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陈志平和几个年轻民工,应聘到南亚某国一家纺织厂务工。纺织厂老板川信·李先生,有一半华人血统,既对中国有感情,也很尊崇该国的传统文化。
几年后,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再加上纺织厂的设备逐渐老化,出的废布较多,厂里的效益越来越差。川信·李先生另外还有几家企业,就想把这个纺织厂卖了。得知消息后,陈志平找到川信·李先生,说:“老板,我想买这个纺织厂。”
“什么?你想买?”看着这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川信·李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厂规模虽不算大,但至少也得值三四百万美元,你买得起吗?”
陈志平说:“我一年后再付款给你,并加上百分之十的利息。如果到时候付不清款,工厂还是你的,我则再白给你工作十年,这十年内,你只需提供我食宿就可以了。”
川信·李先生盯着陈志平看了半晌,说:“小伙子,你在给我讲《天方夜谭》吧?这样的条件,你认为我会答应吗?”
陈志平一咬牙,说:“若我失败,我白给你干二十年!”
川信·李先生说:“你太天真了!不过,我很欣赏你有这份胆量。唔,这样吧,这个厂呢,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好,我答应你!一年期满,你只需付我三百万美元,利息就算了。你可要想好,若失败,要白给我干二十年,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啊。”
陈志平说:“我将义无反顾!”
于是,川信·李先生跟陈志平签订了协议。
陈志平刚到这个国家时,语言不通,他利用业余时间,孜孜不倦地自学了一年,就基本能阅读该国的报刊杂志了。而他的几个同伴,则只学会了几句骂人的话。在这几个中国去的年轻人中,数陈志平最有主意,大家都很佩服他,平时都唯他马首是瞻。这次,几个本想回国的人,也被陈志平挽留了下来。陈志平叫他们跟着自己“赌一把”,在此期间,暂不发工资,待有了利润时,大家会得到加倍回报。“我敢用二十年生命来作赌注,难道你们就不敢用一年时间来赌一赌吗?也许,只需半年,咱们就能赚他个盆满钵满!”陈志平煽动道。
一般敢下决心出国务工的年轻人,都有一股子冒险精神。虽不知陈志平到底要使用什么高招,在一年内能使纺织厂获得暴利,但几个同伴还是决定跟着他赌上一把。
纺织厂刚生产的出来的原布,都是白色的,各种色彩的布料,都是用染料在原布的基础上印染而成。由于设备、技术上的一些因素,有少数一些布料成型后,不是纯白色的,上面有发黄发黑的斑点或条纹,这些污渍,一般的染料都不能把它们遮盖住。所以,这种有污渍的原布,就算是废品。但可以把它们染成黑色,所谓“一黑盖百污”。但在市场上,黑布的需求量又不大,很多纺织厂只能把废布处理给人家做拖把、弹簧床填充物等等,所卖价格,不到好布的五分之一。
陈志平接手纺织厂的时候,仓库里好布没有,废布堆积如山。陈志平没继续生产——凭他此时的条件,当然也没法继续生产。而是把自己几年来所存的薪水,大部分用来买了染黑布的颜料,小部分用来维持几个人的日常开销。陈志平让同伴们把厂里的废布全都染成黑布,他自己到各地的多家纺织厂,以好布三分之一的价格收购废布,条件是叫人家把废布染成黑色,给他运到厂里来,而且还要一年后再付款。在商界,先发货后付款是正常现象。一些纺织厂的老板正愁陈积多年的废布不好处理,经过了解,他们确认这个收购废布的年轻华人,并非是在玩“空手道”——陈志平也有一个厂,就纷纷把废布染成黑布运了过来。
黑布源源不断运到陈志平厂里,几个大仓库,很快就被填满了。陈志平又在附近租了几间大房子,继续收购黑布。由于黑布是由废布处理而成,卖不掉也与废布无异,陈志平被当地人称为“废布王”。
当那租用的几间大房子即将被黑布堆满时,该国各大媒体几乎同时报道了这样一个消息:深受人民爱戴的王太后去世了!
王太后去世,举国上下,皆为孝子。该国的风俗是,丧葬期间,孝子都要穿黑色葬礼服。黑布在该国,顿时成了抢手货。陈志平奇货可居,在三天之内,高价出售完了他的所有黑布。
此时,距陈志平接手纺织厂,不到半年时间。
陈志平爱看书看报。几个月前,陈志平翻阅当地报纸时,常看到八十高龄的王太后身体不好、反复入院治疗的消息,当时他想:王太后可能时日不多了,如果她去世,在丧葬期间,全国子民都要穿黑色葬礼服,这需要多少黑布啊!如果……
陈志平想把自己的点子献给老板川信·李先生,又怕有一半该国血统、尊崇该国传统文化的川信·李先生,说他“大逆不道”,准备着黑布等着王太后死。正巧不久后,川信·李先生要想处理纺织厂,陈志平就来了个异想天开。
目前,绰号“废布王”的陈志平,在国内外拥有三家规模较大的工厂。
如果当年那件事情,陈志平不能保做到绝对保密,他成功的希望也不大。
机遇与成功,只青睐有准备、有胆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