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3600000030

第30章 回到老屋

面对曾经居住过的黄泥老屋,我的思绪一片迷茫。

我像一棵不再生长的树,沉寂在布满虫眼的历史章节里,总是无来由地怀念土地的阳光和恩情。

我曾经远离土地,告别伴随我成长的那座老屋和那片田野,到一个虽不太遥远却很浮躁的地方打拼人生,奋力挣扎在名利、虚荣、幻觉构筑的喧嚣中。当所有的意义和目标渐趋花白以后,才逐渐明白,能够唤醒生命力的依然是梦中的那片田野,以及那座摇摇欲坠的黄泥老屋。“时间虽已消失,我们没有移动。”老屋,是残留在剩余时间里的温暖。

在这个春日和煦的午后,我被感动在老屋一缕缕明快的光线里。阳光在房梁和墙壁上游走,一根根黝黑的木头和一块块风化了的土坯,静静地沐浴在永远年轻的阳光里,散射出一晕晕迷人的光环,让我感到一种持续的亲切。

记忆,突然变得有些苦涩。老屋里残存的旧物件,默默地诉说着主人当年为填饱肚皮所付出的辛酸。趴在老墙上的笸篮笊篱、蹲伏在墙角里的红柳囤、盘踞在屋檐下的箩筐绳套、灶门前残存的灰烬……

眼前蓦然一亮。在老墙的某个角落,静静地躺着我儿时滚过的铁环、能在冰上旋转的木头“老牛”,还有那根熟悉的放羊棍……

昔日垛柴草、堆马粪沫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一个小水塘,树木的倒影被“框”在其中,静静地搁着,一动不动。父母佝偻的身影蓦然从眼前闪过,仍是那般忙碌、凄惶。正是他们无休止地拾柴捡粪,才让我们一群小鸡样的娃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季。

我的苦难在老屋里,幸福也在老屋里。幸福是土地和父母给予的,苦难是我的伤痛,更是我人生的财富。

很长时间里,我一直搞不懂自己,生活在闹市中的我,为什么一次次地在家乡的土地上奔走、寻找?我到底遗失了什么?是对本真世界的远离还是靠近?面对老屋,我终于彻悟:对乡土的深深依恋,于我这个农民的儿子,并不是一种模糊的寻找,而是一种精确的缅怀。

正是莺飞草长的季节,田野上随处可见农人劳作的身影。布谷鸟在老屋后面的树林里低吟浅唱,声音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老屋的门,通向鸟语花香的田野。马刺苋晃动着紫色的“绒球”,黄花菜顶着玲珑的“碟子”,辣辣浆摇曳着满头“白雪”,苦蒿子舞动着金黄的“流苏”……各色各样的花儿、朵儿,都在欣欣然地绽放着、绚烂着。有炊烟自远处升起,淡淡的,有一种甜甜的辣味,分明是来自滩地野生植物红柳的燃烧。循着烟味找去,定是熟悉的炕头和美味的饭菜,还有邻人舒朗的笑脸和亲切的问候。

春日的这个午后,风中充斥着各种杂乱无章的声音,只有我的黄泥老屋持久地沉默在昔日的光阴里,似有许许多多的体己话要对我诉说。

我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伫立在午后的阳光里,与老屋对话,倾听它的呢喃细语,感受它刻在生命之壁上的温暖,看着她一次次闪亮、移动,直至消逝在时光的背后……

同类推荐
  • 孔雀西南飞

    孔雀西南飞

    1981年我去攀钢,首先激起我创作激情的,是很有大将风度的“好一个黎明”!第二篇报告文学,专写赵忠玉。题目叫:《得人心者》。今天我读别人写攀钢、写赵忠玉的文章,仍禁不住叹日:得人心者,得天下也。啊,又见攀钢,又见攀钢。
  •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吐哈石油报优秀新闻作品集

    在《吐哈石油报》创刊20周年之际,吐哈石油报社收录从创刊到2010年,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作品,以纪念20年不平凡的历程。从《〈吐哈石油报〉获奖作品集》中,能够管窥吐哈油田开发建设的概貌,全方位、多层次、深刻地见证吐哈油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夺目成就。从字里行间,我们也能够领悟和感受到作者、编者在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工作中所蕴含的坚忍不拔、不畏艰苦、呕心沥血、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精神。
  • 成为妮可

    成为妮可

    《华盛顿邮报》的科学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讲述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一个性别困惑的男孩与他同胞弟弟以及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理解、培养、捍卫“与众不同”的非凡历程。本书为纪实文学报道,材料来源于个人日记、家庭摄像、新闻报道、当地的法律文件。艾米在四年内追踪了这个触及到文化争论核心的美国家庭,记录了一个男孩对于自身性别的困惑,并最终成为自己的全部过程。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宝珠

    宝珠

    《宝珠》辑选了古代小说中胡人识宝的故事,及现代流传的回回采宝的民间传说故事26篇,透过这些故事可以追朔回回先民的活动足迹,多角度地体察回回民族的独特气质。
热门推荐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描绘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牵涉出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并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 瑛芸盛世

    瑛芸盛世

    从小向往古时闲云野鹤生活的沈英,大学毅然抛弃了自己最爱的古文和极具天赋的纯数理化专业,开始学农。学了不久后发现,自己真的得到古时候闲云野鹤去了。还不是一般的古......不是,我真的是来闲云野鹤的啊!我不是来搞你们的啊!沈云:妻君有人欺负我!谁?!我要搞死TA!!!我以为我的目标:闲云野鹤作者给我的目标:改变世界
  • 宫主追夫记

    宫主追夫记

    她舍弃凡胎肉身只为不与他再纠缠,可他却痴心一片地等了她十五年。她归来了,可他却又一次一次地拒绝她。 她屠人满门、制造瘟疫、打开魔域封印,扰得天下大乱,唯独从没有伤害过他,还替他挡了一次又一次的劫数……可结局竟然是斩仙阵与屠魔阵。 天道不违,她原本就不该存在于世,这一切只是为了那一个唯一记得她容貌的他。 “哈哈,斩仙屠魔阵,”她凄然大笑,“你们这些人以为吾身是什么?”
  • 少年歌行

    少年歌行

    “我以一枪入逍遥,助你重登天启乘龙位。”素衣女子持枪而立,拦在千军之前。“是啊。我就算死,也是为了朋友而死!”一身红衣的少年拔剑怒喝,面前那几十柄长剑瞬间挣脱了剑主的手,朝天飞去,红衣少年持剑怒挥,几十柄长剑当头砸下。青衣的年轻人在那座高大的城墙前停住了马,他的身后一片疮痍。“我回来了。”他轻声说道。寂静无声。“我回来了!”他忽然拔棍怒吼。他的身后,千军万马奔袭而来,他们拔出长剑,与他同吼。
  •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仙尊

    绝世仙尊

    太古仙界,仙之所道,如鱼跃龙门,成即尊,败则灭,生死自握!渺渺仙途难进,仙魔阻挡,举步维艰,唯有不屈意志,逆乱之心,方可成就绝世仙尊!
  • 重生之绝世太子妃

    重生之绝世太子妃

    重生的她,再也不会像前世一样悲惨死去,她的孩子、她的爱情、她的后位,都要亲手夺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 HP之狼狈为奸

    HP之狼狈为奸

    你剁手,我割舌;你做毒药,我添材料;你要杀人,我便埋尸;你在黑魔王面前演忠诚,我则在校长面前装忠心。你为了最爱之人存活于世,我确实为一个誓言而苟活在此。你我是曾经的同学,后来的战友,现在的同事,并且都是该死之人。人们都说你我狼狈为奸,可我觉得却像是琴瑟和鸣。西弗勒斯·斯内普,咱俩认识了27年,你还少的了我吗?(斯内普教授×原创女主,女主绝非白莲花,心狠手辣请放心食用。与普通的同人文不同,此文章不会对hp原作结局进行修改,也就是说教授依然会死,女主也会最终入地狱,这篇文只是想让教授不那么孤单。狼狈为奸,一个有关于恶人的故事。只为爱好不签约不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