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古时候,蚯蚓同蜜蜂是好朋友,模样也长得差不多。
蚯蚓不像现在这样怕太阳,白天也不躲在土洞里面;他还会唱歌,不像现在这样,从早到晚都不吭气;他的个子长得又胖又粗,有一颗大脑袋,还有好几条短短的腿。要是今天我们遇见了这样一条蚯蚓,谁也不会说他是蚯蚓的。
蜜蜂也不像现在这样,他既不会做蜜,又不会做蜂房,甚至还不会飞,因为那时候他还没有翅膀;他个子比蚯蚓短小一些,有六条腿,也是短短的,也没有现在这样精巧,这样灵活。要是今天谁看见他那样子,一定不会认出他就是蜜蜂。
在古时候,有一阵子地面上可以吃的好东西多极了,像什么杨梅、野葡萄,还有许多咱们都叫不出名字来的红的、紫的浆果,还有许许多多又甜又嫩的草叶,蚯蚓同蜜蜂不费很大力气就可以吃得饱饱的。
吃饱了,他们两个就在一块儿玩,不像现在这样,两个老不见面,咱们现在谁看见蜜蜂同蚯蚓在一块儿呆过?他们一个在天上飞,一个在地底下钻,根本就碰不到一起,两人的样子也变得大不相同了。这是怎么回事?说起来话就长啦。
古时候的好日子过完了,坏日子就来了。吃的东西越来越多,大伙儿只管吃,不管种,天天老那么吃下去,能吃的东西就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好找到了。蚯蚓同蜜蜂有时候就得挨饿。
在肚子饿的时候,蚯蚓还满不在乎,老哼哼哼地唱歌。有一次,蜜蜂忍不住对他说:
“别老那么唱了,咱们来想想办法,自己动手,做一点儿什么东西吃,好不好?”
蚯蚓唱得正高兴,被蜜蜂一打断,就不耐烦地回答:
“做!你怎么做呀?你真聪明!能吃的东西从来都是现成长好的,还能自己做出来!”
蜜蜂脑子里老爱想一些新主意,这时他不但想做出能吃的东西,而且还想做出一种好吃的甜东西来;但是他还没有学会做蜜,想是那么想,要他马上动手做他可也做不出来。被蚯蚓一嘲笑,他就不做声了。这是两个好朋友第一次发生了不同的意见。
后来,有一次下大雨的时候,蚯蚓同蜜蜂躲在一块大石头底下躲雨,两人谈着谈着又争吵了一阵。
雨哗啦哗啦地下,地上的水慢慢涨起来,流到他们躲雨的石头旁边,把他们的腿都浸湿了。雨里还夹着一阵阵的凉风,真是又冷又潮湿,蜜蜂冷得直发抖,就对蚯蚓说:
“哎呀!要是咱们能想个办法,住在一棵大树的洞里边,该多么好呀!那里面一定又干净,又暖和。”
蚯蚓正在打瞌睡,摇摇头:
“别胡说了,你老爱胡说!”
蜜蜂不管他,脑子里还在想,又说:
“咱们要是自己动手造一个能住的东西,住在里面,那就更好了。”
因为那时候蜜蜂还不会做蜂房,所以他也叫不出他想做的那个东西就叫蜂房。
蚯蚓听蜜蜂这样说,就生起气来了:
“你怎么这样蠢呀!咱们一向就是睡在草叶下面,石头底下,还要造什么能住的东西?再说,你又有多大的能耐,还想造什么东西?别胡扯了,让我安安静静睡一个觉吧!”
蜜蜂也有些生气,蚯蚓说他造不了,他一定得试一试,一定要做出这样一个能住的东西来。他不做声,一个人想了又想,把脑袋都想得发胀了。
天晴了,蜜蜂就用一团泥来做房子。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把所有的腿都用上,和泥,把泥压成许多小片儿。然后又想办法把许多小片儿结成一大片儿。还没有都联结好,就掉下了几片儿,又得从头来。最后好容易才做成了一片大泥片儿,他又要想法子把它卷成一个筒筒。一次,两次,三次,老是卷不好。他喊蚯蚓帮忙,蚯蚓看着他哼了一声,动也不动。
后来,泥片儿干了,都碎了,再也没办法捏拢起来,蜜蜂也只有停工不做了。这时候,他累得都不能动了,蚯蚓就又大大嘲笑了他一顿。
以后又有一次,他们两个一起出去找吃的东西。在路上,碰见了一棵开满了小白花的山丁子树。山丁子树招呼他们:“朋友们,来帮个忙!我只开花,不能结果。只要你们来帮我把花粉挪个地方,我就能结成许多果子。我一定好好地感谢你们。”
蚯蚓粗声粗气地回答说:
“我管你结不结果,我才没有这工夫哩!”
蜜蜂走过去,对山丁子说:“我来试一下,行吗?”
山丁子很高兴地说:
“当然行!”
这时蚯蚓对蜜蜂说:
“你不怕麻烦你就去试吧,我可得走了。”说完,他真的头也不回就一个人走了,一边走一边还很骄傲地哼着一个歌子。
蜜蜂就用很大的力量往山丁子树上爬。那时候他腿子又短又笨,爬了好半天才爬上去。好容易他爬到一朵花旁边,因为他太笨,一不小心就又摔到树底下去了。幸亏地上的草很厚,没摔坏。他站稳了就又往上爬。
在蜜蜂拼命爬树的时候,蚯蚓已经找到一片浆果很多的地方。蚯蚓笑起来了:
“这一下好了,我可以躺下来吃一个饱,再也不用动了。蜜蜂那傻瓜不知道在那儿干出了什么玩意儿,我看他准饿坏了。”
蚯蚓吃饱了,已经睡着了的时候,蜜蜂还在山丁子树上,一次,两次,三次地练习把身子站稳哩。他全身老不断地出力,这时候突然就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原来在他出力的时候,身上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他背上有一些很细的茸毛,在劳动的时候,这些细茸毛不住地颤动,其中有几根茸毛慢慢就长大了,变成了四个小片片儿,这四个小片片儿一长出来就自然地拍动起来;因此他身子就比刚才稳多了。我们有时站在门槛上玩儿,要是站不稳,身子往前一栽,这时不用谁下命令,两只胳膊马上就会自动转几个圈儿,只要这么一转,身子马上又可以站直了。蜜蜂背上新长的小片片儿,就像我们转圈的胳膊一样,靠着它的帮助,蜜蜂就能平平稳稳地在山丁子树上爬来爬去了。这四个小片片儿越长越大,就长成了蜜蜂的翅膀。不但这样,他的腿也因为不断地在花朵上爬来爬去的缘故,逐渐变细变灵巧了。
这时候,蚯蚓正在做着懒惰的好梦,睡在浆果旁边一动也不动,一点儿也不知道蜜蜂有了这么大的变化。
有了翅膀的蜜蜂,当然不久就学会了飞,因此传起花粉来就更加方便了,蜜蜂终于做完了这件工作。山丁子为了感谢他,就提出把多余的花粉都送给他,并且告诉他怎样把这花粉变得更甜,做成一种新的食物,叫做蜜。当然做蜜是一件很不容易、也很不简单的技术,这里用不着细讲,反正蜜蜂是很用心,一直到把这技术完全学会,就很高兴地带着一批花粉飞走了。
蚯蚓还待在那个老地方,醒了就吃,饱了就睡,连歌都懒得唱了;当然,他把蜜蜂这个老朋友也忘掉了。
蜜蜂不但学会了做蜜,而且以后他还学会了用蜜做成蜡,渐渐又用蜡做成了他想了很久的蜂房。他把蜂房安在大树的洞里边,那里既不怕风,又不怕雨,他总是很勤快地做工;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他不但有了许多本领,变得更加聪明,就是他的模样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也完全变成现在我们所看见的蜜蜂的样子了。
有一天,蜜蜂想起了蚯蚓,他想,应该去找蚯蚓,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去告诉蚯蚓,让蚯蚓也好好劳动。蜜蜂就到处飞,到处喊叫蚯蚓。但是蚯蚓到哪里去了呢?蜜蜂飞来飞去,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他的老朋友蚯蚓。
原来在这样长的一段时间里,蚯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本来腿就很短小,因为老不走路,一天一天变得更加短小。后来有一个早上,他醒过来,一看,他的腿子完全消灭了;因为懒得说话同唱歌,他的嗓子也哑了;只顾睡觉,不想事情,脑袋也变小了;只有他那张嘴,因为不断吃东西,变得比从前还有力,连土块都能咬动,咽得下去了;因为他懒得挪地方,一个地方的好东西吃光了,就只有吃坏东西,最后只有吃土块,所以他身子就变得很瘦很细了。一句话,他的样子完全改变了。蜜蜂从他头顶飞过去好几次,也没把他认出来。
蚯蚓当然也不认识蜜蜂了;他听见那个飞着的蜜蜂叫喊他的名字,觉得很奇怪。他身边有许多刚发芽的小山丁子,都对着蜜蜂喊:“欢迎我们的好朋友,欢迎勤快的蜜蜂!”蚯蚓这才知道是他的老朋友蜜蜂,心里又难受又害羞,恰好他身边有一个洞,他马上就钻了进去,在里面哭起来。
小山丁子在洞口对蚯蚓说:
“不要哭!还来得及,时间还不算晚,只要你再不懒惰,肯劳动,大家也会欢迎你的。”
蚯蚓不能说话,心里想:
“对!今后我一定好好劳动,我要好好翻地,帮植物快些生长。”
他下了决心转变。从此以后,他就特别努力,用他那张能吞下土粒的嘴,在地里打洞翻土,不声不响帮人们犁地。现在,谁都称赞他勤快,都说他完全变好了;但是他总还是不好意思在白天出来,怕碰见他的老朋友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