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研究会的会务,由于各会员的努力,梁先生的随时指导,近来有了更惊人的发展。会员的数目,也已从四五十人突增至七八十人,差不多五六两年级的同学,全体都成了读写研究会的会员。
本来,读写研究会的组织是很简单的,现在会员数这样增多,使原有少数的负责人(觉明和学文等)感到:如果不把这个组织扩大一下,恐怕会务的发展将与实际的成绩不能并进,因此,觉明他们便决意召集了一个临时大会,来解决这个问题。
临时大会开会的结果,读写研究会就正式宣布扩大了组织。在大会里,全体投票选出了五个执行委员:周学文、朱觉明、六年级的女生林文英和五年级的徐宽、钱文华。又通过了新订的会章,规定除每半月开例会一次外,每二月出会刊一期,以便各会员用文字发表研究的心得。此外又规定各会员每星期须填写读写研究报告表一张,交给执行委员,由执行委员汇集送交梁先生和五年级的主任胡先生批阅。
这几个执行委员,办事真是热心!他们第一件努力进行的事,就是筹备出版第一期的会刊。五个人分工合作,有的征稿,有的集稿,请梁、胡二先生改稿,有的把稿誊写在蜡纸上,有的油印,有的折订成册,不到一星期,便把第一期会刊出版了。
这一期会刊,除了一篇短短的发刊词外,第二篇就是觉明
的一段日记,上面写着:
自从那天晚上梁先生给我们吃了疳积糖之后,我就觉得读书和作文,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是,正因为它的不容易,我却对它发生了更大的兴趣。
梁先生的谈话,引起我一种新的感触:这感触就是读书要想能体会它的真正意义,作文要想能表达真正的思想和感情,对于“词”的性质,非透彻明了不可。
我平时对于每个词只求明白就算了,它的性质,谈不到有透彻的明了。今天想想,觉得这件事非常要紧。假使不能把它们透彻明了,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决不会好,岂不又要吃梁先生的疳积糖?
现在不妨把我认识的词,举几个出来,并附举几个相似的词,来做一个比较,看我对于它们了解的程度究竟有多少:
用途——和“用处”的意思差不多,与“用法”便不同了。“用途”是说某种东西在哪方面用得着。
“用法”是说某种东西的使用方法。例如毛笔的“用途”有写字、描图等等,它的“用法”是右手手指分别夹住笔杆,运用手腕的力使笔尖在纸上移动。
现象——是说表现在外部的样子,与“景象”不同。“现象”是动的,“景象”是静的;与“气象”也不同,“气象”似乎比现象更含有动的意味。
实验——是说实地试验。与“实施”“实行”不同,与“测验”“试验”也不同。“实施”“实行”是说一件事或一种计划的进行,没有“验”字的意义。“测验”“试验”是说对于一件事情的推测和尝试,“实”字的意义不很浓重。
检查——是对于某事物的检点调查,比单说“调查”切实。与“检举”不同,“检举”是指检点而后选出,检查并不选出什么。
要想把一个词的性质透彻明白,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词”像“人”一样,我们认识它,犹之乎和别人做朋友,必须了解朋友的性情,这件事是多么难呵!但是仔细想来,却又不难。我们在一朝一夕之中要明了它,固然不容易,但是日子久,接触一多,自然能逐渐明白。譬如交朋友,和这位朋友相处久了,难道还会不知道他的性情和脾气吗?
可是,这样说又似乎太容易了。假使对于一个词,在每次读到它,用到它的时候,都不加思索,不加体会,不加推敲,让它过去,那么这个词的性质,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明了的。我们每次和它接触的时候,必须一看再看,又必须把它与别的相似的词一比再比,然后对于它的了解方才能够深入。
所谓一看再看,包括“体会”“思索”和“推敲”三项,这三项工夫,都着重在词的内容、意义上。至于词的外形,词的写法,固然应该注意,但在这里可以不必说起。
譬如我于“黄昏”这一个词,我起初在字典上查到的解释,大概只是说“日落的时候”这个解释,固然不能算错,但是到现在为止,我对这个词的印象,却并不这样简单。当我一看到这个词的时候,立刻会联想到映在窗外的灯光和映在灯光里人体的黑影,似乎这些黑影是一个家族,他们在灯光下有的做着女红,有的温习功课,有的在围炉谈笑,说不定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伏在他妈妈的膝上瞌睡着呢!这种印象,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大概说来总不外“体会”“思索”和“推敲”吧。自然我不敢因此就说对于“黄昏”一词有深入的了解,但是我自信比以前是了解得深入些了。
不过有许多词,单就它的本身去体会、思索、推敲还是不能深入了解的。要深入了解,就必须像前面所说那样,把它与别的相似的词一比再比,比较这一个词与别一个词在意义上有什么出入。这样的例子我在上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必再举。有人主张这种工夫是不必要的,但是我却以为非常要紧;因为不把词的意义彻底明白,无论在阅读上,写作上都很不利;在阅读的时候不能真切地体会到文章的意义,在写作上,尤容易发生许多错误。例如:
“爸爸!请你放心,你儿子这一生没报答你的伟大慈爱,现在所能安慰你的,惟有努力学习求取进步!”
如果把上句中的词换上几个相似的词,成为下面的样子:
“爸爸!请你放心,你儿子这一生没报复你的伟大慈爱,现在所能快慰你的,惟有努力研究求取进步!”
于是,又要吃疳积糖了。后一句的话与前一句也无非只差几个词,而且相差也似乎极微,可是糟就糟在这“像似极微”的地方。因为“报复”之与“报答”,“安慰”之与“快慰”,“学习”之与“研究”不但意义差得很多,用法也截然不同。“报答”对“慈爱”而言,爸爸对儿子“慈爱”,儿子怎能向他“报复”。“报答”是对帮助过我们,爱护过我们的人说的;“报复”是对欺侮过我们,害过我们的人说的。
至于“安慰”尤其不能用“快慰”来代替,“快慰你”,不成一句话。因为“快慰”是自己心里觉得快慰,而“安慰”是安慰别人,说到“学习”与“研究”,用错的人更多。“学习”可以泛指一般的求知活动,不必一定说出学习什么;“研究”多半要把研究的对象说出来,而且在意思上比“学习”更进一步,大都指对某一事物或某种科学作深入的探讨,不仅是接受知识。
读后作业
下列各句的__处,从句末的括号内选一个适当的词填进去:
(1)一个使人__的春天。(快慰)(快感)(快乐)
(2)图书馆应该__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筑)(建设)
(3)这件事我并不__这样办。(主张)(主义)(主意)
(4)他的衣服虽然是破的,可是很__。(清楚)(清洁)
(5)你听她的歌声多__啊!(美妙)(美丽)
(6)乱吃东西的人__是害胃肠病的。(大概)(大都)
(7)文华很努力,这学期在学习方面__得很好。(表明)(表现)(表示)
(8)我们决心__祖国,谁敢来侵略,我们就打击谁。(保护)(保卫)(保持)
(9)缺乏__的人,到了失败的时候,一定十分悲伤。(信用)(信仰)(信心)(信条)
(10)他常常想出各种__去害别人。(计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