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太宗退朝回宫,忽然觉得身体不适,头晕目眩,竟然有些支持不住,连忙召来御医,开方服药。一时也不见效,第二天竟然起不了床,只好传旨召皇太子到金掖门听政。太子退朝之后,进宫请安。碰巧武媚娘在太宗的病榻旁侍奉,见太子进来,便轻移莲步向太子行礼。太子留神一瞧,见她眉含秋水,脸若朝霞,身材婀娜,模样轻柔,“殿下”两个字说得含情脉脉,险些把太子的魂勾没了。
太子暗想:“我先前曾见她几次,还没有这般风采,现今越来越妖艳了。父皇年过半百,还陪着这样的尤物,怪不得害起病来。”边想边来到太宗面前,低声问起太宗的病情。太宗有气无力地说:“朕以为服了天竺方士的丹药,就能永远健康,谁知后来渐渐无效,现在方士也走了,看来朕要不久于人世了。”言语中带着几分凄凉。太子道:“父皇偶感风寒,只要吃几服药就会康复的,何必过虑?”太宗道:“朕从小就带兵打仗,身经百战才创下这个基业。如今四海升平,朕的志愿已经满足,死而无憾。只可惜一班功臣已多半丧亡,就是活着的也都已经年迈,现在只有一个李世绩,朕是为你担忧啊。”太子道:“李世绩忠诚有余,可惜年纪太老了。”太宗道:“李世绩虽然年老,但身体却还不错,而且此人才智出众,朕向来另眼相待,料想应当不会负朕。只是你对他没什么恩,将来未必为你效力呀。”
太宗一病就是两个月,太子借探视为名,每天进宫侍奉,时常与武媚娘接触。媚娘也知情识趣,眉来眼去地勾引太子,害得太子一颗春心蠢蠢欲动起来。
经过精心调治,太宗的病越来越轻,于是又到翠微宫玩赏了几天。古人说得好:“色是刮骨钢刀。”太宗本来就已体衰多病,从翠微宫回来后,竟然面容枯槁。太宗自己知道不妙,于是将太子詹事李世绩出调为叠州都督。李世绩老成练达,一接到诏书,当即拜别太宗辞行,连家也没回,就草草带着行装赴任去了。
当时满朝文武都以为是太宗平时优待李世绩的缘故。原来李世绩有病时,太宗曾亲自给他剪头发、喂药;李世绩在酒宴上喝醉时,太宗还亲自解下衣服盖在他身上,种种恩惠,远远超出其他人。大家都以为李世绩是因为这个才立即出行的。哪里知道李世绩是看破了皇上的心意,料到这次外调含有深意,所以不敢逗留。果然李世绩一走,太宗就对太子道:“朕现在派出李世绩,就是为你打算。他如果徘徊观望,朕就可以说他抗旨,处他死刑。如今,他一接到诏书立即出行,忠心可嘉,朕死后你可以升任他为仆射,他必定为你尽力,你要切记!”太子连连点头。
李世绩外调不久,一名李姓功臣辞世,这个功臣就是卫国公李靖。李靖自从征服吐谷浑后,担心自己功高遭忌,于是闭门谢客,不问国事。如今,李靖已经七十九岁,年老多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太宗亲自去探望,泪流满面地对他说:“爱卿是朕多年的老朋友,为国操劳,朕至死不忘。”回宫不久,就传来李靖病逝的消息。太宗罢朝哀悼,追封李靖为司徒,谥号景武公。
李靖死后,太宗仍然到翠微宫玩乐,不久又生起病来,而且病得越来越重。太子李治进宫侍候,昼夜不离,那位深得太宗宠爱的武媚娘,也在床前端茶递药,朝夕陪伴。两人眉来眼去,非常亲热。这天也是应该出事,太宗困倦得厉害,不知不觉昏昏睡去,床前只剩下太子和武媚娘两个人。媚娘见太子头上有几根白发,就微笑道:“想是太子操劳过度,竟然长了白发,殿下真是仁孝之君啊。”太子道:“还不是因为太想你,所以头发才白了,你应该可怜我呀。”说完两人竟然来到武媚娘的寝宫,行起了鱼水之欢。
又过了两三天,太宗生命垂危。忽然对媚娘道:“朕的病看来是治不好了。你侍奉朕多年,朕不忍心撇下你,你想没想过,朕死后你有什么打算?”武媚娘冰雪聪明,当即跪下道:“妾承蒙圣上隆恩,本该以死相报,但圣体未必不能痊愈,妾也不敢马上去死,情愿削发为尼,吃斋拜佛,为圣上祈求长生,以报圣上的恩宠。”太宗道:“好!好!你既然有这个想法,今天就可以出宫,省得朕为你操心了。”媚娘拜谢离去。
太子在旁听到这话,好似晴天霹雳。正在惊恐,忽听太宗自言自语道:“武氏应着民间预言,朕本来想把她赐死,但实在是不忍心。好在她自愿为尼,天下没有尼姑做皇帝的,朕死也安心了。”说着,又对太子说:“你出去宣旨传召长孙无忌和禇遂良进来。”太子连忙出去,先命令太监去召长孙无忌和禇遂良,自己则跑到媚娘的卧室辞行,媚娘道:“殿下登基后,三宫六院美不胜收,恐怕不久就会忘了妾。”说完扑簌簌地流下泪来。太子指天发誓说:“我若负卿,愿遭天杀。”媚娘忙拦住他道:“殿下的深情,妾已领了。但求一件信物作为纪念。”太子立刻从腰间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递给媚娘。媚娘刚刚接过来,忽然有宫女跑进来道:“万岁爷传召殿下,请殿下快去接旨!”太子听完急忙向太宗的寝宫跑去。
刚进门,隐隐听到太宗道:“太子仁孝,愿卿等好生辅导,不要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接着是两人同声“遵旨”。太子匆匆进去,向两个人行过了礼,站立在一旁。太宗对太子道:“长孙无忌、禇遂良两位爱卿可以辅佐你治理天下,你就不必担忧了。”又对禇遂良说:“长孙无忌多年为朕尽忠,朕打天下时,他曾立下汗马功劳。朕死后,你一定不要让小人从中挑拨,陷害忠良。”随后又传进太监问道:“武才人已经起程了吗?你去传旨,叫她立即出宫,不必再来见朕。”太监领旨离去。太宗又觉腹痛,呼号一会儿,竟晕厥过去,好容易才把他叫醒。太宗让禇遂良代写遗诏,然后又召来妃嫔及太子妃王氏,一同到床前送终。禇遂良写好了遗诏,呈给太宗过目。太宗大略瞧了瞧,就交给长孙无忌。然后握住太子的手,指着太子妃,对长孙无忌和禇遂良道:“佳儿佳妇就都托付给你们了!”还想再说,已经是痰喘交加,说不成话。不一会儿,太宗便撒手人世,魂归地府了。一代圣主,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三岁。
众人当时就要哀悼,长孙无忌摇头说:“且慢!这里是行宫,不便治丧,请太子殿下立即还朝,召集文武百官奉迎先帝,这才合乎礼法。”太子回朝,长孙无忌、禇遂良把太宗遗骸用车驾拉到殿上,由太子率领文武百官迎上金殿,宣读遗诏,然后发丧。
太子停止了东征辽东的准备,举国哀悼太宗。几百名各国使臣也都痛哭着参加葬礼。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文治武略卓越,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威德兼备的圣主,他的许多治国安邦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
太子李治继承皇位,大赦天下,赐文武百官各升一级,史家称李治为高宗皇帝。高宗加封长孙无忌为太尉,召李世绩进京,封为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加封左仆射,晋为司空,遵从了太宗遗命。太宗名叫李世民,驾崩后“世民”两字都要避讳。李世绩于是把世字除去,改名为李绩。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驾崩,八月安葬到昭陵。番将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因为受太宗恩遇,自愿殉葬,高宗不同意。后来,高宗命人用巨石雕刻了十四尊被大唐征服的各国君王的石像,陪列在陵旁。
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徽,高宗立妃子王氏为皇后。新皇后是并州祁县人,是太宗的同安大公主的侄孙女。公主见她贤淑,告诉太宗,太宗于是把她娶作儿媳妇。王氏的父亲名叫王仁祐,借女儿的光,被封为陈州刺史。高宗即位后,王氏当然立为皇后。王仁祐也被加封为魏国公。
高宗加封禇遂良为河南郡公,让他和长孙无忌共同辅佐朝政。升礼部尚书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右庶子高季辅兼任中书令。高宗每天带着十个刺史上朝,询问百姓疾苦,商议国家大事。永徽初期的大唐,国泰民安,颇有贞观遗风。
到了秋季,高宗接到右骁卫郎将高侃的捷报,说已擒住了突厥车鼻可汗。大臣们得到消息,都来庆贺。从此东突厥各个部落全都俯首称臣。
后来,西突厥已经投降的几个部落再次反叛,大唐朝廷免不了要出兵征讨。高宗派左武侯大将军梁建方和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等人发兵三万,加上回纥的五万兵马,征讨西突厥。大军旗开得胜,活捉了敌将孤注,梁建方下令斩首。正要乘胜进攻,忽然接到朝廷旨意,命令梁建方等人火速还朝,梁建方不敢违抗圣旨,只好班师回朝。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和妻子高阳公主谋反。高阳公主向来被太宗所宠爱,房遗爱娶了公主后,也很得宠。公主从小娇生惯养,骄傲蛮横,竟然随心所欲,做出了红杏出墙的勾当。房玄龄的另一个儿子房遗直,早年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位高权重。房玄龄死后,公主就唆使房遗爱在太宗面前诬陷房遗直。房遗直自然要辩解,太宗知道真相后很生气,把高阳公主痛骂了一顿,公主怏怏不乐。
后来房遗爱带着公主出去打猎,到一座寺院休息。寺中有个叫辩机的僧人,长得非常英俊,又会逢迎,请公主留宿。公主竟然与辩机勾搭成奸,另外找了两个美女陪侍房遗爱,房遗爱得了两个小妾,左抱右拥,其乐融融,还管什么公主?公主乐得与辩机淫乱,公然出双入对,竟然像夫妇一般。后来事情败露,太宗觉得很没面子,不问青红皂白,先下令处死辩机,又杀死了公主身旁的十多个奴婢。公主不但不认罪,反而怨太宗多管闲事,拆散了露水鸳鸯。太宗驾崩的时候,高阳公主虽然去送葬,但脸上毫无悲伤的表情,而且从此之后,更加肆无忌惮。什么智勖、惠弘、李晃都借着谈仙说鬼为名,出入公主居室,连诊脉的医生也做了公主的面首,荒唐事传得满城风雨。后来,她害怕东窗事发,就劝房遗爱勾结薛万彻、柴令武等人,准备立荆王李元景为帝,废去高宗。薛万彻娶了高祖的女儿丹阳公主为妻,柴令武是柴绍的儿子,也娶了太宗的女儿巴陵公主。两人都是驸马都尉,因为与高宗不和,所以愿意和房遗爱同谋。荆王李元景是高祖的第七个儿子,听说能当皇帝,也就随声附和。房遗直知道后,担心自己受连累,暗中通报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密报高宗,高宗就让他审理此案。高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忙派人诬告房遗直,说他要谋反,等到长孙无忌彻底一查,这才水落石出。于是阴谋败露,又有好几个人伏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