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0900000014

第14章 套利人的游戏(1)

中央公园和哥伦比亚大道之间的西67街是曼哈顿最漂亮的街区,两边是修剪整齐的树木和草坪。这条街上有一家纽约的老字号餐馆,名叫艺人餐馆(Café des Artistes)。1976年的一天,伊万·布斯基来到这家餐厅见一位年轻的华尔街交易员,此人名叫约翰·穆赫伦(John Mulheren),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考虑到餐厅的上流品位和传统特色,到这里的男顾客几乎都是西装革履,系着领带,当然,布斯基也不例外。

穆赫伦来了,他身穿一件浅色的针织马球衫和一条卡其布裤子。他身材高大,浅黄色的头发有点儿蓬松,脸上透出爱尔兰人和蔼可亲的神态。他27岁,看起来像是一个发育太快的大学生。他在美林公司面试时也是这身随意的打扮,这已经成了他的标志。现在他在美林公司协助创建一个套利部门。招聘他到美林公司的人,也就是他现在的上司萨利姆·B.“桑迪”·路易斯。路易斯曾经试图迫使穆赫伦今天晚上穿上西装来见自己口中所谓的天才人物布斯基,但是穆赫伦对此置若罔闻,仍然我行我素。穆赫伦和妻子南希走进宾客盈门的餐厅,来到路易斯和他妻子以及布斯基和西玛的身边,然后坐下。布斯基之所以对穆赫伦感兴趣,是因为他在套利行业所采用的新技巧。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穆赫伦就成了华尔街最聪明的股票期权交易员之一,而布斯基对这一领域基本上一无所知。股票期权交易比利用价差购买股票能产生更大的“贷杠”效应(leverage)。布斯基就像只馋猫追鱼一样追寻着“贷杠”,他对穆赫伦战略中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十分着迷。

穆赫伦是位股权交易和分析的奇才。他毕业于罗诺克学院(Roanoke College),这是弗吉尼亚州一所小规模的文科学校。大学期间,他主修政治科学,学业平平。毕业后,他就到了华尔街工作,因为他的妻子给华尔街一家公司(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高管照看小孩。他一参加工作,就开发出了一套股权分析程序,受到了同事们的交口称赞。把他招进美林公司的是路易斯和该公司的董事长唐纳德·里甘(Donald Regan)。唐纳德·里甘后来出任里根总统的白宫办公室主任和财务部长。

穆赫伦对布斯基也很感兴趣。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墨守成规、有点离经叛道的人。当餐厅的服务员过来请他们点菜时,布斯基说他还没有想好,让其他人先点。等轮到布斯基时,他说:“每道主菜都来一份。”服务员听得惊呆了,手中的笔也悬在了半空中。布斯基又重复了一遍:“把每一道主菜都来一份。”

穆赫伦看了看布斯基的妻子,轻轻抬了抬眉毛。西玛还在继续聊天,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穆赫伦心中暗想,难道富人们都是这样吃饭的吗?

上菜时,服务员推着一个小车来到了他们身边。上面放着当天的八种特色菜。布斯基仔细地看了看,把小车转了一圈,每种都品尝了一口。他选择了一种,然后把其他的都放了回去。

布斯基只吃了一点点,穆赫伦很庆幸这次不是他付账。

但是这次饭后,布斯基和穆赫伦却建立起了一种亲密的业务和朋友关系。一年后,穆赫伦和南希在他们家乡新泽西州的拉姆森补办婚礼,受到邀请的嘉宾有500人,布斯基也参加了。穆赫伦夫妇也参加了布斯基大儿子和女儿的成人仪式。

在这次饭后不久,路易斯就开始同布斯基合作——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两人就闹翻了,布斯基命令路易斯从他的办公室出去。他们争吵的原因是一笔25万美元的盈利。布斯基给穆赫伦打电话,问他该怎么办。穆赫伦说:“伊万,把钱给他,又能怎么着呢?”

布斯基想了一会儿,然后说:“不行,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

穆赫伦回答说:“别跟我抱怨,钱就是你的原则。”

然而,不久之后,25万美元对布斯基和穆赫伦似乎都微不足道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股收购狂潮即将来临,这股狂潮将给他们带来做梦都想不到的财富。

在这次狂潮中,人们疯狂购买现有的公司,而不是创建新公司。对此,许多人从经济的角度进行了解释,但是还有可能是金融和心理的原因。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投资者都在关注公司的收益和相应的价格与收益比(市盈率),并把它作为衡量公司价值的尺度。由于越战和欧佩克(OPEC)的原因,通货膨胀率很高,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税率居高不下,利率也不断增加,公司的利润越来越少。因此,股价一直很低,而通货膨胀却把公司收益性资产的价值推到了很高的水平。

与低价资产相对的,是政府税法在债务利息支付方面非常慷慨——公司的股息不减免,但是债务利息支付却全部免除。这样,用贷款购买资产就意味着可以把许多成本转移给联邦政府。1980年,罗纳德·里根当选总统后,向金融市场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什么都可以。”里根政府推出了许多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司法部撤销了对IBM近10年的垄断指控。在这个无拘无束的资本主义新时期,“做大”显然不再是个问题了。因此,在像石油这样已经形成寡头垄断的行业,突然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了,而在卡特政府时期,这种事连想都不要想。

真正激发收购狂潮的是赚钱,通过买卖公司赚大钱。前财政部长威廉·西蒙(William Simon,1974—1977年的美国财政部长)在1982年购买了吉布森礼品公司(Gibson Greetings),在16个月后出售,一下子获利7,000万美元(收益为当初投资的100倍)。这一收购案成了华尔街的热点话题。突然之间,“现金流”取代了奇怪的、过时的“收益”概念,成了估价的代名词。企业狙击手开始出现,他们买下一个公司,大幅削减成本,并无情地拆分,然后将资产出售,获取暴利。除买卖公司之外,最好的职业就是投资银行家、律师或者套利人,他们在资金换手的过程中收取中介费,但是风险却要低很多。

1981年,杜邦公司收购了美国第9大石油公司康诺克(Conoco),收购价高达78亿美元,从此以后,公司并购的狂潮真正到来。这一交易是当时最大的并购案,参与竞争的公司多达四家——顶点石油公司(Dome Petroleum)、美孚石油公司、西格拉姆公司(Seagram Co.)和杜邦公司。这一收购需要大量的律师和投资银行家,几乎华尔街的每一家大公司都参与了进来。这对套利人来说真像做梦一样:当5月恶意收购开始时,康诺克公司的股价每股不到50美元,顶点公司的出价为65美元,随后一直猛涨。到了8月,杜邦公司最终脱颖而出时,其出价已经达到了每股98美元。

对一个套利人来说,这样的交易几乎万无一失,不会损失一分钱,而布斯基的表现更是惊人。他让自己的法律顾问,法朗克律师事务所的斯蒂芬·弗雷丁率领手下的律师,组成一个团队专门研究这一收购交易中的法律问题,包括与美孚公司有关的复杂的反托拉斯问题。他不断地同穆赫伦和其他套利人通电话,密切关注着该公司股票的交易量和交易模式,发现接下来可能出现更高的报价。经过仔细分析,他充分地利用每一条信息,把刚刚成立不久的布斯基公司的全部资金投入康诺克公司的股票上,将财务杠杆率用到了极致。如果他这次算计失误,公司就可能会倒闭。不过最终结果显示,仅仅通过这项交易,布斯基的资金就翻了一倍,赚到了近4,000万美元的利润。这对布斯基和他的同事来说,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经历。

穆赫伦在新环境中也是得心应手,他总是梦想着赚大钱,并希望别人说他是靠“诚实致富”的。他的梦想似乎已经实现了,甚至在从康诺克获得暴利之前就已经实现了。

在美林公司,穆赫伦不到30岁就成了百万富翁。1980年,他在新泽西州拉姆森的高档社区买了一座维多利亚式的水边豪宅。穆赫伦的母亲说自己的儿子买房子花钱太多了。穆赫伦说:“如果你不知道我有多少钱,你怎么知道我花钱太多了呢?”

她惊叫道:“这房子要40万美元啊,太多了!”

穆赫伦转到了斯皮尔·利兹·凯洛格公司(Spear,Leads&Kellogg),这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大的专业公司,在股票交易和套利业务上也很活跃。该公司在曼哈顿下城百老汇一个律师俱乐部的旧址办公。穆赫伦把自己的交易桌直接摆放在了一个巨大的哥特式彩色玻璃窗户下面。

他沉湎于金钱游戏的快乐中。他慷慨解囊,捐钱给他的母校罗诺克大学、当地的慈善机构和其他向他提出请求的慈善机构。他制定了一条原则:如果有人要他捐助,他就捐助,不会问任何问题。穆赫伦和妻子收养了5个孩子,其中3个有学习障碍。他买下了一个海边的度假别墅,并在弗吉尼亚州的山区购买了6,000英亩的农场,放养了一大群北美野牛。他还在劳德戴尔堡购买了一座冬季住的房屋。有时,他会乘坐豪华的私人游艇到华尔街上下班,把船停在南街码头。他打猎、收藏古董、滑雪、玩水上摩托。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已经赚到了无数的钱,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多少,这些钱全由会计师和律师打理。他只是告诉他们,如果发现他花钱太快的话,就阻止他,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做过。

穆赫伦也对自己在套利和交易行业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感到十分高兴。他喜欢与套利人斗争,认为多数套利人都很胖,并且很懒惰,他还常常夸口说,“可以把他们当午餐来吃掉”。他最喜欢的小把戏,就是在大的市场决定即将宣布之前半个小时大量买进或者卖出,比如反托拉斯法庭判决同意或者撤销合并案之前。实际上,穆赫伦也不知道结果是什么,但是这种突然结果常常和他的判断一致,因此许多人都认为他事先获得了消息。许多套利人对此都很佩服,尤其是布斯基,他会在电话中屏住呼吸问道:“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穆赫伦则平静地回答道:“什么也没有,我只是和大家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布斯基就会大叫道,“你这个疯子”,然后挂断电话。这时,穆赫伦就会哈哈大笑起来。

当市场疲软的时候,穆赫伦喜欢大量抛售股票,他知道这样会进一步拉低股价,让其他持有大量股票的套利人备受折磨。其他的套利人会纷纷给他打电话,刺探消息。一般情况下,他都置之不理。然后,他就等其他人在恐慌中纷纷减仓时,立即杀回来,以更低的价格重新买进。

穆赫伦恪守一个原则:从来不同投资银行家交往。他认为这些人都傲慢自大、自命不凡,对他毫无用处。他们只会对他撒谎,而谎言毫无价值;或者给他内幕消息,但这又是违法的。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留言,说西格尔给他打电话了,但是他没有理会。此外,他也避免同媒体接触。

布斯基是个例外,他是穆赫伦经常交流信息的几个业内人士之一。他们几乎天天通话,穆赫伦也常常给布斯基打电话。几乎从他们第一次见面起,穆赫伦就想让布斯基对他产生好感。尽管穆赫伦外表给人叛逆的感觉,但是他实际上总想获得大家的喜爱。给布斯基提供信息使他感觉很好。随着时间的流逝,穆赫伦成了大宗股票交易人,因此他常常能够识别出大买主和大卖主。这对套利人是珍贵的信息,因为买主的身份常常可以透露出这是恶意的兼并还是一般的收购。例如,如果买主是某个州的养老基金,那就不可能是恶意收购。此外,布斯基还要依靠穆赫伦在股权方面的技能进行交易。作为回报,布斯基把自己的大部分交易都交给穆赫伦供职的公司,让他的公司赚取交易佣金。布斯基也成了穆赫伦所在公司最大的客户。

然而,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私事。布斯基认为每个人都是受到一个东西的激励:金钱。偶尔,布斯基也会提起自己的孩子——他最小的儿子,是一对双胞胎,同穆赫伦收养的孩子一样,也有学习障碍,但是他从来不讨论他真正关心生活中的什么。

但是布斯基很体贴周到。一个星期五,布斯基的妻子带着孩子们到佛罗里达州去了。穆赫伦给布斯基打电话时,布斯基坚持要派车来接穆赫伦,把他带到自己位于克斯科山的家中吃饭。其他客人有曼哈顿的政界人士安德鲁·斯坦(Andrew Stein)、作曲家朱尔·斯坦(Jule Stein)、喜剧演员艾伦·金(Alan King)以及他们的妻子。穆赫伦是一个汽车迷,因此,布斯基带他到自己的车库去参观自己的新车——一辆劳斯莱斯银云系列的敞篷跑车,这辆车的旁边还停放着一辆老式的劳斯莱斯幻影系列豪华轿车。

还有一次,穆赫伦的婚姻遇到了严重的问题,他向布斯基透露说想离婚。布斯基说:“不要离婚,为什么不找我的老朋友哈桑·维基利谈谈呢?我从14岁就认识他了,我们一起去上学,关系很好。”穆赫伦约维基利在广场饭店的棕榈厅见面。维基利身材高挑,彬彬有礼,很像欧洲人。他了解了一下穆赫伦的婚姻和个人生活,然后安慰穆赫伦说:“夫妻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有比离婚更好的办法。”穆赫伦接受了他的建议。

同类推荐
  •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本书撷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并加以分析,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展现给读者,从一个个鲜活的具体案例给企业的管理者们以警示,引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授人以渔。
  •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老板员工如何相处

    如何做称职的老板,如何做称职的员工,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质朴的告诫。
  • 志新论语

    志新论语

    本书整理、精选了作者3000多条微博中的精华,将作者多年来工作实践和长期从事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以微博语录的形式来展现,归纳为学问、人生、经济、产业、企业、企业家、创新、商业模式、信息化、综合十个大类,是为经济运行的智慧总结、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汇总。
  •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策略

    比尔·盖茨最实用的11种经营策略

    一个人的成功其实是思想和智慧的成功,所以说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贫瘠,那才是最大的失败。本书纵观比尔·盖茨一生的经商历程,筛选了很多经典的商业故事,从而来发现他的成功秘诀,解读他的财富密码。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这本书就是一堂生动的成功课。面对比尔·盖茨的巨大成功,有人可能会问:比尔·盖茨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历史为什么偏偏选择他?
  • 真理就这么简单

    真理就这么简单

    毋庸讳言,这个世界已经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有人说:我们面对的困境不再是知识不足,而是信息过剩。人类也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迷惘:书店里有很多书指导你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应付这样那样的问题,杂志上也连篇累牍地告诉你如何说话、如何察言观色、如何八面玲珑。不用说,这些人生指南常常是相互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热门推荐
  • 神医蛊妃狠嚣张

    神医蛊妃狠嚣张

    “王爷!王妃给郡主和一头猪下了情人蛊,让他们爱得死去活来了!”某王爷宠溺一笑,“果然是我妻,这也只有她能想得出来。”“王爷!王妃给贵妃下了听话蛊,让贵妃当众跳舞了!”某王爷蹙眉,“现在太阳大,送一些冰镇甜瓜给王妃,边吃瓜边看。记着打好伞!算了,本王自己去。”“王爷,这回糟了!王妃说她不想当王妃了,她要带她的蛊娃娃去征服天下!”某王爷迅速改名“天下”,揽着某魅一笑,“听说你想征服天下,我已准备好……”*她是带着七个蛊娃娃穿越的巫医杀手,腹黑狠辣,护至亲虐白莲,谁挡怼谁。他五洲四海的至尊九殿下,手握所有君主的生杀大权,被她顺手一救,他决定以身相许。【女强爽文、宠文,1v1双洁】
  • 外汇投资入门到精通

    外汇投资入门到精通

    很多理财者都选择炒股,似乎不太敢接触外汇理财领域,觉得深不可测。外汇理财和股票投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标的不同,购买股票是买一家上市公司,重点关注的是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而买卖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则是关注这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前景。影响外汇波动的因素很多,重点包括该国家的利率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和发生的政治事件。
  • 娇妻请签收

    娇妻请签收

    “小三入宅,糟糠之妻露宿街头”、“正妻为挽回丈夫,街头给小三下跪”、“婆婆为抱孙子,请情妇入家门,赶走正牌媳妇儿”……这一个个的,都是些什么狗血标题?一张清秀的小脸就和麻团一样乱拧在一起,云清梨鼻子上架着副黑框眼镜,却挡不住她一天一夜没睡觉的黑眼圈。“清梨,排版怎么样了?马上就要送印刷厂了!”隔壁的王大姐一个饿狼扑食,泰山压顶一般压在了云清梨那瘦瘦小小的身板上,……
  •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

    毛泽东与水浒传,围绕毛泽东与水浒精神这个主调,全面收集详尽介绍了毛泽东阅读、欣赏、评论、运用《水浒传》的专题资料,仔细分析了毛泽东那视角独特、个性新奇的读书经验,具体揭示了毛泽东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的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毛泽东对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精心的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都给予了别开生面启人心扉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将其转化为革命实践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了梁山好汉在精神状态和斗争策略方面的不足和失误,作为革命的借鉴。
  •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公主西行

    弘化是唐朝实行和亲政策时下嫁少数民族君主的第一位公主。她在青海草原上居住生活了58年,把一生献给了吐谷浑(亦称吐浑,立国350年)。本剧以她到达吐浑初始时协助治乱安邦的事件为主,编撰故事,升发创作。故名《弘化公主西行》。公元640年,即唐贞观十四年初,按照事先的约定,吐谷浑第22代国主诺曷钵亲去长安迎娶弘化。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准备隆重迎接,只有位高权重的丞相宣王闷闷不乐,另有所想。与吐谷浑同时,吐蕃也遣使赴唐请婚,因关系不顺,初时遭唐拒绝。使者回国后挑拨说是因吐谷浑人从中离间作梗所致。
  • 邱祖秘传大丹直指

    邱祖秘传大丹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尼克·胡哲:永不放弃的心,比钻石还珍贵

    尼克·胡哲:永不放弃的心,比钻石还珍贵

    本书讲述了尼克·胡哲传奇的人生经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无论你有多少抱怨、不满和难以承受的伤痛,只要站在他的面前,你就无法再抱怨、不满和伤心。也许我们都曾祈求过美貌、财富和好运,而他,只祈祷自己能拥有四肢,踏足大地,拥抱爱人。
  •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上清太极真人撰所施行秘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战国野心家

    战国野心家

    穿越到战国初年,身份卑微到连姓都没有,却敢有野心。为了支撑野心,拜墨子为师,混入墨家隐忍数年以篡巨子之位。墨子述而不作,他编纂墨经将墨经改的面目全非。诸侯争霸、大争之世,他却偏偏相信宁有种乎。总之,这是个野心家的故事。
  •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徐悲鸿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却并不是一个圣人。他有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也有我行我素的独特个性。他的随笔作品,流露出的正是他喜怒哀乐的性情,还有他那立体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