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12100000087

第87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下班的时候,林子轩去找慕姗姗一起回家。

“你真打算到美国拍电视剧啊?”见面的时候,慕姗姗惊讶道。

听到这句话,林子轩不由得一脸苦笑。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听到这种问话了,自从他把这个想法在艺术中心说出来之后,碰到他的人基本上都对此表示惊诧。

在这个年代,华国还没有电视剧剧组到国外拍摄的先例,基本上都是在国内完成。

那么涉及到国外的剧情怎么拍呢?

很简单,到飞机场拍一架飞机的起飞就代表着出国了,飞机降落就代表着到国外了。

接下来都是在国内的摄影棚里搭建场景,拍摄室内戏。

弄得华国的观众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国外的房间都带着一股亲切感,觉得老美布置房间的品味和咱们华国人没什么区别,东西方文化的差距没那么大嘛。

要是需要国外的标志性建筑,那就从新闻片或者旅游片里截取一段,凑在一起就完事了。

如果没有资金的话,林子轩估摸着也会这么干,但拍摄出来的效果肯定不理想。

想要真正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有真实感,拍出这部剧的精髓来,那就要到美国拍摄。

只有不糊弄观众,观众才会买账。

林子轩把这些理由和李虹说了,李虹有点犹豫不决。

《京城人在纽约》无疑是艺术中心明年的重头戏,她想让林子轩做制片人,只有亲自制作一部大戏,才算是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有了底气。

然而,超过五百万的投资还是让李虹咋舌不已。

她虽然制作过不少电视剧,却从来没有操作过这种大制作,这还只是前期的启动资金,最终的预算可能超过八百万。

而且,到美国拍摄电视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

包括和美国大使馆的沟通,注意美国当地的法律,和在纽约当地的华人华侨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最重要的是获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上级部门把拍摄反映出国潮的任务交给艺术中心,除了艺术中心是华国电视台的下属单位外,还因为看重林子轩的创作才能。

通过三部电视剧的成功,林子轩的名字在上面挂了号。

他们觉得林子轩对主旋律电视剧的认识很深刻,创作的故事贴近生活,从细微之处展现时代的风貌,把握时代的脉搏。

无论是《渴望》还是《外来妹》都是如此。

至于《编辑部的故事》,就连领导人都发话说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反映社会生活窗口”的电视剧,自然也属于主旋律。

结合林子轩创作的《大撒把》的电影剧本,在出国潮的问题上展现了鲜明的批判立场。

再者说,林子轩本人出身清白,没犯过思想错误,慕姗姗家里更没有问题,夫妻二人工作稳定,生活美满,不存在不稳定的状况。

不要奇怪,这时候政治审查是很重要的一环。

综合了种种因素,这才把这次的任务交给艺术中心,或者说是交给林子轩来完成。

李虹想通了其中的关联,她隐约觉得这部电视剧要是能拍摄完成,或许会成为华国电视剧行业的一个里程碑。

对于林子轩来说,这是一次极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不过机遇和风险并存。

想想看,花费这么大的代价,一旦拍砸了,绝对会成为华国电视行业最大的笑话。

这正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作为电视艺术中心的领导,李虹的压力很大,一直以来,她对林子轩都很有信心。

这种信心建立在不断成功的基础之上,林子轩没有让她失望过,她原本对明年的计划是稳中求胜,想不到却成了一场大冒险。

要不要赌一下?

李虹想了想,还是决定给林子轩创造这次机会,就算是拍砸了,也是她这个领导的责任。

这件事在华国电视台传开了,毕竟是个新鲜事,以前没人到国外拍摄过电视剧,他们这些做媒体的就喜欢八卦,慕姗姗自然听说了。

“我就是那么一说,上面批不批还不一定呢,估计可能性不大。”林子轩猜测道。

“你胆子挺肥啊。”慕姗姗低声道,“好几百万呢,可不是小数目,容易犯错误,你要是一时起了贪念,在美国不回来了呢。”

慕姗姗对国外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就算在美国百万富翁也不多见,还是平民居多。

“合着我在你心里就这形象啊。”林子轩郁闷道,“怎么说我也是生在新华国,长在红旗下,自小就是少先队员,接受‘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思想教育,再怎么也不会当叛徒啊。”

“这可难说,这种事还是要看诱惑的筹码够不够多,我就是担心你禁不住诱惑,一时糊涂。”慕姗姗认真的说道。

“你想多了,这才多少钱,还不够我在美国享受几年的。”林子轩不在乎的说道,“要是能上亿的话我还会考虑考虑。”

“别瞎说,多少钱也不能动歪脑筋,你自己跑了,家里爸妈怎么办?”慕姗姗严肃道。

“行啦,看你这模样还挺认真,你没做过制片不了解情况。”林子轩解说道,“就算钱批下来也是放在银行里,这么多钱不可能交到个人手上,用钱的时候肯定要有一整套程序,不是说你想用多少就用多少,这点组织纪律还是有的,要是没有监管,那还不乱套了。”

“那就好,省得我担心。”慕姗姗安心道。

“放心吧,我要是逃跑也会把你带上,这叫做夫唱妇随,逃跑不累。”林子轩说笑道。

“谁跟你逃跑,我还是愿意呆在家里。”慕姗姗嗔怪道,“你那本子把主角写的那么惨,看了之后谁还去美国啊。”

“怎么说呢,要是美国人拍这片子,前面的情节应该一样,都是让主角不断的受苦和奋斗,唯一不同的是美国人的片子最后主角会实现美国梦,在美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咱们的片子,只能是主角的美国梦破灭,然后返回华国。”林子轩分析道,“这是两种不同的宣传方式。”

“那你是怎么想的?有机会的话会去美国么?”慕姗姗好奇道。

“不去,你又不在美国,我就是妇唱夫随,你在哪我就在哪。”林子轩表态道。

“表现不错,说说晚饭想吃点什么,我会适当考虑的。”慕姗姗满意道。

同类推荐
  • 大国重工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 都市绝世武帝

    都市绝世武帝

    他是天武大陆一代九品炼药师!被亲哥所害,带着仇恨魂归地球。脑海里一段支离破碎的记忆,一部不知高低的功法。还有三个爱的他死去活来的女人,他该如何选择。(急!!!在线等。)
  • 有个她喜欢我

    有个她喜欢我

    在读大学的王凯异与李氏集团千金李晓菲,相遇同一所大学。因兄弟林浩天喜欢了李晓菲的朋友夏夏净月,而认识彼此。经过“天田游泳池”、“山游”、“生日聚会”、“第二次接吻”、“吃醋”等事件,李晓菲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王凯异了。从此李晓菲下定决心倒追王凯异,经过她多次精心策划,很成功的失败了。但是她没有放弃,反而更努力。之后他们两个开始了漫长虐情戏,想看看最后的结果吗?快来看吧。
  • 都市少年修仙记

    都市少年修仙记

    少年儿郎都市行,发扬正能量,消灭一切邪恶!走走走,让我们斩妖除魔,替天行道去!
  • 双视人生

    双视人生

    打破技术壁垒,领军医药行业;看破蛛丝马迹,拨开悬案迷雾;品鉴天下美食,完善卓越配方;从学习到超越,双眼异能,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青春的答卷

    青春的答卷

    青春像一张试卷,我们就像坐在考场的考生,我们要如何做答才能得到高分? 我们的青春如何才能洒脱? 我们如何活出真实的自我?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训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实训

    本书可作为财经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实训教程,同时,对所有想通过案例分析方法来提升其财务分析能力的朋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地理知识

    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作为地球家园的一员,我们应该知道"家事",才能把"家"营造得更加温馨、和谐、幸福、美好。
  • 独山

    独山

    本书是作者浦子“王庄三部曲”(《龙窑》《独山》《大中》)之二,讲述民国时期山海县王庄这一浙东乡村的人情故事。继《龙窑》中清末五十年的王庄故事后,本书讲述从“剪辫子”到“三民主义”,到民国政府走向腐败、抗日战争激烈、社会混乱,以王传达、王传本为首的王庄人经历的曲折离奇的三十多年。
  • 怪物

    怪物

    过下午三点钟的时候,又开始刮风。灰尘扑头盖脑地朝脸上扑过来,风镜上很快糊了厚厚一层,视线几乎完全被阻挡。风刚起来的时候,检测器便发出了呜呜的哀鸣,李诺和唐勇飞快地将铁锨扛在肩上,转身就往院子里冲。即便如此,还是很快就被灰尘遮挡了视线,眼前一片模糊,只能依靠检测器的鸣叫辨别方向。灰尘如雨般落在身上,随着呼吸进入肺部。李诺抓起氧气罩罩在脸上,一边咳嗽,一边拽着唐勇。
  • 儿科萃精

    儿科萃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超级仙医

    重生之超级仙医

    (火爆装逼爽文)从他重新修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名字将成为一种荣耀!大帝归来,重修无上仙法!从此强势崛起,吊杀四方!“这一世,谁能阻我?”——褚尚泽。(有人说他杀伐果断、不近人情,有人说他狂妄无知、不留情面,话说满级的大boss降临新手营,不就是这个态度吗?)
  • 娇宠契约

    娇宠契约

    她出车祸失忆,亦被男友抛弃。失去他的同时,自己还招惹上了一个“情敌”。她自愿联姻,却遭夫家退婚。失去一个未婚夫的同时,还招惹上了一个“老公”!随着一块车窗的打碎,某人带着一个天才儿子来到了她的世界,并且还与他潜移默化的达成了某种隐形的“契约”。从此,她便开始了自己偷鸡摸狗的“当妈”人生……
  •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春色:改变农民命运的实验

    除了田园诗人陶渊明对我的影响,让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外,大学时期我曾担任过农村的扫盲教员,上世纪60年代又曾在农村担任过两年的“驻社干部”,“文化大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