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酵素,我也是听身边的朋友普及了相应知识后,对它产生了浓烈的兴趣。我平时又喜欢捯饬,于是,苹果柠檬、黄秋葵、红枣枸杞、红石榴、蓝莓……我一下子买了一车食材,送到超市做酵素的那家特百惠店。
10月份开始做,一直到1月份,特百惠的老板才打电话给我,说酵素已经做好了,我可以过去拿了。终于做好了!对酵素充满了无限期待,电话刚挂,我便欣喜地赶过去,没想到忙碌的老板硬是拉着我聊了好半天。
“哎呀!你知道吗?你的名字就是活招牌啊!”老板乐呵呵地笑着。
我一头雾水,没搞明白。
“什么情况?”
“你是不是实小的老师啊?”
“嘿嘿,是啊!你怎么知道的啊?”每种酵素的盒子上都贴上了相应顾客的名字,以防混淆。我做了四盒,于是,盒子上都有我的名字。可是,上面也没有写工作单位啊!老板怎么知道我是老师,又怎么知道我的学校呢?
“你的粉丝可多咯!我是听你的学生说的!哈哈!你不知道,你学生把你给夸的哦!”
天哪!这就更诧异了!我压根儿就没告诉过孩子们我在超市做了酵素。
越说越糊涂!
“第一次是一个高个子的男生,大概上高中了。他在这儿逛着,突然看到盒子上你的名字了!他就跑进来问我,阿姨阿姨,这个王蕾是不是老师啊?我的小学老师也叫王蕾!我当时没反应过来,他就说,我们老师眼睛大大的,扎个辫子,说话可温柔了!是不是她啊?他这么一说,我反应过来了,因为当时你来店里跟我说话的时候,我就觉得浑身都起鸡皮疙瘩了,但是,我又不能确定是不是你。因为你是蘑菇头,当时我还觉得你的蘑菇头很好看,想去搞个你这样的发型呢!到底是不是你啊?!”
老板说着,我听着,不好意思地点头笑着。以前的我确实是扎着马尾的,后来,生了女儿之后,就改变了发型,至今都是蘑菇造型。
直觉告诉我:孩子说的没错,是我。
“后来这个男生说肯定是我们王老师!他很韶哎!和我聊起来没完没了,说了很多你的事情,孩子们多爱你哦!后来,喊他爸爸妈妈都来看,然后要他爸爸妈妈也做酵素。要做和你一模一样的,可爱得不得了!”
“真的啊?那后来做了吗?”
“做了唉!做了好几盒呢!他妈妈还说,这孩子一直都是王老师的粉丝,老师做了酵素,他们自然想学着也来做一做,一下子买了两套盒子呢!”
老板带着我找他们的酵素盒子,我一看,盒子上贴着“李凡”,过了好几年了,这个名字依然好熟悉,是我第一届学生的家长。名字再次映入眼帘,感怀不已——感激他们还能将我记住。
想着想着,思绪又被热情的老板娘给拉了回来。
“后来又来了一个小姑娘,三四年级的样子。看到你的名字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大声欢呼起来。小姑娘问我:‘阿姨,这个王蕾是不是老师啊?她是不是蘑菇头啊?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声音嗲嗲的?’说得我和店里的人笑得肚子都疼了!然后大声喊着她妈妈来看,最后也做了和你一模一样的四盒酵素。你说,你是不是我们店里的活招牌啊?”
我更不好意思了,因为从小到大,没人说我长得白,也没人效仿我买过什么做过什么。老板越说越兴奋,好像等了我几年才等来我似的,似乎藏了很久的秘密终于可以告召天下一样。
“哎呀!你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呵呵,就是碰巧被孩子们看到了而已啦!”
“我就说吧!第一次听你说话,我就觉得特别舒服,多羡慕哦,学生都夸你!我当年怎么就没做老师呢?不过,我就算做了,肯定也没有孩子喜欢我,嘿嘿!”老板真可爱,憨憨地笑着。本来是来拿酵素的,结果,还载着满满的喜悦,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感觉真美。
忽然想起来,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和妈妈去菜场买菜,偶然碰见了我的老师。对我的小学老师一直是又敬又怕。虽然从小到大我还算是一个乖孩子,不会惹老师不开心,可是,在菜场碰见她,我还是有点儿紧张,害羞地躲在妈妈的身后。妈妈刚想拽着我上前打招呼,不料,听见老师和卖菜的那个老奶奶吵起来了。
“你不能每次都这样啊!叶子都被你摘了一半了,还跟我还价。我做个小生意不容易的!”老奶奶扯着嗓子叫着,愤怒与不满让我惶恐。
“哎哟!你这个老太,不卖就不卖了,有钱还买不到菜啊!像你这样的,一辈子也就只能卖个菜了!”说完,老师摔下握在手里的菜就离开了,一边走还一边愤愤不平地嘀咕着。老师很凶,让我害怕。老师课堂上跟我们说要与人为善,她是这么说的,却不是这么做的。
身旁好几个人都在围观,也有人认出她是学校的老师。那一刻,我躲得更远了,因为我生怕老师知道我看到了这一幕,我生怕自己因为这一幕对老师的那份敬畏之心荡然无存。我问妈妈:“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呢?为什么现在的老师和课堂上的她不一样了!”妈妈笑着说:“也许老师今天心情不好吧!不过,长大之后,你要做一个好人哦!”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妈妈带着我到那个老奶奶的摊位上买了很多菜,我们几天都没有吃完。妈妈说,吃不完慢慢吃,就像老奶奶的气要慢慢消一样。
如今,我长大了,也成为一名老师了。当老师遇上老板,且被老板称赞的时候,我就在心里想,老师虽然是一份职业,可是,它也是一份公众事业。我们虽不及公众人物那么有影响力,可是,在我们的影响范围之内,我们理应树立良好的形象。我们曾经告诉学生要与人为善,那么,我们自己理应身体力行;我们要求学生懂礼明纪,我们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如同我们用自己的善行、用自己的德行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那么,这份美好终究会濡染孩子的心灵。
如同拿酵素的时候,被孩子惦记着,被老板夸奖着,心里终究是满足的,因此,一定变得更美了。
所以,做好自己,也许,清风自会来。
一念之间
总有一种改变,
可以在一念之间。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练习6,“处处留心”中有一项关于多音字读音的区分练习。在读“我们好读书。读书就要读好书。该读书的时候就要好好读书”这一句时,有几个孩子总是读不正确,齐读的时候,其他孩子对出现的不和谐的读音表现出了明显的抱怨情绪。我,也因此着急,指导了好几遍,怎么就是读不对呢?情急之下,我对读错的几个孩子说:“要用心记,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不能再读错了!”也许是我的话语略显严厉,也许是同学们的眼光里饱含不解、埋怨,果不其然,只有一个孩子读正确,其余三个孩子依旧读错。
同学们欷歔不已,而我也摇头叹息。再看看这三个孩子,头埋得很低,而好不容易读正确的那个孩子,伴随着一声长长的叹息,跌坐在座位上。我突然意识到:虽然他们反复读错,虽然有一个孩子最终读正确,但是,我和同学们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他们了,即使读正确,也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此时此刻,紧张的他们最需要的也许是时间,也许是等待,也许是鼓励,也许是包容。
想到这儿,我不再表现出着急与不满,也示意其他孩子保持安静。走到他们面前,我摸摸他们的头说:“别着急,老师知道你们一定想读好。为了表扬你们的坚持,为了表扬你们的越挫越勇,老师决定奖励你们一个机会,相信这一次你们一定可以读正确,有信心吗?”三个孩子略显诧异地看着我,肯定地点了点头。这一次,其他孩子显得格外紧张,攥着小拳头为他们暗自鼓劲儿。终于!这一次终于读正确了!孩子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他们三位,如释重负,咧开嘴尽情地笑着。冬日的暖阳透过窗户洒进教室,洒在孩子们的脸庞上,映出了他们的灿烂与幸福。可是,我的心沉重起来。
从孩子们上学之日起,我们的家长朋友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话语,那就是对孩子们的反复叮嘱,如: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后和同学要好好相处,不要打架;回家写作业要认真,不要马马虎虎地应付完成;你现在小,就应该听大人的话;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碰……之所以如此不放心,其实是寻求内心的安心。似乎这么说了,孩子们就会这么做了;如果不这么说,孩子们就会忘记。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这样的话语,孩子们真的会忘记吗?不会!那为什么明明这样的话语于孩子们来说,已经熟烂于心,有的孩子依然会重复这样或那样的“不应该”呢?
我想,首先,我们没有遵循儿童的特点。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烂漫、最纯真的时光,是人的一生都无法复制的珍贵时光,也正因为此,童年的记忆在人的长时记忆系统里面总是最值得珍藏和最值得缅怀的。允许孩子犯错,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因不完美而真实;宽容孩子的一切,因为有时候我们只是朝着最为理想的态势去要求尚在成长阶段的孩子,却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需要的情感——尊重、理解、呵护、包容、鼓励。
以前看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上帝给了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
蜗牛已经在尽力向前爬了。
可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责怪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仿佛在说:“人家已经用尽全力了!”
我拉它,我扯它,
甚至想一脚把这个慢吞吞的家伙踹得远远的。
真是奇怪,上帝为什么叫我牵一只蜗牛散步呢?
“上帝啊,为什么呢?”
天上一片寂静。
“哦,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
好吧,松手吧。
上帝都不管了,我还管什么啊!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里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拂面,原来这夜里的风是这样的温柔;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星斗眨着眼睛。
怎么以前没有看到呢?
哦,我突然间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其实,这里的“蜗牛”不就恰恰如同我们的孩子们吗?现在的他们,也许做什么都比较慢,也许离我们的期望值很远,也许有时候他们带给我们的是失望是无奈,但是对待他们,我们也可以试着去“牵”,不去拉,也不去扯,只是牵在手中,一前一后,慢慢地向前走,顺应他们的速度,调整我们的步伐,找到彼此间最默契的节奏。虽然这是理想的教育,但是我想,理想一点,总比对他们胡乱发火,让孩子不知所措好!所以,慢一点,等一会儿,也许我们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当然,这样的等不是漫无目的的等,等待的过程不是坐享其成的过程,那是不现实亦不合乎教育规律的。等待是一种心平气和的陪伴与守候,更是一种机智聪慧的引领与成长。
回到这节课,回到那个“奖惩”一念之间的瞬间,真的感觉到,教育是慢的艺术。今日的教育要由未来作评价。真正的教育价值不是你现在拥有多少,而是你能为孩子留下多少。如果今天的这一瞬间在这几位孩子心中能萌生出一颗小种子,那颗小种子在阳光的呵护、雨露的滋润下,慢慢长大,拥有顽强的向上的生命力,那么,这个瞬间在孩子们心中将成为永恒。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事情,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去处理,会收获不一样的成效。当然,这样的方式不是一味地表扬,而是辩证地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得与失,机智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影响他们,客观地提出要求,明确地作出指引。一念之间,可以改变的却有很多:走进班级,看见地上有纸屑,如果我们以微笑的姿态平静地告诉孩子们:“班级地面脏了。”我相信,无须多言,无须动怒,即会有很多孩子主动去捡起纸屑,而不会是相互推辞,甚至拿起纸屑通过观察上面残留的字迹来判断究竟是谁“惹的祸”。
刚刚上完手工课,走进班级,垃圾桶里满满的,都是彩带、塑料纸、棍棒等残留材料,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由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哎呀,垃圾桶的肚子快要被撑破啦!”这么一说,大家都乐了,抢着去倒垃圾,还能感受到老师的小幽默,深入思考一下,哎?原来还是个拟人句呢!生活中学语文,是否多了一点儿趣味性?反之,如果垃圾漫出来都没有人去清理,在班级调查、质问,不仅破坏了孩子们做手工的兴致,而且会无果而终,最后老师生气,孩子被迫倒垃圾,班级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压抑。
当孩子书写不认真的时候,告诉他:“如果你写得再美一点,就能得到‘优秀’啦!”
当孩子不好好早读的时候,告诉他:“你的声音很美,我们很想听到你动听的声音哦!”
当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随意讲话的时候,讲个小故事给他听听:“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吗?因为听比说更重要。那,你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耳朵长在嘴巴上方吗?因为,我们要先听后说。”孩子们是否听得津津有味又明白其中的意味呢?
当孩子下课和同学打架斗殴的时候,严厉批评的同时,告诉他,其实童年的伙伴是多么的珍贵,要用心去呵护这份友谊啊!
……一念之间,满满的爱与被爱。
一念之间,可以改变的却不止是你我之间,它必定会蔓延至更多的人。
爱
爱是一种本能,
但,
有时候,
它需要被唤起。升旗仪式结束,孩子们排着队伍回教室。
路过楼梯口的时候,很多人驻足观望。
走近一看,地上躺着一只小鸟,一只死了的小鸟。
有的孩子捂着脸说:“天哪,好可怕哦!”
有的孩子皱着眉头说:“好可怜哦!”
有的孩子满脸欣喜说:“看啊!小鸟!小鸟!死了哎!”
……
但,没有一个孩子知道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