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4100000015

第15章 春秋诸侯及公室成员(14人)(1)

20.鲁公(伯禽)

《论语·微子》:“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善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公东征时遇到最强劲的对手是归属于商的古奄国,它与徐人联合淮夷和东方其他邦国结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抗周联盟,周公“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孟子·滕文公章句下》。)”。所以周初大封建时,周公亲自受封于此,“因商奄之民”,在“少皞之虚”建立鲁国。《孟子》说:“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孟子·告子章句下》。)。”可见鲁国当时的封地并不大。后周公因武王病逝,成王年少,他要留守宗周辅佐成王,故而未能就封,而是命其长子伯禽前往封地。《诗经》中有明确记载:“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诗经·鲁颂·宓宫》。)。”

伯禽(?—公元前998年),姬姓,名禽,字伯禽,亦称禽父,周公旦的长子,封地为鲁,爵位为公,故称“鲁公”。周初因“周公之代成王治”,所以他亦“代就封于鲁”,成为西周初年鲁国的开国国君。伯禽就封之前,周公谆谆教导他道:“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史记·鲁周公世家》。)。”孔子这里也记录了周公对伯禽说的另一段话:“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善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这段话主要说的是用人问题。其中“施”字最难解,考“施”、“弛”二字古多通用,当解为“弃忘”。周公首先要求伯禽一定重视用人问题。周公以自己为例,他即便在洗澡吃饭的时候,有人来访,他也要“捉发”、“吐哺”,“起以待士”,因为贤人难求。如果得到贤人辅佐,为政就不难了。在任用贤人的同时,还要注意依靠“亲”与“故”,要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来维持统治。对于血缘关系亲近的老臣和故善,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也许不能成事,但至少不会坏事。

按照惯例,周公对于受封诸侯,一般都会代表成王发布诰令,康叔受封于卫,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对他加以诫勉;唐叔受封于河东建立晋国,周公“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据《左传》记载,伯禽受封之时,周公也作《伯禽之命》,对他提出许多忠告《左传·定公四年》。)。《伯禽之命》今已佚失,据后人推测,孔子曾见过《伯禽之命》,“周公谓鲁公”这段话也许就出自其中。与《康诰》、《酒诰》相比,周公对伯禽的诰令要温情许多,而且内容也很实在。当然,父亲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切,这也是人之常情。

伯禽就封鲁国时,周公特意把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殷民六族”作为种族奴隶分给他,供他驱使,又专门为他配备了“祝、宗、卜、史”之类的专职人员,帮助他在鲁国推行“周礼”,还分给他大量的“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同上。)”,因此鲁国在诸侯国中一直是保存周朝典章制度最完备的国家。春秋时期,晋国韩宣子在鲁“观书”,吴国公子季札在鲁“观乐”,都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伯禽到鲁国之后,建邦立国,发展经济,用了三年时间来彻底改变殷奄遗民的风俗,不折不扣地推行周朝礼制。而和他同时受封于齐的太公姜尚则“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一切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只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建国任务。后来太公听说伯禽三年之后才报政于周公,不禁感叹道:“呜呼,鲁后世其北面而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史记·齐太公世家》。)。”意思是说,以后鲁国将北面称臣于齐国了,因为伯禽过分拘泥于繁复的周礼,未能考虑到东夷地区的实际情况,齐国则简易其政,因势利导,便利百姓,所以归附者日众。孔子也曾对此事发表过评论:“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所谓“道”,即周文王的“王道”。孔子以“王道”为标准,认为“齐”—“鲁”—“道”三者呈渐进梯次,因为齐国急功近利、重刑轻礼的做法只能算作“霸道”,而鲁国崇尚仁义、移风易俗的做法则接近“王道”。

伯禽建鲁,定都于曲阜,围绕都城划定“郊”(城外近处曰郊)、“遂”(城外远处曰遂)区域,并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分封,逐步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鲁国初创时期,占据东郊费邑附近的徐戎、淮夷残余势力经常发起挑衅,伯禽不得不发兵讨伐。在一次规模较大的征伐中,伯禽动用“三郊三遂”的全部兵力,并作《费誓》进行战前动员。《书序》中载:“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二册中认为,《费誓》是鲁僖公讨伐淮夷时所作。)。”他在《费誓》中要求“三郊三遂”所有参战人员必须穿戴好盔甲,准备好戈矛和弓箭,在甲戌日这一天随他一起讨伐那些叛乱的徐戎、淮夷。大家都要奋勇当先,勇敢杀敌,否则将会受到军法处罚《尚书·费誓》。)。鲁军在这场战争中攻克了东郊重镇费邑,基本消灭了徐、夷残余势力。伯禽后来将费邑分封给与公室血缘关系最近的季氏家族镇守。至此环绕曲阜四周的“郊”与“遂”全部连通。

平定徐、夷叛乱后,伯禽开始把精力转向国家治理方面,他遵照周公的教导,寻访天下贤士,推行周朝礼制,教化国内百姓,提倡忠孝仁义,从而使鲁国成为闻名的“礼仪之邦”。在为政措施上,他划定四“郊”四“遂”,按照宗法关系实行分封,组建军队,发展生产,鲁国国力逐渐增强,周边许多小邦国纷纷归属鲁国,鲁国的控制区域也越来越大,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藩卫周王朝的一个强盛大国。

伯禽在位共四十六年,周康王十六年卒,死后归葬于周。他在位期间积极贯彻周公的“礼制”思想,为鲁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周朝思想文化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21.齐桓公

《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论语·宪问》:“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问:‘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关于“王霸”问题,先秦时期各家各派均有所论及,观点不一。《管子·兵法》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话:“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故夫兵虽非备道至德也,然而所以辅王成霸。”大概是因为《管子》书的真伪问题,很多人都忽略了这段话。我认为这段话的价值在于作者通过总结历史、考察现实,归纳出来一个由高级到低级的政治理想序列:“皇”、“帝”、“王”、“霸”。其中,“皇”与“帝”在政治上已经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这些都是远古时期的传说,不具有现实意义。“王”与“霸”则是低于“皇”与“帝”的政治形态,这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而实现的理想境界。从理论上说,“王道”是实行礼治的必然结果,而“霸道”则是推行法治的必然结果;“王道”是通过施仁布德来征服人心的,即所谓“通德者王”,而“霸道”则是通过武力威慑来逼迫就范的,即所谓“谋得兵者霸”。因此先秦时期,儒家学派言“王道”而黜“霸道”,而法家学派则言“霸道”而黜“王道”。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他依靠武力实现了春秋首霸,“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齐太公世家》。)”。儒法两家从不同的政治立场出发,对齐桓公的霸业作出了完全不同的评价。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齐国游学时,齐宣王特意召见他,向他请教治国方略。齐宣王向他请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齐宣王是齐桓公的后代,齐桓公的霸业在当时被传为美谈,齐宣王当然希望听到孟子的赞誉之辞,同时也明确表达了他强兵富国的执政理念。然而孟子并不买账,他回答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这一点倒是事实,《孟子》书中对‘桓文之事’几乎绝口不提)。无以则王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在孟子看来,齐桓公依靠武力所成就的霸业与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以德服人的“王道”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他在另外一个场合又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孟子·告子章句下》。)。”意思是说,崇尚武力的“霸道”相对于崇尚仁德的“王道”而言,是一种背叛和犯罪;法家学派的政治立场与儒家学派不同,他们从齐桓公的争霸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成功经验,进而形成了具有综合倾向的法治主义思想体系,即主要保存在《管子》书中的齐法家思想。齐法家对齐桓公的霸业推崇备至,并把锐意推行法治改革的管仲视为法家学派的先驱之一。韩非子是战国时期三晋法家学派集大成者,他对齐桓公的评价也很高,多次称颂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霸)长”的功绩《韩非子·十过》等。)。

不同的学术派别,不同的政治主张,会对历史作出完全不同的评判。因此我们在使用史料时,首先必须分析材料的来源以及作者的政治立场,否则就难以保证客观公正。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的庶子,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任国君,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初年,周室衰微,大国崛起,诸侯各国之间必须凭实力说话。齐国自太公姜尚立国以来,经过十几代君主的苦心经营,逐渐发展成为黄河下游地区的诸侯强国。第十三任国君齐僖公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齐国疆域又有所拓展,国力也有所增强,在东部地区已具备争霸的实力。齐僖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公子诸儿,是嫡出,次子公子纠和少子公子小白都是庶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而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国人。齐僖公去世后,嫡长子公子诸儿继位,是为齐襄公。齐襄公昏庸无能,为政无常,在位期间做了许多荒唐事情。当时辅佐公子小白的太傅鲍叔牙说:“国君怠慢百姓,民怨日积月累,齐国不久将发生叛乱。”因此他辅佐公子小白跑到卫国的附属国莒国避难去了。公子纠也在管仲、召忽的辅佐下跑到鲁国避难去了。

鲁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齐国国内发生叛乱,叛乱的起因是被派往葵丘戍卫的大夫连称、管至父因戍期已过,齐襄公仍不派人去接替他们,他们心中怨恨,于是与襄公之弟公孙无知等人勾结,发动叛乱,杀死了齐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齐君。第二年,齐大夫雍廪又杀死公孙无知,齐国一时竟出现权力真空的局面。

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被杀后,此时具有继承君位资格的只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他们二人都是庶出,血缘亲疏关系相等,但当时他们都在国外避难,这就意味着谁先返回齐国,谁就可以抢先继位。齐国国人比较憎恶公子纠的母亲,而同情年少丧母的公子小白,齐国贵族国、高二氏派人赶往莒国给公子小白报信,让他赶紧回国继位。同时鲁国也派出军队护送公子纠赶回齐国。为了阻拦公子小白回国,公子纠派管仲率人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边伏击。管仲等人赶到莒国边境时,正好遇见公子小白一行人,他便拿出弓箭,对准公子小白射了一箭,这一箭恰好射中小白腰间的带钩,没有伤及身体。公子小白假装中箭,大叫一声,倒在车中。管仲以为小白被射死,立即派人给公子纠送信。公子纠得知公子小白已被射杀,觉得再也没有人与他争夺君位了,于是行进速度慢了下来,行程足足延缓了六天。而公子小白诈死骗过管仲后,一行人日夜兼程,抢先赶回齐国国都临淄。齐国贵族国、高二氏立即拥立小白为国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打算委任太傅鲍叔牙为太宰,主掌国政,但是鲍叔牙推说自己才能平庸,难当大任,他竭力向齐桓公举荐管仲。齐桓公说:“管仲射我一箭,若不是腰间的带钩帮忙,我早就没命了!他与我有一箭之仇,我怎么能重用想杀我的仇人呢?”鲍叔牙说:“其实管仲本人对国君并没有仇恨,因为他是公子纠的太傅,所以不得不尽忠尽责。如果国君尽释前嫌,委以重任,他对您也会尽忠尽责的。”齐桓公是一个志向远大的君主,此前他对管仲也有所了解,知道他是“天下之才”,如果能得到管仲辅佐,必将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因此他用武力逼迫鲁庄公杀死公子纠,召忽自刎以殉,管仲则被关在囚车里押解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后,齐桓公“三爨”、“三浴”,亲自到郊外迎接,拜他为相国,委以治国重任。管仲受拜国相后,担心自己人微言轻,政令难以推行,于是有意向齐桓公提出三个难题:“贱不能临贵”,“贫不能使富”,“疏不能制亲”。齐桓公使他“立于高、国之上”以显贵,“有三归之家”以富足,“立为仲父”以亲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这件事情充分表现了齐桓公的雄才伟略,他与管仲此前虽有过节,但是为了成就霸业,能够尽释前嫌,用人不疑,充分授权,为管仲施展治国才能创造一切便利条件。

同类推荐
  • 真思想: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之维

    真思想: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之维

    本书结合西方哲学,以更为“接地气”的马克思哲学解读现代社会的各种文化困境,回答青年人在日常生活的心灵困惑,对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等意识形态进行客观解读。让大家理解:马克思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哲学所思考的问题正是生活在北京、东京、纽约、巴黎、伦敦等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青年人的心灵困惑。
  • 不朽箴言:悟透一句,改变一生

    不朽箴言:悟透一句,改变一生

    从《道德经》、《庄子》、《吕氏春秋》等经典古籍为着手点,把不朽箴言和现实相结合,引出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学习的古人哲学智慧。人生就是这样,若想得到一样东西,必然要敢于放弃一些东西,所以需要舍得;大智若愚,懂得这点,才能成为这样的智者。诸如此类的例子让人从书香中感悟人生,耳目一新,放松心情。悟透一句,便可改变人生。
  •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

    本书在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和舍勒的感受现象学的背景下,将其新创的道德意识现象学与佛教唯识学和儒家心学特别是孟子的良知学说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对道德意识的三种来源即内心的、外在的和超越的起源,也即对道德本能、社会伦理和神学伦理进行了区分和描述,尤其对道德本能之所以是自然本能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分析,以回答“我们为何以及如何意识到善?”的问题。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每个哲学家都很累

    你为所在城市居高不下的房价发愁过吗?参加工作几年了,你对自己的职位和薪水满意吗?当初离开家乡或是走出校园时,你梦想着要干一番事业,现在成功了吗?你曾经心仪的对象,跟随于你,还是成了别人的眷属?你想要结束单身生活,可又找不到合适的另一半,怎么办?……生存难、发展累、梦想远,有时候忽然心灰意冷,自己看似像哲学家一样解答着人生的重要课题,可你却是一个很累的哲学家。面对锋利的生活场,是听天任命、得过且过,还是想方设法走出困境。其实,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热门推荐
  • 你真的不会做父亲:好父亲就该这样做

    你真的不会做父亲:好父亲就该这样做

    父亲,对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则认为,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中曾这样写道:“人不是完其父愿,就是缮其父过。”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父亲的巨大影响里,这种影响往往超越生死,超越时间与空间!
  • 陌相九月

    陌相九月

    杀手神医古武女王携强大空间穿越到一个小女孩身上,为报杀母之仇,隐身十年,惊艳回归!她含笑杀戮,唯独那个尊贵强大的男人爱她入骨。既然如此,她便一起沉沦,成就一世情深!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 三杰剑

    三杰剑

    明代晚期,局势动荡,武术大兴。张淳风张大人清正廉明。张家的三位公子本该在家享受童年。怎奈天灾人祸,遭到陷害。被满门抄斩,三位公子劫后余生,习得一身武艺,但志向不同。从此各自踏入了一条别样之路。
  • 水经

    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宠妻:特工王妃难驯服

    邪王宠妻:特工王妃难驯服

    她,是22世纪的超高级王牌特工,却在遭遇惺惺相惜的队友出卖后,带着22世纪组织给配备的尖端设备和技术,意外穿越到某个不知名的时代的草包丑逼身上,当草包丑逼再次从泥泞中爬起来的时候,很多人的命运,甚至那个世界,都开始悄然变化了……他,是天颐国的战神王爷,是国泰民安的保护神,有心之人却容不得这样的人存在……他腹黑冷漠,却唯独对她……一天晚上,某只妖孽醉意微醺地爬进某女的闺房,“本王要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嗯,问吧!”某女像看智障一样的眼光看着他。“你是不是喜欢我。”“是!”感觉不对劲啊??某女懵逼了。“嗯,好巧,本王也是。”然后妖孽俯身封住了某女的嘴,不给她再反对的机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洞玄子

    洞玄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友人赴举

    送友人赴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完美重生

    完美重生

    一个半神之人,行走在繁华世间。闲极无聊,上上学,做点小生意,写写歌,作作诗,扶老太太过过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