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1400000023

第23章 《间谍先生 豺狼的日子》:密谋(23)

他又停了一下,看向会议桌两侧——有几位很严肃地点了点头,其他人要么正盯着讲话的人,要么看着他们面前的文件。桌子的远端,布维埃警长凝视着天花板,嘴角吐出阵阵烟雾,就像古印第安人在发信号。他每吐一口烟,他旁边的空军上校便急忙闪开。

“现在,”部长继续说,“我想我可以问问你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了。罗兰上校,你在维也纳的调查有什么进展吗?”

行动分局局长把目光从自己的报告上挪开,又看了看旁边主管安全局的将军。后者既没对他给予鼓励,也没对他皱眉。

吉布将军记得很清楚。那天上午,根据罗兰的要求,要动用驻扎在维也纳的人。他亲自去说服西欧处处长,差不多花了半天时间。现在他直望着罗兰上校。

“是的,”上校回答,“今天早上和下午由维也纳的行动人员在克莱斯特做了调查。那是一个在布鲁克纳街的私人小酒店,他们带去了马克·罗丹、勒内·蒙克雷和安德烈·卡松的照片,还没来得及给他们传维克多·科瓦尔斯基的照片,维也纳没有他的档案。”

“酒店前台的服务员说,他至少认得其中的两个人,但他分不清楚。我们的人给了他一点钱,让他查了一下酒店六月十二日到十八日的登记簿。因为从六月十八日起,那三个‘秘密军组织’的头头就一起搬到罗马住了。”

“最后他说他记起了罗丹的脸,他在六月十五日用舒尔茨的名字订了个房间。服务员说他下午在那儿开了个商务会议,晚上在那个房间过的夜,次日才离开。”

“他记得那个舒尔茨有个伙伴,一个身形魁梧的人,举止粗鲁,这也是他为什么记得舒尔茨的原因。早上的时候,有两个男人找过舒尔茨,他们开了个会。这两个拜访者应该是卡松和蒙克雷,他不是很确定,但是他想,他至少之前见过其中的一个。”

“服务员说他们一整天都待在房间里,只有上午晚些时候有那么一回,舒尔茨和巨人(这就是他对科瓦尔斯基的代称)离开了半个小时。他们都没吃午饭,也没有下楼吃过东西。”

“有没有第五个人来过?”桑吉内蒂不耐烦地问。罗兰继续做着他的汇报,声音和之前一样平静。

“晚上的时候,又一个男人加入了他们,前后大约半个小时。服务员之所以记得他,是因为这位访客非常迅速地走进酒店,径直上了楼。他甚至都没来得及看清这位访客。服务员想,他肯定是一位把钥匙带在身上的客人。那人上楼时,他看见了他的衣服后摆。几秒钟后那个人又回到大厅,服务员可以肯定这个和之前那个是同一个人,因为衣服一样。”

“这个人要用电话,让他帮忙接通舒尔茨的房间,六一四号房。他说了两句法语,然后挂上电话又上楼去了。他在那里待了半个小时,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一个小时后,另外两个拜访舒尔茨的人也离开了。舒尔茨和那个巨人整晚都待在酒店,次日吃罢早餐才离开。”

“服务员对晚上来的那位访客唯一的描述是:高个子,年龄不详,五官特征很普通,但是戴了一副宽边包围式墨镜,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亚麻色头发,头发留得相当长,从前额向后梳。”

“有没有可能让他来帮忙做一份那个亚麻色头发的人的面部拼图?”警察总局局长帕蓬问。

罗兰摇了摇头。

“我的……嗯,我们的特工当时化装成维也纳便衣警察,幸好他们之中有一个能够冒充维也纳人,不过这种伪装不可能无限期扮下去。问话只能在前台进行。”

“我们必须搞到比这更详细的特征描述,”资料处的头头反对道,“提到过什么名字吗?”

“没有,”罗兰说,“刚才我所说的是对那个服务员三个小时的询问结果,每一点都是再三问过的,他再也想不出什么了。没有拼图,这是他所能给的最详尽的描述了。”

“你能把他像抓阿尔古那样抓来吗?那样他就能在巴黎给那个杀手做拼图了。”圣克莱尔上校问。

部长插话道:“不能再像那样抓人了,我们和德国外交部在阿尔古绑架案问题上仍然剑拔弩张。那种事只能做一回,不能再有。”

“鉴于事态严重,能不能用比阿尔古事件更不引人注意的方法让那个服务员消失呢?”边境检查处的主管建议着。

“无论如何,我很怀疑,”马克思·费尔内平静地说,“一张戴着宽边包围式墨镜的人的脸部拼图对我们是否很有帮助?即使我们抓到他,我们也无法确定这幅以两个月前一个不显著的,只延续了二十秒的事件为基础做出的拼图像罪犯本人。这样的照片能有五十万人和它相似,很多人会被误抓的。”

“所以,科瓦尔斯基虽然说得并不多,但他知道的已经全招了。现在,他死了。除了他,世上仅有四个人知道这个豺狼的身份,”迪克雷队长说,“一个是他自己,另外三个在罗马的一家酒店里。怎么才能把他们其中一个弄到这儿来呢?”

部长又摇了摇头。

“就这个问题,我有正式的指示,绑架不在考虑范围内。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孔多蒂街上,意大利政府会暴跳如雷。而且,这件事是否可行还是值得怀疑的。将军你说呢?”

吉布将军抬眼看了看与会者,说道:

“根据昼夜监视他们的特工的汇报,罗丹和他的两个追随者在他们周围建立起的保护网十分严密,已经排除了绑架的实际可行性。有八个一流的前外籍军团枪手环伺在他们周围,如果没人替代科瓦尔斯基的话,那应该会有七个。所有的电梯、楼梯、太平门和屋顶都有人把守,如果想活捉其中一人,势必要引发大规模枪战,很可能还要用到催泪弹和冲锋枪。即便如此,从那里到法国北部边境有五百公里,况且还有意大利人从中作梗,这个设想完全不切实际。这方面我们有世界上最棒的专家,他们也认为这种突击性的军事行动是不可行的。”

沉默再次降临这个房间。

“好吧,先生们,”部长说道,“还有别的建议吗?”

“必须找到豺狼,这一点毋庸置疑。”圣克莱尔上校回答。其他几位与会者彼此看着,纷纷扬起眉毛。

“那是当然的,”部长在桌子的一头咕哝着,“我们的目的是想找出一种既切实可行而又不超出我们所受的那些限制的办法,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确定在场的哪个部门承担这项任务最为合适。”

“保卫共和国总统,”圣克莱尔派头十足地说,“如果其他机构都无法承担的话,必然要靠我们最后的凭仗——总统的共和国卫队和总统的工作班底。我们,我可以向您保证,部长,会履行我们的职责。”

几位优秀的专家闭上了眼,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情。迪克雷狠狠扫了上校一眼,如果目光能杀人,圣克莱尔这会儿已经被从椅子上打下来了。

“他难道不知道是上面不肯配合吗?”吉布压低了嗓门向罗兰低吼。

罗杰·弗赖抬起眼睛,迎上爱丽舍宫谄媚者的目光,向对方展现了自己为什么是内政部长的原因。

“圣克莱尔上校的话当然完全正确,”他“愉快”地说,“我们都会履行职责。我确信,上校肯定想到了,如果由某一个部门来承担摧毁这个阴谋的职责而又失败的话,或者甚至不慎采用了可能导致事情泄露的举措,与总统的意愿相左,那么非难将不可避免地落在失败者头上。”

威胁笼罩着长长的会议桌,比从布维埃的烟斗里冒出来的蓝色烟雾更容易感受得到。圣克莱尔瘦削苍白的脸明显紧张起来,眼睛里也流露出忧虑的神色。

“在座诸位都清楚,总统卫队的活动范围很有限,”迪克雷队长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时间都花在最直接接近总统本人的周围区域了,而调查显然应该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我的人恐怕很难胜任。”

没人反驳他,每个部门的头头们都清楚,总统卫队队长说的是真的。但是没有哪个人希望部长的眼睛落在自己头上。罗杰·弗赖的目光围着会议桌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远远坐在另一头、浑身笼罩着烟雾的布维埃警长身上。

“你怎么看,布维埃?你到现在还没说过话呢。”

圣克莱尔转过脸看着探长。探长悠然将烟斗从嘴里拿出来,喷出一口浓烟,冲着上校的脸直飘过去。他平静地讲起来,仿佛正在说一些他刚发现的很简单的事。

“依我看,部长,既然甚至连‘秘密军组织’的人都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那么安全局是无法通过他们在‘秘密军组织’的特工发现这个人的。行动分局不知道该干掉谁,所以他们也没法消灭他。边境检查处不知道该把谁截下来,所以他们自然无法在边境把他揪出来。资料处不知道该找什么资料,他们无法向我们提供任何文件信息。警察不知道该逮捕谁,所以他们抓不到他。共和国卫队不知道该追踪谁,他们也就追踪不到他。整个法国的安全机构都需要知道一个名字,否则就无能为力。所以在我看来,首要的任务就是找出这个人的名字,没有这个名字,其他建议都毫无意义。有了名字就有了相貌,有了相貌就能找到护照,有了护照就能抓他。但要想找出这个人的名字,而且是秘密进行,这纯粹是一件侦探的工作。”

他又不吭声了,把烟斗柄塞进上下两排牙齿的中间。围着桌子的每个人都在琢磨他的话。没人能挑出什么毛病。坐在部长身旁的桑吉内蒂缓缓地点点头。

“队长,谁是法国最好的探长?”部长平静地问。布维埃把烟斗再次拿出来之前考虑了几秒钟。

“先生,法国最好的探长就是我的副手,克劳德·勒贝尔队长。”

“把他找来。”内政部长果断地说。

同类推荐
  • 花儿的冬天

    花儿的冬天

    董书敏,女,1968年12月生于沈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辽宁文学院学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生死之间》《界线》。中短篇小说《 远去的蝴蝶》《债》《乌云塔娜》《真相》等。有作品被小说选刊选载。其中《远去的蝴蝶》入选《2006中国小说排行榜》一书。谁也没想到大厅会塌,但大厅真的就塌了。没有一点征兆。大厅倒塌的确切时间是中午十二点四十三分,这一点老姜记得很清楚,因为他刚刚看了时间,是鸡架让他看的,鸡架还有一趟货没有送,手上又正忙着,怕误事儿,就喊老姜给他看看几点了。
  • 梦之旅

    梦之旅

    安东尼·德斯蒂法诺的《梦之旅》,大胆地为但丁的作品赋予了全新的面貌,迷人之余,亦发人深省。对不同教派的基督信仰者,以及其他没有特别坚定的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阅读《梦之旅》都会是一趟愉悦的旅程。本书洋溢着来世的绚丽色彩,相形之下,连前往彩虹的寻牛之旅也不禁黯然失色。
  • 安塔拉传奇(第九部)

    安塔拉传奇(第九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人偶的杀意

    人偶的杀意

    我是一个人偶模特,栖息于一家服装店里。服装店不大,住在这里的人偶模特只有三个,包括我。第一个是我的妈妈,她的头发是褐色的,身上穿着一件紫蓝色的衣服,十分漂亮。第二个是金发姐姐,她长得很美丽,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婚纱,看上去像仙女一般。不过我跟她感情不深。第三个就是我,一个小男孩,穿着一套黑色的小西装,依偎在妈妈的身边。服装店真的不大,用人类的话来说,只有十多平米。然而这个对于人类来说毫不起眼的小店,却是我们三个人偶的家园。
  •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3卷):燕辽纪事

    本卷分上、中、下三册。反映的是崇祯十四年二月至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发生的故事。李自成破洛阳之后,声势大振,几次在河南击溃和歼灭明军的主力部队,三次进攻开封。本卷着力写第二次和第三次开封战役,以及朱仙镇大战,每次战役各具特色。几十万人口的开封,百姓在数月围城中大批饿死,最后明军在秋汛时炸开河堤,洪水淹没开封,死者不计其数。
热门推荐
  • 销售记

    销售记

    一部职场的奋斗史,成长史......,本文通过对刚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主人公小敏的心里描写,来表达现代青年在面对工作压力,是如何看待和处理社会问题的,他们还年轻,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去交际,他们经常消极,沮丧,和颓废,可是他们并不是没有任何战斗欲望,纵然他们还是很不成熟,还经常失败,但是不要低估一颗颗年轻人的心,他们正努力拼搏,他们知道社会历来不公,他们希望积极进取,用奋斗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 气场修炼术

    气场修炼术

    如果你问什么是气场,心理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感觉;交际学家会告诉你,气场就是影响力。这两句话都对,但分开说却不完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气场。对于我们来说,最理想的气场是亲和力和压迫力的结合?我们培养气场的目的是影响他人,让他人接受我们的影响,甚至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思维去行事。培养气场,让你身价百万!增强气场,让你改变命运!
  • 我若仙凡

    我若仙凡

    这是关于一个少年求道,仙凡皆在一念之间。我若涅凡,道巅世间不可有动乱,仙道无涯斩凡身。我若成仙,只为轮回之中渡己身,凡尘之上无须有仙
  • 倾天下于夏

    倾天下于夏

    凤倾仍记得小时候与凰离夏相遇时的情景。女孩笑着,朝在泥潭里挣扎的他伸出手,他小心翼翼的牵过。心中发誓:这辈子,他都不会再放开了。
  •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培养优秀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就会堕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每个女孩都是女神

    一本小书,改变了西方成千上万少女的命运,让她们在阳光下令人大吃一惊:“上帝!这是原来的爱伦吗?真不敢相信,她是我见到的最可爱的女孩子!”这是吹牛吧?要不,就是迷信?哼哼,你可不要以为,攀比、虚荣才是女孩子获得自信的好办法;你更不要以为,心灵暗示和巧妙的呼吸就是巫术。这种最早在美国校园中流行的灵修方法,由著名心理大师梅姬·阿贝蒂专为女生定制,如今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风靡全世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玩又这样神奇的修炼方法!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动力!我们好像征服了全世界!我们幸福极了!”这是全世界的快乐回音。
  • 走向绚丽的人生(人生篇)

    走向绚丽的人生(人生篇)

    有人认为若要成为强者,则一个人的硬件和软件均要具备。硬件是扎实的知识功底且不断更新,丰富的社会资源与智慧加上健康的身体。软件是健全的心理与乐观的心情富有生命激情,有冒险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不时创新;不怕任何困难,能挑战极限;能与大家和睦相处,有协作精神。
  •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文章是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精彩书集。
  • 万年住院者

    万年住院者

    我是个纯属业余的恐怖小说作者,南于兴趣的原因,也为了寻求灵感,我对倾听别人的离奇经历有着浓厚兴趣,哪怕那些经历并不像作者宣称的那样“真实可信”,而只是神经质的幻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在常去的论坛上有着良好的人缘,因为我不仅经常发表自己的原创作品,还会对别人的故事提出自己的见解。前几天,我在QQ上收到一条留言,一个在灵异论坛上认识的网友找我要地址,说要登门拜访,有一个非常古怪的故事要讲给我。
  • 太虛心淵篇

    太虛心淵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