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24100000014

第14章 上古帝王及贤相名流(19人)(13)

在政治体制方面,“礼”首先是建立在宗法制度之上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血缘亲疏远近形成等级阶梯。在政治上,周王是“天子”,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在宗族中,周王又是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因此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祭祀。历代周天子都是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正统地位,不得僭越。其他诸子或受封为诸侯,或分有采邑(食邑),他们在各自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政权,成立臣属于周王朝的诸侯国。在诸侯国内,国君是最高统治者,也是最大的族长,国君君位和爵号也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可以分封采邑或建立卿大夫之家。卿大夫之家也由宗族宗主统领,实行贵族身份世袭制。这种层层相属的宗法血缘关系,把族权和政权结合起来,形成奴隶主贵族的等级制度。

在国家机构和职官设置方面,《尚书》中的《立政》、《周官》叙述得比较完备。周王身边的重要职官主要有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或“师保”。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共同辅政。在朝廷中,直接辅助周王管理政事的是“太宰”,成王时,周公以太师兼太宰的身份“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太宰以下,有众多卿士,其中重要的职官有司徒、司马、司寇、司空等诸有司。这些职官也大多由姬姓贵族担任,成王时,在武王同母弟八人中,除周公为太宰之外,还有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这些职官各司其职,手下有众多僚属听从调遣。总体来说,随着周朝统治权力不断加大,国家机构和职官设置也逐渐复杂起来。

在军事制度方面,周王朝设置了庞大的常备军,宿卫宗周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周八师”,共有常备十四师兵力,一师为一万二千五百人,十四师共为十七万五千人,这已远远超过商朝常备军的规模。此外,各诸侯国也配备一定的武装力量,但一般不得超过三军规模,否则就僭越礼制。

在税赋制度方面,周王朝实行的是“彻”,孟子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所谓“什一”,就是按实际收获的十分取一。《左传·哀公十一年》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鲁国季孙氏打算“用田赋”,即改变原来的税赋制度,以增加赋税收入,但是他怕孔子反对,就让孔子的弟子冉有去征求孔子意见。孔子私底下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这里所说的“周公之典”应当就是周公所作的“周礼”,我们虽然无从得知其具体内容,但是孔子却道出其基本原则:“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这对于我们了解周公制定税赋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极有帮助的。

此外,“周礼”在祭祀先祖、朝觐聘会、宴飨应酬、婚丧嫁娶、日常起居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详尽的礼仪规范,几近繁缛。关于“周礼”的作用,后人将其视为治国法典:“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当然,“周礼”是在总结夏、商两代统治经验的基础上整理汇集而成的,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周公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集大成者。

周公在现实政治中是一位积极有为的政治家,他勤勉履职,日夜操劳,常常是“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思想家,孟子说:“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章句下》。)。”他对商周之际的社会历史变革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在传统的宗教天命观中加入了“德”的观念,提出了“以德配天”的宗教政治伦理观,进而形成了“敬天”、“明德”(“敬德”)、“保民”的思想体系。

原始的天命观是商周两代的主导思想。人们普遍认为,“天命”是最高的主宰力量,决定人世间的一切。历史更替、周朝灭商也是由“天命”决定的:“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笃生武王,保右(佑)命尔,燮(协)伐大商《诗经·大雅·大明》。)。”“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与)厥邦厥民《尚书·康诰》。)。”从周朝灭商的历史教训中,周公得出的结论是“天命”不可违背,“天命”不可不敬,否则将会受到上天惩罚。这就是“敬天”思想。

“天命”是不可违抗的主宰力量,同时“天命”也不是恒常不变的。即所谓“天命靡(无)常(《诗经·大雅·文王》。)”。“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信)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于四方《诗经·大雅·大明》。)。”这就是说,君王的德行,明明在下,同时也赫赫在上,为上天所知。商纣虽然是上天之子,但是他不敬天命,恶德上闻,因此失去天命佑护,使他的政令不能通行四方。而周朝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取代商朝,因为周文王“克明德慎罚”,“既勤用明德《尚书·康诰》等篇。)”,上天是没有私心的,它只佑护那些有德行的君王,因而授命于周,令其替代商朝统治四方。显然,经过周公改造后,这里的“天命”已经不是麻木不仁、善恶不辨的了,而是以“德”为标准来实施赏罚的,“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这就对君王“敬天”提出了具体要求——“明德”(“敬德”)。因此周公反复强调:“王其疾敬德”,“不可不敬德”,“王其德之用,祁天之命《尚书·召诰》等篇。)”。

“明德”(“敬德”)的要求已经提出来了,那么君王如何才能做到“明德”(“敬德”)呢?或者说如何才能体现上天的意志呢?按照“敬天”、“明德”(“敬德”)的逻辑关系一步步推演,周公又提出了“保民”思想。“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这就是说,上天判断君王是否“明德”(“敬德”)是以民为监的,这里又引入了一个“民”的概念。“天畏(威)棐(非)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尚书·康诰》。)。”君王想要一统天下,就必须做到“保民”。如何才能“保民”呢?周公在《尚书·无逸》中说了一番大道理:“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他告诫君王不要贪图安逸享受,要了解田间劳作的艰辛,否则就会受到万“民”诅咒和上“天”惩罚。当然,周公的“保民”思想是从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出发的,他所说的“保民”是保持奴隶主贵族对奴隶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但在客观上却维护了奴隶的部分生存和劳动权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此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周公把“敬天”、“明德”(“敬德”)、“保民”三者联系起来,“明德”(“敬德”)是“敬天”的具体要求,“保民”则是“敬天”的具体体现。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晰明确,表现出较高的思辨水平。周公关于“敬天”、“明德”(“敬德”)、“保民”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学派影响很大,因此他被视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周公辅佐成王七年,身贵而愈加谨慎谦恭,家富而愈加勤勉节俭,他每日夙兴夜寐,鞠躬尽瘁,因而赢得了天下人的敬重。成王长大后,“周公归周,反籍于成王,而天下不辍事周(《荀子·效儒》。)”,因为周公已经完成了维持周王朝统治的天下布局和制度设计。

同类推荐
  •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人是一棵思考的苇草

    本书是一本切入角度较为独特的哲学通俗读物。它从世界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抽取出350句名言,对说这句话的哲学家以及这句话的含义作简单的介绍。这些话都富含哲理,很多就是这个哲学家的主要观点,比如苏格拉底的“我知道我一无所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奥卡姆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道德的基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等。因此读者阅读本书,在欣赏这些名言的同时,能对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们的主要思想有所了解。语言简单,每句话用一页的篇幅,很容易读。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一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被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中。全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商场等领域比较多,主要讲述有关游说、辩论、韬略的理论,另外,还讲述了如何修炼自身、养神蓄锐;其中修炼自身、养精蓄锐部分,是全书其他部分内容的基础。
  • 创新得当论

    创新得当论

    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具有两重性:既可造福人类,亦可能对人类造成某些危害。准确预见创新的负面影响是困难的,但又是必须的。由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索创新之“得当”的应然尺度,研究有利于“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安排,寻求培育创新主体之品格的有效途径,以抑制或减少“不当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且又无法回避的课题。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笑抽三国

    笑抽三国

    我是刘诚,是阉宦之后,别人说我毒死了司空,两个,其实并没有,你们要相信我,我只是怕死,贪财一些,好色一点,帅很多……上面掐了别播,重来!我是刘诚,汉室宗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刘虞、刘表、刘宏都得喊我小叔,别人说我结党营私,其实我并没有,你们要相信我,我身边都是些正直的人,比如刘瑾、和珅、李莲英……我是刘诚……我真不想当皇帝,都是他们逼的,你们要相信我!
  • 强势竞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强势竞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Cause to Run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2)

    Cause to Run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2)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mystery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In CAUSE TO RUN (An Avery Black Mystery—Book 2), a new serial killer is stalking Boston, killing his victims in bizarre ways, taunting the police with mysterious puzzles that reference the stars. As the stakes are upped and the pressure is on, the Boston Police Department is forced to call in its most brilliant—and most controversial—homicide detective: Avery Black.
  • 意中人是你

    意中人是你

    青春期的我,情窦初开不敢跟你说。我的意中人,他是这世上最美好的男子,他会踏着七彩祥云来接我。此生无悔爱上你,来世只望不分离。
  • 此枝可依

    此枝可依

    从泥沼里走出来的蒋柠不再敢奢望天上的白云,只想随便找个小树枝栖身,结果不小心踩到了梧桐树上,从此有了成为凤凰的潜质。
  • 财商考验智慧(下)

    财商考验智慧(下)

    本套从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天行之诫

    天行之诫

    赫舍里灵菲,二百年前雍正皇帝座下血滴子高手的后人,为家族规矩与祖先恶业而挣扎彷徨。陈半觉,平常人家出身的武人,为求武道极致,于真武大帝前,立下大愿,为求圣人之心,行先贤之路,历尽牢狱之灾。赫舍里灵菲为求得更强的武技,拜陈半觉为师,内心深处所求,却是心灵的慰藉。陈半觉收灵菲为徒,本为将其引上武人正道,却因灵菲的孽缘,将自己逼上了武道更高远的境界。男师女徒,皆是孤独之人,日久生情而相恋,如互相舔舐伤口的苍狼。赫舍里灵菲,于爱别离、求而不得中,了悟“人间之缺,乃天道之本”,慷慨赴死,却险死还生。陈半觉在生死磨练中,了悟佛祖的三法印,虽向死而生,却生无可恋。
  • 重生八零之勒少又吃醋了

    重生八零之勒少又吃醋了

    【空间+双洁+爆宠+强势】她前世是闻名世界毒医。一双妙手既可以救人也可杀人,意外身亡被家传古玉所救。重生到一个智商只有几岁的傻丫头身上。吃不饱穿不暖还有极品家人在算计,看似人生很昏暗。赵芸初大笑有空间在手谁怕谁?斗极品虐渣渣活的风生水起。前世30年孤身一人重活一世收获主神夫君。霸道主神格言:媳妇说一,我绝对不说二。媳妇的话,永远是对的。即使不对,也参考前一句。
  • 一键修行

    一键修行

    对于穿越到异世的苏辰而言,修行也蛮简单的,只需以下三步:1,打开小册。2,点击菱形方框内的‘提升’按钮。3,然后坐等功法升到顶级。
  • 用信心奔跑的人(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用信心奔跑的人(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