,主要采用普查户口,增加户数的办法。窝阔台后期及脱列哥那时期,又采用奥都剌合蛮的建议,实行包税制。蒙哥上台后,再次恢复窝阔台前期的做法,清查户口,同时,把收税权收归中央,杜绝宗王直接收税或向百姓摊派。

阿合马认为,除了清查户口外,还可以由汗廷推行专卖制度,对一些物品,比如药材、盐等,其经营权只能由汗廷独家控制。另外,还可以采用交钞,即用发行钞票的方式来让政府聚集金银。

阿合马的这些思路让忽必烈非常感兴趣,虽然他并不是帝国合罕,但阿合马的治国理财方略让他对未来充满幻想。

在忽必烈最后坐上汗位后,阿合马成为他的宰相及财政大臣,在他的政府机构上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忽必烈对他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由于他商人贪财的习性及对当时宗王贵族及百官利益的损害,他最终死于非命,也给忽必烈的统治带来一定的伤害。这是后话。

还有个叫扎马鲁丁的人,他是个天文学家,忽必烈打听到他后,也把他请到府上。他给中原带来了伊斯兰教天文历法。

另有个叫窦默的汉人,是个名医。他小时候聪明好学,在蒙古灭亡金国的时候,他一度被俘,家破母亡。后来有幸逃脱,南渡黄河,依靠母族吴氏为生。有个姓王的老医生喜欢他的朴实,将女儿嫁与他为妻,并劝他从事医业。不久,他在行医中遇到了当时的名医李浩。李浩收他为徒,传授他“铜人针法”,于是他掌握了针灸术,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响。

忽必烈听说后,深为欣赏,便多次派人找他到幕府。但是,窦默感到蒙古人残暴不仁,多次避而不见。忽必烈知道后,并不生气,他穿上便装,只带了阿里海牙一个人,以治病为由,造访窦默。

窦默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蒙古可汗。自己虽然多次拒绝,但忽必烈仍然不离不弃。他深为感动,终于随忽必烈前往。忽必烈封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他在任上取得了不小成绩,著有《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窦太师流注》、《标幽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针灸专著流传后世,其“流注八穴”、“补泻在于手指”、“莫如用针”、“气至沉紧”等针灸学说,对后世针灸医家影响深远。

被忽必烈召入金莲川幕府的各界人士,前后有六十多名。这些通过各种途径聚集在忽必烈周围的人,既有满腹经纶的学者,也有精通治国之道的谋士;既有独具一技之长的科学家,也有战功卓著的勇将。这使得金莲川幕府成为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集团,为忽必烈今后夺取汗位,开辟元帝国奠定了基础。

忽必烈虽然收罗了不少人才,但是他的收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汉地知识分子,蒙古人对他们来说是侵略者,而他们是亡国奴,这是他们内心深处最大的伤痛和耻辱。蒙古人在灭亡金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残忍和嗜杀成性,不禁让他们增添了国恨与家仇。如果不思报仇复国,还要为他们所用,充当被人不齿的汉奸,他们无论如何是不能接受的。

有个叫郝经的知识分子就是个典型。他和姚枢一样,也是个大理学家。他的祖上八世均以习儒授课为业,金末大词人元好问正是出自郝经祖父郝天挺的门下。

郝经小的时候,便深受蒙古兵南下兵荒马乱之苦。他的父亲为躲避兵乱,曾带着他一家人避居河南鲁山一代。郝经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在逃难中带着他藏身于地窖,被乱兵以烟火熏燎洞口昏死过去,最后还是郝经把他母亲救活过来。

1232年,河南沦陷,郝经一家随难民北渡黄河,租别人的房子来住。由于家境贫寒,他们11年间竟搬迁10次。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他读书致仕的志向,他博览群书,学业得到很大的进步。

1237年,在耶律楚材的力主下,窝阔台进行了唯一的一次开科举士。郝经很想去应试,但他父亲不同意。他父亲说,你所学的是道,而非艺,是为了修身,而非禄养,为什么要去应试呢?这是当时在知识分子中比较流行的理学思想。当然,骨子里还是对蒙古统治者的不信任及不合作态度。

父亲的这个话对他影响很大,于是他转而以“道德之理、性命之原、经术之本”为其先务,立下了“不学无用学,不读非圣书,不为忧患秽,不为利益拘,不务边幅事,不作章句儒”的座右铭,穷究天下经史子集,名声渐起,终成一代儒学大家。

1255年,赵复、姚枢等人向忽必烈推荐郝经。忽必烈派人去请,郝经没应召。忽必烈不气馁,他请姚枢亲自去一趟。

姚枢见到郝经后,和他有一番对话,对郝经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郝经说:“姚枢先生,蒙古人凶残成性,曾对我们的国家极尽烧杀掠夺,我们为什么还要为他所驱使呢?”

郝经的话来得尖锐,但姚枢并不生气。显然,他对这样的诘问早有深入的思考。他说:“先生说的‘我们的国家’是指金国吧?要这样说的话,金国也不是‘我们的国家’,它也是个入侵者。它是在二百多年前占领当时的宋朝的。”

郝经一怔。姚枢笑笑说:“我认为华夷其实是一家,华夷从来就是一个不断交融会合的过程,所以,蒙古人主宰天下,那是天命所为,并不能因此就说我们亡国灭种!”

郝经若有所悟地点点头。不过,他又说:“但是,学生认为,蒙古人凭锋恃锐,所到之地,极尽破坏,对老百姓盘剥无度,竭泽而渔,使中原人民不堪忍受,疲敝已极。这样的政府,我们还怎么支持它呢?”

姚枢说:“先生说到要害地方了!何为道?道就是顺天理,施仁义。蒙古人虽然受命于天,但是他们所学愚蛮,不知事理,因而有逆天的行为,这不但使他们走不远,而且使老百姓受其害。我们奉行天道,就是要想办法转变蒙古人的思想,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造福百姓。这样做,才是正道、王道、人道啊!”

郝经说:“蒙古贵族嗜杀成性,以征服天下为乐事,他们能明白先生说的这个道理吗?”

姚枢说:“耶律楚材大人也算是个儒生吧?你说他是贪图蒙古人的大官吗?非也!我和他接触过,对他相当佩服。他一生努力的事情,就是要让蒙古人接受儒学思想,教化他们,即便为此丢掉高官也在所不惜。我就是被他感动,才北上面君的。后来,也是因为君王昏庸,才又决定隐退。现在,我之所以再次出山,正是因为我知道忽必烈可汗是个相当了不起的蒙古宗王。他对儒学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宽厚仁慈,雄才大略。我有信心,凭借他,我们可以完成耶律大人未竟的事业!来吧,郝经先生,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一伟业吧!”

同类推荐
  • 把硫酸倒进去

    把硫酸倒进去

    那时候还没有微博微信什么的,也没有那么多的手机照片和举报。那时候吃啊喝啊不算个大事,客人到了桌边,桌上摆个一瓶两瓶,那是起码的。那时候餐桌上流行酒段子,掺和着各种黄段子,吃起来大家哈哈哈哈,有荤有素,五味杂陈。可是那时候迟可东已经不喝酒了,几乎是滴酒不沾。倒不是人家先知先觉,只因为他天生的酒精过敏,喝酒对他有如受刑。迟可东虽然自己不喝,却也入乡随俗,该摆酒就摆酒,该举杯就举杯,让别人喝,他自己做个样子。如果他不仅做个样子,还认真起来,那千万得小心,他会让这个灌那个,要那个灌这个,搞得一桌很热闹。
  • 大唐悬疑录1:兰亭序密码

    大唐悬疑录1:兰亭序密码

    《兰亭序》诞生二百余年籍籍无名,直到唐太宗亲手伪造,血腥推行,被捧为千古一帖,才得以流传至今。唐太宗伪造《兰亭序》真迹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历史阴谋?《兰亭序》真迹今天到底藏在哪里?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长安街头,天光未亮,大唐宰相武元衡正走在上朝路上,随身卫队的灯笼突然被箭射灭,数十名杀手从黑暗中涌出,带头者手起刀落,砍断武元衡脖子,拎走头颅。次日,女神探裴玄静收到了武元衡死前一晚临摹的半部《兰亭序》,和一首神秘的五言诗。
  • 刀尖1:阳面

    刀尖1:阳面

    《刀尖》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耗时八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忠实还原了中共王牌特工尘封七十年的传奇故事。抗战时期,日军“变态”医学专家腾村正秘制一种大规模用于中国儿童的特殊药物,服用者将大脑萎缩,破坏神经组织,心甘情愿被奴役。延安、重庆均获知了这一险恶计划,分别派出高级特工林婴婴和金深水,以粉碎日寇的阴谋。一段残酷的冒险就此展开,从那刻起,一道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让他们人头落地。“左手刀尖,右手女人;左手鲜花,右手鲜血”是主角金深水最真实的写照。他一方面要在工作上周旋于日本反间谍小组、汪伪政府、国统和共产党之间;另一方面,在感情上更要平衡于远山静子、刘小颖、革灵、林婴婴等各色女人。所有理想和情感纠葛,被抑制的爱情、被扭曲的人性、被蒙蔽的阴谋,构成那个特殊年代最危险的工作:刀尖上行走。曲终人散之后,爱情何去何从?阴谋终向何方?金深水——在阳面;林婴婴——在阴面,共同演绎一场史无前例的谍战史诗。他们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情愿生死一线,只为心中不变信念。
  • 漩涡

    漩涡

    无论在岸边还是海里,漩涡总是让人着迷却又致人死地。安迪·邓肯加入了一家香港公司,并很快发现了内部这种如漩涡般的力量。权力、金钱和地位的诱惑模糊了道德的界线,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接二连三的非法行为,把他们自己拖进了欺诈的罪恶漩涡。安迪设计陷害了一名低级文员,以挽救一名野心勃勃的投资经理的事业,从而得以迅速升职。调到公司新设的曼谷分处后,他很快卷入了一件公司丑闻和一名美丽少女的失踪事件,而保住工作和新情人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他以前珍视的所有道德原则。普雷姆·博纳米的事业也正稳步上升。服从命令的人在泰国黑帮内部能迅速升职,自从第一次杀人之后,他对执行自己老板的命令便很少充满内疚之情。
  • 因为年轻,所以我们伤得起:我是摩羯座女孩

    因为年轻,所以我们伤得起:我是摩羯座女孩

    认识梁隽绎的时候我二十二岁。那年夏天,我赤手空拳地来到这个城市。我花了一周就找到了工作,找房子,却花了近一个月。还好,总算满意。这是一个老式四合院里的一间大平房。我喜欢这样的老院子……
热门推荐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穿梭于二次元战场

    穿梭于二次元战场

    一场梦,一个人为的意外,原本战十渣的卫梓璟在机缘巧合之下,卫梓璟成为了主神的代行者开始了二次元穿梭之旅。先行剧透一波,是标准开头哟(手动滑稽)
  • 柳芒的潇洒末日

    柳芒的潇洒末日

    出于某种爱好,一个地下拳手去搬砖了,本以为可以一边搬砖一边调戏美女包工头的,没想到病毒爆发了。但这并不影响他手牵活泼傻少女,肩扛性感美少妇。吃的是变异兽肉,喝的是鬼脸花液,生活乐无边。
  • 羊脂球

    羊脂球

    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扛鼎之作!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把现实主义文学提高到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水平,为短篇小说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纪德盛赞他卓尔不群,屠格涅夫将他誉为法国文坛的天才。收录29篇莫泊桑的代表作品,包括《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篇目。法语翻译界大家柳鸣九经典译本。新课标、教育部推荐读物。随书附赠解读手册:莫泊桑的文学人生本书收录29篇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
  • 斯大林与文学

    斯大林与文学

    研究斯大林作为政治家的生平和活动的著作不可胜数,而“斯大林与文学”还是一个新课题。本书是研究斯大林文学思想和文学活动的专著。内容包括: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即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关于文学的主要论述;斯大林领导文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他制定和实行各种文学政策的过程以及他对一些文学作品的评论;斯大林与作家的关系,包括斯大林与老一代作家和诗人的交往,与苏维埃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的联系,对“同路人”作家的态度等。
  • 顾少的天价前妻

    顾少的天价前妻

    楼上老公与女明星在激情四射,楼下身为妻子的她正往粥里不断加料犒劳他。婚后四年,顾炎初拉过苏暮晚要求她履行妻子的义务,苏暮晚磕磕巴巴的说:“我们不熟。”这种老公谁想抢就赶紧抢过去吧,她苏暮晚不干了。她以这从此可以摆脱顾炎初这三个字,却有人在她耳边天天唱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 河神(古埃及历史探险小说)

    河神(古埃及历史探险小说)

    古代埃及——法老们的王国,由金子堆砌而成的国度,被贪欲击碎的传说……这是一段案耀的文明史,一段壮丽的旅途,这是英雄之间的战倒,伴随着一段不朽的爱情。 这是宏伟的、富于想象的倒说,随着一段历史的消失,一切都付于历史来评说……
  • 总裁,玩够没

    总裁,玩够没

    生活所迫,她将自己廉价出卖,金主却是冷血无情的黑街总裁,千丝万缕的关系,注定两人纠缠不休。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让她安生,要让她生不如死,他对她夜夜无止境的索取,却都无关爱情,只为羞辱;她说她要让他为各种恶行付出代价,他对她带来的伤害,她将加倍奉还。
  • 诛天魔神录

    诛天魔神录

    应预言出世,顺天道出生。本是受命于天道,却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逆天道而行,入魔道,灭天道,少年不败热血!
  • 陪你迷途

    陪你迷途

    这是一本欢乐的青春言情小说,讲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男女主人在一系列矛盾中产生爱情的故事,小说的场景地也遍布世界各地,极具格调。男主角是富三代,坐拥连锁酒店,情商却是负数,霸道中带着可爱,像是长着总裁面孔的小学生,与女主角搞笑互动不断。小说风格与当下流行的韩剧模式相近,男主帅气逼人,却不谙世事,做了许多荒唐又自负的搞笑事,而女主却像是野地中的杂草般,慢慢地改变着男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