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首联点出送行的地点和送行不及,远望孤帆的孤独惆怅之情。三四句“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诗人由视觉转向听觉,再由听觉转回视觉,通过“通感”的手法将友人渐行渐远的离别之态描绘尽致。“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二句,既是对现实景象的写实之笔,又隐含着作者对世事人生的哲理思考。南朝时佛教流行,当时的诗人普遍受到大乘空观的影响,空观认为万法唯识,五蕴皆空,认为世界的本质“缘起性空”,既然一切皆从虚空中生,那么一切还向虚空中消散。人踪不显,鸟迹空余,这两句诗语所传达出的清净寂灭之感,与诗人送别时所产生的孤独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寂寥静穆的艺术境界。“林寒正下叶”说明人生如同树叶一般,都有它凋谢的时刻,这是自然的规律,人生应该顺从。这种“顺逆由道”的思想是一种超脱式的感悟,它消解了离别送行所带来的痛苦,反而使这种痛苦成为反观内心的手段和途径。君去江汉,我归城阙,这种背向而行的结局与二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是一对巨大的矛盾。既然相亲,何必分离?人生的聚散不定与命运的无常正是作者在送别时所产生的独特心得。
【注释】
a渚:水中小块陆地。
b纶(lún):钓鱼用的线。
c城(yīn):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古指瓮城的门。
入若耶溪
南朝梁·王籍
艅艎a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b生远岫c,阳景d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题解】
王籍,南朝梁代诗人,因《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诗史。博学多才,以山水诗名世。
诗歌的开头通过近处的泛泛小舟、悠悠溪流与远山晚霞、天际长流形成远近的对比,描绘出若耶溪的静谧幽远,语言富有动态的美感。特别是颔联两句所描写的景象,令人读后产生阴阳变化的虚幻之感,使得远眺与近视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在作者的笔下,仿佛晚霞和夕照都活了过来,分别是从山峰和河流中跳跃出来的一样。这就为颈联所要营造的气氛埋下了伏笔。“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作者的通感联想,是作者的心理感受。以闹写静突出了动静的对比,是哲学上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关系的表现,即事物之间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唯心主义的观念出发,“静”与“幽”并不单单是山水所具有的本质,而是作者内心首先存在了“幽静”的意念,所以山水在作者的关照下才体现出了“静”与“幽”的一面。因此在作者看来,蝉鸣鸟叫的山林愈发幽静。这是由于作者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内心澄净的结果。
【注释】
a艅艎:吴王大舰名。后泛指舟船。
b阴霞:云霞,晚霞。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c远岫:远处的峰峦。
d阳景:阳光。曹植《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名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独酌谣
南朝梁·沈炯
独酌谣,独酌独长谣。
智者不我顾,愚夫余未要a。
不愚复不智,谁当余见招。
所以成独酌,一酌倾一瓢。
生涯本漫漫,神理暂超超。
再酌矜许史b,三酌傲松乔c。
频烦四五酌,不觉凌丹霄。
倏尔厌五鼎d,俄然贱九韶e。
彭殇f无异葬,夷跖g可用朝。
龙蠖h非不屈,鹏鷃i但逍遥。
寄语号呶j侣,无乃太尘嚣。
【题解】
沈炯经历“侯景之乱”,先后依附王僧辩、梁元帝等,甚见重用。西魏灭梁,为其所虏,魏甚礼之,授仪同三司。后放归南朝,继续受到陈代帝王的重用。
此诗应创作于作者身处关陇之时。他此时被迫出仕,实际上是背叛了故国,这令他感到痛苦和羞愧。但是身处敌营之内,又不能明白地表露心迹,所以诗人只能借诗喻心。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声吟唱,“智者”“愚者”都不能与作者对话。因为“智者”代表的是那些凛然风骨,不事二朝的忠节之士,他们鄙视诗人这种贰臣。而“愚者”作者不邀,因为他们无法体会自己的悲伤。可是世间之人非智即愚,作者只能一人孤单地痛饮,试图消解心中的不安。面对痛苦而漫长的人生,诗人只能借助于“神理”以获超脱。诗人在酒精刺激下所产生的精神癫狂状态消解了尘世间的凡俗与羁绊,从而使肉体暂时转化为通向“神理”的途径。这类诗歌中表现的生活为苦苦追寻精神解脱的中国文人提供了一种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已经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诗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a要:通“邀”。
b许史:典出自《汉书》,许氏和史氏是汉宣帝时外戚的并称,后代用来借指权门贵戚。
c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d五鼎:古代行祭礼时,大夫用五个鼎,分别盛羊、豕、肤、鱼、腊五种供品。三鼎、五鼎是士礼和卿大夫礼的分别。
e九韶:本意为古代音乐名,周朝雅乐之一,简称《韶》。这里也用来指代贵族士大夫。
f彭殇:彭,彭祖。殇,夭折,未成年而死。彭祖是古代的长寿者,活了八百多岁。作者用此对比表示人皆有死的道理。王羲之《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g夷跖:夷,伯夷。跖,盗跖。伯夷是周代的贤人,因耻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盗跖,春秋时期的大盗。前者清廉,后者贪暴,常用来比喻善恶迥异之人。
h龙蠖:语出《周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尺蠖这种小虫子身体弯曲起来,目的是为了伸长;龙蛇这样的事物,身体是要蛰伏起来的,为的是可以继续生存。意思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不妨暂时委屈一下,顺便积蓄力量。
i鹏鷃:语出《庄子·逍遥游》:“鹏高举九天,远适南海,蓬间斥鷃嘲笑之。”后因以“鹏鷃”比喻物有大小,志趣悬殊。作者这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向,任性逍遥,不愿为官。
j号呶:喧嚣叫嚷,语出《小雅·宾之初筵》:“宾既醉止,载号载呶。”
咏老马诗
南朝梁·沈炯
昔日从戎阵,流汗几东西。
一日驰千里,三丈拔深泥。
渡水频伤骨a,翻霜屡损蹄。
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
【题解】
此诗所咏对象为老马,借此表达了作者壮志不已的雄心。“老马”并非无用,它经历漫长岁月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仍能为后人提供帮助,暗示着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此诗通过描述经验累积的过程,阐述了实践是获取知识和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的哲理。诗歌的前三联主要描绘身经百战的“老马”在战场上所受的伤害,冰霜刀剑对于“老马”的肉体造成了极大的摧残,然而“老马”也从艰难困苦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年齿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使得“老马”的经验也日渐丰富。“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老马识途的故事告诫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规律,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注释】
a伤骨:出自《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赐萧瑀
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a,板荡识诚臣b。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题解】
这是一首篇幅短小的诗歌,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语短而味浓。“板荡”一词出自《诗经·大雅》,其中有《板》《荡》两篇,主要描写周厉王无道昏庸导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后来“板荡”便被用来形容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萧瑀是唐太宗倚重的大臣,他恃才傲物、性格孤僻,但是唐太宗却非常赏识他的孤直与忠贞。作者以普通的自然景物为喻,在比兴中说明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劲草”与一般的草相混同。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不易被君主所知。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人生在世,生平交游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本性不一,良莠不齐。如何才能辨别真正的益友呢?只能通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愿意同甘共苦、同进同退者才是真正值得依靠的朋友。这便是此诗所阐述的最为质朴却最为有益的哲理。
【注释】
a劲草:刚劲的小草。
b诚臣:忠臣。
【名句】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咏萤
唐·虞世南
的历a流光小,飘飖b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题解】
虞世南,初唐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这是一首清新淡雅的咏物诗,作者借咏流萤表达了物虽小而不碍其光华的哲理。“流光小”与“弱翅轻”衬托出了萤火虫的弱小,然而这样的小虫在黯淡黑夜中却努力地放出光芒,使自己的存在被众人所周知。《老子》云:“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意思是说,道虽然是无名而质朴的,很小不可见,但是天下谁也不能降服它,令其称臣。人生在世,应该努力进取,刻苦学习,即使先天条件不足或有所限制,但是无碍于人通过后天努力获得学识。这首小诗阐述了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
【注释】
a的历:光亮、鲜明貌。王勃《越州秋日宴山亭序》:“参差夕树,烟侵橘柚之园;的历秋荷,月照芙蓉之水。”
b飘飖:飞翔貌。阮籍《咏怀》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飘颻登云湄。”
蝉
唐·虞世南
垂緌a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b秋风。
【题解】
蝉的意象古今有所差异,古人认为蝉是一种餐风饮露的鸣虫,代表着高洁。作者借助于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操。“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用来借指与帽带相似的蝉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生活的虫类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诗人借以表达个人的操守,做人做官应该德行高洁,方能声名远播。“好名声”的传播不是借助于“秋风”得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注释】
a垂緌(ruí):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
b藉:借助。
【名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中秋月(二首选一)
唐·李峤
其二
圆魄a上寒空,皆言四海b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题解】
李峤,唐代著名诗人。少有文名,聪慧过人,曾梦仙人授双笔,自是有文辞。善诗歌,为“文章四友”之一。
这首小诗独抒新意,提出了一个颇具哲理意味的问题,此时此刻的明月是圆满无缺的,怎么能据此判断千里之外也是这般晴朗赏月的好天气?说不定正风雨交加、阴云密布呢。简略的语言却能发人深思,在短短二十字中融入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首先,人人皆见者未必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端,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相符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探索,提高个人认识的水平。其次,人的认识最忌讳以偏概全,人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认识能力也有高低,因此要意识到认识的局限性,注意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注释】
a圆魄:指月亮。古人认为月为阴精,故用代表阴象的魄代称之。
b四海:古代认为大陆四周皆有海,因此称大陆所在为海内,四海,意即天下。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a,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b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c,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d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题解】
张若虚,唐代诗人。诗多不存,《全唐诗》仅存二首,《春江花月夜》即其中的一篇,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本诗从描写游子思妇离愁别绪的传统内容上进行提升,深入发掘个人的精神世界,将新的思考融入其中,从宇宙人生的宏大视野去审视人事代谢,具有深刻哲理。在前四联中,作者紧扣题目,将“春江”“花”“月”“夜”等景物逐一描写,既是客观的景物描写,又营造出一种空灵的境界。面对着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月色,诗人不禁陷入沉思,成功地由写景转向抒情写理,由江月之景而至人生感悟。
人生短促、逝者如斯的时间紧迫感使张若虚的生命意识觉醒了,此诗涉及的中心是时间意识问题。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时间飞逝的诗歌层出不穷,个体生命的短暂与天地等永恒事物的对比也很常见,如“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但是张若虚却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所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虽然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作为一个种族的延续却是绵长的,因而“子子孙孙无穷尽也”的人类就可以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共存下去,这就将诗歌从哀叹年寿不永的旧习中解脱出来,使读者面对自然时能获得一种慰藉。
【注释】
a芳甸:长满芳草的郊野,郊外之地叫做甸。
b青枫浦:又名双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市,这里泛指郊外荒僻的水边。
c扁(piān)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d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曹操《短歌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名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