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的建立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端。“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2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劳动分工的发展,导致氏族制度的瓦解和奴隶制的形成。而奴隶制的建立又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夏王朝建立后,随着奴隶制的确立,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有了飞跃进步。
二
大禹治水,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历史传说之一,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在这个历史传说中,以大禹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表现出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敢精神和聪明才智,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
上古时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山火、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唐、虞时期,中原地区就曾发生过严重的水灾。滔天的洪水汹涌肆虐,淹没平原,荡平高岗,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因此治理水患一直是困扰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们的一个大难题。尧在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根据“四嶽”的建议,启用经验丰富的有崇部落首领鲧治水,鲧用“堙”、“障”等方法,用泥土来填堵洪水,反而使洪水越涨越高,九年而功不成。舜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后,启用大禹治理水患,并委派契(商族的祖先)、后稷(周族的祖先)、皋陶等人协助。禹与契、后稷等人先考察河道,在认真分析和总结鲧治水失败原因的基础上,他们改变过去以塞障为主的老方法,采用以疏导为主的新方法,“高高下下,疏川导滞,锺水丰物(《国语·周语下》。)”。具体做法是依据地势的高下,排泄高地的积水,疏导瘀滞的川流,陂障低洼的沼泽地,从而使肥沃的平原广野减少洪水泛滥的祸害。
大禹为了治理水患,与民众一道翻山越岭,过河涉川,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经过十三年的艰辛努力,汹涌的洪水终于被制服了,人们又回到自己的家园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的功绩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争相传颂。春秋时期,周王朝大夫刘定公站在夏都阳城附近的颍水河畔,对晋国国卿赵孟发出由衷的赞叹:“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赵孟)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当年大禹治水的功绩,恐怕我们今天都是生活在水里的鱼呢。晋国国卿魏绛也引用古《书》中的《虞人之箴》赞曰:“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荀子则将大禹治水的功绩概括为:“禹有功,抑下鸿(通‘洪’),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荀子·成相》。)。”后人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不仅把我国辽阔的土地概称为“禹迹”,而且还把我国美好的山川大河美化为“维禹甸之”、“维禹之绩(《诗经·大雅》:《韩奕》、《文王有声》等。)”。
三
夏禹在位期间,非常重视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孔子说他“躬稼而有天下”,又说他“尽力乎沟洫”,这就是说,他结合治理水患,把高处的水引到低处,开沟修渠,灌溉农田,这是原始的水利工程。那些低洼的沼泽之滨,草木茂盛,禽兽繁殖,土地肥沃,便于开垦,众多居民纷纷从高地迁徙到平原沼泽地带定居,开荒种地,养殖牲畜,“嘉祉殷富生物”,“养物丰民人(《国语·周语下》。)”。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禹还请那些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的部族首领来进行指导。“禹傅土,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荀子·成相》。)。”益、皋陶、横革、直成等人都是熟悉农事的部族首领,在他们的指导下,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夏禹不仅亲自参加农业生产,而且还非常尊重劳动和关注民生,“禹见耕者耦,立而式;过十室之邑,必下(《荀子·大略》。)。”如果说舜的为政特点是无为,那么禹的为政特点就是亲民。
夏朝的手工业生产也有很大的进步,禹把万国诸侯进献的贡金(青铜)铸造成九尊大鼎,这说明当时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夏朝遗址考古发现中,出土的器物有成组的陶质酒器,还有大量的玉器、礼器、乐器等多种手工业制品。从这些器物来看,当时手工业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社会分工也相当精细。禹统治时期还有很多发明,传说中的伯益发明了凿井,奚仲发明了车乘,仪狄发明了酒等等。此外,夏朝的天文历法也很发达,《大戴礼记》中保存的《夏小正》就是经过较长时期流传下来的“夏历”。“夏历”按月记载了有关天象、作物生长以及其他物候的季节变化情况,反映了有关农业生产的一些规律性知识,对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很大。尽管“夏历”在长期流传中窜入后世添增的成分,但基本反映了夏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保存了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
禹在位共十年,死于东行巡狩途中,就近葬于附近的一座山上,并将此山命名为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现山上仍有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君王都要来此祭祀这位造福天下苍生的君王。司马迁作《史记》时说:“会稽者,会计也。”因为禹东行江南会诸侯“记功而崩”,用今天的话说,他是死在“记功”的工作岗位上的。
4.稷
《论语·宪问》:“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在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就普遍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在大量的考古发现中,有磨光的石斧、石铲、石刀和木锄等,这些都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在半坡以及其他仰韶文化遗址的窖穴、房屋和墓葬中,人们还发现了粟的皮壳。粟,古代称为稷,是一种耐寒和自生能力较强的作物,适合于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带生长,在原始的耕作技术条件下,粟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主要农作物。古人对于自然的认知是非常朦胧、直观的,土地中生长出谷物来,他们便奉以为神,因而“社”被奉为土地之神,“稷”被奉为五谷之神。不难看出,此时的“稷”还是具有神的属性。
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先民结合治理水患,逐渐掌握了灌溉技术和凿井技术,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并出现了一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氏族部落,如烈山氏、共工氏等,稷所在的周部落也是以“播时百谷”为主的,不过此时的稷已经是古代传说中的人了。
稷,又称后稷,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黄帝后裔,帝喾之子,周朝王族的先祖,中国农耕业始祖。稷的活动年代大致在尧、舜、禹时期,尧时他被举为“农士”,负责农耕事务;舜时他被任命为“后稷”(这里的“后”是执掌的意思),负责“播时百谷”;禹时他与禹一起“躬稼而有天下”,“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孟子·离娄章句下》。)”,他把天下人的温饱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终日在田间劳作,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夏禹后来得天下,后稷功不可没。
关于稷的身世,《诗经》和《史记》中都有详细记载:其母姜嫄是有邰氏部落首领的女儿,长成后嫁给帝喾为原妃。姜嫄有一次在野外看到一个巨人足迹,她觉得很神奇,便用脚去践踏脚印,突然感到身子一颤,像是怀孕的感觉,一年后她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婴,这就是后稷。后稷诞生的过程也非常怪异,“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诗经·大雅·生民》。)”。生产时产妇产门不破,婴儿胞衣不裂,胎儿竟然是一个连着胞衣的完整的圆形肉蛋。姜嫄觉得这是不祥之兆,于是就把他抛弃到狭巷之中,然而来来往往的牛马路过时都小心翼翼地抬起蹄子,生怕践踏到他;姜嫄又把他抛弃到山林之中,恰好遇到许多伐木的人;姜嫄最后把他抛弃到水渠的冰面上,结果鸟儿听到了后稷的哭声,都飞过来用羽翼覆盖着他,为他遮风避寒。姜嫄觉得这件事情很神奇,于是就把他抱回家中抚养,并给他取名为“弃”(《史记·周本纪》。)。
后稷刚刚学会匍匐爬行时就能自求食物,幼时游戏时喜欢种植麻、菽之类的作物,稍长后善于耕作,任何谷物瓜果一经他手,便大获丰收。他种大豆,大豆茂盛;植禾苗,禾穗沉沉;艺麻麦,麻麦茂密;稼果瓜,果瓜累累。等到他长大成人后,更是潜心研究各种谷物的种植技术,在实践中摸索出许多有助于谷物生长的办法:首先是“相土之宜”,即根据不同的土质种植不同的作物;其次是勤除杂草(“茀厥丰草”);再次是精选良种(“种之黄茂”)。所以他种的庄稼总是长势喜人,谷物壮盛,颗粒饱满,人们都争相向他学习种植方法,家家户户都能大丰收。后来他率部落族人迁徙到土地肥沃的封地邰定居,在种植粟、麦、麻等传统农作物以外,又开发出黑秬、丰秠、赤穈、白芑等产量较高的优良品种,从而使周族人过上了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的生活。
后稷的历史功绩主要是指导民众学会粮食种植,解决了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实现华夏民族从渔猎为主向农业为主的过渡。孟子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荀子也说:“得后稷,五谷殖(《荀子·成相》。)。”《诗经》中则歌颂道:“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黍稷重穋。植樨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诗经·鲁颂·宓宫》。)。”诗中把后稷带领百姓播种百谷看作为继夏禹平定水患之后的又一大历史功绩。夏禹平息水患,解决了百姓的安居问题,而后稷播种百谷,则解决了百姓的乐业问题,因此在古代典籍中,稷与禹经常并列在一起,成为后人共同景仰的先祖。《诗经·周颂·思文》是历代周王郊祀天帝和后稷,祈祷年谷丰收、国家昌盛的颂歌:“思文后稷,克彼配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周部族后人认为后稷是当时先进农业生产的总结者和推广者,他教民耕作,使民得以食粟,并开启文王、武王的伟大功业,是大有功德于周人的。为了以先人勋业勉励后人,周朝建立后,周王不仅立后稷神位于太祖庙,每年在举行郊祭时,还要以他配享天帝,把崇拜祖先和崇拜天帝两者结合起来,以此歌颂他的光荣业绩。
由于后稷在推动华夏民族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后稷”逐渐成为周部族的世袭职官:“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竄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篡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国语·周语》。)。”其后人谨遵祖训,忠于职责,以农事为本,勤修不辍。周朝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把“后稷”作为重要职官:“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敦庬纯固于是乎成,是故稷为大官(同上。)。”
5.皋陶
《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郷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先秦典籍中关于皋陶的记载不多,他的事迹大多是一些历史传说。《左传·庄公八年》引用亡佚的《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意思是说,皋陶能够勤勉布德。《孟子·尽心章句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意思是说,禹和皋陶与尧舜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亲身经历了尧舜盛世。《韩非子·说疑》中则把皋陶与后稷、伊尹、周公旦等人一同归类为“霸王之佐”。《尚书》中有一篇《皋陶漠》,但经前人考证,基本确定是秦汉时期的伪作。其他资料主要来自于后人的诠注或演绎,多不可信。比较而言,《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和《夏本纪》虽然记载内容不多,但基本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