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对比来展示高洁品格的可贵,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个人品德,是一篇寄傲之作。诗中主要展示了世人的误解及作者的达观和坚韧,这种对立的矛盾隐含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即个体的自我认知与群体的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作者以一种自我勉励式的语言,宣告了自己所具有的“松月”之心是不会被世人误解的目光所伤害的。这种潇洒放旷、任人评说的态度显示了作者在面对纷纷扰扰时,持有的独立傲岸的自信和坚毅贞正的品质。这种自信根源自儒家哲学“毁誉能容随风吹”的教导,《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换言之,孟郊作为一名饱受儒家思想教导的信徒,他在诗中阐发的哲学思想实际上正是传统儒家哲学所提倡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
【注释】
a风霜力:指代外界的摧残或艰难困苦。
b贞明:坚贞清白的节操、坚贞贤明。
浪淘沙(九首选一)
唐·刘禹锡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a似沙沉。
千淘万漉b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题解】
《浪淘沙》共九首,作于诗人被贬夔州之时,在这组诗中,围绕着大浪淘沙这一中心议题,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种种思考。本诗为其中第八首。
此诗首联以作者遭逢谗言,被贬夔州为始,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形象概括。刘禹锡仕途坎坷,屡遭政敌打击。对他来说,小人进谗是家常便饭。他相信历史的裁判,故而对生活始终充满乐观和自信。经过历史的千淘万漉,所受的那些谗言总会吹落洗净,自己如同真金一般的品质也必定会显露出来,大放异彩。诗歌的尾联,其本意是用时间来检验真理,引申出的含义是,做人做事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道路,通过不懈的努力来证明自己道路的正确。毅力对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奋斗的过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下来,经过不断地淘汰披捡,最后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注释】
a迁客:指遭到贬斥放逐之人,或遭贬迁的官员。
b漉:过滤。
【名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酬乐天a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b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c,到乡翻似d烂柯人e。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题解】
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白居易此时也从苏州返回东都,二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有感于二人漂泊落拓的生活窘境,创作诗歌赠予刘禹锡。刘禹锡也以此诗回赠,表现出他对波折人生的辛酸体悟和自我排解的豁达豪爽。总体来说,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乡以后因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本诗的名句,也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此联常常被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注释】
a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b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
c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d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e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赠长沙讚头陀
唐·刘禹锡
外道邪山a千万重,真言b一发尽摧峰。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c。
【题解】
讚头陀是刘禹锡在长沙结识的一位僧人。刘禹锡本人亦尊奉佛教,他早年跟随诗僧皎然学习诗歌与佛学知识,对佛教义理体会深刻。这首诗也是作者对佛教哲理的诗性阐发,作者描述了修禅过程中所要经历的考验,千万重“外道邪山”,正是阻挠修行者前进的种种障碍,是摆在修行者面前的自身邪念和外界诱惑。“真言一发尽摧峰”指的是,面对种种外道诱惑,修行者都应该通过自身的修行来获得本心的解放,求得正果。“真言”代表了对于佛陀之法的领悟,其根本就是对心灵的净化。诗的后两句谈的是修行的方法,如何能解脱烦恼呢?这就需要修行者澄观静照,直视并破除自己内心邪恶丑陋的杂念。
【注释】
a外道邪山:邪魔外道,内心的种种邪念与外界的诱惑。
b真言:梵语,音译为曼怛罗、曼荼罗。又作陀罗尼、咒、明、神咒、密言、密语、密号等。即真实而无虚假之语言之意。或又指佛、菩萨、诸天等的本誓之德,或其别名;或即指含有深奥教法之秘密语句,而为凡夫二乘所不能知者。
c恶龙:也称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题欹器图
唐·刘禹锡
秦国功成思税驾a,晋臣b名遂叹危机。
无因上蔡牵黄犬c,愿作丹徒一布衣d。
【题解】
欹器是古人设计的一种用来代替座右铭的器具,历代统治者将其放在座位的左右,用来提醒自己,做事情要符合中庸之道,适可而止,慎防出现“满则覆”的结果。刘禹锡此诗名为“题欹器图”,隐含着警戒自己中道而行的含义。诗歌列举了历史上著名人物的遭际来表达“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如秦朝李斯和东晋诸葛长民,因为贪恋权势与名利,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他们不是不懂得“满则覆”的道理,身边曾有人提醒过他们。但是,权力与金钱往往能够遮蔽人的眼睛,对于雄才伟略、身居高位的政治家尚且如此,一般人又怎么能逃出名利的诱惑呢?作者的思考和提出的问题值得所有读者深思。
【注释】
a税驾:解驾,停车。
b晋臣:指诸葛长民,他是东晋的大臣,曾督青扬二州诸军事,领青州刺史,又领晋陵太守,镇丹徒。
c上蔡牵黄犬:李斯家乡在上蔡,他在刑场上对子弟哀叹道:“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用此典形容未出仕前幸福快乐的平民生活。
d丹徒一布衣:诸葛长民临难之时,思为丹徒布衣,慨叹富贵不可取。后遂用“丹徒布衣”指平民,称识破官场诡危的人。
放言(五首选一)
唐·白居易
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a无。
但爱臧生b能诈圣,可知宁子c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d,可怜光彩亦何殊。
【题解】
这首诗是《放言》系列组诗中的第一首,主要关注了“真伪”问题。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们以何标准来判断?诗人举了两个例子,一是臧武仲智谋多端,能够欺骗大众,二是宁武子装疯卖傻来躲避乱世,世人却反过来笑他愚钝。这两个例子说明,人有可能被事物呈现出的表象所欺骗,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也难以避免。然而,萤火虫的光芒始终不能与真正的火光相比,再光洁璀璨的露珠也不是真的珍珠。他们虽然都能从表象上欺骗一时,但是却经不住实践的考验及真假之间的对比。这更提醒读者,不要被假象蒙蔽了双眼,要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或者说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注释】
a底事:何事、此事。
b臧生:臧武仲,春秋鲁国大夫,臧宣叔之子,矮小多智,号称“圣人”。
c宁子:宁武子,春秋卫国大夫,谥号武子,故世称宁武子。《论语·公冶长》曰:“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后以“宁武子”形容国家安定有序则进用出仕,无道混乱则装疯卖傻以躲避祸乱,以便等待时机。
d燔柴:本为祭祀时焚化祭品所用的礼法,借指火光。照乘:珠名,能够照亮车辆的大珠,即今日所说之夜明珠。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a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题解】
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阴历四月九日,白居易被贬江州,与友人相约同游庐山大林寺。人间与大林寺仿佛两重天地,四月初夏,平原上的花朵已经凋谢殆尽,然而在此深山古寺中,桃李却刚刚绽放花容笑靥。诗人曾苦苦追寻春的踪迹,却一无所获。谁知春光并未归去,它悄悄地转移到这人迹罕至的僻静山寺中来了。诗人的惊讶与欣喜可想而知。这首小诗所表达的哲思与禅宗所说的“顿悟”有些类似之处,春光也可指代诗人所追求的禅机或真如,在求索过程中,诗人费尽心力却终无所得,反而在不经意处获得了菩提。禅宗修行的方法是“以心传心”和“明心见性”,一切佛法皆在自身之中,不需向外求,佛性就在人的心中。
【注释】
a芳菲:花草。
答友问
唐·白居易
大圭a廉不割,利剑用不缺。
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
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题解】
此诗是作者与好友元稹之间的唱答之作。元稹在《谕宝二首》中提出了“圭璧无卞和,甘与顽石列”的疑问,抒发了有才无用、沉坠泥中的感慨。作者以此诗作答,宽慰自己的好友。大圭虽然类似于剑,但却不能用来伤人。作者此处又用了“廉不割”的典故,“廉不割”出自《礼记·聘义》:“廉而不刿。”“廉”指棱角,引申为廉洁正义、刚直方正。“刿”,割伤之意。意思是说,正直的人虽然棱角锐利,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伤害他人。这就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所提倡的“德行”。
“德行”并不是要求正直的人放弃刚直的本性,和光同尘。具有“德行”的士大夫也不会磨去其棱角,“利剑用不缺”就是这个意思:锋利的宝剑不会因为屡次使用而缺损。玉与铁因为其性质不同而各有自己的特性,将其置于洪炉,“铁消易如雪”,而良玉则毫发无损。作者认为人是否能经得起考验,与其才学高低并无直接的联系,而是与道德品质有关。这就是作者心目中所认为的“德”与“才”的关系,并强调了德行重于才学的道理。
【注释】
a大圭:古代帝王手中所持的玉制手板,形状狭长而锐上尖角,类似于宝剑。
画松
唐·元稹
张璪a画古松,往往得神骨。
翠帚扫春风,枯龙戛b寒月。
流传画师辈,奇态尽埋没。
纤枝无萧洒,顽干空突兀。
乃悟埃尘心,难状烟霄质。
我去淅阳山,深山看真物。
【题解】
这首《画松》是元稹为张璪所画的松树题写的。其作画不求巧饰,不重视外形的形似,重在内心对景物的感受,得鱼忘筌,描摹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神态。这就是此诗“往往得神骨”一句的来历。不论是具有生命力的,还是已经干枯的枝条,张璪都能描绘出其各自独特的形态,或者说依照其独特的形态赋予相似意象的精神。
庸俗画师的松树既无潇洒的枝条,又无昂扬的精神,将万年老松本身所蕴含的奇态湮没殆尽。因为平常的画师心中并无松树的形态,他们的本心被尘灰所蒙蔽,无法体味到自然所体现的至道。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境界在于极貌写物、体物为妙,通过真切而准确地刻画景物的形貌情态,达到钩深索隐、穷形尽相的程度,这就突破了一般“巧构形似之言”的境界。这就要求创作者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善于体悟外界景色的纤细变化和不同。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还应将作者的心灵融入到景色中,使“无我”之境化成“有我”之境,再由“有我”返归“无我”的质朴自然。作者感受到了张璪画中体现出的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意境,以及他们从禅宗“明心见性”哲思中所提炼出的创作精神。
【注释】
a张璪:字文通,中唐时期著名的画家,其技法受王维水墨画的影响,人称“南宗摩诘传张璪”,他创泼墨法,工于松石。
b戛:本意为戟,借以指代松枝的形态。
楚歌(十首选一)
唐·元稹
其九
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
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
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a。
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
【题解】
元稹自元和五年被贬后,一直在南方游历。元和九年,他受潭州刺史张正甫所邀,游历湘楚等地,《楚歌》十首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九首,主要描绘了长江三峡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