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习性,天生喜欢留恋美好的境界,恰恰美好的境界用语言文字又描写不出来,口头也表达不出来,即便能写出来,讲出来,离那个境界还是相差甚远,有时候根本就词不达意,甚至背道。本来我天生就不爱讲话,但是做了和尚,所到之处,信徒总是叫我讲开示,当讲到形而上的境界时,又总是苦于语言文字的缺乏,讲出来的既不能,也不是那个形而上的境界,只能说是接近它,相似于它,但毕竟还不是它。也许用一种声音,或一个图像,更能把那个形而上的境界描绘出来,更能把自己的心声和内在的形像表达出来。
出关以后这种灵性的力量时常敲打着我的身心,叫我讲话,叫我写,叫我学琴,叫我学画,因此便到北京中国音乐学院学习弹古筝和画水墨画。我并没有想成为琴画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想成为这方面的能手,只是想把自己的心声给弹出来,画出来,作为心灵的一种再现方式,若能如此,想必会是一种好作品。至于好不好听,好不好看,那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把内在的境界表达出来。琴、画、道三者是相通的,都要专心,只有专心到忘我,物我合一,进而物我两忘,灵感才会闪现,作品才会有神韵。画是由点、线、面三者构成的,筝是由二十一根弦构成的,筝和画练到一定程度都得达到雄伟而不野蛮,流畅而不轻浮,丰富而不臃肿。在佛学院学习期间,曾学过数年毛笔字,现在把它们结合起来,才惊奇地发现原来它们都是相通的,无怪乎古人讲一窍通,则百窍通。百窍实际上是受一窍在指挥,比如写毛笔字,笔正则锋藏,笔斜则锋出。画画也是这样,弹筝更是这样,否则棱角百出,既不圆润,也不丰满,流畅更谈不上。艺术是以“形”为桥梁,以“神”为目的。
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只能帮你少走弯路而已。道者,如盐入水,视之不见,尝之有味。做菜、穿衣、居室摆设都是艺术。好的艺术就是一首诗,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才够境界。佛门里讲童心易入道,对于艺术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童心的艺术才不会老,才有生命力。
圣人也一样会做错事情,不同的是,圣人不会把同一种错误持续地犯下去,而凡夫则有可能把一种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去。圣人通过一件事情,会明白许多事情,甚至所有事情的道理。做学问与做人是同样的道理,终生不犯错是不可能的。圣人可以做到不重复犯错,那是因为他善于观察事物,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反省,遇到事情,善于自己想办法尽力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出自己的毅力、承受力和思考能力。倘若不经思考就做出决定,或轻易问他人,自己内在的潜能很难开发出来。真正的思考是让身心沉静下来,进入三摩地中,而非社会上所讲的苦思冥想。冥想到极限是无想,无想之中,智慧才会出现。
波涛起伏的人生,往往使人的心境更加开阔;一帆风顺的人生,不会有大的成就。逆境使强者更强,也使弱者更弱。
艺术家的心境,都是在他们的作品里表现出来的。生活经历越丰富,其思想境界也会越高;思想境界越高,其作品的境界也会越高。艺术家不能随着时代而作,也不能随着环境而作,要随着自己的思想境界而作,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有个性,才有生命力,他才能走出一条自己路子。
为名、为利的艺术,不能称其为艺术,因为她的灵魂里没有真善美。艺术家必须为自己的艺术献身,其作品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灵魂,否则只有十分之一的灵魂,甚至没有灵魂。学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艺术家的作品必须有种韵味散发出来,才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作品是有生命的。我学古筝的时候,每天练习长达十来个小时,刚开始浑身疼痛,用的全部是僵劲,一个礼拜后,弹起来就轻松多了,渐渐地也就能够玩起味儿来了。当我刚学水墨画的时候,画出来的作品都是死的,连我自己都不满意,也不知画了多少,渐渐地才有了点儿味道。可见艺术品必须有味道,才算是艺术。
我常常羡慕老师的古筝弹得好听,当时心里想,要是我这辈子能够像老师这样弹得好听,自己也就满足了。实际上,我不可能弹出像老师那样的风格,也学不会老师的那种风格,只能说努力十年、二十年,也会有自己的一种风格。老师的风格不能不学,但也无法完全学会,即使学会了,也是外表的东西,内在的神韵是无法模仿的。每个人的业力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注定了其作品内在的神韵也不同。学老师的风格,关键在于参考老师的风格,而又能跳出老师的风格之外,形成自己的风格。凡是模仿出来的东西,都没有灵魂。上乘技艺不是模仿出来的,是通过累世修炼出来的。模仿出来的作品,严格来讲不算是自己的作品,弹琴绘画,都应该走自己创作的路子,凡是用心创作的东西,里面都有自己的灵魂。基本方法,非老师教不可,但神韵上的东西,一定要靠自己领悟,学佛修道也是一个道理。
在艺术上,凡是善于模仿的人,其内在灵性的力量永远不会出现,最后连“灵魂”也会死亡。模仿意味着离不开拐扙,不能独立,不能随心所欲,不得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什么叫做艺术品,实在很难回答。
大抵说来,凡是艺术品不能缺少两个方面:一是形象(也即结构),二是神韵(也即内在的境界)。光有外在的形象,犹如躯壳或僵尸;光有内在的境界,大多数人又认识不到,无法接受。一件好的艺术品,内行人能接受,外行人也能接受,这才叫做上档次的艺术品。一幅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能把观众从外在的形象带进形而上的境界里。
一幅艺术作品是否上档次,不外乎形象与神韵处理得当与否。好比一个人很有文化,只能算是一个好老师,但绝不可能是一位明师。文化是一种形象,而一位明师不仅要有内在的境界,而且还要有外在的形象(也即知识)。往往许多搞艺术的人,包括学佛的人,过多地模仿外在的形象,自然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境界。模仿只是一个阶段,不应该当作全过程。
我从小没有学过音乐,乐理一点也不懂,所以学起古筝来很吃力,老师教得也很辛苦。对于现代音乐我并不喜欢,觉得很粗糙;古代音乐虽然也不懂,但我一听就喜欢。实际上节奏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之中,可以说日常生活的每一件事物中都有“节奏”。
搞艺术的人比较讲究灵感,总误以为灵感是先天的。实际上,人的大部分灵感是来自于后天的知识和人生阅历。
随着知识的累积,生活阅历的增长,对事物的观察,人的思想境界自然开阔,联想也自然丰富,如果内在没有这些做基础,灵感也很难出现。一个没有知识的人,没有生活阅历的人,不善于观察事物的人,其灵感是不可能出现的。
搞艺术的人可以说是半个圣人,因为搞艺术的人必须在高度集中与忘我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够得上档次,否则就是头脑作出来的作品。头脑是不会创作出好作品的,真正的艺术品是从自性里面涌现出来的。搞艺术的人身心里面有一股力量,不弹,不唱,不写,不画,不舞,他的身心静不下来,心灵里面没有这个东西,是创作不出真正的艺术品的。凡是够神韵的诗词书画等等,都不是作出来的,是“修炼”到一定程度后,从自性里面迸发出来的。凡是不朽之作,都是神来之笔一气呵成的。
好的作品就是四不像,是没办法归类的。不同根器的人见到或听到后,则有不同的感受和认识。与实物太相像的艺术品就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和“道”相通,她里面什么都有,什么都能在她里面发现;虽然都有,但又都没有;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太像的东西,或一模一样的东西,只能是一种东西,而不是艺术,更不是道。
能讲出来的艺术,算不上艺术;能讲出来的道,更不是道,只能说相似于她,接近她,但毕竟不是她。
道非定,也非不定,定是断灭,不定是散乱。
道非修,也非不修,修是妄,不修是放纵。
道者,有无相伴,是非并随,凡是有说,皆是假立。既是假立,何故要说?皆因无明。
远离,也非远离;超越,也非超越;不可道,也可道。能所双空,也非空。无取,也无舍。
明心容易,见性难证,若不明心,何以见性?心是明,性是见。见性就是见到自性佛,这个自性佛,原本就是现成的,不是修成的,只需找到即可。
美术之所以是美术,那是因为它展示了艺术家的表现力,是艺术家的生命,是艺术家的人格,是艺术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