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1700000004

第4章 为什么悟道的是王阳明(2)

王阳明七八岁时曾接触过单纯的道教养生术。十二岁时,他重新回归道教,这一次不仅仅是养生术,还有道教思想。这次回归起源于他生母的离世。在为生母守孝期间,他那多愁善感的心绪不能平静,于是感叹说,人生在世,忽然而来忽然而走,太短暂,什么事都干不成。倒不如学习道教长生术,做个不死神仙。

不过很快,他被“经略四方”的志向所吸引,把道教又扔到一边。然而,他只是扔掉了手中的道教典籍,在他心里,始终留有道教的一席之地。

1488年,王阳明按长辈们的约定到江西南昌迎娶江西副省长(江西布政司参议)诸养和的女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一刻千金的新婚之夜,王阳明居然茫然若失地走出了诸家,在南昌城街道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起来。或许是命运使然,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一处道观,抬头看时发现了“铁柱宫”三个大字。铁柱宫在江西南昌名气非凡,是许多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的地方。但在那个沉寂的深夜,王阳明可算是唯一的香客。

他信步走了进去,放眼四望,灯火阑珊,只见空地上坐着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大概在修行导引术。他走上前,小心地坐在道士面前。道士闭着眼,听到急促的喘气声,缓缓睁开眼。他吃了一惊。

王阳明当时的脸色很不好,呈现青黑色,在灯火并不明亮时,很像鬼魅。道士对王阳明说:“你有病啊。”

王阳明承认:“我从小身体就不好,肺部经常感到不适,脸色始终如此,所以一直坚持用你们道家的导引术缓和病情。”

道士“哦”了一声。

王阳明就问:“仙人何方人氏?”

道士回答:“祖籍四川,因访问道友到此。”

王阳明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位道士,只见他白发披肩、皮肤细腻、眼神清亮,王阳明无法猜出对方的年纪,只好问:“您高寿啊?”

道士回答:“惭愧,才九十六。”

王阳明吃了一惊,九十六岁,够短命鬼活两回了,他居然还惭愧,看来世界上的确有长生不老术这回事,而面前这位活神仙就是证据。

他问活神仙:“请问您俗名?”

道士抱歉地一笑说:“从小就在外面漂泊修行,姓名早就忘记了。有好事者见我经常静坐,所以称我为‘无为道者’。”

王阳明又凑近一点,殷切地问活神仙:“您是高人,必有养生妙法,请赐教。”

道士笑了笑说:“我才说过,那就是静坐。养生之诀,无过一静。老子清静,庄子逍遥。唯清静而后能逍遥也。”

按王阳明的理解,这位道士的话其实就是:首先通过身体的安静(静坐)从而进入心灵安静(内心空空,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只要心灵安静了,就能跳入逍遥境界,成为不死奇人。这就是养生的秘诀,它养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灵。

王阳明大喜过望,把他在道教方面的造诣和盘托出。道士一面听着一面频繁地点头,这更激起了王阳明的表现欲。两人就那么畅谈,直到东方发白,毫无倦意。

道士适时地止住王阳明的滔滔不绝,问道:“你好像不是本地人,来此何干?”

王阳明“啊呀”一声,他总算想起来南昌是为了结婚,而洞房花烛夜就在昨天。他跳了起来,和道士告别,很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

道士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以后要保重,我们还有见面的机会,下一次我们见面,你的人生将迎来转折点。”

王阳明对道士的讳莫如深不感兴趣,因为凡是道士都有这样的怪癖,他只是问:“何时能再见?”

道士笑了笑,伸出两根手指说:“二十年后。”

王阳明向道士拜别,急如星火地跑回了他老岳父诸养和的家。诸养和与他的家人和下人们一夜无眠,新郎失踪几乎让诸养和绕柱狂走。当王阳明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大门口时,诸养和惊喜交集,王阳明不停地道歉。诸养和也顾不上追问王阳明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他现在只知道,这个女婿应该把新婚之夜该做的事补上。

新婚之夜的失踪告诉我们的信息是:王阳明对任何一件事只要痴迷起来,就会倾注十二分的精力,这种使人震惊的热情让他在每个领域都可以成为专家级人物。

戏剧性的新婚之夜失踪事件后,王阳明又做了一件高度戏剧化的事——格竹子。它是王阳明人生中最有趣味,同时也是王阳明本人最苦闷的一件事,而起因则是王阳明和大儒娄谅的见面。

1489年秋天,第一片黄叶飘落地面时,王阳明带着他的老婆诸女士离开南昌回老家浙江余姚。途经广信(江西上饶)时,他舍筏登岸,拜访了居住在此的大理学家娄谅。娄谅是吴与弼的高徒,喜欢佛道二家思想,深谙理学三昧,善于静坐,并把静坐当成是步入理学殿堂的敲门砖。

王阳明来拜访他时,他正在给他的弟子们讲课,场面很大,足有几百人。王阳明确信自己找到了真人,并希望娄谅能和他单独交谈。

这个时候的王阳明虽然也读了朱熹的很多书,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应景,并未深钻。他来向娄谅请教朱熹理学,实际上还是想得到如何成为圣贤的答案。

他问娄谅:“如何做圣贤?”

娄谅自信满满地回答:“圣人是可以靠后天学习而获取的。”

王阳明满心欢喜,因为这正是他一直以来的认识。他问娄谅:“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通往圣贤之路的捷径?”

娄谅大摇其头,险些把脑袋摇了下来,说:“不是,绝对不是。你说的为万世开太平是‘外王’,只有先‘内圣’了才能‘外王’。所以要成为圣人,必须锻造自己,然后才能去做圣人做的事。”

王阳明再问:“怎样才能成为内圣的人呢?”

娄谅一字一字地回答:“格物致知。”

这是朱熹理学的治学方法,也是成为圣人的方法:人在面对自己所不知的物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实践或书本知识)来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

王阳明表示谨遵娄谅教诲。娄谅告诉他,人生要绝对严肃。王阳明回到浙江余姚后就把从前嘻嘻哈哈的习气一举荡涤干净,变成了不苟言笑的谦谦君子。娄谅又告诉他,要刻苦读朱熹经典。王阳明回到余姚后就苦读朱熹注解的“四书”。别人读“四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王阳明却真是向里狠钻,不但钻朱熹,还钻各种各样的理学大师们的著作。娄谅还告诉他,一草一木都有道理,必须要去格出来,王阳明于是就去格了竹子。

王阳明格竹子事件的始末大致是这样的。有一天,他和一位同样精钻朱熹理学的朋友在竹林前探索学问。王阳明突然说:“咱们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如何?”

这位学友吃了一惊:“竹子能有什么道理?”

王阳明回答:“朱熹说,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你怎么知道它有什么道理?”

学友认为王阳明说得有点道理,于是两人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学友不知从何下手,问道:“如何格?”

王阳明也不知方法,只好胡乱说:“盯着它看,道理自会闪现。”

两人就死盯着那棵竹子看,草草地吃饭,草草地睡觉。三天后,那位学友都快成了竹子,可他什么都没有得到,却有了幻觉。他发现竹子自己飘了起来,绕着他转。他头昏脑涨,实在无法支撑,就对身边瞪着布满血丝双眼的王阳明说:“哎呀,我不行了,看来朱熹老头的‘格物’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做到的。”

王阳明说:“你要坚持!”

学友懊恼道:“天赋有限,不是坚持就能成功的。我撤了,你继续。”

学友的离开并没有使王阳明灰心失望,他依然坚持盯着竹子看,到第六天时,他不但出现了幻觉,还出现了幻听。他听到竹子在说话,好像在埋怨他:我的道理如此简单,你怎么就“格”不出来呢?

王阳明懊丧不已,正要回答他的难处,突然听到所有的竹子哄堂大笑,这种笑声具有明显的挑衅味道,王阳明怒了,使尽浑身力气喊道:“你们就没有道理,我怎么格!”

他不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喊出任何话来。他体力严重透支,最后扶着竹子倒了下去。几天后,他恢复过来,反省此事,他确信,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问题。

他找来那位难友,把自己的怀疑说给对方听。对方的幻觉才消失不久,以为自己又得了幻听,当他确信不是幻听时,不由惊骇起来:“你疯了?朱熹的‘格物致知’怎么可能是错误的,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王阳明没有走火入魔,他冷静地分析说:“别说我们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即使把它格出来又能怎样?朱熹说,天下万物包括一草一木都有道理,而且要我们去格,格个竹子都这么费劲,天下万物那么多,我们格到死,连圣贤的影都看不到。况且,如果我们踩了狗屎运,突然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了,可那是竹子的道理,如果这个道理不被我们认可该怎么办?是把它扔了,还是违心地承认这个道理?”

他的难友对王阳明这段话瞠目结舌:“你这话太惊世骇俗了,唬得我六神无主。总之,朱熹老夫子是没错的。你不能因为格不出来竹子的道理就说人家的理论是错的,这只能说明你没有天分。”

王阳明叹息道:“我倒希望如此。可无论是我受天分所限还是朱熹有问题。总之,如果通过朱熹这条路成为圣人,对我而言,是一条死路了。”

他苦恼,从前对朱熹的狂热瞬间全无,转为了一种捉不到根由的绝望,就像是一个人掉到了云彩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在苦恼了一段时间后,他适时转向。王阳明就是有这样一种本事:此路不通,掉头再寻找另外的路,绝不会在一条路上走到黑!

能勇敢向前是勇气,能转身是智慧,智勇兼备,才可成大事。

看上去,王阳明在俗世的大事好像要成。

彷徨和痛苦是天才的共性

1492年,格竹子事件发生后不久,王阳明在浙江的乡试中脱颖而出。据他的同学们说,王阳明几乎没有费什么劲就金榜题名,所以当1493年北京会试时,人人都认为王阳明会毫无意外地重演乡试的荣耀,令人大感诧异的是,他居然落榜了。

王阳明心情必定是沉重的,但他未挂碍于心。他的朋友们来安慰他,他只是笑笑说,我并未哀伤,我只是为不能考中做官为国家效力而遗憾。他父亲的朋友、大学士李东阳就起哄说,为国家出力也不在乎一天两天,当然也不在乎一年两年,三年后,你必高中状元,何不现在写个《来科状元赋》?

王阳明在诗词文章上向来是毫不谦虚的,听到李东阳这么一说,就提起笔来,文思泉涌,很快完成一篇赋。在场的人深为叹服,但有醋坛子看着这篇文章对别人小声说,此人口气如此大,自负之气跃然纸上,将来真得势,他眼里还会有我们?

实际上,王阳明在那时眼里就已经没有了很多人。他在1493年的会试中名落孙山,并非是运气不佳,而是他并未用心于八股文。乡试过关后,他开始钻研道家养生术和佛家思想。他对自己说,经略四方,没有平台;钻研朱熹理学,没有诀窍,倒不如另辟蹊径,去道教和佛家中寻找成为圣贤的密码。

然而这一密码,他只找了一年,1493年会试败北后,他放弃道教和佛家,开始精研辞章之学。和那些欲以诗歌文章获取名利的人不同,他是希望通过辞章为万民立心,立下千古之言。这种钻研是虔诚的,他在北京的家中读古代那些伟大文学家们的著作,他和北京城中那些文学家们建下深厚友谊,彼此切磋文学的真谛,日夜苦读,以至于累到吐血,搞得他父亲每天夜晚必须强迫他休息才算完。1494年,王阳明离开北京回到浙江余姚,热情地组织了龙泉诗社,每天的生活都在和文章诗歌打交道,他发誓要走通这条路,把自己送上圣贤的圣坛。

在辞章之学上,王阳明取得了灿烂的成就,他被当时的文学界誉为天才。可不知什么时候,他突然解散了龙泉诗社,重新拾起了久违的军事。

让他做出这一“吃回头草”举动的是一个叫许璋的居士。许璋当时在浙江余姚附近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传奇人物的特征。他喜欢穿白衣,喜欢站在茫茫一片绿的森林中,人们一眼就能发现他。据说,许璋曾经也是理学高手,拜过陈白沙为师,不过和王阳明一样,他也琢磨不透朱熹理学的真谛,所以抛弃理学,钻研军事和奇幻法术。他有两个让人钦佩的地方,一是占卜:他能掐会算,有在世刘伯温的美誉。他曾准确地预言了朱宸濠的造反,又准确地预言了明帝国十一任皇帝朱厚熜(明世宗)的继位(朱厚熜是以非太子身份登基的)。另一成就是在军事理论上,他用多年时间吃透了诸葛亮兵法和奇门遁甲中的兵法部分,后来他把这些兵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王阳明。

王阳明得知山中有这样一位奇人后,就急忙去拜访。二人交谈,当许璋发现了王阳明的宏图大志和他正在钻研的辞章之学后,夸张地大摇其头。

他说:“辞章是小技,小技不能成大业,何况是圣贤。”

王阳明惊异地问:“那该如何?”

许璋说:“建功立业是圣贤的不二法门,你如果真是胸藏韬略、有经略天下之志,还愁没有机会施展?所以,应该努力提升军事能力。”

王阳明于是扔了辞章经典,死心塌地地跟许璋学习兵法。他悟性好,有底子,而且用心,很快就得到了许璋的真传。在许璋的引导下,王阳明的军事理论逐渐成熟,王阳明“经略四方”的志向死灰复燃。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唯我独尊的汉朝

    掌上帝国之唯我独尊的汉朝

    先有刘邦称帝,后有王莽夺权。汉朝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媲美罗马帝国的王朝如何走向衰败?奇人异事、帝王秘史,带你揭露汉高祖开创的时代。
  • 这里曾经是汉朝1

    这里曾经是汉朝1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以刘邦为代表的草根阶层,于战乱中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没落贵族后裔项羽,于绝境奋起,力克群雄,争霸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韬光养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东出关中,与项羽逐鹿天下。一时间,英雄为决胜负,拔剑相向,天下如煮水鼎沸,血流成河,天地黯然无光……
  • 汉唐天下

    汉唐天下

    没天理呀,一个马路的开口井,就把俺扔回了黑暗混战的五代十国。既没有高强的武功,也没有超人的学识,俺不过是一个历史爱好者而已。在这黑暗的时代,没奈何,看我一个没落贵族,如何赤手空拳,不甘不屈,取汉中,定西蜀,平西南,夺甘陇,争霸中原,豪夺江南。对阵四海英雄,享尽天下风流,重创一个辉煌的汉唐天下!!
  • 霸业英雄

    霸业英雄

    新书《重生三国之盖世吕布》已经发布,请多多支持春秋战国,秦失其鹿,汉末三雄,南北并立,五代乱世引出无数的英雄可歌可泣。但此世界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洋武末年,神宗暴政,以迟道为首的迟派作威作福,最终使天下英雄共诛!四足鼎立,三分天下,世平争雄到底谁?能真正的统一这大好河山?是平屠尽天下?是世以仁爱治国?是明乘胜追击?还是兴后而崛起?乱世出英雄,但,真正的霸主,只有一个!所以,虽然会有人壮志难酬,但决不忍辱偷生!“我,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那江山如此多娇!”“我,已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我这边独好!”“我,才是天之骄子,开辟自己的治国之道!”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公关总监

    公关总监

    当10万元打造中高级职业经理人的飓风刮起的时候,你还以为响亮的头衔、宽敞的办公室这些东西就能让你成为真正的管理者吗?那你就OUT了。杰出的管理能力和突出的贡献才是管理者横行天下的王道。赶紧给自己充电吧。做杰出管理者从阅读本书开始。
  •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09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2009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负责审理本院受理的各类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和部分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行政纠纷案件。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共新收包括侵犯专利权纠纷、侵犯著作权纠纷、侵犯商标权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和各类知识产权合同纠纷以及专利、商标授权确权纠纷等知识产权案件277件,加上2007年旧存的各类案件52件,全年共审理各类案件329件,比2007年增长103.9%。
  • 晚安我的星星

    晚安我的星星

    【快穿+甜宠1V1,本文纯属虚构】琼汐平生三大爱好:吃,睡,美人。即便是玉帝遣兵围了她的朱雀宫,琼汐也能做到雷打不动地翻个身,继续睡。结果就是……自己被迫绑定了某个小系统,还要去帮助实现别人的愿望。对此,琼汐追悔莫及。直到,遇到某个清冷矜贵的美人,琼汐开始了追(撩)人之路。嘿,这系统好像还不错。
  •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非复仇文】他,是被遗弃的皇子;她,是受尽宠爱的嫡女。当一片痴心错付,重生归来的她,是选择将错就错,还是,这个没有节操的某人?“音儿,男女授受不亲,你摸了人家的小手,人家就是你的人了,你可不要反悔了哦。”她一脸嫌弃地踢开这个如同大型犬一样的男子,“想做我的人,追上我再说。”新书《校草太嚣张:吃定绵羊小老师》已发,欢迎宝宝们围观。
  • 走进宁波

    走进宁波

    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情节和一幅幅珍贵的新老照片,集中展现了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和活力四射、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广阔发展前景。手法新颖,独具匠心,集趣味、意味、回味于一身,集文气、大气、雅气于一体,既蕴涵了宁波磅礴发展的原动力,又体现了宁波人民的自豪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碧落黄泉瑶望天

    碧落黄泉瑶望天

    九天之上有一位仙人,各路大神遇见了都绕着道走。只因一点,这位仙人那堪比扫把仙君的运势,皆倒霉到旁人身上,离得近了皆要遭殃。于是,碧瑶身边的人都跑光了,她便只能祸祸自己了。一缕残魂落入凡间,毁了地上一名女子三世的命数,碧瑶振臂一挥,她要下凡积德。那顾瑶被碧瑶害得彻底,毁的地下只此一人。顾瑶不小心挡着一下凡大神历劫之道了?碧瑶:大神,您要往哪条大路走?我给您一块块石头铺平了,领着您走。只是,这路注定难走的……大神,也注定是……腹黑的。
  • 乡村灵异档案

    乡村灵异档案

    农村,特别是南方丘陵地区的农村,有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的故事流传,关于灵魂鬼怪,精灵异类,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见到或者听说。婴儿惨死,食脑髓的尖嘴怪猫竟是偷生鬼;无人山谷,月黑风高,白衣女人惊现水塘!家中蛇群,是家神还是鬼怪?精神迷幻,水鬼竟能化身红鱼夺人性命!岩石上的爪印,预警的野狗,护山神犬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乡村灵异档案,带你走进神秘的隐藏世界。
  • 海贼之九头龙王

    海贼之九头龙王

    “注意!宿主成功绑定系统!”这是穿越者龙八一穿越到海贼王世界吃下了九头龙果实后的故事。“老子龙王八一摸着良心发誓”“砂糖!佩罗娜!做我的儿……!”龙王八一伸出了手说到。
  • 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义和团揭帖

    义和团揭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