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04800000004

第4章 小娟(2)

我站在湖边,看一望无际的大湖,心里顿时辽阔了很多。湖边的草很丰盛,草地上有浅浅的水,灌在脚丫里凉爽爽的,我专挑青草的嫩头,一把一把地割。小娟先是在一旁指挥,后来看我无师自通,就一边玩去了。小娟在草滩上跑着,藏在草里的水被绊起来,飞溅起一朵朵花。她离我很远了,又跑回来,手里多了一根树条,认真地问我:“你问我几年级,我还没问你呢?”我说:“我高中都毕业了。”“考上大学啦?”“没有,初选都没过。”“你难过吗?”“没什么好难过的,明年再考。”小娟想想,没再说什么,手里的腊树条在草尖上抽打着,草屑纷纷飞起来。这让小娟十分兴奋,更加猛烈地抽打草尖,笑声也和青草一样飞扬。

回程的路上,小娟带我走一条近路。近路其实就是一条田埂,四周都是绿油油的稻田,如果不小心,会一脚踩滑,落进水田里。田埂上有许多尖锐的草芽,要试着脚走,即便这样,还时常被扎一下,扎得脚底掌生疼。小娟走在我前边,她不时地张开双臂,保持身体的平衡。她张开双臂时,裙子就显得宽大,空空荡荡的,她也就越显瘦小,人也跟着轻飘。也许她觉得走这条小路很得意吧,不时转头,跟我说一两句,“小心,这块软,当心踩塌了。”“累了包?”我有时答应一句,有时不答。快走出稻田了,她转过身,退着走,身姿一歪一歪地问:“你吃得了这个苦吗?”没等我回话,她又转回去,哼唱起来。

稻田尽头处,路也没了,横在面前是一条河。是通常见到的江南式小河,丈许宽,齐岸的水,水面上有野生的莼菜、菱角,三两只不知名的黑色水鸟,个头不大,听到动静,贴着水面飞跑几步,警觉地发出咕咕声,又一头扎进水里,不见了。小娟在河边愣住了,喃喃道:“桥呢?我记得有座竹桥呀。”她看着我,一副对不起的模样,怕我不懂什么是竹桥,又解释道:“两根大竹竿绑在一起的……桥。”我向河两端望望,没看到她所说的竹桥。没有桥,怎么过河?水很深吗?我仔细盯着莼菜和菱角空隙处的水,那儿黑洞洞的,游过来一只水螳螂。不知道水深水浅,我又不会游泳,看来只好绕回原路了。我望望西边的太阳,红彤彤的,就要落山了。小娟向前路几步,惊叫道:“看!”我也跑过去,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原来只是一个X型的架子,也是竹子做的,歪斜在水中央。“竹桥就是搭在上面的。”小娟看我失望的脸色,先前的兴奋也随即消失,“就剩桥墩了。”不过有了“桥墩”做参照,我稍许放心了些。因为“桥墩”四周没有任何水生植物,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底“桥墩”周围的淤泥和游动的小鱼。有竹竿做坐标,大致能够目测水深有一米多吧,最多不超过一米三。就是说,我能轻易趟过去。而小娟就难了些,小娟能有一米四吗?没有吧。“你会游泳吗?”小娟问我。我摇摇头,问她:“你会吧?”小娟说:“我也不会。”我说:“不要紧,我可以把你背过去。”小娟脸红了,她四边望一眼,说:“不要……”我才突然意识到,小娟知道害羞了,她五年级,已经十二岁了。好在,小娟马上又改口了:“你先把草送过去,再回来背我。”

小娟开始叫我大哥。似乎只叫过一次,就没再叫。我们又一起割过两回草,她就开学了。

家里依然情况不明。我在焦急地等待姐姐的来信。姐姐不来信,说明危险还没有解除。怎么办?快一个月了,双泾不是长留之地,母亲还满心希望我复习考大学。姐姐匆忙中塞在我包里的几本书,也被我翻烂了。

一天凌晨,我在村口,向村外的路上张望,我盼着邮递员能送来一封电报。邮递员当然没有出现,却看到小娟从村口的小桥上跑下来。小娟几乎是疯跑,书包还在屁股颠簸,看样子还没有到校,急着跑回家,一定是忘了什么学习用具了。

小娟突然看到我时,我也看到她满头的汗和脸上的泪。“小娟,怎么啦小娟?”“阿哥,我要一块钱,五毛也行……阿哥,我要迟到了。”我立即掏出一块钱给她。小娟望我一眼,扭头又跑了。这是小娟第二次叫我哥。我望着小娟从桥头消失,突然觉得不对。小娟满脸泪水让我顿生疑惑。

我撒腿紧追过去。

离石板桥不远,是一条通往学校的拱型石桥。桥的一边,通往村联中,另一边,通往小学。我看到一个矮胖的男生,从小娟手里接过东西——肯定是我给她的一块钱了,向中学方向走去。这时,上课的铃声已经敲响。

我认识那个男孩,也是我表姑妈家的邻居,叫什么大强,对,葛大强,他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了。他的行为瞒不过我,这种事情,对我来说司空见惯,我小时候也玩过。中午我早早就在村头的桥上等他。他正剥一块糖,是一颗花生牛轧糖,送到嘴里,顺手把糖纸扔掉,摇头晃脑地走来。我倚在桥栏上,在他走近我的时候,突然伸腿,把他撩了个猪吃屎,嘴里的花生牛轧糖也吐出去老远。他爬起来,开口就骂。骂声又被我一掌扇回肚子里。我揪住他,把他顶在桥栏上,恶狠狠地警告他:“如果再敢跟小娟要钱,我把你撕成布条,扔到河里喂螃蟹!”他嘴角流着血,惊恐地盯着我,点点头。我不依不饶地说:“掏出来!”他从口袋里掏出糖。

第二天我发现,葛大强连村口石板桥都不敢走了,而是绕道村中间一座更小的桥。

晚上,我到小娟家。小娟正在灯下写字。我以为小娟是写作业的,没想到她在写毛笔字,对照一本颜体字帖,一笔一划,很工整。我趁她妈不在,小声说:“你不用怕葛大强了,他再也不敢跟你要钱了。”小娟眼睛眨巴着,泪又汪在眼里,似乎委屈的很,但还是感激地点点头。我把从葛大强那里缴获的花生牛轧糖,送给小娟。

姐姐的电报还没有来。

我这样等下去也不是个事。我决定冒险,给我姐写信。

星期天早上,我把写好的信封好,请小娟帮我拿去寄了。小娟所在的学校,离镇上的邮电所只有三四里路。她对我请她办事,非常快乐,举起信,对着太阳看看,还摇了摇,听了听,问:“是密信吗?”我说:“是鸡毛信。”小娟突然响亮地笑起来,咯咯的,笑声很脆,很单纯可爱,把小脸都笑红了。

但是,信寄出去好几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了,也不见姐姐的电报来。我又开始紧张,害怕这封信落在厂保卫科手里,然后再交给派出所,我就等着被抓了。因为信上,我坦白地告诉我姐,我没有参与跳脱衣舞,我只跳过一次贴面舞,而且是和小美跳的。我知道,即便和女朋友跳贴面舞,也是违法的。我夜里不敢睡觉,常常半夜蹲在小河边,幻想着,如果警笛一响,我就跳进河里,只要淹不死,河对面就是稻田,我随便趴在哪里,他们就抓不到我了。如果小娟再每天给我送饭,给我传递情报……我顺着这样的思路想下去,觉得逃亡真是有意义的事。想到小娟,才觉得她这几天和我一样的反常,本来我帮她扫除上学路上的障碍,应该眉开眼笑,高高兴兴。奇怪的是,她不理我了。有一次,她妈让她喂牛,她干脆把牛牵回家,也不愿在表姑妈家看到我。甚至有一次,和我擦肩而过时,还冲地上啐一口,行为就像闹别扭的邻居老大妈。

我决定和小娟缓和关系。

小娟家客厅的后窗,正对着我表姑妈家的后院。如果她没在楼上的卧室,就一定在客厅里写作业,练毛笔字。我走近窗户,把眼睛贴上去,果然看到小娟。我拍拍窗棂,喊她名字,示意她开窗。小娟她抬起头来,冲我说话,表情很夸张,甚至是激忿。我没听清,我又喊一声小娟时,听到她的话了。她突然变得平静下来,冷冷地说:“小流氓,呸,爱理你!”我几乎中弹一般呆住了——她骂得太突然,让我一时失去反应。小流氓,这是从何骂起呢?我试图弄清事情的愿委。但,小娟的反应更让我吃惊,她突然把毛笔掷在桌上,笔尖上溅起几滴墨,斜排在她的脸上。她伏下脸,哇地哭起来。

我觉得这孩子太好笑了,有些喜怒无常,或神经质,性格中,有些像我那表姑妈。

我还没来得及弄清小娟反常行为的原因,姐姐的电报第二天就到了,很简单的四个字:“放心回家。”

同类推荐
  • 雨鼓

    雨鼓

    《雨鼓》讲述:15世纪,奥斯曼帝国出兵围攻阿尔巴尼亚的城堡,帕夏率领千军万马驻扎城脚,千奇西怪的攻城方式轮番上演,百转千回的军委会派系斗争层出不穷。首次踏上战场的士兵手忙脚乱地冲锋陷阵,预示着下雨的雨鼓声犹如上帝的怒吼。
  •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斯蒂文森中短篇小说选

    《化身博士》是一篇独特的作品,同时也是斯蒂文森的得意之作。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让一个白天是绅士的人,晚上变成一个恶魔,释放身上的邪恶。这部作品被称为心理小说的先驱,书中“Jekyll and Hyde”一词甚至成为心理学中“双重人格”的代称,影响力可见一斑。本书选取的另一篇小说《自杀俱乐部》描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也充满奇特的想象,十分精彩。斯蒂文森的作品虽然写于一百多年前,但是仍然符合当前读者的阅读口味。故事通俗却不流于俗套,行文严肃却不失幽默,在通俗类小说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
  • 龙套演员莫德

    龙套演员莫德

    龙套演员莫德的家,在上海南市区,距离著名的小刀会起义的地点很近,离家不到半里地,便是小刀会首领刘丽川的半身塑像,拿着剑,披着袍。紧挨刘丽川,是一家个体户开办的卡拉OK,整天放小刀会会歌,同时兼售一种像小刀的锐利武器。派出所平时很注意这一带的治安。莫德的居所,属上海最次等级,上海人呼之为石库门房子。煤气公用,没有厕所,一幢房子,挤进十多户人家,每家一般十多平方米,且墙与墙之间隔音极差,说起私房话,很容易泄密,让邻居听了去。莫德一家住底层。底层除了阴暗潮湿之外,也有好处,就是有一个天井(北方人叫院子)。天井不怎么大,六七个平方米。
  •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是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文学院院长、知名作家黄尧的新力作。追忆年少时光,感叹人生况味。卯城——以地支命名的城廓,与历史名城昆明近代史上桩桩大事件紧密相连。1949年“解放秧歌”的舞步迎来卯时的黎明,颠覆性的巨变将划时代光芒投射在孩子的梦幻里。历史的震荡期,一帮在社会边缘自生自灭的野孩子,被收容进新时代的实验学校,然而他们早已被艰辛的生活迅速催熟,没有人能阻止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一段段新的传奇。他们与成人世界的规矩对抗,与身体和心灵深处的饥饿战斗,与躁动不安的成长拉锯……
  • 闺蜜(中篇小说)

    闺蜜(中篇小说)

    她本来要问你昨晚到哪里去了,那么晚才回来?结果口腔里却跑出来:你昨天是不是和小三在一起?他牵着女儿下楼梯。楼梯有点窄,还是不锈钢的,踏板不干时,就稍稍有点滑。当初对复式楼装修时就没考虑这么多。小时候,女儿在楼梯上滑倒过几次,长了记性,只要爸爸在家,一定要爸爸牵手下楼。现在女儿已经十五岁了,都上高一了,依然要他牵。每次牵的时候他就会想,如果女儿一辈子要他牵,他也愿意。他和辰辰都不做声,司空见惯。
热门推荐
  • 汉末英雄记

    汉末英雄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瘟疫加工厂

    瘟疫加工厂

    瘟疫公司,一家致力于收集和改造原生物种(病毒,真菌,藻类,细胞,细菌)的公司! 其公司的宗旨是,呃,好像不用我说了! 好吧,还是说一下吧,改造原生物种将其投放到各个世界征服一切! PS:这是一个主角身在地球,却操控着无数强大的病原体和超级细胞征服各个宇宙的故事。 是征服还是毁灭,一切从心而定!
  •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成了一门必修的课程。从普通百姓到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及早学习如何和人打交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对于自身发展和生活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生活知识百科(第三册)

    生活知识百科(第三册)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知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著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时代在发展,生活在进步,家庭生活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更完善、更及时地向人们介绍生活知识已经成为大众的普遍需要。本书针对家庭生活知识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是专门介绍家庭生活知识的百科式的工具书。其对于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着其他图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星空典狱长

    星空典狱长

    3030年,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刚刚迈出太阳系,一位小人物因为一颗石蛋,开启了不一样的人生。地球?太阳系?不,小人物的目标是浩瀚的星空,成为一方宇宙之主。
  • 蛇王求姬

    蛇王求姬

    美貌腹黑、高贵迷人的九王爷玉奢,居然被杭州田府的七小姐强暴了!好吧,事关皇室体面,既然是被强暴了,那么,九王爷也乐得顺手推舟,娶了田家这个带着婴儿肥的阿七做王妃。但是,等等,貌似这个王爷,也有点不正常哦,他心冷手冷,就连血也是冷的……万年蛇妖!他……难道要把她当做一只肥美可爱的小田鸡,吃干抹净么?哦!我不是田鸡,也不要做蛇王宠爱的甜姬……“爱你,不一定要吃了你嘛……”。他如此腹黑而又阴冷,偏又带着十分的温柔。原来毒药蘸上蜜汁,也是这么容易醉人的。可是,不吃她,他又为什么对她这么好?一条蛇好容易把一只小田鸡养肥了,不是用来吃难道是用来看的么?但他对她的好,原来却是千真万确,当戏言变成刻骨之恋,当真相浮出水面,当他愧疚的泪流满面,当她伤心绝望的知道一切……千世情劫,缘定今生。
  •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

    《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谜者》是图灵诞辰100周年纪念版,本书是世界共认的最权威的图灵传记,据此改编的电影《模仿游戏》获得2015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艾伦·图灵是现代人工智能的鼻祖,在24岁时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二战期间,他为盟军破译密码,为结束战争做出巨大贡献。战后,他开创性地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并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因同性恋问题事发,被迫注射激素,后来吃毒苹果而死。作者是一名数学家,也是一名同性恋者。他对图灵的生平有切身的体会,并实地走访调查图灵生前亲友,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写就此书。
  • 寤言

    寤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建筑奇观

    建筑奇观

    套青少年科普知识读物综合了中外最新科技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李丽正在离开

    李丽正在离开

    李丽问老板,这本书多少钱?老板把书接过去,是一本《教师职业培训》,他看了看定价,对李丽说,八块。李丽说,太贵了吧?老板说,这原价三十块呢。李丽说,你这是二手书,封面都折成这样了。老板说,这书我不知道卖了多少本了,前几天还有人来找,没找到,你这运气好,最后一本居然让你碰上了,你还嫌贵?李丽把书放下,走了出去。鹿燕平问李丽,不买了?李丽说,那老板真讨厌,说话那么大声。两个人站在昏暗的光线里。鹿燕平看着李丽,不太清晰,她的衣服散发出一股洗衣粉的味道。鹿燕平说,我去买吧。李丽说,不要了。那是2004年,再不到一个月,鹿燕平就要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