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10900000003

第3章 钝词:拥紧,用生命温暖那些生锈的词语(3)

再没有如此稳重的行走了,老牛的蹄夹走过万物苏醒的大地,留下一枚枚泥土的印章。不需要褒奖,田野上拔节生长的庄稼就是最好的馈赠。不需要催促,一步一个脚印的乡村,从来就是这样稳稳前行。你见过波浪连天的海么,一头老牛所驾驭的乡村世界,就是一艘通向黎明的方舟。云开了,雾散了,天空中飞鸟在翱翔,田野上羚羊和驯鹿在奔跑,没有一个物种不沐浴大地的恩泽,但没有一种动物能像一头牛那样可靠忠诚。

打犁杖的六爷,是村里最好的木匠。单是选材,六爷也会在一根木头前静默良久。梧桐树,轻便而空灵,可以打造女子的妆奁。一口梧桐木的木箱,历经百年,依然保持原有的形状,敲上去空空有音,仿佛能听见焦尾桐琴的清音。一株历经沧桑的苦楝树,一生养育了无数可爱的麻雀精灵。它们喜欢在树枝间穿梭,它们喜欢苦楝树上金黄的果实,它们执拗地把乡村当作可以托付前世今生的家园,叫醒黎明,唤醒炊烟,为寂寞平添一缕清澈的音符。这株已有五十年树龄的刺槐树,还是父亲在小时候,牵着祖父的衣角,栽种在庄稼院里的。洒落过槐花沁人心脾的清香,蓊郁过遮天蔽日的阴凉。终于有一天,父亲狠狠心,将刺槐树放倒。轰然倒塌的瞬间,一副上好的犁杖,已在父亲的脑海中有了雏形。多么圆润的把手,多么沉实有力的杖柄,每当父亲坐在田埂上,轻抚一把远年的犁杖,就好像在轻抚情人的脸颊。

那肯定是块上好的铸铁。你能看出作为一个打铁人严肃的表情。淬火,煅烧,锤打,在千百万次的叮当声中,唤来一面犁铧上隐隐的青锋。犁铧不需要尖锐,太过尖利的锋芒会触痛大地的肌肤;犁铧不需要冷漠,太冷漠的表情会冻结春华秋实的热情。一面犁铧是内涵丰富的语言大师,当深深地插入泥土,种子播种的诗行、季节凝成的段落、露珠凝集的词语,已然将乡土的沉浑与壮美抒写得淋漓尽致。父亲在面对一面犁铧时的神情是缄默的,在缄默的表情之下,父亲在如镜的反光中,看见自己与泥土相亲的一生。

学吧,学会像一头牛那样,沉着而坚忍,才能开垦出水草丰美的生态家园。

学吧,学会像父亲一样讷言而温情,才能深入泥土的精髓,一次次耕耘,一次次收获,度完这辛苦而充实的一生。

学吧,学一架犁杖,它的沉默就是最好的表达,它的表达便是秋日田野上沉甸甸的谷穗。

我深深记得那样一个暖暖的黄昏,家园的落日挂在玫瑰色的穹顶,父亲交给了我那把鞭子,也教给了我所有与泥土相关的箴言,学会与泥土相偎相依,便能迎向一个华枝春满的生命轮回。

无疑,我的双手在颤抖,当刺槐木的把手握在掌心,我能感知到来自泥土深处大地的心跳。我知道,那天的老牛不是由我来驾驭,而是一头阅尽人间春秋的老牛,在牵引我走向远方的路。那天的犁杖也是隐忍而屈从的,它知道每个乡间的后生就是这样生涩地一路走来。犁沟是弯曲的,在弯弯曲曲的犁沟里,我的身影从此叠印于泥土里。从此,无论过了多少年,在深情书写乡村的很多桥段,你都会看见我的名字。

走过就是走过,在最后我宁愿放弃抒发作为一架犁杖的落寞与失意。无论时空如何转变,在史书的册页里,在永恒的大地上,在某个小小的庄稼院里,一架犁杖选择尊严地老去,告诉我,不要轻易遗忘故乡和土地。

石磨:烟火人间的天与地

石磨住在村子里,哪个村子里都有一盘经年的石磨。一个磨盘是天,一个磨盘是地,天罩着地,地撑着天,就有了村庄里饿不死的日子。

磨盘是圆的,人要围着磨盘转,转进去的是粮食,转出来的才是面粉。日头沉入大地,夜沉星稀,一盘老磨的光阴刚刚开始。蒙眼的驴若是喂足了草料,咯噔咯噔的蹄声,像钟表一样有旋律。人围着磨盘,把溢到边上的粮食撮进去,撮进去,白生生的面粉就这样硬是碾了出来,像雪那么轻盈,却又让人心里觉得沉甸甸的。

沉甸甸的是那些忘不下、丢不掉的老光阴。三娘和娘是妯娌,是多年的老相好。父亲一生气,娘就往三娘家跑。父亲虎着脸:好到一个碗里,好到一口锅里,好到一个被窝里就永远别回那个家。娘就眼里带着泪花笑,笑父亲是个蒙了眼的瞎驴,啥也看不清,就只会埋怨。

局势不好,年成也不好,一家都是张嘴等吃的货,娘比谁都着急。榆树皮是不错,滑溜溜,甜丝丝,熬了锅稀粥,像一群捉不住的鱼。村西的二闹,饿得两眼直发绿。二闹娘熬了榆树皮粥,刚开锅,二闹不分青红皂白盛了一碗,一小段儿榆树皮哧溜下肚,还保持着火的温度。娘说,二闹死得惨,躺在地上打滚,一会儿喊饿,一会儿喊烫,再一会儿就翻了白眼。娘和三娘心比较细,跑了很远,在小河滩上挖茅根。茅根就是茅草的根。剥光了树皮,割完了野草,只剩下这片小河沟天偏地远,还藏着很多茅根。榆树皮晒干,茅根晒干,娘和三娘用石臼捣碎,放进磨盘里碾磨。

那时的驴都是公家的驴,没人敢借给你。没有驴不怕,人有时两眼一闭也能充当一头驴。星星亮了在推磨,月亮挂上树梢还在推,草虫唧唧,三娘喊着脸色蜡黄的娘歇一会儿,咬几粒队里卖粮遗落在地上的干玉米。三娘累了又换娘,娘说,熬吧,只要这把老骨头还在,说不定还能活出一片天。

石磨保持沉默。在古老的乡村一隅,从不显山露水,也不向天地倾诉。石磨旁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在春天开了很多梧桐花,不知何时飞来一只鸟,在树杈上衔枝筑了巢。不出门打食的时候,它就在树枝上看院子里的光阴,光屁股的娃儿渐渐长成了一头小牛犊,可以甩开膀子帮衬母亲推推磨了。满脸鼻涕花的小妮转眼就长成了大姑娘,坐在门槛上绣鞋垫,两只鸳鸯一朵花,三片荷叶一汪水,荷叶长着长着就擎起一只莲蓬。莲子虽苦却清心,苦难里熬出来的娃儿大都质朴单纯。

石磨在,梧桐树就在。开了好看的花儿的梧桐树,就留住了浪迹天涯的飞鸟。鸟儿像村子里的人一样勤快,夜里推磨撒落的谷粒,鸟儿一瞅一个准儿,从高高的树上落下来,一粒粮食也不肯荒废。三娘坐在树墩上,纳鞋底。不知为啥,三娘一辈子也没生下一儿半女,没有一儿半女并不代表不能享受天伦。很多年以后,村子里长大的男娃女娃,都管三娘叫三娘,好像每个人都是三娘十月怀胎生下的儿女。三娘勤俭,忙的时候在地里干活,能顶一个壮劳力;闲的时候就在家里裁衣服做鞋子。谁没穿过三娘做的虎头鞋呢?白的底,绿的帮,像是一片青绿的山野,一只活灵活现的斑斓虎就在山林里隐藏。三娘说,是小子就不怕调皮捣蛋,能吃能干能懂得老人心意,长大了肯定能有大出息。

石磨看着,看着一座充满烟火气息的院落,看着院子里进进出出的人。一盘石磨,或许年深日久就具备了某种神性,就像一位入定的老僧,保持着素食主义的原始与单纯,善良与悲悯。也许这盘磨从人们没剪辫子的朝代就存在,一个赶脚的石匠,耗费了很多时光,才叮叮当当敲打出一对浑圆的磨盘。那流溢的火星就是火种,点燃人们活下去的希望;那粗糙的纹理就是乡间磨砺人的岁月,将坎坷与苦难一一吞咽入喉,喂养成铁打的乡村骨骼。

石磨最善记忆,记着风尘仆仆归来的父亲和母亲,在孩子面前一扫满脸的沧桑与颓唐,嘴里哼着不在调子上的谣曲,一步一唱,推动咿呀旋转的老磨。也许你会觉得父亲就是一片天,母亲就是脚下的土地,沉闷的日子太过漫长,而天地恒久远,在轮转中赐予了我们风雨阳光与活命的粮食。

那头蒙了眼的驴子,也是乡土矢志不渝的信徒。它相信每一个步伐都能抛却一丝苦难,它相信转过漫长的黑夜之后就是黎明。

黎明,出奇地静谧。一株草从脚下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它觉得生的重量其实很沉,就像一盘石磨,悬挂在头顶。但草不会气馁,一株草弱不禁风,很多草籽的力量凝集在一起就能奔向光明。

安放石磨的砖台子老了,一层层剥落,落在地上很多碎屑。转动石磨的木杆老了,下雨天长出很多木耳。但石磨的记忆从未老去,娘和三娘依旧喜欢呆在老磨旁,唠叨那些老去的光阴。梧桐树老了,但梧桐树上的飞鸟从未老去,一代代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一声声婉转的啼鸣,在召唤回家的孩子。

三娘的记忆也像石磨那样清晰。有子有孙又添了香火的人总爱去三娘家串门。三娘记得狗蛋出生那天,西北角黑压压过来一片云,黑云下面传来骇人的枪声。三娘记得二丫出生的那天,村里分田分地,为此才分得一盘老磨,放在破败的院落里。我问三娘我出生的时候什么光景,三娘的眼里尽是哀伤。她说那一年死了一个伟大的人物,整座村庄都笼罩在一片悲痛之中。

被野草倾倒的石磨有些孤独,但谁能说孤独不是一所最好的房子呢?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翻阅泛黄的日历,哪一页记录下曾经的苦难,哪一页记录下乡村的真实,哪一页又曾镌刻一盘老磨忧伤的泪痕。

一个磨盘是天,一个磨盘是地,天地轮转,才有了我们那些刻骨铭心的日子。

簸箕:野地上走出来的野孩子

用来编织簸箕的叫做簸箕柳,簸箕柳又叫杞柳,长在一大片茫茫的野地里。野地就是野地,不适合生长庄稼,但并不妨碍长草。能长草的地方,就能生长葳蕤的杞柳丛。

野地里的野风吹过,吹落沾满柳叶的露珠,吹出沙沙的声响,像弹奏一曲委婉的春之圆舞曲。在我的眼里,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这些可爱的乡间少女啊,用来编织簸箕,你想会多么充满灵性。洁净的阳光下,母亲坐在庄稼院里,一身粗布衣,一双灵巧的手,金闪闪的谷粒在簸箕里跳跃,滚动,抖掉土,抖落空空的秕子,抖落混杂在谷物里轻盈的草籽。

我见过祖父在月光下编织簸箕的样子。亮闪闪的篾刀蘸着月光,在青石板上细细打磨。那些削来的柳条,祖父用折断的筷子轻轻一撸,就褪下青绿的衣衫。剥好皮的柳条不能太干,太干了容易折断。所以,我会经常看见祖父把放在小仓房里的杞柳条搬进小院,靠在土墙上,排排站好。祖父说,风干的柳条需要夜露的滋润,这样才能保持柔软的筋骨。一根柳条的柔软是你难以想象的,祖父把它们握在手里,左插右穿,甚至拗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弯,柳条也不会折断。月光下的祖父,像一个资深的编织艺术家,手中的篾刀从容地挥来挥去,柔韧的柳条像细细的银色丝线,刺绣着大地上的水墨。

经风历霜的杞柳条,看惯了野地上的风景,一闪身走进庄稼院,一样不改农人质朴的样子。闲暇的时候挂在山墙上,和杞柳筐、杞柳编织的土篮呆在一起。有时还有一只绿蝈蝈,住在祖父为我编织的小笼子里。明媚的秋夜,月亮在云层里穿行,瓦砾下的蟋蟀和笼子里的蝈蝈一唱一和,滴滴,铃铃。作为一件朴拙的农具,簸箕的光阴也是这般从容。

簸箕主要的功用是用来选种。每逢播种的季节,母亲会坐在门前的树墩上,筛簸粮食。我学不来那样娴熟的动作,1,2,3,4;2,2,3,4……像在做一套舒展筋骨的广播体操。左手抓住簸箕的边缘,右手轻轻一抖,簸箕里面就起了一阵清凉的风,吹走了尘土、秕子和草籽。右手抓住簸箕的边缘,左手轻轻一颤,颗粒饱满的谷物就聚拢在一起。如此循环往复,二百多斤精挑细选的种子就装满了蛇皮袋子。只等父亲的牛鞭轻扬,就撒落在整整齐齐的田野上,等待春风唤醒幼苗,等待夏雨拔节鲜活的生命历程。

簸箕有时也做盛放东西的器皿。那是在青黄不接的时令,母亲看看已经见底的粮囤,叹了一口气,从阳光下的山墙上取下那面方方正正的簸箕。去借吧,乡间的借借还还从来没有人斤斤计较,但母亲却清楚记得簸箕上正数第几根编织的柳条,还债的时候,会多出两格来。轻借重还,暗合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朴素理念。

我仔细端详一面经风历雨的簸箕,上面还残留着祖父篾刀的光芒,深处的纹理依稀透着母亲温暖的气息。柳木片的簸箕口,微微上翘,像一只饮尽百味,尝遍五谷的舌,苦也有过,甜也有过,更多的是劳动的欢乐。金黄的牛筋丝线,依然泛青。簸箕的边缘,是祖父从集市上买回的一杆青竹,用锋利的篾刀细细剖解,再用柔韧的牛筋密密连缀,就融进了婉约的山情水韵。它们是否在想念家乡,或者早已熟识了这个简陋的庄稼院,暮鼓晨钟,朝夕相伴,与一根根柔软的杞柳条结下千里情缘。

我从不怀疑杞柳的坚韧,就如始终相信农业才是尘世的根本。窗外的世界在日新月异,行走的速度在以遗忘的方式提升。那么,作为一只老去的农具呢,你的心情是否也在疲惫中深深质疑?到处是冷色调的塑造与打磨,随处可见漂浮的白色垃圾,它们到来的时间是如此短暂,却需要百年千年的漫长光阴才能缓慢分解。

落满尘埃的簸箕啊,和别的农具一起在庄稼院里渐渐老去,连同幼年的那只蝈蝈笼子。有时我会站在屋檐下静听,穿过层层风雨,穿过深深结垢的鼓膜,才能听见农业深处压抑的呼喊。

野地上的杞柳丛,很多年前就消逝在乡村的视野之外。所有务虚的树种一律被迫栽植成一行行高大的速生杨。我怀念那些柳条轻舞的光阴,就如同在坚硬的时代,总想找回一丝柔软来填充冷清的梦境。在梦里,只有柳叶的眉,柔软的腰,露珠在叶片上晶莹的眼神,轻抚大地累累的伤痕。

同类推荐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 故乡的回忆

    故乡的回忆

    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忆江南》中有这样的句子:“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说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但我最忆的是童年时那贫瘠而略带苦涩却很温馨的故乡。那时,我的故乡是一个只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村后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村前的荒滩里有一块块农田,二十多户人家很不规整地分布在簸箕形的山湾里。向阳的山坡下排列着六七户人家,可能那是最早来这里拓荒的先驱,选择了穷山村里最好的居住位置,因而成了村上最早的“坐地户”,人们称他们是“阳坡人”;后来者住在山湾阴坡的山脚下,因人们把山脚俗称为“山嘴嘴”,所以称他们是“嘴嘴上”。
  • 风之又三郎

    风之又三郎

    本书收录了日本童话大师宫泽贤治以《风之又三郎》为代表的十六篇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古斯珂·布多力传记》中为了不让人们受寒流影响而牺牲自己古斯珂·布多力,《虔十林公园》中朴实善良、不计回报的虔十,都是宫泽贤治本人的真实写照;而《风之又三郎》中三郎与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二十六夜》中对弱肉强食的探讨,《贝壳之火》中小兔赫蒙由善向恶的心路历程,更是展现了宫泽贤治作品的丰富魅力与深刻内涵。宫泽贤治将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甘于牺牲与奉献的善良,融入纯真而极富创造力的文字中,带领读者体会自然的美好,找回心底的纯真。
  • 杜诗选评

    杜诗选评

    本书对伟大诗人杜甫作品的研究和介绍,除对各篇作品做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
热门推荐
  • 龙裔入侵

    龙裔入侵

    很多年后,莱卡斯躺在椅子上,晒着正午的大太阳,又想起了那个浑身都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家伙。“兄弟,传个火呗?”“哦……啊?对不起哈,我刚刚才发现,原来上古卷轴里说的龙裔就是我……”
  •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重生之表妹不好惹

    同为远房表妹,邱雪婵就如卢晋成的手心宝,摔不得碰不得,众星捧月的供着奉着。秦珂茵却是遭人厌弃的烂稻草,阴险狡诈,心思歹毒,恨不得大卸八块,除之而后快的卑鄙小人。虽然秦珂茵自认她确实包藏祸心,贪图卢家富贵权势。但是被灌迷下套床赶出卢府横死街头?都当她好欺负的?
  • 冷宫囚后

    冷宫囚后

    新坑文案~一场被设计的背叛,一个因爱成恨的血咒重生于异世之中,我要妖惑众生,不再做那弱者但,那款款而来的,是谁?但,那心头的悸痛,为何?我们走过爱与恨的纠缠,以为穿越千年,只为续那已断的情缘然,我心惶恐为何?那一夜,与我缱绻缠绵,为我解去血咒之人,是他、是他亦或者是他?地址如下:他穿着我亲手缝制的喜服,笑着走向她人。那抹鲜艳的红色,终究是成为了我心中无法抹去的一道伤痕……*************************她,不过是九品县官之女,平生夙愿,不过是希望找名相爱的男子,如此平淡一生。一道圣旨,代替同父异母的妹妹参加秀女大选,成为宠妃身边的一名宫女。掩去脱俗容貌,只有着那卑微的愿望,那就是好好的活着,等待出宫。却不想,这容貌,却为她招致祸患…他,当朝国君最受宠爱的七皇子,说:“若我登基为王,那么你将是我唯一的皇后。”他,当今皇后之嫡子,说:“为了你,我愿意与兄长争夺那帝王之位。”他,当朝宰相,天朝第一才子,说:“夕颜,我来温暖你,可好?”他,当朝最有权势的将门之后,说:“夕颜,从此我们碧水山涧,白马长歌,笑叹红尘,你说如此,可好?”为他人作嫁,囚禁于那深宫之中,她又该何去何从?是愿意成为那母仪天下之皇后,又是从此浪迹天涯?爱,亦或者是不爱?当爱情掺杂了阴谋过后,这般的爱情,是否还能够让人为之心动?当新娘穿着她绣好的嫁衣之时,她眼看着自己心爱的男子,牵着新娘的手,走向权势,这样的她,该选择谁?***************************正剧文,不小白,虐心为主,不排除虐身可能宫斗文,喜剧结局,或许中途会有些遗憾…**************喜欢,就请收藏,不喜欢,麻烦点右上方的叉叉,免得我们互相折磨…**************已完结旧文《下堂妇》文案如下: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见一次意外,来到里朝,成为荆家四小姐。为了荆家女子的责任,为了荆家女子的一世荣华,被迫参与东方无涯的选妻宴。面对东方无涯的鄙夷,东方无涯的厌恶,不以为然。受到东方老爷的喜爱,成为东方家的未来主母,却惹来三姐猜疑,四姨娘的报复。幸而东方无涯的医术,才能化险为夷,也有了心动。大姐夫欧阳风的暧昧,为以后的种种埋下种子……第二卷花逝明明知道东方无涯心有所爱,却仍然是失了心、动了情。
  •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伏魔经坛谢恩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03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洛少别来无恙

    洛少别来无恙

    “爹地,妈咪做饭把家烧了。”“咱有的是钱,再建。”“爹地,妈咪跟何叔叔跑了。”“出动,记住别伤了夫人。”“爹地,妈咪喊你回家离婚。”“哦,这个不可以。”他是集团首席,毒舌冷酷无情,情感冷漠症。她是寒门孤女,爹不疼娘不爱,还带着小拖油瓶。他为她建了一座城,她弃他的真心如敝履,一心只想着逃离。她逃逃逃,他追追追。
  • 做人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做人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虽然有的人好像天生就具有交际能力,他们又总是能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受人欢迎的魅力,他们也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来培养这种受人欢迎的品质。《做人高手》从修炼积极的心态、优化外在形象、调整心态增加文化修养、说话要掌握技巧等多个角度来介绍一些做人应该掌握的技巧。
  • 飞贼燕子尾

    飞贼燕子尾

    长眉白须的钓鳌和尚,在绝壁高峻、可望而不可登的避俗山顶已等候两个时辰。子时已过。“风鹤镖局”总镖头,被侠道上称赞为有胆有识,武功卓绝的风鹤刀向魁仍然没有来。向魁已经按照约定的日期到了避俗山麓。等待他的,不仅是山上的钓鳌和尚。仇家已布下阴谋。神俊豪壮的向魁,江湖上人称魁侠,正顶着从山谷中卷过来的漫天风雪匆忙赶路。他身旁并行着的,只有他的爱徒白眉,一个俊逸、聪颖的年轻人。“师伯该不会下山来迎接我们吧?假若走岔了道……”
  • 重生之电子风云

    重生之电子风云

    胡一亭回到了自己16岁那年的春天,不甘再尝平淡,从人生寂寞轨迹中一步步迈出,站在了青春的十字路口。面对千帆过尽怅然落泪的过去,他要如何抉择,才能不留遗憾,在这片天空下,如白日惊雷,点亮人生。半导体产业又称IC产业,是信息革命的发动机,共和国每年进口芯片总值超过石油,仅2012年便进口1900多亿美元,比起1200亿美元的石油进口总值,超出近60%。重生的全栈工程师胡一亭,依靠强悍深厚的研发功底,面对一个个IC业界超重量级巨兽,无可避免的狭路相逢。电闪雷鸣般对撞后,他将是昙花一现被慢慢遗忘?或是抵达彼岸的灯塔?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