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同样使人生多彩,重要的是苦乐必须均衡。如果说人心是一道复杂的问题,幸福感便取决于正负情感的比例。这个比喻是有理论根据的,曾有人就数百名男女做过研究,请他们随身带着呼叫器,研究人员不定时提醒他们记录当时的情绪。结果发现,一个人要觉得满足不一定要避开所有不愉快的感受,只是不可让激烈的情绪失控取代所有愉快的感受。一个人即使感到强烈愤怒或沮丧,只要有相当的快乐时光相抵消,还是会有幸福感。
正像人的脑子总是不断会想些什么一样,情绪也是持续存在的,不管是清晨6点或晚上7点,前述的研究对象总会有某种情绪可资记录。当然,一个人不同时候的情绪都是不同的,但如果拿几个月的记录做平均,多少可反映一个人的整体幸福感。对多数人而言,极端的情绪都很少见,大部分人都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在情绪的起伏线上不断有一些小小的波纹。
然而,我们仍无时无刻不在做情感管理的工作,尤其是休闲时间。不论是读小说、看电视、选择做什么活动、与谁为伴,都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愉快。自我安慰是一种基本的重要技巧,一些心理分析家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心理技巧。情感较健康的婴儿会学习以成人照顾他们的方式来自我安慰,也因而较不易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并较易获得健康人格。
由于人脑的特殊构造,我们对自己何时受何种情绪左右缺少控制能力,但我们对情绪持续的久暂确实有些控制力。寻常的悲伤、忧虑、愤怒并不致造成太大的问题,只要一点耐性于与时间,这些情绪通常会慢慢消失。但如果太过强烈又持续过久,则可能流于极端,会形成长期的焦虑、难以遏止的怒气或抑郁。一旦积重难返,可能便需要接受药物或心理治疗了。
如果你能判断自己在没有药物协助下承受情绪长期不安的极限,便足见你具备自我调适情感的能力,事实上,2/3的躁郁症患者从未接受治疗。患者时而抑郁无生趣,时而兴奋昂扬,所幸有些药物可达到缓和的效果,躁郁症患者最难缠的地方是,患者陷入躁狂状态时,常有自大倾向,认为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这类严重的情绪障碍确实需依赖药物的协助。
研究显示,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一定能摆脱不快情绪。缇丝发现有5%的人是“情绪中立派”,这种人认为任何情绪都是自然的,不管多么不快都应体验,因此从不尝试改变情绪。甚至还有人为了某些理由经常投入不快的情绪,如医师要凝重地向病者宣布坏消息,社会运动者要积蓄对不义的愤怒才能更有斗志,甚至一个少男可能为了帮助弟弟对付不良少年而故意激起怒气。有些人控制情绪的出发点根本是功利的,例如催收账款的人可能故意鼓起凶悍之气,以免催债时态度不够强硬,不过这些毕竟是少数特例。绝大多数的人都苦于无法自如地控制情绪,每个人的调适效果也的确因人而异。
情绪影响心智
齐乐曼在回忆时这样说道:
我这一生只有一次因恐惧而瘫痪的经验。我大学一年级参加微积分考试时,不知为什么毫无准备就去应试。我还记得那是个春天的早晨,走进教室时我心中充满宿命与不祥的感觉。我到那间教室上过很多次课,但那天我完全没有注意到窗外是什么景象,眼中甚至没有教室存在。我走到靠门的一个位置坐下,眼光凝缩在眼前的一小块地面。我打开考卷,耳边充塞怦怦心跳声,胃部因焦虑而痉挛。
我很快瞥一遍试题,完全没有希望。整整一个小时我盯着试卷,脑中不断想着可怕的后果。同样的思绪一再重复,恐惧与颤抖交织循环。我坐在那里无法动弹,就像中了毒箭的动物。回想起来,最让我讶异的是我的脑子竟然萎缩到那种程度。那一个小时我并未尝试拼凑可能的答案,也没有做白日梦。而只是坐在那里凝视我的恐惧,坐待这可怕的折磨早点结束。
情绪影响心智,这是谁都知道的。人在焦虑、愤怒、沮丧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工作,每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很难有效接收或处理资讯。强烈的负面情绪将扭曲我们的注意力,事实上,当某种情绪几乎是无孔不入地凌驾其他思绪,以致不断阻挠你对身边事物的注意,这表示情绪的影响已超乎正常的范围。譬如说一个正经历离婚痛苦的人或父母正要离婚的小孩,往往难以将注意力专注在日常琐事或功课上。对一个抑郁症患者而言,自怜、绝望、无助的感觉可能凌驾一切。当然有这样的情绪笼罩,要致富发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从相反的角度思索这个问题,看看一个人在成就某件事时的动力,那些热忱、干劲、自信是怎样激发起来的?
专家研究奥运选手、著名音乐家、世界棋王,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能激励自己接受严酷的训练。现在随着技术水准的不断提高,各类专家起步的训练的年龄已愈来愈小。以1992年奥运为例,平均12岁的中国跳水选手受训年限与美国队不相上下,而后者都已超过20岁,中国选手自4岁开始受训。同样的,20世纪最佳小提琴手大约5岁开始习琴,国际象棋好手平均7岁开始学棋,10岁开始的人只能达到国家级的水准。愈早开始,时间上愈有优势。柏林顶尖音乐学校的顶尖小提琴学生(都仅20岁)习琴时间已超过1万小时,次一等级的学生学琴时间平均约7500小时。
同一领域能力相当的人的成就会有高下之别原因在于他们能否在早年就投入艰辛的训练,而这又与其情绪特质有关,尤其是面对挫折的热忱与毅力。
抛开天赋,自我激励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这可以从亚裔人士在美国的杰出表现得到印证。研究显示亚裔孩童的平均IQ仅比白人超出二三点。以职别而论(如医学、法律),亚裔美国人的表现突出许多。原因可能是亚裔孩童自小就比白人用功。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山佛·道伦布希曾研究过1万名以上的中学生,发现亚裔美国人做功课的时间比其他学生超出40%。“美国父母总是接受孩子的弱点。强调他的优点。亚洲父母的看法不同:如果你成绩不好,晚上应该多读点书再睡觉,如果成绩仍然没有改善,早上应该早点起来读书。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够用功都可以有好成绩。”可见亚裔人士吃苦耐劳的观念使他们更能自动自发,更有热忱与毅力。
在思考与计划、接受锻炼以达成某远程目标、解决问题等等方面,情绪代表我们发挥心灵力量的极限,也因而影响我们的人格与人生成就。所以,我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提高自己的自制力,这样才有可能获得财富与成功。
克制冲动
在你4岁时,如果有人请你做下列的选择:一个大哥哥要去办点事,如果你等到他回来,你可以拿两块点心;如果你不愿意等,你只能拿一块,但立刻可以拿到。这道难题考验冲动与自制、本我与自我、欲望与克制力、追求满足与延迟满足。由此很快就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特质,甚至可以由此略窥孩子的一生。
抗拒冲动
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能力,也是各种情感自制力的根源,因为所有情绪本质上都导向某种冲动。能够抗拒冲动,压制未成形的行动,很可能是脑部发挥抑制作用,使边缘系统无法传递信息给负责行动的皮质。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还有待进一步印证。
不管怎样,前面的试验确实证明了克制情绪与压抑冲动是很基本的能力。心理学家肖尔于1971年开始进行上述试验,对象是休斯敦大学附设幼儿园的孩子,实验一直追踪这些孩子到中学毕业。
的确有的孩子能耐心等待大哥哥办事回来,当然等待的十几分钟一定非常漫长。他们用尽各种方法让自己撑下去。有的闭上眼睛不去看诱人的点心,将头埋入手臂中,自言自语,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甚至努力让自己睡着。最后这些勇敢的孩子得到了两块点心。有些小孩则比较冲动,大哥哥才走几秒钟便伸手拿走点心。
孩子们长大后,这个试验的预言能力,逐渐明朗。4岁时就能抵抗诱惑的孩子到青少年期显得社会适应能力较佳,较具自信,人际关系较好,也较能面对挫折;在压力下比较不会崩溃、退却、紧张或乱了方寸,能积极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言放弃,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小时候一样能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冲动型的孩子大多缺少这类特质,反倒表现出较负面的共同特征,如让人觉得难以与人接触,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丧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或无用,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及感到不满足,易嫉妒或羡慕别人,因易怒而常会与人争斗,而且和小时候一样不易压抑立即得到满足的冲动。
这项试验显示的是童年的一个很小的行为,长大后便扩大成为多方面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很多大大小小的成就都取决于压抑冲动的能力,包括减肥、读完学位等等。有些孩子4岁便已深谙个中的道理,能依情况判断压抑冲动才是最有利的,努力将注意力自眼前的诱惑移开,以种种方式维持毅力以达到最终目标。
这些孩子中学毕业时又接受一次评估,结果4岁时耐心等待的人在校表现优异得多。据孩子父母的评估,这类孩子学习能力较佳,无论是语文表达、论理、专注、制定与实践计划、学习意愿都较佳。更让人意外的是这类孩子的入学考试成绩普遍较优。最迫不及待拿点心的小孩当中,平均语言成绩518分,算术524分;等待最久的孩子,这两项分数平均是612分与649分,总分差距多达200多分。
4岁所做的试验与智力测验同样可预测孩子将来的入学考试成绩,但前者的准确度是后者的两倍,惟有当孩子开始念书以后,智力测验的准确度才会逐渐提高。也就是说,克制冲动的能力是IQ之外与潜在智能有关的重要因素(小时候克制冲动的能力也比IQ更能准确预测少年犯罪的可能)。有人说IQ不可改变,因此可代表未来发挥潜能的极限,但种种证据显示,克制冲动或准确判读社会情境的EQ是可以由学习而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