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02200000008

第8章

【题解】

这首诗以汉武帝与皇后陈阿娇的故事为吟咏对象,用精炼含蓄的笔墨将陈皇后望幸不至的哀怨情状刻画得入木三分,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全诗并未正面叙述阿娇之“怨”,而是通过阿娇手下宫女的种种表现,如“望见葳蕤”、“扫庭花”、“传来信”,侧面衬托出阿娇本人由期待转为失落的情绪变化,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注释】

a 葳蕤:指汉武帝仪仗中华丽的羽毛饰物。

b 平阳公主:汉武帝姐姐,向武帝进献歌伎卫子夫,最终使陈皇后失宠。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a,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b,夜深还过女墙来c。

【题解】

这首诗是刘禹锡所作金陵组诗之一。金陵组诗是诗人于唐敬宗宝历年间任和州刺史期间的作品,其中包括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石头城》一诗曾被白居易誉为“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在艺术上具有很高造诣。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寓情于景,通过对典型景物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寥落悲凉的审美境界,使读者沉浸其中,回味深长。

【注释】

a 故国:指六朝。

b 淮水:指秦淮河,在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支流。

c 女墙:城上短墙,城垛。

【名句】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a,乌衣巷口夕阳斜b。

旧时王谢堂前燕c,飞入寻常百姓家。

【题解】

这首诗写作手法与前一首《石头城》相仿,亦以白描写景、借景抒情,诗意精炼含蓄而意味隽永。诗中的点睛之笔,莫过于借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的具体场景,以小见大地表现出王朝兴替、人世沧桑的深沉历史感。即如唐汝询《唐诗解》云:“不言王谢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诗人托兴玄妙处。”沈德潜《唐诗别裁》云:“言王谢家成民居耳,用笔巧妙,此唐人三昧也。”

【注释】

a 朱雀桥:又名朱雀航,东晋时建在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是城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故址在今南京市镇淮桥以东。

b 乌衣巷:东晋时高门大族聚居之地,王导、谢安家皆在此,因其子弟穿乌衣,故名乌衣巷。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朱雀桥附近。

c 王谢:即东晋大贵族王导、谢安的家族。

【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唐·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a,结绮临春事最奢b。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题解】

这首《台城》纯用赋体铺叙而成,虽不像前两首《石头城》、《乌衣巷》以巧妙含蓄见长,却别有一种清疏明朗的风致,令人过目难忘。诗中以南朝宫阙千门万户竟被一曲《后庭花》葬送的强烈对比,传达了历史无情的触目惊心,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怀古伤今的无限感慨。在金陵组诗中,刘禹锡表面上只是追悼六朝繁华,实际上却隐含着对风雨飘摇中大唐国运的深切忧虑。

【注释】

a 台城:三国时吴国后苑城,东晋改建,为东晋南朝朝廷与宫殿所在。故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干河沿北。

b 结绮临春:指南朝陈后主所建造的临春阁、结绮阁,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据《南史·张贵妃传》载:“(陈)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数十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县楣、栏槛之类皆以沉檀香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之属,瑰丽皆今古未有。”

读史(五首)

唐·白居易

其一

楚怀放灵均a,国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

是时刑方措b,此去难为心。

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

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

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

【题解】

这首诗是白居易《读史》五首中的第一首,是诗人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有感而发所作。诗中对比历史上屈原和贾谊的政治悲剧,得出一番“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的奇警议论,推翻了世人心目中普遍认为的屈原比贾谊更值得同情的观念,提出身处乱世、怀才不遇实属正常,而身处盛世、怀才不遇才是最可悲的。这篇议论卓尔不群,言他人所未言,开创了咏史诗中的翻案文章,对宋人影响深刻。

【注释】

a 楚怀: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怀王。灵均:即屈原,屈原号灵均。

b 刑方措:刑法搁置不用,喻指政治清明。《汉书·文帝纪》:“断狱数百,几致刑措。”

其二

祸患如棼丝a,其来无端绪。

马迁下蚕室b,嵇康就囹圄c。

抱冤志气屈,忍耻形神沮。

当彼戮辱时,奋飞无翅羽。

商山有黄绮d,颍川有巢许e。

何不从之游,超然离网罟。

山林少羁鞅f,世路多艰阻。

寄谢伐檀人g,慎勿嗟穷处。

【题解】

这首诗仍然运用对比手法,以历史上四个典故为例证,说明“山林少羁鞅,世路多艰阻”的人生道理,表达了诗人厌倦仕途、宁愿回归自然隐居田园的淡泊追求。在诗人看来,司马迁和嵇康虽然一世英才,但却不懂得明哲保身,以至于身遭戮辱、无力奋飞,这样的境遇远不如“商山四皓”与巢父、许由隐居山林,虽然贫穷,却能够身心安泰。入世与出世抉择,向来是古人咏史中常见的题材,此诗的特点在于尤以议论、说理见长,文字通俗易懂,这正是白居易诗歌的典型风格。

【注释】

a 棼丝:乱丝。

b 马迁: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蚕室:本指养蚕的处所,后引用为受宫刑的牢狱。

c 囹圄:监狱。

d 商山: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城西,因形似“商”字得名。黄绮:指“商山四皓”中的夏黄公与绮里季。“商山四皓”是西汉初年四位著名的隐士。

e 颍川:颍川郡,以颍水得名,在今河南。巢许:巢父和许由。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聊城,以放牧为生。

f 羁鞅:束缚。

g 寄谢:告知。檀:檀木,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木质坚硬,气味芬芳。

其三

汉日大将军a,少为乞食子。

秦时故列侯b,老作锄瓜士。

春华何晔c,园中发桃李。

秋风忽萧条,堂上生荆枳d。

深谷变为岸,桑田成海水。

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

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

【题解】

这首诗的咏史对象是两位汉初人物,韩信与召平。韩信年轻时生活潦倒,却忍辱负重、胸怀大志,最终成为西汉开国功臣,拜将封侯。而召平年轻时为秦朝列侯,年老后竟成为一介布衣,种瓜东陵。表面看来,韩信是成功者,召平是失败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韩信因功高盖主反而遭到朝廷杀戮,召平却能韬光养晦、明哲保身,并且还将自己的处世之道传授给丞相萧何,使萧何免于被刘邦猜忌。这一系列变化中反映的就是白居易所说的“势去未须悲,时来何足喜”的道理。以史为鉴,在荣辱沉浮中皆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即是这首诗要告诉读者的生活智慧。

【注释】

a 大将军:指汉初著名军事家韩信。韩信发迹之前曾经穷困潦倒,乞食为生。详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b 故列侯:指故秦东陵侯召平。《史记·萧相国世家》曰:“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

c 晔:光彩夺目的样子。

d 枳: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多刺。

其四

含沙射人影a,虽病人不知。

巧言构人罪,至死人不疑。

掇蜂杀爱子b,掩鼻戮宠姬c。

弘恭陷萧望d,赵高谋李斯e。

阴德既必报,阴祸岂虚施。

人事虽可罔f,天道终难欺。

明则有刑辟,幽则有神祗。

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

【题解】

这首诗借用尹吉甫杀子、郑袖争宠、弘恭构陷萧望之、赵高谋害李斯四段历史故事,描述了人间种种骗局与阴谋,并予以激烈批判。诗人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坚信一切骗局的真相总将大白于天下。尹吉甫之妻、郑袖、弘恭、赵高等人虽然一时得逞,然而在史书记载里,他们终究恶名昭著、遗臭万年。在诗人看来,这些真相的揭示有赖于天道和鬼神的襄助,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读者看来,这又何尝不显示了历史本身的无私与公正。

【注释】

a 传说水中一种叫蜮的怪物,看到人影就喷沙子,被喷之人就生病死亡。比喻暗中诽谤或中伤他人。

b 西周宣王时尹吉甫之子伯奇的故事,见《太平御览》卷九五零引《列女传》:“尹吉甫子伯奇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系于衣上,伯奇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伯奇牵我。吉甫见疑之,伯奇自死。”

c 战国时楚怀王夫人郑袖的故事,见《韩非子·内储说下》。

d 西汉元帝时佞臣弘恭、石显蒙蔽皇帝,谋害丞相萧望之的故事。详见《汉书·萧望之传》。

e 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先联合李斯拥立秦二世,又在二世面前构陷李斯,自己独揽大权。详见《史记·李斯列传》。

f 罔:迷惑、蒙蔽。

其五

季子憔悴时a,妇见不下机。

买臣负薪日,妻亦弃如遗。

一朝黄金多,佩印衣锦归。

去妻不敢视b,妇嫂强依依c。

富贵家人重,贫贱妻子欺。

奈何贫富间,可移亲爱志?

遂使中人心,汲汲求富贵。

又令下人力,各竞锥刀利。

随分归舍来,一取妻孥意d。

【题解】

这首诗采集战国苏秦和西汉朱买臣的历史典故,化用《史记》和《汉书》的语言,翻文为诗,生动地揭示了古代社会重视名利胜于亲情的冷漠人心,激愤之情溢于言表。在苏秦和朱买臣的典型事例中,苏秦之嫂与朱买臣之妻固然道德有亏,然而真正导致此类家庭悲剧的根源还在于社会导向的急功近利。白居易此诗即是站在这个角度上对社会人心予以规谏,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注释】

a 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字季子。据《史记·苏秦列传》载,其人早年游学数岁,徒劳无功,受到家人的嘲讽和鄙视,后立志发迹,终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

b 指不安贫贱、与朱买臣离婚的前妻见到做官后的朱买臣,不敢直视。据《汉书·朱买臣传》载:“(朱买臣)拜为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c 指苏秦妻、嫂“不敢仰视”、“委蛇蒲服”的丑态。

d 妻孥:妻儿。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a,御宇多年求不得b。

杨家有女初长成c,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d。

春寒赐浴华清池e,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f,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g,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h,惊破霓裳羽衣曲i。

九重城阙烟尘生j,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k,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l。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m。

峨嵋山下少人行n,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o,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p。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q,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r,椒房阿监青娥老s。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t,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u,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v,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w,转教小玉报双成x。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y。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z,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题解】

白居易这首著名的长篇咏史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此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诗人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曲折回旋、哀婉动人。在叙事的基础上,诗人又充分运用了传统诗歌中的抒情手法,贴切地传达出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得“长恨”这一主题在不知不觉中呈现于读者面前,凄恻缠绵,回味无穷。

同类推荐
  •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大文学与中国格调

    “中国文学的自觉”是本书特别关注并着力探讨的主要问题。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作者试图通过对具体文本和具体现象的细致解读,建构“大文学”的价值图景和“中国文学”的主体性,揭示“中国格调”的魅力和价值,进而为当下的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寻求积极的“支援意识”。大文学与中国格调信从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写作伦理,不说空话,不说废话,不说假话,体现着作者一贯的坦率认真的批评态度和细读深究的批评风格,显示出一种在质疑中建构的积极的批评姿态。这些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的反响和读者的好评,多次被多家权威刊物转载,并屡次获奖。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中国散文年度佳作

    友人的散文放我案头已有一段时间,在为写序再次阅读的时候,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如今的散文的质地和精神是什么?艺术的高线和散文家存在的底线是什么?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温暖永远

    温暖永远

    《温暖永远》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近五年间发表在各种报刊上的散文作品60余篇,约28万字。大部分作品是对亲情、友情等人间真情的讴歌与赞美,表达了“人世间真诚友善的感情才是人类永远的温暖”这一主题。文笔朴实,格调高雅,多侧面艺术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热门推荐
  • 清穿之福晋有喜

    清穿之福晋有喜

    一进王府,拂瑶小姑娘她是天天想着怎么抱四爷大腿,否则她一个小小侍妾哪里有活路。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轻痞男女

    轻痞男女

    传说千年一次轮回成全一对恋人,会是我吗?偏偏我心仪的女孩她却有着凄凉色彩的身世。我试图打开她的心结,却发现,她还有一个深藏在心底,令我痛不欲生的秘密。但这一切为时已晚,在满心期待中,我收到的却是她的亲笔遗书。故事的起源,还得从我们那不寻常的生日说起……
  • 五方帝(全集)

    五方帝(全集)

    你不愿见到我,我只能这样偷偷摸摸来看你……为什么你总是不会照顾自己,总是伤痕累累,令人放心不下?以虐得漂亮、情节与文笔俱佳成为一代虐爱文学经典。豆瓣网友短评:“白帝喊‘昭儿’时喊得我心神荡漾苏得我通体舒畅我该怎么办。”大家自此不必网上重重搜索,全本尽在此恭候各位读者!悬爱迷情亦正亦邪,甜宠虐狗激情蜜恋,经典古风携手生死,大爱讴歌一生一世!
  • 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

    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

    独一无二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指南,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西西的私人书单。打开这本无限之书,你可以停留在任何一页上。这是一册很个人的阅读笔记,如同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描述自己游历过的奇异城市一样,西西用比译文更流畅的语言重述了当代外国文学中打动人心的故事,向我们介绍她喜欢的略萨、卡尔维诺、马尔克斯、博尔赫斯、格拉斯、杜拉斯、卡彭铁尔、阿斯图里亚斯、鲁尔福、冯内古特……
  • 万劫重生

    万劫重生

    身负异宝,死而重生,这是他第二次重生!到底命运给他做了怎样的安排?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超凡的天赋,重生依旧凡人一个!不甘前世的平庸,不忿后世的恩仇,让他必须愤而崛起,与这世间英才一争高低!
  • 白古天下

    白古天下

    敢打敢拼,热血江湖,手摘日月,脚踏星空,我名古天,谁与争锋?
  • 综家教之妹妹不好当

    综家教之妹妹不好当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小说里添加‘虐’的元素,因为我最讨厌虐文了,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写着写着就变虐文了,写来写去的还把自己写哭了,而且还哭的稀里哗啦的,太丢人了有木有?!这篇文写到现在(四天左右)我写了将近五万多字,应该会继续坚持下去的!主要写的是主人公因为某些事情死掉了,然后去了各种世界之后又回来之后的事情,(因为如果详细写完全部的话,我大概会写到N久之后,所以……)中间虽然会和某些人产生暧昧的情愫,但cp什么的还没有定下来,我本人很哈委员长大人,应该会交给他吧……(谁知道呢~)所以,请各位多多留言,但不喜勿喷!那我就先谢谢大家啦!
  • 少年心理师(I)

    少年心理师(I)

    前来咨询的患者不是杀人就是自杀,治疗记录竟然变成死亡记录,被冠上煞星之称的少年心理师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前途未卜,偏又遇到移魂之人,疑问一个个接踵而来——迷途的宠物,为什么找不到回归之路?流动的沙堡,淹没的是爱情还是罪恶?被催眠的僵尸,是否可以证明灵魂的存在?瑰丽的图画,怎样才能释放女科学家迷失的心灵?当生物基因可以任意组合,当飞禽走兽能与人类器官任意交换,我们步入的到底是生命的起点,还是终点?看背负着煞星之称的少年心理师与英俊骁勇的年轻警监,携手清除人们心灵中的魑魅魍魉,拯救沉睡中的城市!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