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讽刺小说家
(1701年—1754年)
【小传】
我国清朝文学家,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的作者,安徽全椒县人,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家境富有,性格豪放,乐善好施。其父去世后,家道衰落。他不愿考科举,当时曾有人荐他应试“博学鸿词”,他装病不去,后因穷困,搬家到江苏扬州,1754年在扬州去世。《儒林外史》是他的主要著作,此外,还有《文木山房集》、《说诗》等。
【代表作品】
《儒林外史》(长篇讽刺小说)
【中学语文课文收录】
《范进中举》
【童年】
书香之家的后代
吴敬梓出生在安徽全椒县的一个大户人家。他的曾祖、祖父都中过举,做过官。只是到他父亲时,未能进入仕途,只中了一个秀才。他为人耿直,对升官发财似乎并不热心,守着一份家业,过着平静的日子。吴敬梓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
由于他的伯父三十多岁无子,按照封建制度,由祖父决定把他过继给伯父为嗣子。伯父待他很好,并且成了“宗子”,可以多得一份家产,这样引起了族人的嫉妒,加上母亲早逝,在吴敬梓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
他终日坐在寂静得像僧房似的书斋里,阅读他父亲留下的图书。这虽然对一个儿童的成长有着不良的影响,但对于他的文学修养,却是大有裨益的。
吴敬梓十几岁时,随继父到江苏赣榆县居住,这对他来说,生活起了变化,他离开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大家庭,从内地来到碧波万顷的滨海县城,他的心情好多了。这里有夹谷山,山上有圣殿、圣亭、夹谷书院,少年吴敬梓经常来这里玩耍。
【创作准备】
坚持终生不应考
吴敬梓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他参加过考试,中了一名秀才,那大概是19~20岁的时候,后来就脱离了这种生活,不再应试。同时他也不重视祖上留给他的遗产,花费得很快,所以到了中年以后,他的生活就逐步穷困起来。不得已,33岁那一年,他从全椒搬到南京去住。有人推荐他应考“博学鸿词”,他拒绝了。他的不应考、不做官的主张一直坚持终生。
他在南京的生活,主要靠卖文维持。有一段时期,家里甚至到了断炊的程度,不得不接受一些和他志趣比较投合的朋友的接济,这些朋友大都散居四方,他就经常跑到各处去和他们见面,以获得友情的安慰,有时甚至是为了短期寄食而去。
在他的生活逐渐起了变化时,他对人生的体验,对社会各种生活的了解和体会,也逐步丰富起来。他是一个爱憎分明、情感热烈的人,所以当时他有一种冲动,就是急于将他的爱和恨表现出来,而他所积累的素材,又足以供他创作时,他便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写作。这时他大概是三十六七岁左右。
【成名作的诞生】
勾勒儒林和官场中形形色色的人
一天,吴敬梓坐在书房里,闲来无事,几十年的生活往事一一显现在脑海里,于是他萌生出写小说的念头。写什么呢?他想到写官僚家庭的兴衰,写个人经历,但这些似乎又不合自己的口味。他觉得应该以一个独特的视角——这就是以“读书人”的角度来写,这对他来说既熟悉又有意义。
但为了不得罪当朝人,他把作品的时间推向前一个朝代,同时为了把写作意图暗示出来,他在第一回就借元朝画家、诗人王冕的事迹来开头。
王冕7岁死了父亲,家里穷,帮邻居放牛,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后来又自学画画,名声传开了,他用卖画的钱,买好东西孝敬母亲,自己也不愁衣食了。
这时知县请王冕去,他不愿意,到外躲避。明太祖起兵,曾向王冕请教如何折服人心,王冕说:“若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岂但浙江;若以兵力服人,浙人虽弱,恐亦义不受辱。”明太祖要请他做官,他却隐居山中,执意不肯。
吴敬梓写完这一回,觉得自己的意思已经表达明白了,那就是读书人不要图升官发财。他很满意。
接着吴敬梓写第二回、第三回,这两回中的主要人物周进、范进,苦读到老也不中举,后来因为偶然的机会,都中了举人或进士,但已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由于吴敬梓对这类读书人很熟悉,所以近万字很快写出来了。
吴敬梓写作进度比较快,顺手时常常通宵不睡。一天,疲倦至极的吴敬梓趴在桌上睡着了。妻子给他端来早饭,见他正写严监生的故事,原来这是他们的儿子吴从外地回来讲述的。扬州有一个商人,他腰缠万贯,可这人吝啬得出了名,他破衣烂衫,住的地方像狗窝,家里什么都没有,临死的时候,已不能说话了,到了夜里,却忽然伸出两个指头,又挤眉,又动嘴唇,别人莫名其妙,儿子问他:“你是怕我们兄弟俩小,不能养活自己?”商人摇了摇头。儿子又问:“你是怕两个叔叔欺侮我们吗?”他又摇了摇头。人们都猜不透他是什么意思。不一会儿,他妻子从外面回来了,在屋里看了看说:“你是要挑去油灯碗里两根灯草中的一根,是吧?”这个商人把手缩回去,点了点头,就闭上眼咽气了。
在吴敬梓家的旁边,新搬来一个邻居,是个种菜的把势,吴敬梓问他为什么搬到这里,他给吴敬梓讲了一个刘贡生的故事。这刘贡生是个出了名的恶人,和老汉是邻居,他考了好多次秀才,都没考上,就想出用钱买一个贡生的资格,但他又没钱,就拉人出贺礼,连地保、屠户都派了一份钱,这老汉只好也出了一份,没想到这恶人买到贡生以后,不但不谢大家,反而更可恶了。有一回刘贡生借给邻居二十两银子,讲定每月三分利,借约写好后,邻居没来取银子,过了半年,刘贡生就跟人家要20两银子的半年利钱,说:“因为你不来取银子,我的钱不敢往外借,误了大半年的利钱,不给利息不行!”可见这人有多可恶。
刘贡生家养了一头小猪,有一天跑到老汉家,老汉赶紧给他送回去,他说猪跑到别人家再找回来,不吉利,硬要八钱银子把小猪卖给老汉,其实根本不值这么些钱。老汉辛辛苦苦把猪养大了,不想猪错走到刘家,刘家便把猪关了不还,说猪本是他的,要猪,按现在一百多斤的价钱来买。老汉哪里有钱?于是同刘家吵起来,刘贡生的几个儿子把老汉打得半死,就这样,老汉再不愿和这个恶棍住在一起了,所以就搬到了这里。
吴敬梓听了以后,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一定要叫这种恶人臭名远扬。于是,他把老汉讲的这些小故事串联起来,写在小说里,只是把刘贡生改名为严贡生。
吴敬梓的后半生,除了生活上的穷困,精神上也受到一连串打击,他是在一种极复杂的心情下完成《儒林外史》的写作的——首先是他的姐姐去世,接着他的二儿子又死了,他妻子一病不起,还要他照顾,他咬紧牙关,极力不让生活的不幸干扰自己的写作。
他集中笔力,勾勒儒林和官场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因为这两种人分不开,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就是为了以后做官,做了官又反过来欺压人民,所以吴敬梓极力对他们加以鞭挞,而对于那些品德高尚的人,则极力赞扬。
他还写了一些伪道学和假名士,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权勿用,他是以一个叫是镜的人为原型创作的:这位是镜先生,多次科举考试失败,便不再考,而在家里行孝讲学,以道学家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上,许多人以为他是个贤人,受他的骗,其中既有高官,也有学者,但后来有人告发了他,说他干了许多违法的事。
到吴敬梓快结束《儒林外史》的写作时,他已经到晚年了,他面对穷困的生活和黑暗如故的社会,很是悲观。他指出:虞博士那一辈人有老了的,有死了的,有四散的;花坛酒庄,再没有那些有才气的人了,道德文章也没有人讲究了,社会上的风气就是看你有权没权、有势没势,只图自己享福、不顾别人死活,你的文章好到天上去了,也无人问津……他想在有生之年,已盼不到清正廉洁,所以就在书尾前,写了几个下等人中的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