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先生说:“活在当下是最大的务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根本。存活在往事的回忆或对将来的臆想中都毫无意义。”不得不承认,人没有上辈子,也没有下辈子,只有这辈子。所以,过好这辈子,活在当下方是对生命负责与珍惜的可取之道。要知道,与其在回忆往事或是幻想未来中惶惶终日,不如珍惜有限的时光,活在当下,让生活精彩无限。
人生一世,应活在当下
梁先生语录:
活在当下是最大的务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根本。存活在往事的回忆或对将来的臆想中都毫无意义。
梁先生在对人类文明进行三分法时所提出的“意欲持中,立足当下”的哲学理论是非常发人深省的。人生于世,时间总在向前走,而人们的心,却可能在某处逗留。世上不乏活在过去的阴影中的人。
一天,佛印与东坡二人正坐在船上把酒话诗说禅,这时候,不远处的水面忽然响起了“噗通”一声。接着,就听到有人喊道:“快来人呐,有人落水了!”
佛印赶紧跳入水中,将人救了起来。一看,原来被救起来的是一位女施主。待女施主醒来,佛印问女施主:“施主年纪轻轻,却为何要寻短见?”
女施主痛苦地回答道:“我前年刚结婚,现如今,丈夫抛弃了我,我的孩子也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佛印立即问道:“施主,你三年前是怎么过的?”
女施主眼睛为之一亮,激动地说道:“那时候我还未出阁,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快乐自在的日子。”
“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
“没有。”
“你不过是被送回到了三年前。为何你现在就不能无忧无虑、快乐自在了呢?”
这位女施主恍然大悟,自此再没有想不开过。
故事中这位女施主之所以想不开,就是因为即便过去已经过去了,但她仍然被丈夫抛弃的阴影所困扰着,不能跟着时间向前走,不但荒废了当下的美好时光,连带往后的美妙生活也抹得一干二净。这不应当是为我们所取的生活态度。
然而,世上也不乏幻想家与空想家。当然,毋庸置疑,有的幻想是创新的标志。试想,莱特兄弟若是不能幻想在空中飞翔,他们最终能制造出飞机来吗?但是,想象归想象。一味地幻想,甚至是空想,那必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人,对待生活可能会走两个极端。一是走上把未来想象得过于美好的极端;二是走上预知烦恼的道路。这对于我们有限的生命来说,不仅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戕害。
所以说,活在当下才是王道。何谓当下?梁先生将它定义为“即心”。他说:“看当下就是心在心那一个地方。平常人的心差不多离开了心。心是生活之主脑,心与生活当然不能分,分开便不对。平常人的心,似乎太滑易溜,很少生活在那里心就是在那里的时候。”所以说,若是让自己受困于往事的阴影中,抑或是将自己置身于对未来的空想中,那么心就与生活分开了。这就好比一个人身心分离,“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此一来,何以静心,怎能看到当下的幸福?
由此可见,人生于世,应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才能甩掉过去强加于自己的人生的包袱,才不会预知未来的烦恼,才懂得脚踏实地地做好眼下的事,珍惜此时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抛开烦恼与忧伤,认真地过好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否则,“时不我待”,等到耋耄老年,憾恨而死,何苦呢?
释迦牟尼说:“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佛祖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云水随缘,活在当下。把心交给生活,不偏不倚,才能真正地了解生活之情趣,明察人生之真味。
所以,梁先生强调,活在当下,一方面要把心安置在生活中,另一方面要“正心”,即让心“不倾欹于外也”。
这看似很玄妙,其实道理很简单。对于不好的事,要有“往日种种譬如昨日死”的达观与决绝,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好了伤疤忘了痛”。相反,这是另外一种“吃一堑长一智”的方式,淡然无声,却又泰然果断,如此一来,才能做到“当断即断”,才不至于因昨天而让今天甚至是明天蒙羞。而对于美好的事,也不能“思念成疾”。有人说,喜欢怀念昨天的人,那是因为他今天过得不好,明天没有希望。事实上,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否定。人生于世,美好的瞬间或是时光定当珍存,但不可靠它度日。要知道“来者可追”的道理。更要知道,每一个未来,都是昨天迈过今天到达的。所以说,今天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也正是活在当下的意味。可以说,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将心置于生活中的表现。
而要“正心”,坚持让自己的心不偏于外,不妨坚持自己的梦想。人生于世,最初的梦想,是我们的初恋情人,是我们的故乡,是我们一生的追逐。不论何时何地,切不可抛弃。梁先生一生坚持思考人生和社会两大问题,最终他学而不止,思而有成。这也正是他“正心”的方式。人生中,我们可以以此为鉴。
总而言之,人生一世,应活在当下,才能感知生活的美好,熔铸生命的意义。
我心不懈,时时勤拂拭
梁先生语录:
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如果对于自己没有办法,对于一切事情也就没有办法。
《坛经》上有一首有名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人生几十年,要严守心门,活在当下,也必须“时时勤拂拭”自己的心。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何得知?
人生旅途中,过客匆匆,春天刚绿起,夏天的炎热便悄然而至;秋天刚到,还未曾折一枚红叶藏于书中,便已是霜满枝丫雪满坡了。寰宇之下,等不来天长,盼不到地久。人若总是在翘首期盼,偏偏难有所得。不如静下心来,活在当下,好好欣赏路边的风景。
大多数时候,人之所以痛苦,无不是因为迷于远方。一生一世,都在眺望远方,以为“远方的才是好的”,因而容易错失眼前的良辰与美景。不得不承认,这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所以说,人要活在当下,才是人间正道。
但是,人心是最难掂量与把握的东西,也是最难管制的东西。大千世界中,纷繁复杂的世情,更容易让心迷失,指不定下一秒,心又为生活所困了。所以说,人们要时时拂拭自己的心,活在当下,切莫让它在翘首远方的过程中走上迷途。
对此,梁先生强调,人要活在当下,获得快乐,应该求助于内,而不是寻求外力以图缓解自己的苦痛。这也正是当初梁先生钟情于佛家的原因。梁先生认为,一切问题原都出自人类生命本身而不在外面,但人们却总是向外面去求解决。佛家普度众生的方式便是教人们从内心去解放自己,注重内修、自省,而这也正是梁先生“对付自己”的方式。为何梁先生会以“内省”来“对付自己”?我们通过下面这则故事来看看内省的威力之所在。
有位年轻人觉得自己的心灵已经麻木了,他一直在抱怨无趣的生活和永无休止的工作,于是他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完之后发现这位年轻人不是身体有问题,而是心理出了问题。
于是,医生问年轻人:“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海边。”年轻人回答说。
医生接着说:“我给你开了三个处方,你拿着它们到海边去,你必须在早上9点、中午12点和下午3点分别打开这三个处方,并且只有在准点打开处方才行,若是不到时间,不得打开。”
这位年轻人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去到了海边。
9点的时候,他打开第一个处方,看到上面写道:“专心倾听。”他开始用耳朵去倾听,他听到波浪声,听到海鸥的鸣叫声,听到海风私语声……
12点时,他按时地打开了第二个处方,上面写道:“回想。”于是他把过去与亲朋好友相处的时光认真地回想了一遍,这让他内心充满怀旧之情……
下午3点整,他拆开了最后一个处方,上面写道:“回顾你的动机。”于是他开始回顾过往中的每件事,每个人,每个情形……然后不断地反省,这时候,他很痛苦地发现自己很自私,从不肯肯定别人,不能认同更为高尚与纯正的动机,他总是活在对他人的质疑与否定中……而这也正是他现在不快乐的原因。
由此可见,内省能发现自己一般情况下难以发现的缺陷,寻找到完善自己的方式与途径。漫漫人生路上,我们若要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就当坚持自省,常常反省自己,才能从内心出发,真正摆脱人生的苦闷,真正地让自己快乐起来。梁先生便是一个深谙“内省”之智慧的人。
可以说,梁先生为人处世,不仅在理论上强调要自省,在现实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躬行着“自省”,以此为纲来对待自己,进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清明、安静,“往者可鉴,来者可追”,活在当下,是梁先生对自己一生不变的要求:活在当下是最大的务实,是踏踏实实做人的根本。存活在往事的回忆或对将来的臆想中都毫无意义。
正因为如此,所以梁先生总能保持清醒与理智的头脑,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活在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幻想中。从梁先生一生中坚持不懈地思考的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中,以及他的践行中,便可见一斑。
人生中,若想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就当如梁先生一样,坚持不懈,时时拂拭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内心无疚的人。常常扪心自问:“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过而不留于心,不悲不惧
梁先生语录:
信得及一切有定数(但非百分之百),便什么也不贪,什么也不怕了。随感而应,行乎其所当行;过而不留,止乎其所休息。
俗话说,人有七情六欲。世上人人都有私情人欲实乃人之常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世人常常会痛苦,会将自己掷于欲望的漩涡中不得而终。可以说,人心之所以沉重,多在于向外的求索。求而不得,所以生悲,因此而烦恼困顿。
再者,当人们向外求索有所得时,便容易患得患失。没有得到之前,害怕得不到;得到之后,则害怕会失去。总之,自始至终都因为私情与人欲而奔走,而心境也随之而大起大落,甚至完全被它们所左右。
《红楼梦》的开篇偈语写着:“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其中的玄机,是在劝诫人们应当看淡名利,名利过而不留,繁华锦绣,终将落幕。如此看来,之于名利,人心私情当淡去。须知,声色名利过而不留,无须悲伤,亦无须忧惧。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名利未得时,他会把名利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当声色名利全都握在手中的时候,要么害怕失去,要么害怕被人夺走,于是机关算尽,老谋深算,以图将声色名利套紧、套牢,而其中的滋味儿,也不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殊不知,功名乃瓦上之霜,利禄如花间之露,人生无千年之寿,花开无百日之红。不如活在当下,享受眼下所拥有的,让一切顺其自然。
对此,梁先生比较推崇“所欲得遂则乐,所欲不遂则苦”。他认为,人之所以苦,是因为有欲求于外。所谓欲求,“是短缺,不遂是本然”。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常认为,人生苦多于乐。梁先生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他说:“生命根本上自己是生活,实无待找。若是把生活重心放在生活里面,实在时时都是不成问题,时时是满足,时时是畅达溢洋。”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将自己置身于生活当中,满足于当下生活中所拥有的,而不是总欲求于外。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才能让人生的乐多于苦。
一句话,人生于世,声色名利过而不留,我们无须为之奔走呼号,更不必因之而悲伤惧怕,相反,我们应当严守心门,活在当下,对于声色名利,保持淡泊之心。
但是,这并不是说,人生中,我们得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更不是说,人有私心私欲就是可耻的,是不对的。相反,人心私欲,有,才是正常的。只是“人若随身而转,则总是向外求,总是有物与之相对待;若从乎心而动,则能与物无对。”因此,若是“心从乎身”便会“放于外”,会因名利的得失去留而悲,而惧。抱以这样的心态,是难以活在当下,感知当下生活中的美的。因此,对于声色名利,梁先生主张“过而不留才是天理之自然,亦即是公”。
可以说,人生几十年,对待声色名利,能有如此平静的心态,方能做一个自然而快乐的人。譬如陶潜,他能“不为五斗米而为乡里小儿折腰”,其清高可见,其过而不留之泰然亦可见,其忧其惧,却不曾见。正因为如此,所以他能活在对田园生活的陶醉与欣赏中,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也跃然纸上。
在这一方面,梁先生是我们的楷模。梁先生长寿的秘诀之一在于他对声色名利的“淡泊无我”。梁先生的儿子曾评价父亲说:“从先父那里感到的是无所图,即无我。我以为他一生为之忙碌的许多事,都只有用‘无我’二字才能理解。”这从梁先生为乡村建设的奔走中可见一斑。可以说,梁先生始终都以“过而不留”的心态对待名利,不悲不惧。
再有,梁先生不置产业,不求奢华,一生俭朴,有人说他生活简约一如持戒律之僧,他常说:“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因此,梁先生面对名利荣辱,始终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能始终秉持活在当下的心态,不断思考,著书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