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0700000002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成外因看,实质是“寒暑文化”(代序)(2)

认识到这种影响之后,我思想上豁然开朗,“势如破竹”地主动研究气候对各种文化的影响,现在大体初步完成了“24节气文化”、“古诗词文化”、“中国园林文化”、“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中国民俗文化(衣食住行、民间竞技等)”等多方面的研究。部分阶段性成果先后发表在《气象万千》第三版(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和第四版(湖北少儿出版社,2009),以及其他文章之中。本书是我到2012年10月为止的研究总结。当然,这种文化影响至今仍在研究之中。

对湖北少儿版《气象万千》的介绍文章发表在《科学时报》2010年1月28日上,题目取为“弘扬传统文化,自然科学有责”。发表后立即被中央《求是》杂志社办的“求是理论网·求是论坛”转载,至今网上还能查到。文中我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包括气象学在内的各种自然科学环境(例如植被、地形、土壤、水文学等)中,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们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自然科学可以(也有责任)帮助解释传统文化中许多科学问题,甚至可以帮助判断、解决文化界历史上的有关争论。例如,后来我在《中国科学报》2012年6月22日发表的“异事惊倒百岁翁——苏轼《登州海市》诗并非造假”。历史上,苏轼“登州海市”诗一直颇受争议,大都认为苏轼到任仅5天就离去,很难遇见罕见的海市蜃楼;而且苏轼来登州(今山东蓬莱)时已是初冬,而登州海市一般只在晚春初夏季节才有出现。因此有不少人认为此诗造假。历史上虽也有人认为不是假诗,但举出的观点证据,多是从苏轼的人品、道德等方面。而我给出的恰恰正是从气象科学原理上,指出苏轼诗是真的,而且证据就在此诗之中(发表后至今尚未听到反对意见)。而这类科学问题,只靠文学家自己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三次认识飞跃——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成外因看是一种“寒暑文化”

第三次飞跃发生在今年,即2012年,进一步认识到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所有环境因子中,气候因子是其中最重要的因子,而中国气候各气候要素中又以“寒暑”最为重要。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寒暑文化”。而且我还进一步称这种冬冷夏热气候为“母亲气候”,正像我们称黄河为我们的“母亲河”一样。

这次飞跃的发生,还要从2006年《科技日报·经济特刊》副主编尹传红先生的采访说起。他的采访结果“科学探索和科普创作相伴而行——访林之光”发表在2006年第4期《科普研究》(中国科普研究所主办,双月刊),后转载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科普创作通讯》2006年第4期(季刊)上。6年后他准备把他采访过的许多位科普作家的文章集结成书,希望我能协助他对6年前的采访文章共同进行修改补充。我也希望借此把我对中国气候的认识再提高一步。

但是,关于中国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虽然研究了其中不少方面,但都是并行的,没有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没有从形成外因角度总结出其中的主要矛盾,或者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来。实际上,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已经徘徊多年,这次尹传红先生的补充采访,促进了这次飞跃的诞生。因为我想到,中国大陆性气候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即冬冷夏热和冬干夏雨中,又以冬冷夏热为最主要。因为对我国而言,冬季风寒冷才会干燥,夏季风高温才能多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从形成环境原因角度看,应该是一种“寒暑文化”。

那么称中国传统文化为“寒暑文化”有些什么具体证据吗?

证据太多了,因为冬冷夏热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深入到了骨子里去了。下面举出其中五个例子。

例一,“一年”竟可以说成“一个寒热”。

金代元好问曾有一首著名的词《迈陂塘·雁丘词》,其中前五句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说的是他在旅行途中见到有人张网捕鸟。捕鸟者告诉他,一对大雁同时落网,一只被捕,另一只挣扎脱网飞去。但是不久又飞回来在空中盘旋,见到伴侣被宰杀,一个俯冲头触地殉情而死。词中“几回寒暑”就是说这对大雁已经双宿双飞多年了。

毛泽东在他的《贺新郎·读史》中化用元好问的“几回寒暑”为“不过几千寒热”,是说人类的铁器时代只不过经过了几千年。改寒暑为寒热除了韵脚原因外,我认为也令词中冬夏的冷热对比感觉更加强烈。

例二,由于古人多贫穷,最畏冬寒。因此使古人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多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读书人为“寒士”,寒士出身于“寒门”,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称艰苦攻读为“十年寒窗”,称因贫困而出现的窘态为“寒酸”,甚至日常见面问候起居的客套话叫“寒暄”(“暄”即温暖),等等。

“寒暄”是古人十分重视的礼节,“不遑寒暄”只能是在事情极为紧急的情况下发生。但如果一般情况下不先进行寒暄,会被认为不礼貌,甚至会有严重后果。例如,《旧五代史·钱鏐传》中记载,由于钱鏐上书中不叙寒暄,还被上级借故免去了他吴越(地方)国王的封号。

例三,古人经常使用成语“世态炎凉”,感叹社会上有些人见到有钱有势者趋炎附势、逢迎巴结;见到无钱或失势者疏远冷淡。例如文天祥《文山文集》中,“昔趋魏公子,今事霍将军。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现代季羡林老先生2000年甚至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世态炎凉》。

例四,中国古诗词中对我国冬冷夏热的描写,在世界上从数量上讲最丰富,内容上最鲜明极端。例如,描写冬冷,唐孟郊说,“寒者愿为蛾,烧死被华膏”(愿以一死换来瞬间温暖,摆脱寒冷);清蒋士铨“自恨不如鸡有毛”读来更令人酸楚。描写夏热,古诗中那汗流得如“泼”、如“雨”、如“滂沱”,热得韩愈“如坐深甑遭炊蒸”(人在蒸笼中);热得杨万里“不辞老境似潮来”,但求“暑热如寇退”;热得王维甚至要到宇宙外真空中去凉快凉快,连命都不要了。

例五,20世纪60年代**同志的座右铭:“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敌人要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用生活中冬冷夏热的鲜明四季来表达他鲜明的人生爱憎,是十分独到、十分形象的。

请问,这样一种气候,一年可以概括为一个“寒热”,老百姓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叫“寒暄”,为人处世势利眼可以叫“世态炎凉”,冬冷夏热得诗人常常“寻死觅活”,冬冷夏热甚至可以进入人的座右铭。请问这样广泛、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的传统文化为什么不可以称为“寒暑文化”?形成这种文化的气候为什么不可以称为“母亲气候”?

中国古人十分崇敬天地。“天”实际上指的是气象条件,地则是土地条件。天地结合才能生产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我们古人最早是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赖黄河冲积的土地以耕种,赖黄河水利以灌溉,因此黄河被称为我们的“母亲河”。实际上,连河流的性格也是由气候决定的(俄罗斯科学家伏耶伊科夫就曾说过,“河流是气候的女儿”),例如黄河夏雨季中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冬季中涓涓细流,使人“有眼不识黄河”。这种显著的季节变化,就是我国北方冬干夏雨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所造成的。

但是,我们的“母亲气候”并不只有气候资源带来的“哺育之恩”,同时也有她严厉的一面,即大面积“旱、涝、风、冻”气象灾害。但也正是这些气象灾害,迫使人们与大自然作斗争,例如,为了衣食温饱,人们发明了24节气文化;为了治病和健康,发明了中医和中医养生文化,等等。从而锻炼了我们的生存技能,培养我们成为勤劳、聪明的民族,诞生了世界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母亲气候”不亦可敬、可爱乎?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比起冬暖夏凉的同纬度西欧来,冬冷夏热气候确实不大令人舒服。但是,人是可以能动地适应气候的。例如,我曾经去过冬季天天都零下40多度严寒的“北极村”黑龙江漠河,也去过夏季天天都有40多度高温的新疆吐鲁番,但是那里的人们无不都“谁不说俺家乡好”!他们从不曾想要移民到“四季如春”的昆明去。

所以从环境形成原因上说,这种冬冷夏热的“母亲气候”,诞生了具有鲜明“寒暑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是吗?

愿听专家和读者指教。

林之光

2012年10月于杭州

探望98岁岳母黄韵聪老寿星

同类推荐
  • 灵山秀水之间

    灵山秀水之间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江泽民在为中央党校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作的序中指出:“抓紧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干部要从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对于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高度认清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 天文:太空深处的发现

    天文:太空深处的发现

    金星的自转非常缓慢,周期为243天,比它的公转周期还要长。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别的大行星相反,即自东向西旋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金星的逆向旋转呢?至今这还是一个谜。在太阳系已发现的八大行星之中,有七颗行星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自转,只有金星的自转方向与众不同,呈逆时针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人类生活在金星上的话,人们看到的太阳将是西升东落。金星一般被人看作是地球的姊妹星,它的自然条件与地球非常相似。
  •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动物:复杂的动物档案

    抹香鲸不但个头大,捕食凶猛,其外形也很奇特,就像一个大大的蝌蚪,而脑袋就占了整个身体的1/4,看上去有头重脚轻之感。它那个大脑袋可不是空的,里面储满了鲸油,一头大抹香鲸脑袋里的油,重达1000多千克。人们还发现,抹香鲸的油是所有鲸类中最纯净的。这样一来,抹香鲸就遭了殃,人们为了牟取暴利,肆意捕杀,使抹香鲸的数量锐减,从原来的一百多万头,减少到现在的几万头,面临灭绝的危险。为了挽救抹香鲸的命运,世界各国都制订了一些保护措施,并在海洋里划出禁猎区。
  • 南海远方的家

    南海远方的家

    本书稿是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伊始和另外两名作家合著的一部报告文学。作者们用两年时间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体验生活。作家姚中才在美济礁守礁两个半月,阅读了大量材料才定稿。本书以南渔政巡航,护渔,守岛守礁为主线,辅以海洋知识,渔业生产,地理,历史和现状作了详细的描写。并且对南海渔民在南中国海的生活,风俗进行了真实记载。
热门推荐
  • 河对面的标语

    河对面的标语

    李小军放学一回来,就去邻居家帮忙。说是帮忙,其实还是挣钱。邻居家修的是两层砖房,大人砌砖,挑水泥,抬水泥板,小孩搬砖,从一楼搬到二楼,一块砖给一分钱。李小军将三块砖摞在一起,弯腰抱了抱,没抱起来,取下一块,抱起两块砖就往楼上走。楼上已经有好几个小伙伴了。他们只顾干活,顾不上打闹,这与平时一点都不一样。见李小军从临时搭建的木板楼梯上上来,虎子就说:嗨,小军,你看,你爸睡觉的地方咋有那么多字?小军还没把怀里的两块红砖放好,仰起脖子去看,果真看见了。他有些奇怪,怎么那么大的字呀,还写在牌子上,牌子方方正正,白底红字。
  • 棋仙

    棋仙

    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被学校开除了,拿着退学通知书走在路上,陈华龙突然想起来父母已经不在了,回家以后再也没有人骂自己了,他终于流下了眼泪!不谙世事的陈华龙除了下棋好像什么都不会,他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他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吗?老天爷还是很垂怜他的,天玄冰镯把自己带到了虚拟的世界。更是有幸进入了奇丽棋校,虽然吃尽了苦头,可是在这个以棋力定高低的世界陈华龙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在这里他从一个窝囊废蜕变成一代棋仙,不过这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 青城

    青城

    青城山脚下的佛洛镇早早打开了城门,城内大街两侧已经开始叫卖起了各式的小吃买卖,黎斯进了一间面店,透过低垂的屋檐看不远的青城巨影,已经变得朦朦胧胧的不清晰。黎斯吃了没两口面,突然听到对面传来的喧闹声,他抬起头看过去。对面是一家客栈,牌匾上书写着四个字“青城客栈”倒也对景。客栈里有几个人在吵闹,一名豆蔻年华的少女叉着腰堵在客栈门口,模样英武,两道剑眉耸入云鬓,同少女对峙的则是客栈掌柜还有几个伙计,黎斯注意到在少女不远的一张桌旁还端坐着另外一名相貌格外出众的少女,清丽面庞上微带病容,她穿着一身绿裙,而英气勃发的少女则穿着一身红装。
  • 巅峰争斗

    巅峰争斗

    在这个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一个人是庸手。各个身怀绝技不容小觑,即使是一个无名小卒他也能瞬间血洗一个门派。在这个高手如云、尔虞我诈的世界,没可能置身事外。所有人都必须参与斗争,不仅仅是武技无限对决更是智谋的巅峰决斗。这里的人物到底厉害到何种程度?神兽的力量运用于自身,那是何等的强大整个世界将为之颤动!
  • 内功四经

    内功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逐妖媚影

    逐妖媚影

    神明:自古人与妖相恋就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若是人与妖相恋既是违背天规!妖怪:为何不合情理?人有心,妖有心,神明亦有心,有心就会情动!妖魔:哈哈,站在凡人的头顶,主宰世间“真理”的大人物们总是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鬼冥娘娘,你可以罚我永远近亲不了任何人、妖怪,但是你永远不能阻止我的感情。困世咒让我接受百世的孤独和痛苦,解除身上的枷锁的钥匙一直都在……
  • 超强手机系统

    超强手机系统

    获得超强手机系统,可以下载各种APP。游戏APP,可以升级打怪,在游戏商城强力道具。地图APP,可定位寻宝。新闻APP,可听八方风云,趣味八卦。……美颜相机,也真能美颜。……新书《惊世邪帝》已经上传,求支持!!
  • Satires of Circumstance

    Satires of Circumst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凰梧桐木

    凤凰梧桐木

    失忆的少女,碧蓝的眼眸一睁,竟引来了无数只奇异的蝴蝶,这究竟是梦,还是又一次命运的回转?灵蝶皇,本是一只稀世灵蝶所化人形,为保护灵蝶们经历了三次天劫;又抵御各方魔族。渐渐的,她的法力和生命力耗尽。为继续保护灵雪峰,她想出一个办法:以自己的心脏为媒介,去往人界,收集各方能量。而代价便是——忘记在人界的一切。黑暗的重临,一世又一世苦苦寻找的缘分,难道就这样化为虚无了吗?不,绝不可能!笙篁再次重归于世,来斩断曾经从她手里侥幸逃脱的黑暗。时间回转,流水重覆。纷飞的灵蝶翩翩舞动,而少女的记忆,却如消散的碎片,再不回来。人间的一切,她都可以忘,可唯独那银发的血族,她怎么也忘不掉。
  • 叶脉奇缘

    叶脉奇缘

    离经叛道的去深爱上即将消失的事物,消失之后,内心也变得虚空。当你发现所爱上的也是虚空,你究竟怎样才能重返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