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1400000024

第24章 猎捕(1)

10

一小时后,不明就里的克劳德·勒贝尔茫然地出现在会议室里。内政部长花了五十分钟,向他简单介绍了摆在他面前的任务。

他一进会议室就被指定坐在桌子的末端,像三明治一样被夹在共和国卫队队长和他的顶头上司布维埃之间。他看着罗兰的报告,其余十四个人全都默不作声。不过他能感觉到,周围的人都向他投来好奇的目光。

他放下报告的时候,心里有些不安。为什么叫他来?这时部长开始说话了。那既不是商量也不是请求,而是命令,随后就是滔滔不绝的情况简介。他可以组建自己的办公室;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接触所有必要的情报;所有围着这张桌子的人所管辖的全部资源都任他调遣。所需费用没有限制。

“绝对保密。”部长几次提到的这点使他印象深刻,这也是那位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命令。听着听着,他的心沉了下去。他们正在要求,不,正在命令——命令他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无从着手。到目前为止,没有犯罪记录,没有线索,没有证人——除了三个他没法去问的人,只有一个名字,一个化名,以及整个广袤的世界——他必须从中把这个人找出来。

克劳德·勒贝尔知道,自己以前是个好警察。他一直是个好警察。他做事稳健、精准、有条不紊、不辞劳苦。他只是偶然才灵光一闪——而这是一个好警察变为杰出警察的必备条件。但他从没有忽略这样的一个事实——百分之九十九的警察工作是例行工作,靠的是不动声色的调查,勘察再勘察。所有的辛劳把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变成一张网,这张网最终网住了案件的罪犯,使他们站在法庭上,而不只是制造标题新闻。

在司法警察署的人眼中,他是一个埋头工作、循规蹈矩的人。他讨厌被曝光,从不召开新闻发布会——很多同事就是靠这个方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的。他的晋升之路很稳健:破案,看他抓捕的罪犯被判刑。三年前刑警大队凶杀处处长位置空缺的时候,就连其他候补人选都认为只有勒贝尔得到这个职位才公平。他在凶杀处的记录一直很好。三年里,他抓捕犯人从未失误过,只有一次,被告因为技术原因被无罪释放了。

作为凶杀处的处长,他逐渐引起统管整个刑警大队的莫里斯·布维埃警长的关注。布维埃也是一个老派的警察,所以几周前,布维埃的副大队长突然殉职,他立刻亲自要求勒贝尔出任他的新副手。司法警察署里有些人怀疑,由于布维埃经常被行政上的琐事搞得头昏脑涨的,所以他需要一个埋头苦干的下属,这个人既能不声不响地处理好各个轰动的大案,又不会抢去上司的风头。当然,这可能只是某些小心眼的人的揣测而已。

内政部的会议结束之后,罗兰报告的副本都被收回,存放在部长的保险箱里。只有勒贝尔一个人被允许保留了布维埃那份。他唯一的要求是允许他秘密地寻求其他几个主要国家罪案调查机构负责人的合作,他们的档案里可能有像豺狼这样的职业杀手的身份资料。他指出,如果没有这种合作,调查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桑吉内蒂问他:“这些人是否可靠,能保守秘密吗?”勒贝尔回答说,他要联系的人都是私交,他的询问也不通过正式公文,是非官方的。这种联系一直存在于大多数西方主要国家警界的高层。部长考虑了一下,批准了他的请求。

这会儿,他正站在大厅里等候布维埃,看着各部门的头头脑脑鱼贯而出,从他身边经过。有的人简单地冲他点点头,然后继续向前走;其他人则在说“晚安”的同时,对他报以同情的微笑。布维埃和马克思·费尔内还在会议室里低声商量着什么,那位爱丽舍宫尊贵的上校差不多是最后一个离开的。顺着圆桌介绍时,勒贝尔很快就记住了他的名字——圣克莱尔·德维劳本。他在身形矮胖的勒贝尔身前停下,看着对方,毫不掩饰他的轻蔑之情。

“队长,我希望你的调查能够取得成功,动作要快,”他说,“我们会在爱丽舍宫密切注意你的进展。如果你找不到这个匪徒,我向你保证,是会有……后果的。”

他转过身,下了楼梯,朝着前厅走去。勒贝尔什么也没说,只是飞快地眨了眨眼。

克劳德·勒贝尔自从二十年前在诺曼底加入第四共和国警察部队,成为一名年轻的侦探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完全得益于他身上的一个特质——善于激发别人对他的信任,使人愿意对他吐露心声。

他既没有布维埃那样魁梧的身材,也不像现在进入警察部队的很多年轻警探那样善于言辞——他们能把证人吓得痛哭流涕。当然,他不觉得这是缺点。

他知道,在任何地方,无论是孩子、店主、售货员、邮差或是银行职员,只要是大多数罪案所针对的对象或者目击证人,他都能让这些人开口。他深信自己有这个本领。

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他的体型。他身材矮小,看上去活像漫画家笔下的“妻管严”。不过同事中谁都不知道,他的确有些惧内。

他不修边幅,要么是件皱巴巴的套装,要么是件风衣。他举止温和,甚至总带点歉意。当他向证人询问情况时,他的态度让对方感到,这次与他们以往和警方打交道时所受的对待真有天壤之别。于是那位证人不禁对这位侦探大有好感,仿佛颠沛流离的难民回到祖国一般。

另外,他曾是欧洲最强有力的刑警部队凶杀处的处长,他在著名的法国司法警察署刑警大队做了十年警探。他那副温和朴素的外表背后,是一个精明的头脑,且在执行任务时坚决拒绝任何恫吓或干扰。他曾被法国最邪恶的黑帮头目威胁,面对这样的威胁,勒贝尔也只是飞快地眨眨眼,这让他们以为警告已经被充分接受了。只有在事后,在牢房里,他们才慢慢意识到,他们低估了这双目光柔和的褐色眼睛和那撮牙刷胡子。

他还曾被有钱有势的人威胁过两次。一次是一个企业家,仅仅让他看一眼稽查员写的证词,就要他判一名低级职员犯有贪污罪;另一次是一个社会名流,企图让警方中止对一名年轻女演员服毒致死的案件调查。

在头一个案件中,他对涉案的那位企业家进行了调查,结果其他更大的、与那个低级财务人员无关的纰漏浮出水面。事后那位企业家一直懊悔,他要是在自己还有机会的时候逃往瑞士该多好。第二桩案子里,那个社会名流最终被判长期监禁,他在监狱里有充分的时间追悔自己不该在他位于维克多·雨果大街的顶层豪华公寓里指挥一个犯罪团伙。

对圣克莱尔上校的话,克劳德·勒贝尔的反应也是眨眨眼,一言不发,就像一个被训斥的小学生。但这对他随后执行被强加给自己的任务丝毫没有影响。

当最后一个人走出会议室后,莫里斯·布维埃来到他身边。马克思·费尔内飞快地握了握勒贝尔的手,祝他好运,然后走下台阶。布维埃则用蒲扇一样的手拍了拍勒贝尔的肩膀。

“呃,好了,我的小克劳德。就是这么回事,对吧?好了,是我提议由司法警察署处理这件事的,只能这样,其他那些人就会没完没了地说空话。来吧,咱们到车里谈。”他率先下了楼梯。两个人一起钻进等候在院子里的雪铁龙车的后座。

这会儿是晚上九点多,白天留下的全部痕迹,就是巴黎郊区奈伊上空挂着的一抹深紫色。布维埃的车顺着马里尼街驶过克莱蒙梭广场,勒贝尔朝右边车窗外看了一眼,顺着璀璨的香榭丽舍大街向上望去。尽管从外省调进巴黎已经有十年了,但香榭丽舍大街在夏夜中的璀璨辉煌一直让他感到惊叹和激动。

布维埃终于说话了。

“不管你眼下正在忙什么,都必须全停下来——全部。把办公桌彻底清干净。我会让法维尔和马尔克斯特接手你手头上的案子。为这个差事你需要一个新办公室吗?”

“不用,我还是继续用现在的这个吧。”

“行,很好,但是从现在起,它就是寻找豺狼的总部了,把其他任何事都撇开。你需要别的什么人协助你吗?”

“是的,我要卡伦。”勒贝尔回答。他指的是他在凶杀处时一起共事的一名年轻督察。他升任新职后也把这个年轻人调了过来,担任刑警队的助理队长。

“好的,给你卡伦。还要其他人吗?”

“不用了,谢谢。但是卡伦必须知情。”

布维埃想了一会儿。

“应该没问题。他们不该指望奇迹,显然你必须有一名助手,但是一两个小时之内不要告诉他。我到办公室后给弗赖打电话,申请正式批准。不过不能再让别人知道了,如果泄露出去,不出两天就会见报的。”

“没别人了,只要卡伦。”勒贝尔说道。

“好的。最后还有一件事,会议结束之前,桑吉内蒂建议,今晚在那里的所有人要定期得到进展汇报,弗赖同意了。费尔内和我尽力想把这个决定顶回去,不过没成功。从现在起,每天晚上十点整,你得到内政部做汇报。”

“噢,天啊。”勒贝尔说道。

“从理论上讲,”布维埃继续说道,语气里满是嘲讽,“那帮人会向我们提出最好的意见和建议的。别担心,克劳德、费尔内和我也会在那儿,以免那些狼咬人。”

“这要一直持续到另行通知为止?”勒贝尔问道。

“恐怕是。真是个混账主意,都没时间计划这次行动了。你必须在这个杀手接近伟大的夏尔之前发现他。我们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自己有一个时间表或是其他可能的东西。也许明天早上就是刺杀的日子,又或许一个月都没动静。在他被抓住之前,或者至少知道他的身份和住址之前,你必须全速前进。那之后,我想行动分局的小伙子们就能接手了。”

“一帮浑蛋。”勒贝尔咕哝了一句。

“没错,”布维埃轻松地说,“不过他们有他们的用处。我们生活在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时代,我亲爱的克劳德。常规犯罪大幅增长的同时,政治犯罪也掺和进来。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他们就是做那些事的。不管怎么样,还是先专心想想怎么找豺狼吧,呵呵。”

汽车拐进司法警察署的大门。十分钟后,克劳德·勒贝尔回到他的办公室。他走向窗边,打开窗子,向外探出身,目光越过塞纳河,盯着前面左岸的大奥古斯汀码头。塞纳河流经市镇岛,包围着它。克劳德和左岸之间尽管被狭长的塞纳河分开,他还是能依稀看到沿着码头的人行道上星星点点的在饭店里就餐的人,听见他们的笑声,酒瓶和酒杯的碰撞声。

如果他是另一种类型的人,他可能会忽然意识到,在过去的九十分钟里所授予他的权力,至少在一段时间里,能让他成为欧洲最有权势的警察。除了总统和内政部长,没有人能够否决他要求协助的请求,如果可以秘密进行的话,他几乎可以调动军队。当然他可能也会想到,虽然权力让人兴奋,但这些权力都是取决于任务完成得成功与否。成功了,他就让自己的事业戴上了荣誉的桂冠,失败的话,他就会被碾成齑粉,就像那个圣克莱尔·德维劳本拐弯抹角暗示的那样。

不过正因为他不是那种人,所以他根本没想到那些。他这会儿头疼的是该如何打电话向太太艾米莉解释,他在另行通知前都暂时回不了家了。正在这时,有人敲响了他办公室的门。

督察马尔克斯特和法维尔走了进来,他们是来拿勒贝尔上午被叫走前,手头上正在做的四件案子的档案材料的。他分了两个案子给马尔克斯特,另外两个给了法维尔。然后花了半个小时给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

他们走后,他刚长长吁了口气,门又被敲了一下。这次是卢西恩·卡伦。

“布维埃大队长刚刚给我打了电话,”他说,“让我向您报到。”

“没错。在另行通知之前,我被解除了一切日常职责,并被赋予了一项特殊工作,你被指派做我的助手。”

他不想为了讨好卡伦而告诉他,是自己把这个年轻的督察要来做助手的。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他拿起来听了一会儿。

“好的,”他解释道,“是布维埃的电话,他说你已经得到保密批准,可以告知你所有情况。你最好先从看这个开始。”

卡伦坐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看罗兰的报告时,勒贝尔把他办公桌里所有剩下的文件夹和便笺都清理干净了,把它们全堆在身后乱七八糟的书架上。这个办公室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法国最大的追捕行动的神经中枢。警察的办公室向来看起来不怎么样,勒贝尔的也不例外。

这间办公室只有十二乘十四英尺大,朝南的一面有两扇窗户,可以从那里俯视塞纳河。越过河面可以看到圣米歇尔大道周围熙熙攘攘的蜂房一般的拉丁区。其中一扇窗子里飘来夜晚的各种声音,以及盛夏的热气。办公室里有两张办公桌,一个是勒贝尔的,背对着窗户;另一个是秘书用的,靠着东边的墙。门正对着窗户。

除了两张办公桌和桌子后面的两把椅子之外,屋里还有一把直背椅,门边有一把扶手椅。六个灰色的大橱柜差不多占了整个西面的墙壁,橱柜的顶面连成一体,上面放了一排以备参考及法律方面的书。两扇窗户中间是一套书架,塞满了各种文件和年鉴。

勒贝尔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带镜框的相片架,照片上的女士很丰满,看起来很有主见,这就是艾米莉·勒贝尔夫人。还有两个孩子,女孩相貌平常,戴着金丝边眼镜,梳着辫子,小伙子则面色温和,很像他的父亲。

卡伦看完了,抬起头来。

“狗屎!”他说道。

同类推荐
  • 墓土

    墓土

    爱雅每天起得很早,在丈夫和儿子还在熟睡时,不声不响地打扫卫生或是洗涤脏衣服。这两件事究竟先做哪一件,她可以自由安排,毕竟她算是一个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的人,所以在这短暂的清晨她发掘到了一种宁静的权威,总之,她很享受这段时光。弟弟三七上个星期突然来了,他一直在外面打工——具体在哪个城市打什么工?连家人都不是太清楚。爱雅自然很高兴,留弟弟小住几日。爱雅发觉三七情绪上有些不大对劲,又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从他的肤色和穿戴来看不像是在外受苦的样子,她这个弟弟从小就任性而多变,加上三年没见,亲切之中夹杂着些许生分,念及姐弟情爱雅不好再说什么。
  • 三木小说

    三木小说

    他心里也不要盛世萧条。我们走在秋天无比美好的色彩里,落叶的声音传到了很多年前,在没有名字的吊桥上,自行车碾过落叶。我想我为什么总是用想象的美好包裹我的生活?这竟然是生命给我的最好的感情。我想写下来,给那些也用虚幻的人。虚幻也并不可怕,如果不是虚荣。生活是没有幂的矩阵,是无解。然而我想给我的孩子看我曾经在感受力最蓬勃的年月里留存的记忆。因为于我而言,这些感受力是我体内基因带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 爱情塔罗转起来

    爱情塔罗转起来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人,遥远的爱着。这辈子也许都无法在一起,也许都没有说过几句话,也没有一起吃饭看电影,可是就是这个遥远的人支撑了青春里最重要,最灿烂的那些日子。以至于让以后的我们,想起来,没有遗憾后悔,只是暖暖的回忆。
  • 老腊树下

    老腊树下

    阳光下,轮回几许,人总是在追逐着、向往着,都是那么执著,任性地背叛命运的安排、背离自然的约束。与命运抗争,回过头来思考,收获的却是太多的无奈。最终,得到了一些吗?或许是失去了一些吧。我在写这点文字时,也没能找到准确的说辞,但我还是要说:追求是美好的!向往是美好的!!在梦想与现实面前,人们有了梦,就一定要执著地追求下去!
  • 青春K线图

    青春K线图

    这是一本关于青春,关于股票,关于爱情,关于成长的书。利音市理科高考状元牧典蓝因感情问题,放弃读大学,几经周折后,来到上海成了一名操盘手。自古商场如战场,K线图浮动的背后,一场场杀人不见血腥的利益争夺正在上演。作为这一切的参与者,牧典蓝隐身于暗处,在实现理想生活的跋涉中,在进与退的抉择中,完成了自己对青春、对爱情的最真挚的告白。
热门推荐
  • 续修台湾县志

    续修台湾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帷幕

    帷幕

    波洛与挚友黑斯廷斯的探案生涯回到了原点,他们再次相聚于斯泰尔斯庄园——正是在这里,初到英国的波洛解决了第一起谋杀案。
  • 星战特工

    星战特工

    一个成功的特工需要什么?卑鄙的手段,极厚的脸皮,令人发指的品行。特工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养父是大猩猩,老师只是一颗大脑,搭档是一个精神分裂的神经病,助手是个36F大美女。如何算是一名成功的特工?衣着光鲜得体,谈吐优雅绅士,满肚子的坏水,混蛋眼中的超级混蛋。PS:作者老书百万字完本,放心收藏,品质保证。
  • 代嫁宠妃不下堂

    代嫁宠妃不下堂

    她,是现代闻风丧胆的军区第一杀手,一枪夺人生死。他,是祁朝名震江湖的轩夜国将军,一战名扬天下。她,亦是现代的肚皮舞老师,魅人心神,夺人心魄。他,亦是祁朝腹黑的摄政王,冷静睿智,杀伐果断。当她以邻国公主的身份嫁到他的身边,他们的命运成了一个谜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幻黛之红楼情劫

    幻黛之红楼情劫

    (引言)花月春风浮生梦短,一生一世一对璧人。血染江山万里如画,黛颦红袖笑看征尘。玉笛横吹,奏响八音引丹凤;银袍劲舞,挥动长剑斩邪佞。黛颦添香,撩乱溶心锁春梦;红袖拂琴,惊碎青岚余芳魂。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那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重新排演一段荡气回肠的红楼梦!林黛玉貌若天仙,古今无双,胜西施之柔,夺貂蝉之媚,如此旷世佳人,怎能芳华早逝,弃读者于不顾?且看林黛玉在《幻黛》中如何解读郎情妾意,如何挥洒快意恩仇!郑重承诺:没有NP,温馨小虐,绝不烂尾,保证质量。推荐红楼好文: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燕歌《红楼之水草缘》飒岚《红楼之水梦情缘》玉冰焰《黛玉新说》步行街《红楼之溶宠玉心》龙游《红楼之玉倾天下》天边天蓝《红楼梦中梦红楼》心若芷萱《梦红楼之痴心宠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荷处是人家~172701817,欢迎各位读者朋友、作者朋友加入交流!
  •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

    寻梦无痕:史学的远航

    本书共分为追求圆融、杂感随笔、世事评说、师范终身、似水流年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境界——追求圆融;贵在通识;史学的品格;参与的史学与史学的参与;走进历史原生态;因诗悟史等。
  •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萨苏编著的《国破山河在》讲了一部抗战史,本书的作者翻阅大量的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种种痕迹——都市中随处可见的慰灵碑、墓园中大片四棱尖顶的墓碑,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对那场战争渐渐消逝的记忆。
  • 穿prada的月饼(财蜜eMook)

    穿prada的月饼(财蜜eMook)

    又是一年中秋,月饼界风云突起,五仁升级为十仁卷土重来、鏖战群饼;韭菜月饼以其王八绿的外观,鸡屎黄的内核跻身月饼界的杀马特;酸辣牛肉月饼更是立志于以老坛酸菜和老干妈辣酱的超级组合酸爽你的人生。小伙伴们表示月圆之日再也不想团聚了。 与此同时,商务月饼界一年一度的包装show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普通人家出身的月饼,加个好外壳好logo,身价瞬间翻倍,虽然稻香村和威斯汀的月饼尝起来差不多,但是身份悬殊得紧。大伙卖的不是月饼,而是故事,说得财经点儿,那就叫品牌价值。
  • 斗破之绝世仙音

    斗破之绝世仙音

    (新书:《真的,我很厉害》)【内容有毒,不喜勿入,不喜勿bb】一手异火通天地,贯穿亘古玄冰来。域外之琴解大千,音道之始于前贤。这是贯穿大千百年之始,入天尊,建势力,享誉诸天名盛事。域外邪族侵,大千足鼎力,唯有主宰出,放得一片天!(斗破同人,单女主)
  • 卿本绝色:腹黑王爷太会撩

    卿本绝色:腹黑王爷太会撩

    她,二十一世纪宅女一枚,一朝穿越,变为空有容貌的大草包,无才无德,还遭太子退婚,娘死爹不爱他,曾是京月王朝的战神,一朝重伤残疾加毁容她本想做个傻白甜混日子,他的出现却将她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不是她不想离开,只是,王爷太会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