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0900000006

第6章 华尔街之星(5)

现在,虽然这两个公司已经合并了,但是各自的职员仍然避免见面,即使合并已经三年了,仍然如此。当伯纳姆领着约瑟夫从公司走过时,他说,在合并时,当他第一次去见德雷克塞尔公司的负责人时,他问公司200多名员工中有几个犹太人,被告知只有3个。伯纳姆说,今天要让约瑟夫见的就是其中一个,他的名字叫迈克尔·米尔肯。

约瑟夫同米尔肯握了握手。这是一个热情的年轻人,身材修长,眼睛深陷。约瑟夫不免会想,像米尔肯这样的人怎么会加盟德雷克塞尔·费尔斯通公司,但是米尔肯在其他方面没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并不是直接在一起工作。约瑟夫负责较高档次的投资银行业务,而米尔肯负责可转换债券业务和非投资级别的证券业务,该部门后来被称为“高收益部门”。他向伯纳姆公司的一位资深交易员埃德温·坎特负责,如果牵涉到了资金问题,他就直接向伯纳姆汇报。

米尔肯总是抱怨说自己被德雷克塞尔公司那些古板的WASP当作二等公民对待。为了鼓励米尔肯,伯纳姆让他创建了半自治的债券销售部门。1975年,他授权米尔肯自主安排奖金,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华尔街的许多公司一样,德崇公司薪水也很低,员工的收入主要靠奖金来弥补。而米尔肯安排的奖金总是非常慷慨。米尔肯及其团队为公司创造的利润,他们可以留下35%。米尔肯有权自己给手下人分配奖金,他自己留下多少都行。另外,伯纳姆还给米尔肯额外一笔“中间人佣金”,只要是米尔肯或者他手下人为公司带来的业务,由此而获得的利润的15%—30%归他们所有。因此,伯纳姆把35%的利润给了实际从事这些工作的员工,30%给了那些带来客户的员工,公司只留下剩余的35%作为办公经费和供股东分配。给米尔肯部门的这种奖励,在公司里是一个被严守的秘密。

在两人第一次见面之后的一年中,约瑟夫与米尔肯之间的了解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米尔肯渴望通过约瑟夫找到新的潜在的金融业务,获取中间人佣金,并给约瑟夫提成。

约瑟夫不是势利小人,但是他开始以为米尔肯同伯纳姆公司的众多交易员一样,都是只懂得利用手腕进行交易,除此以外一窍不通的人。

约瑟夫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在波士顿的一个蓝领社区罗克斯伯里长大的,父亲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约瑟夫的父母都是正统的犹太教徒,但是他却获得奖学金,进入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学习,后来又到哈佛商学院攻读。他曾经在赫顿公司工作过,上司是约翰·沙德(后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四年后他就成了该公司的合伙人。后来,他加入了希尔森公司,帮助安排同海登斯通公司的合并谈判,合并之后被任命为公司首席运营官,是公司的第二把手。

同希尔森公司相比,德雷克塞尔公司差很大一个档次,但是约瑟夫之所以跳到这里,是因为他想重新开始从事实际的投资银行业务。并且,他还梦想着能够白手起家,创建一个强大的公司。约瑟夫目睹了华尔街上的众多变革,因而,他相信几乎一切老旧的东西都很脆弱,最终会被淘汰的。但是,在德雷克塞尔公司,他的起点很低。该公司的金融部有19名员工,约瑟夫一上任,就裁掉了7个。在约瑟夫上任的第一年,金融部的全部奖金只有1.5万美元。

约瑟夫感觉自己必须重新审视一下公司的整体文化。到公司之后不久,他在纽约世贸中心顶层的世界之窗餐厅举行了新员工的年度聚餐。他感觉,在向这些新的投资银行家灌输成功动力的同时,也必须要他们树立诚实的信念。他警告这些人说:“你们可能会受到诱惑。”他指出他们会接触到许多机密信息,关于客户的商业计划、股票和债务出售、合并计划等。他说:“如果你们抵制不住诱惑,向别人透露消息的话,肯定会被抓住。我敢保证,这肯定会受到惩罚的。在德雷克塞尔公司,我们是绝对不允许你们这样做的。”

在同米尔肯首次见面之后不久,约瑟夫就明白了为什么伯纳姆急着安排他们俩见面。米尔肯不仅仅是公司的一名普通的交易员,实际上,他是公司的高薪员工之一。他从1973年的200万美元起步,创造的收益率高达100%,每年给自己和手下人赚到的钱就接近100万美元。他所做的业务,约瑟夫知之甚少,并且也很讨厌,认为那些业务虽然收益高,却都只是没有评级的债券。

美国的债券市场主要由两大评级机构主宰——穆迪评级公司和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多年来,它们一直评价固定收益投资的风险以指导投资者。这些投资的价值由债券的发行者在债券到期时支付所许诺的利息和偿还本金的能力来决定。像AT&T和IBM等蓝筹公司的债券一般被标准普尔公司评定为AAA级。公司的偿还能力比较差或者有其他问题的话,就会被评定为相应较低的等级。如果公司的风险比较高,它发行的债券就不会被评级。公司的债务利率随着市场利率而波动,市场利率又是根据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和其他公司发行的债券的风险而定的。因此,债券等级越低,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所需要支付的利率就越高。

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信用等级低和没有评级的债券并不是很多。它们很难销售,也太影响发行公司的声誉,因此一般主流、顶级的公司都不爱发行;而大投资银行也不感兴趣,投资者也基本上不碰这些债券。大多数发行这些高收益债券的公司都是因为陷入困境而不得不这么做(在华尔街的术语中,这种公司被称为“折翼天使”)。但米尔肯却对华尔街这种无人问津的债券非常感兴趣。

和约瑟夫不同,米尔肯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上层家庭。他的家乡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恩西诺,这是一个靠近旧金山北部圣费尔南多山谷的小城镇,聚集了大量的犹太人,在米尔肯家附近就有一个犹太人的教堂。和南加利福尼亚其他地区一样,这里的发展速度同样很快。米尔肯的父亲是一位会计,他从10岁就开始帮助父亲工作,后来还帮着填写纳税申报单。从一年级开始,米尔肯就因为能口算复杂乘法而使同学们大为惊奇。

小学毕业后,米尔肯到凡奈斯(Van Nuys)附近的伯明翰中学上学,1964年毕业。这里的学生几乎都来自中产阶级白人家庭,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同米尔肯的父母一样,是从工业发达的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迁移至此的。他们喜欢运动,酷爱冲浪,留着蓬松的发型,狂热喜爱“海滩男孩”乐队,经常在城里到处飙车。米尔肯精力充沛,比多数人都学习认真,渴望被同学认可。他被选为啦啦队的队长,下一个目标就是成为体育明星。在学生会中,他是一个积极分子,在同学中最受欢迎。他和一个漂亮、活泼的同学约会,她叫洛丽·安妮·哈克尔(Lori Anne Hackel),是他在七年级的社会学课中结识的。他的同班同学中有后来成为电影明星的莎莉·菲尔德(Sally Field)和好莱坞超级经纪人迈克尔·奥维茨(Michael Ovitz)。

从伯明翰中学毕业,米尔肯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这对他的生活是一个突然转变。到1968年毕业前,伯克利分校都是学生反战运动和反传统文化运动的中心。在中学时,米尔肯沉浸在主流文化的熏陶之中,而到了这里突然无法适应。当加入兄弟会不再流行之时,他却突然加入了一个主要的犹太人兄弟会SAM(Sigma Alpha Mu)。他不喝酒,不抽大麻,也不吸迷幻药(LSD)。他主修商业管理而不是更流行的社会学或者心理学,并且学习也很努力。他被推荐参加了菲巴特卡帕学会。他的社交不多,业余时间大多是与同在伯克利分校读书的女友洛丽一起度过。毕业后,他们就立即结婚了。

不久之后,米尔肯和洛丽搬到了费城,在那里,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著名的沃顿商学院学习。在上学期间,他利用夏天和业余时间到德雷克塞尔·费尔斯通公司的费城分公司从事兼职工作。他以全A的优秀成绩毕业,留在了德雷克塞尔·费尔斯通公司,经常往来于费城郊区的樱桃山和位于曼哈顿的该公司总部之间。他似乎对华尔街的论资排辈,尤其是公司的声望很不在意,甚至对著名的摩根士丹利或者高盛公司也一点都不熟悉。

传统上,前途光明的商学院毕业生进入的应该是投资银行的金融部门,而不是销售和营销部门,米尔肯对此很不以为然。在德雷克塞尔·费尔斯通公司,他先是从研究工作起步,后来要求去从事销售和营销工作。在工作中,他几乎专门从事低等级和没有评级的债券,这成为他的标志性业务。

几年后,米尔肯在德雷克塞尔·费尔斯通公司不断创造奇迹,被认为是个“天才”,可以从公认的所谓“垃圾债券”中发现潜藏的利润。但是,米尔肯从不掩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对低等级债券的兴趣也是别人培养的。W.布拉多克·希克曼对低等级债券和没有评级的债券进行过开创性的研究,米尔肯在伯克利上大学时就读过他的著作。希克曼对1900—1943年期间的公司债券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和投资蓝筹股、高等级的债券相比,对低等级债券进行多元化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更高,而且风险更小。随后,希克曼对1945—1965年的债券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后来,米尔肯,这位天才的销售员在与约瑟夫进行早期交流时,不断宣传他在高收益债券方面的投资思想。约瑟夫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还弄了一本希克曼的书来研究。米尔肯常说,低等级债券的唯一问题就是缺乏流动性。德崇公司的客户仍然不愿意把资金投到收益高的债券,但是,米尔肯开始取得了一些进展。他仔细地研究了大量低等级债券的发行者,谨慎挖掘其中潜在的商业前景,用来消除投资者的戒心和疑虑。最让约瑟夫吃惊的是,米尔肯似乎对不同债券发行者的神秘消息都很了解,并且又能预测公司在债券到期时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华尔街上几乎还没有什么公司对此作过研究,这些公司的研究部门主要聚焦在交易活跃的股票上。米尔肯就这样进行着自己的研究,带着装满研究报告和其他数据的公文包在樱桃山上四处奔波。他利用自己的研究发现说服投资者投资他看中的高收益债券,而结果往往表明,这些债券的价值事先的确被投资者低估了。

米尔肯的一些准客户也是德崇公司潜在的客户。拥有大量资金的保险公司,尤其渴望投资利润丰厚的业务。约瑟夫和米尔肯一起四处奔波,不断宣扬高收益债券的投资信条。每到一个客户那里,米尔肯就会发表一番他的观点:债券市场风险太高,多元化投资组合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随着更多公司注意到这一发现,低等级债券的流动性不断提高,并且收益也会大大超过风险溢价。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发现。渐渐地,他们的努力起作用了。

米尔肯早期成功开发的客户都是一群保险公司的富豪,多数都是犹太人,没有一个是华尔街上的精英。他们不担心低等级债券的缺点,他们喜欢米尔肯的新想法。索尔·斯坦伯格、梅苏莱姆·里克里斯和卡尔·林德纳都成了他最早的追随者,其中林德纳甚至还去影响更多的人。林德纳来自辛辛那提,但他不是犹太人。由于他们的年度收益都达到或者超过米尔肯的预测,他们全都成了米尔肯的坚定支持者,也成了德崇公司的忠实客户。对米尔肯来说,他不在乎这些人的背景:林德纳连中学都没有毕业,还是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对象,在辛辛那提备受挤压,被华尔街上的许多人不屑一顾;斯坦伯格夺取了诚信保险公司(Reliance Insurance Co.)的控股权,并企图恶意收购金融巨头化学银行,激怒了银行界和投资银行联盟;里克里斯开始是一个贫穷的以色列移民,一有钱就去看电影和喝酒。他们都曾无数次受到华尔街的冷落和拒绝,他们也从不会忘记是米尔肯把他们当作客户来挖掘。

到1977年初,米尔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业绩,控制了高收益债券市场25%的份额。他的公司成为唯一一家为了提高市场流通性而积极做市的公司。(做市商是市场流通的关键,他们向证券持有者保证,无论持有者什么时候想出售证券变现,他们都会购买。反之,做市商也可以将持有的证券再次出售,赚取买卖之间的差价。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的场外交易市场就是机构化的做市组织,提供除上市价格之外的服务。)其他的银行,如高收益债券的市场领先者雷曼兄弟公司,会承销一些新发行的债券,并管理自己以前承销过的一些债券,但是这种服务主要是针对现有的客户;其他的公司对积极做市不太感兴趣。

因此,米尔肯实际上成了高收益债券的“市场”。他的记忆力超强,债券是谁拥有的、谁发行的、出价多少、到期收益率多少以及谁想购买,他都了如指掌。逐渐地,他的客户对他的研究和敏锐的市场意识变得十分信任,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他怎么指导,他们就怎么投资。他们对市场的公开价格毫不在乎,也不在意米尔肯赚取价差,只要他们能赚钱就行。除米尔肯和他的少数几位同事以外,没有人了解这种市场的价格结构(包括不断提高和买卖利差)。

同类推荐
  • 战略转型:赢时思变

    战略转型:赢时思变

    作者重点挑出三家有代表性的公司:零售巨头乐购(Tesco)、糖果饮料集团吉百利公司(Cadbury Schweppers)以及英国老牌医疗设备公司施乐辉(Smith & Nephew)。这三家公司不仅在长达20年的时间内表现出色,并且在改变经营策略和更换高级管理层的同时也保持了出色的业绩。然后,几位作者着手寻访相关过程的目击者,他们采访了三家公司的前管理人员,还通过挖掘公司的档案来寻找种种蛛丝马迹,研究这些公司如何做到这一点,以及他们为什么比类似行业的三家对应企业更为成功。
  •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高频交易之战:金融世界的“利器”与“杀器”

    他们每日操纵着数十亿计的美元。他们的交易速度如此惊人,似乎没人能力阻止他们。他们占据了美国股票市场超过60%的成交量和欧洲股票市场超过40%的成交量。仅仅用了10余年时间,这些新型的投机者就已经完全掌控了金融市场。
  •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国学巨著,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出了“道”和“德”的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管理哲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无为管理和人尽其才的战略,促进人性和谐,提高个人修养,促使人发挥潜能和自主精神。从而获得非凡的团队协作效益。
  • 领导要有正能量

    领导要有正能量

    本书以一些经典的案例为蓝本,从中提炼出精华部分。这些内容是领导如何迈向成功的方法,是身陷茫然中的领导通向成功的导向。
  • 7-11教你开便利店

    7-11教你开便利店

    “总有一间在你身边”。除非不食人间烟火,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人,不可避免地会与便利店打交道。从针头线脑,到柴米油盐,给生活以便利,就是便利店存在的意义。世界上的小便利店不计其数,而做成国际知名品牌的也不乏其人。7-11(7-Eleven)就是世界上做得最为成功的便利店之一,《7-11教你开便利店》借鉴了7-11的成功经验,从开店筹备、管理营销等方面为读者展示出便利店成功的经营之道,是便利店经营者走向成功的有益借鉴。
热门推荐
  • 借我来生再爱你

    借我来生再爱你

    爱一个人可以持续多久,有的人说一年,有的人说两年,而张泽川,我爱了你16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再见之后

    再见之后

    一个个的人在这座城市相遇,他们不断地经历生活的苦,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放弃,因为他们心中还有爱还有梦,他们就是依着爱和梦继续前行。。。。
  • 血月

    血月

    2012年仙剑小说大赛月度PK冠军作品。“人活着,不能像沙子一样任风摆布!”一个被流放的王子从一无所有开始了惊险、奇幻的争霸旅程。在卑鄙无耻的凶险中,他排除万难,几经生死,一步步走向“传说”的神坛。奇异的神兽,婀娜的美女,诡异的经历,恢弘的战场……从人到魔,从魔到神……
  • 名门盛宠:教授新妻难招架

    名门盛宠:教授新妻难招架

    容家的太子爷抛弃了家族产业,跑去当了大学教授,据说是为了一个女人。五年后,这个女人却挽着别的男人手回来了。这下,容教授……怒了!“容少,我已经结婚了。”时思年的拒绝理由永远都这么钻心刺骨,然而容承璟却拉着她死缠烂打不放手,一个壁咚到墙角,耀眼的粉钻晃动人心。“结婚还可以离婚,离婚还可以再结婚。”待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之后。刚参加完画展回来的时思年一推门,就看见家里的小包子“啪嗒”一声摔坏了最新研究出来的机器人。“儿砸,你爹地是研发机器人的,不摔白不摔啊。”话音刚落,就被一温暖的怀抱裹住,耳边尽是温柔缱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咫尺难欢

    咫尺难欢

    龙漓的母亲去世之后,不久父亲就带回了一个温柔可人的女人,还带着一个拖油瓶正太,得叫他哥哥,怎么可以呢。那就摧毁他,爱上她,让那个女人也试试最爱的人是怎么被背叛的。最爱的男人与情敌生下的女儿和她亲爱的儿子谈恋爱了,该是多么的膈应?养成一个正太该会是多么好玩的一件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纪婚礼:呆萌女神吃定你

    世纪婚礼:呆萌女神吃定你

    “陆可可,又是你?!”汴京城里最出名的歌妓林木瑾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完美情人周亦舟的怀里,成了一个叫陆可可的大明星。无端卷入大财团周际集团的阴谋复仇案,从大明星沦落街头,尝尽人间冷暖之后,绝处逢生,成为一代当红巨星。拍电影、接代言、泡总裁人生仿佛开了挂!“不管你是陆可可还是林木瑾,不管你是在这里还是在另一个时空,从现在开始,你都只有一种身份——周太太。”
  • 红颜泪之你是我的妃

    红颜泪之你是我的妃

    一幅手绘美人图将她带入另一个朝代,三世的情缘,不同的爱恋。他,一个冷酷的君王。她,是他最爱也最恨的女人。新婚之夜的第二天,他就以不洁之名将她下嫁给自己四十多岁的皇叔受尽折磨,皇叔死后又将她囚于冷宫,让她生不如死。她一笑而过,这是我欠他的。离殇,离殇,千古悲凉,离殇,离殇,枯骨茫茫,离殇所到生死茫茫,莫雪薇一只转世千年的狐狸,开始了自己的转生之路……复杂的感情,三生的回忆,命运究竟会如何,敬请期待……
  •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洞玄灵宝升玄步虚章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之灵异女配

    快穿之灵异女配

    灵异女配无外乎两种选择:1,专职吓唬人;2,专职被吓唬。胆子奇小无比的陶小倩表示她两个都不想选,可惜她还是莫名穿进了各种灵异世界,完成不得不完成的灵异女配任务。陶小倩:完成任务有奖励吗?系统:有啊,看上哪个男鬼了?我免费送你!陶小倩:能不要男鬼吗?系统:女鬼也行,说,看上哪个了,不要客气!陶小倩:……老娘不要鬼,老娘要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上)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