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见北方已定,就打算东征高丽。召集群臣商讨出征的事,群臣却认为高丽依山建城,易守难攻,不如多派小股部队,反复侵扰,让他们东奔西走,没法耕种。这样用不了几年,高丽必然田地荒芜,人心涣散,鸭绿江以北就可以不战而胜了。太宗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先后派出大将李世绩、薛万彻、牛进达、军李海等人水陆并进,进击高丽。这招果然奏效,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得高丽疲于奔命,焦头烂额。
高丽的好消息激起了太宗的雄心,又打算向西用兵。西域有个龟兹国,距离长安约有七千里。当年唐高祖登基时,龟兹国王苏代勃曾派使臣来朝拜。贞观四年,苏代勃的儿子苏代叠还来进贡过名马。后来龟兹向西突厥称臣,不再向大唐朝贡。苏代叠死后,弟弟诃黎失布毕称王,因为听说西突厥已归顺大唐,不得不修和进贡。太宗恨他多年失礼,不但训斥了来使,还要派大将去征讨。群臣不敢进谏,当时却有一位忧国忧民的宫中才女,写了一篇奏疏呈给太宗。上面写道:
臣妾徐惠上言。妾闻以力服人,不如以德服人。盖以德服人者,逸而顺,以力服人者,劳且逆也。今陛下既东征高丽,复欲西讨龟兹,捐有尽之农功,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妾窃疑之。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反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轻邦,图利忘危,肆情纵欲之所致乎?是故地广者,非常安之术也,人劳者,乃易乱之源也。妾充役后宫,何敢与闻外政?但心所谓危,不敢不告,宁贻越俎之诛,勿蹈噬脐之悔。伏愿陛下俯察迩言,息事宁人,以安天下,则不胜幸甚!
太宗看完这封奏疏,不禁赞叹道:“有了徐充容的这份奏疏,朕就不发兵了。”原来,徐充容姓徐名惠,据说她五个月的时候就会说话,四岁时便读得懂《论语》、《诗经》,八岁能文,十岁以后才名卓著,被太宗召进宫后,开始封为才人,后来又封为充容。太宗非常喜爱她的才艺,所以就听从了她的劝告,暂时把西征的事搁置起来。
后来,太宗派右卫长史王玄策出使天竺。天竺即今天的印度,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区,信仰佛教。唐朝初年的天竺国王湿罗逸多,颇有武略,转战四方,战无不胜,征服了其余的四个天竺分支。贞观年间,僧人玄奘去天竺求取佛经,见到了湿罗逸多。湿罗逸多对玄奘道:“听说贵国有位盖世圣主,你能为我讲讲他的事迹吗?”玄奘简要地讲述了太宗的神武风采,以及平定内乱、降伏四夷的情景,湿罗逸多惊叹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应该去当面朝拜唐王。”于是特别优待玄奘,让他在国内游历。玄奘共收集到佛经六百五十多部,返回中国。湿罗逸多又派使臣跟着玄奘来到大唐,拜见太宗,递交了表文。无奈语言不通,太宗大为不解。幸亏玄奘在中间解译,这才略知一二。太宗命令云骑梁怀儆持使节去安抚,湿罗逸多道:“中国是天朝大国。现在派使臣到我国,我们理应出迎。”于是出城恭迎大唐使臣,叩头接受诏书。又派使臣随着梁怀儆去了大唐,献上火珠郁金、菩提树等礼品。太宗也重赏来使,送回了天竺。太宗命令玄奘翻译佛经,玄奘有徒弟好几十人,夜以继日地翻译,共译佛经七十五部,总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贞观二十二年,湿罗逸多去世,国内大乱,遗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大唐并没有听说这些变故,只是因为天竺国多年没有消息,于是派王玄策、蒋师仁出使。刚进入天竺境内,阿罗那顺竟然发兵来袭击唐使。王玄策只带了几十名随从,怎么能抵挡得住?幸亏随从奋力拼杀,才保着王玄策、蒋师仁两个人脱身逃到了吐蕃,随从全部战死。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当时已经与唐朝和亲,听说唐朝使臣被天竺袭击,就派兵一千多人去援救。王玄策又通知邻近部落共同讨伐天竺,泥婆罗国也派七千人马参战。王玄策和蒋师仁领兵出击,日夜兼程,直达茶镈和罗城,猛攻三个月,守兵开城逃散,被王玄策等带兵追击,杀死了三千多人,还有一大半淹死在江中。王玄策等人乘胜杀进中天竺,阿罗那顺狼狈逃跑,向东天竺求援,又收拾残兵败将来攻王玄策。王玄策让蒋师仁为先锋,自己做后应,与阿罗那顺对阵交战。阿罗那顺不懂兵法,只知道一味地蛮斗,蒋师仁引诱他进入埋伏圈,伏兵齐发,把阿罗那顺团团围住。阿罗那顺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束手就擒。剩下的天竺兵除了被杀之外,多半投降。于是远近城邑全都望风归附,一共得到城池五百八十多座。东天竺王湿鸠摩也吓坏了,慌忙送来牛马三万头犒赏唐军,此外还送来了大量军需物资。王玄策和蒋师仁这才撤兵,押着阿罗那顺等俘虏班师回朝。太宗喜出望外,当即加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又召入阿罗那顺,责备他袭击大唐使臣。按罪本应将阿罗那顺斩首,但因为太宗推广皇恩,特意网开一面,赦免了死罪。
阿罗那顺身边有一个异人。此人叫那逻迩娑婆寐,鹤发童颜,有几分仙风道骨,据说已经两百多岁了。太宗非常惊异,问道:“你有什么法术,能这么长寿?”那逻迩娑婆寐回答:“臣向来信奉道教,得了教祖老子的真传,时常炼丹服药,所以能长生不老。”太宗不免半信半疑,也想服一些长生不老的丹药。况且太宗晚年好色,常常恨自己精力不济。俗语说得好:“做了皇帝想登仙。”古时候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想活过千年,做个彭祖第二,所以今天请个方士,明天采个仙药,闹得一塌糊涂,终究是没有效果,反而死得更快了。太宗是个聪明绝顶的君主,不料也鬼迷心窍。从此天天服食丹药,居然精神倍增,一晚上能临幸几个宫女,今天翠微宫,明天玉华宫,名义上是休养,暗地里却荒淫起来。
只是不如意的事接踵而至,太宗心爱的王妃杨氏和曾为隋炀帝皇后的萧氏,先后死掉了。太宗正在伤心哀悼,突然又有人上奏,说是天象大变,太白星多次白天出现,太史官一占卜,说是预示将有女皇临朝。民间又流传秘说:“唐朝三代以后,将有女皇武氏君临天下。”这些话传到太宗耳朵里,很是堵心,接连处死了几个姓武的官员。太宗还不放心,又秘密问太史李淳风,李淳风道:“天数已定,人不能违反。古人有言‘王者不死’,陛下杀了她也是白杀。况且三十年后,陛下已经年老,不如多存慈悲之心。现在别说不能杀她,就是把她杀死,说不定上天再生出一个更强壮的人物,恐怕更加怨毒,到那时陛下的子孙真要被她赶尽杀绝了。”太宗连声长叹,无奈地将这件事搁下了。其实娇滴滴的武媚娘就在他身边,难道太宗不知道她姓武?难道一点儿都没有怀疑过吗?只是太宗被色所迷,即使让他下手,他也不忍割舍。
太宗平定了天竺,又想东征高丽,今天造战舰,明天备兵粮,准备发三十万大兵,一举荡平高丽。当时房玄龄已经七十一岁,年老多病,眼看要不久于人世了,房玄龄对儿子说:“我受皇上厚恩,无可为报。如今天下已经没有什么大事,只有东征的事,群臣没人敢谏,我如果再不劝阻,就死不瞑目了。”当时房玄龄已经写不了字,只能口述表文,让儿子书写,呈给太宗,谏表言辞恳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力劝阻太宗东征。
太宗看完谏表深为感动。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娶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为妻,太宗对女儿说:“你公公重病在身,仍然忧国忧民,真是忠心耿耿啊。”太宗亲自去探病,拉着房玄龄的手诀别,悲痛不已,又叫太子来探望。第二天房玄龄去世,追封为太尉,谥号文昭公,陪葬在昭陵。只是,房玄龄临终的上表虽然情真意切,却始终没能挽回太宗东征的主意。
太宗一边准备东征,一边又要征讨龟兹。于是调兵遣将,派番将阿史那社尔为昆邱道行军大总管,契苾何力为副帅,连同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左武卫将军李海岸带领铁勒十三部番兵共十万人马,向西征讨龟兹。阿史那社尔带兵杀出焉耆,进兵龟兹北境。焉耆国王阿那支本来与龟兹结成联盟,听说唐军入境,仓皇失措,竟然弃城而去,跑到了龟兹。阿史那社尔分兵五路追剿,逼得阿那支无路可逃,最终被唐军捉住,斩首示众。龟兹人闻风丧胆,各部落的酋长先后逃走,唐军长驱直进,如入无人之境。龟兹可汗诃黎失布毕吓得魂飞魄散,左思右想,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国相那利和大将羯猎颠冲出西门,逃到了保拨换城。阿史那社尔留下郭孝恪守城,亲自率领大军追击诃黎失布毕,到了保拨换城下,立即指挥兵马围攻,那利和羯猎颠几次想突围出城,都被唐军击退。
有一天,那利半夜里来袭击唐营。阿史那社尔早有准备,指挥兵马杀出,那利慌忙退去,乘着夜色向西逃去,不再回城。城中失去主帅,顿时大乱,阿史那社尔乘势攻入,诃黎失布毕和羯猎颠来不及逃跑,都被活捉。唐军正在庆贺的时候,传来急报说,那利带着西突厥大兵和自己的残兵一万多人去攻郭孝恪,情况万分危急,恳请火速发兵救援。阿史那社尔当即派韩威、曹继叔两军去救郭孝恪。等韩、曹两军到达都城,城池已被那利攻陷,郭孝恪阵亡,只有仓部郎中崔义起还在率领守兵与敌人巷战。韩威、曹继叔两军杀进城中,如狼似虎,把番兵杀得抱头鼠窜。那利见势不妙,慌忙出城逃走。曹继叔眼明手快,指挥军士紧紧追赶那利。那利没命地乱跑,手下残兵败将被唐军一路追杀,已经死掉十之七八,他也顾不上,专门往大山深处跑去。曹继叔边追边喊:“番贼哪里逃!你以为绕道袭我守军是妙计,偏偏碰着我曹将军,随你上天入地,我也要把你生擒活捉!”说着取出弓箭射了过去,嗖的一声,正中那利。那利疼痛难忍,跌了一个倒栽葱。唐军抢步上前,将他生擒。曹继叔得胜回城,阿史那社尔撤兵,一路上招降远近小城七百多座。西突厥、安西等国纷纷投降,并且进贡财物犒劳唐军。阿史那社尔立诃黎失布毕的弟弟叶护为龟兹王,刻石记功后班师回朝。
太宗在紫宸殿接受俘虏,诃黎失布毕、那利、羯猎颠三人连连叩头谢罪。太宗网开一面,下诏赦免。封诃黎失布毕为左武卫中郎将,诃黎失布毕等人谢恩退出。太宗对群臣道:“如今龟兹已经扫平,只有突厥的残酋车鼻,总不肯来朝拜,朕还要再派将去征讨。”群臣道:“现在已经是暮冬了,北方天寒,不便行军,等到来年春天再出兵也不迟啊。”太宗同意。
转眼间就是贞观二十三年,东风解冻,春回大地。太宗又派右骁卫郎将高侃带领回纥、仆骨等各部落的番兵,征讨突厥车鼻可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