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留条后路
我们都知道人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希望自己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正是这种欲望的驱使使得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忘乎所以”,以致于把话说得过于出头,为自己的人生道路设置了绊脚石。为人处世是离不开说话的,我们不能为了展示自己的口才而口无遮拦,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就是说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太绝对,要给自己留有说话的余地,这才是你交际时的万全之策。
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
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人说话时常常是斩钉截铁的,“我一定行!”“我一定能办到!”“你还不相信我呀?”……类似的话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当然,这样的话语里蕴涵了一个人的自信,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当今社会我们所提倡的就是做人要有自信。但是有时候我们说话必须要把握分寸,这就需要你根据具体的事实来说话,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还是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因为在办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意外的事情,过头的话难免会给自己造成尴尬的局面。
如果我们留意的话,可以观察出很多政要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他们说话都是极为谨慎小心的,从来不会说“肯定”、“一定”、“绝对”之类的话,而是喜欢用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等等不是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否则一下子把事情说绝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不是把自己推向了绝路吗?现实中经常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有一天,某公司经理把一项托运工作交给一位男同事,这项托运任务较之以前困难更大,经理问他:“完成此项任务有没有困难?”他挺起胸膛拍了拍胸脯回答说:“没问题,包您满意!”说完给了经理一个自信的微笑。可是过了几天也不见他的汇报,于是经理找到他问道:“怎么样,不能按期完成任务吗?”他有些惭愧地说:“事情真的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虽然经理给了他很多鼓励的话语,但从此之后对他拍胸脯的胸有成竹是已经有些反感了。
此外,说话时也要注意:对别人的请托如果可以做到你应该答应,应该承担下来,但是你答应对方的话要说明确,你可以回答对方以“我试试看”、“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忙”等字眼,但千万不要说“没问题”、“保证完成”等类似的话,同样上级交办的事必须得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当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话来答复。
另外,与人交流时,不要污言秽语,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之类的话,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对人不要轻易下评断,像“这个人没戏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这类“盖棺定论”的话也要避免。
当然把话说绝有时也有实际上的需要,但除非必要,还是有所保留为好,既不得罪人,也不会把自己陷入困境,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逢人只说三分话
《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孔子曾说:“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假如你对对方根本不了解,就畅所欲言,那最终你又会获得什么呢?对方的反应又如何呢?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是不必说、不该说的就不要去说,这与“事无不可对人言”并不矛盾。说话须看对方是什么人,如果对方不是你倾诉的对象,你说三分真话,就已经够了。
但是有人认为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别人也没有什么不对,这是懂得与人分享的表现。确实如此,高兴的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而不高兴的事不憋在肚子里,说出来自己的心里会好受一些。但是要注意的是,你可以说,但不能随便说。因为你的倾诉对象是完全不一样的,说出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对象,一定要有“心机”,该说的说,不该说的注意保留。在你跟对方倾吐你的内心的时候,你脆弱的一面自然而然就会暴露出来,人们也许会认为你是一个经不起考验的人,他们会因为你的脆弱而看不起你。更严重的是,你脆弱的一面展现给大家之后,别人就会抓住你的薄弱环节,这样一旦以后你们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你就会处于被动的局面,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再者,之所以要说三分话,是因为你的心理话有些是带有危险性与机密性的。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个国家人员却逢人便夸夸其谈,那么恐怕国家机密就会很快泄露殆尽了,这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再比如,由于受到工作的压力,你对同事毫无保留地把对领导的不满全盘托出,而它很快就会传到你领导的耳朵里,这样你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大家可以从下面的例子得到启示:
林立是某校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师,由于她的教学成绩比较突出,为人处世也有自己的一套风格,而且在本市的教师讲课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因此,办公室的同事以及教务主任都很欣赏她,尤其主任对林立更是关爱有加,还时常给林立灌输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这些被林立的同事王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王平也是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师,但是她跟林立的水平有很大差距。她认为教务主任偏袒林立,把自己不尽如人意的教学成绩都归咎于主任的偏袒上,心里对主任极为不满,对林立也是嫉妒万分,于是心里的一肚子怨气就想找个时机向同事发泄。
有一天,办公室就剩王平和另外一个跟她比较要好的同事了。王平终于等到机会了,于是她把憋了好一阵子的怨气一股脑地都倒了出来。她还说,主任整天找林立谈有关教育方面的事,恐怕是别有用心的吧,“醉翁之意不在酒”。起初,她的这位同事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意思,后来才恍然大悟。不过她并不同意王平的猜测,但王平还是以各种理由让她相信这是事实。现在王平的心里可是轻松多了,一肚子的气三下五除二地都倒了出来。但是,好景不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话传到了主任的耳朵里。但是主任并没有大动干戈,他只是心平气和地对王平说:“咱们学校下周的观摩比赛课,语文组本来是决定让你去参加,因此你有机会获奖,但是由于某些原因,那天领导为你安排了别的任务,很可惜。”说完,转身就离开了办公室。
王平这时目瞪口呆,好好的一次机会就这样泡汤了,她本想问一问其中的原因,但是她却犹豫了,她忽然想起了那天在办公室跟同事说的话,也许她现在已经明白了原因的所在,她后悔万分,自己口无遮拦地发泄竟然堵住了自己的道路。
其实面对林立的出色表现,王平本可以虚心地向她学习。即便是向同事说自己的心里话也要有所筛选才对,有些连自己都拿不准的事情又怎么能向别人说呢。所以,不管是你的普通朋友还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你都要对自己的心里话有所保留,否则,将来有一天你吃了亏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由此,敬告大家,说话时仔细聆听对方的话语,了解了对方的秉性和爱好,再组织自己的语言,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要仔细斟酌斟酌。
玩笑要适度
我们在聚会或是跟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开一些玩笑,以此来活跃气氛,这当然是件好事。开玩笑会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更有利于感情的交流。但是,尽管如此,我们在开玩笑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背离人的品格而说出伤人自尊或让人难堪的话来,这样会给自己招来是非,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
大家对“烽火戏诸侯”这一段历史故事应该是很熟悉的了,它就是一个因玩笑失当而导致亡国的典型事例。
周幽王是一位有名的昏君,他整天只知道贪图荣华富贵,荒淫无度,不思治国之道。他很宠爱他的美人褒姒,但是褒姒天生不苟言笑。周幽王为使褒姒开口一笑,想了好多办法都不能奏效。后来,周幽王的一个宠臣虢石父给周幽王提出了一个建议说:陛下可以突然击鼓,把烽火点燃起来,就说是有西方的戎族前来入侵,以此来哄骗各路诸侯率兵前来援救,这样就可以逗得褒姒一笑。糊涂的周幽王一听觉得是个好办法,于是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便采纳了他的意见,即刻命令手下在夜间擂起大鼓,并在京城周围点燃烽火。
诸侯们闻讯后,都以为异族要入侵,周朝面临大难,便立即带着兵马,快马加鞭地奔向镐京。可是,赶到京都城之下的诸侯们除了看见周幽王和褒姒及一群舞女在纵情欢歌以外看不到半个敌人的影子!这时周幽王用手指着下面那些受骗的人对褒姒说:“看,这群傻瓜果真来了!”褒姒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以为城下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听幽王一说,她才恍然大悟,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这时,城下的诸侯们才知道自己是上当受骗了,大家愤怨地盯着城头上正在玩乐的周幽王和褒姒,个个都咬牙切齿,但什么话都没有说率兵马径直回去了。
虽然这次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博得了褒姒的一笑,但他尚不知这件事为他自取灭亡埋下了无穷的后患。申侯被逼谋反,他偷偷地联合一些地方的诸侯,又勾结西方的戎族一起进攻镐京。这—次,周幽王听说是戎族打来了,赶紧叫人去擂响大鼓,点燃烽火,以汇集各地兵力。但是,基于上次的教训,这次没有一个诸侯率兵前来救援,大家还以为这又是一场骗局呢!结果,戎族军队很快攻陷了镐京,杀死了周幽王,俘获了褒姒,并把宫中财宝洗劫一空,还放火烧了镐京,周朝最终就这样毁在了周幽王的手中。
周朝灭亡的原因是很多的,但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由于乱开玩笑。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馊主意,跟各诸侯开了个极大的玩笑,结果落得个国破身亡的悲惨下场。
这是历史故事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在人际交往中同样也是如此。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甚至会惹上大麻烦。因此,开玩笑要把握好分寸。
开玩笑要把握场合、时机和环境,—般来讲,开玩笑不适合在比较庄严、肃穆的场合进行,也不适合在的工作时间进行,此外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下,也要尽量避免开玩笑。
美国前总统里根有一次在国会开会前开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玩笑。他为了试试麦克风的质量,张口便说:“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宣布对苏联进行大规模地轰炸。”一语既出,人们都惊讶了。里根在错误的场合、错误的时间里开了一个极为荒唐的玩笑。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