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6400000296

第296章 书中技术说明

作为穿越小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金手指,本书为了还原明末清初真实历史,书中切合明末清初真实历史,只是在下列环节做了一定改变。

一、税赋方面:很多人认为明朝灭亡除了小冰河气候之外,最大问题就是税赋问题,官绅贪污横行,例银不断,生活奢靡,朝廷没有什么钱,而普通老百姓在太平年岁尚可饥饱,到荒年流离失所,乞讨生活。

而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将解决赋税的重任放在老百姓身上,先是辽饷,再是练饷,最后是剿饷,几乎是正赋的一倍,再加上官府层层摊派,如此老百姓税赋几乎是朝廷明文正赋的4-10倍。

因此本书最大改变,就是对税赋方面改变。

为解决普通民众负担,取消出县劳役(大家可能都熟知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在古代征发劳役,对民众影响可能还比赋税更甚),取消摊派,或将一些摊派(如征发劳役的费用)转为正赋,取消三饷,将良田田赋定为每亩1升稻谷,旱地1亩6升(比起正赋有所增加,但比起加派三饷之后减少甚多),以解除老百姓头上枷锁。

为了弥补免除跨县劳役的损失,免除三饷的损失,主角采用重新丈量土地,征收商赋的方法,征收矿业税等方面进行弥补。

1、在明朝,只要考取功名官府发放钱粮补助生活,而且不需要缴纳粮食。也就是如果你是一个举人,你家根本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但缺额朝廷不会减少,加派在普通民众头上,如此增加民众负担。

一般民众赋税增加,为了逃税,很多人投充到有功名的读书人名下,躲避税赋。

在明朝中叶首辅徐阶就这样有两万亩土地(很多事投奔在其名下的)。

为增加税赋,保证税赋公平,除了对读书人正常补助之外,废除读书人不缴纳税赋现象。(这种方法在明朝有一定共识,海瑞就曾经逼迫首辅徐阶吐出万亩土地。)

2、古代施行官绅共治,地方赋税全都归地方乡绅。就像在八十年代中叶一样,所有农户会到集市上贩卖农作物,或者购买农具与生活必需品。

当时官府有委派人员征收商赋,征收钱粮为贩卖货物1-3%,在共和国这些征收钱粮作为地方税收收入,但在明清时期,这些收入全都进入地方官绅豪强荷包。

还有关赋,就像明朝海瑞也干过,但这些完全凭借个人兴趣,收入多进入地方官绅荷包,而没有进入官府。

主角以民间集市为单位设立乡公所,委派少量人员征收税赋,或者管理地方治安,如此花费少而收益甚大。

在一个县,一个府(地级市),民间集市数以百计,每个集市每年即便收上来七八百两白银,一个府(地级市)就达十万两之数,一个省达百万两之数,可以弥补取消跨县征发劳役,免除三饷的损失,也可在地方建立各个据点,加强对地方控制。

通过官绅一体纳粮,通过设立乡公所征收商赋,通过规范关赋与矿赋征收,完全可以弥补免除跨县劳役,免除三饷损失,为战争提供钱粮支持。

二、政府改造:

1、建立乡公所,在封建社会,朝廷官署仅仅设立到县,对有的大县还建立一个巡检所(县的派出机构),如此结构难以对下面完成控制。

为了控制地方,官府协助地方官绅建立亭(乡)、里、甲这种民间组织,但这些组织虽受官府监督,但多为民间组织,难以控制地方。

为改变现状,以集市为单位,或者在过去亭(乡)、里甲基础上,建立正式派出机构,即乡公所。

当然,由于明朝人口甚少,乡的设置不可能达到现在这个规模,简单推断,在明朝如果要设立乡公所,大概有点像八九十年代很多区政府那样(在八九十年代,县与乡之间有分区这样一个行政单元,每个县七八个分区,每个分区五六个乡)。

如此在县下面建立人数在1-2万人左右的基层行政单位,加强对地方控制(在汉朝,有的大县人口就超过十万,其父母官称为县令,从这个角度来看,要保障对地方控制,在明朝末年官府应该建立下级机构,也就是八九十年代那种分区行政单元)。

2、强化职能机构管理,古代朝廷有三省六部的说法,地方则有三班六房说法,究其实际,就是现代所说的各个职能处室。

对三班六房进行改造,将账房改为财政所这样一个单位,加强对财政收支管理。

将三班中壮班改造为一般民警(连同乡公所有1-2个一般民警),将快班改造为刑警,如此三班中两班基本上是现代公安局的雏形。

将皂班一部分改造为县衙门办事人员,一部分连同地方乡公所人员改造为税收官,保障地方税赋征收。

通过改造,建立现代政府雏形,加强治安与税赋征收,强化财政统筹。

3、对官吏进行改造,在古代小吏虽然为贱业,但在地方权势甚大,就像儒林外史所说那样,一般民众见其要称呼大爷,并且灰色收入非常高。

在明清时期,一般衙役正饷不到六两银子,但正如很多文献所说那样,即便规规矩不贪不没的,每年可以分得50多两例银。(一般中等收入家庭年收入不过二十两白银)

古代朝廷规制中衙役数量很少,很多民间无赖充作白役,也就是现代所说的临时工,但可能没有正饷,只拿例银这种。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古到今官府里面做事的虽然薪酬不高,但一个个实际收入蛮高。

主角对衙役进行改造,除了给予正赋之外,再加上各种奖金什么的,保证其收入达到二十两白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

除此之外,就是引入大量退役军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古代高级将领,王侯将相退休之后,或者身故之后,朝廷会给其功名,有俸禄,有的更有封地。

而普通大头兵死后好的有点抚恤金,不好的白死了。

通过立有战功的老弱病残将士转业为官府差役,即便战场上伤残退役之后不但生活无忧,而且在社会上活得非常有面子,生活有滋有味。(对士人来说,差役属于贱业,但对普通老百姓,差役那可是一方土皇帝)。

共和国建立之后,为什么对外战争百战百胜,为什么很多穷苦地区老百姓踊跃参加解放军,主要还是参加解放军若能够立功的话,能够有一条出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立有战功的老弱病残将士专业为地方差役大大提高部队士气,改变民众勇于私械怯于公斗的现象,也可改变差役为贱业的印象。

三、军队改造:

1、前期刺刀或者铳刺运用:在明朝末期,铳刺已经发明,但没有大规模运用。

明朝军队常常一触即溃,有人认为很多部队已经改造为火器部队,但丢失肉搏本领。

而刺刀运用,普通火枪手就秒变为长枪手,先通过火枪齐射打垮或者重挫对方士气,然后通过刺刀冲锋击溃对方。

有人评价鸦片战争,清军就是被英军刺刀捅跨的。

可以说在机枪发明之前,火枪齐射之后刺刀冲锋战术为最经典,最实用战术。

从这个意义来看,明朝末年火枪手很少装配刺刀,或者说军队丧失肉搏能力,这是明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否则的话,满蒙八旗战术没有什么革新,在明朝初年被朱元璋等人打得找不着北?

缘何到了明朝末年,遇到满蒙八旗一触即溃?

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所分析那样,明朝中后期,随着火器运用,明朝已经成为一支以火力为主的军队。

但这样一支军队又抛弃了过去肉搏厮杀勇气与能力,从而被满蒙八旗击败,被倭寇击败。

而刺刀则给军队肉搏的能力。

2、后期燧发枪、佛郎机炮,红衣大炮运用。

在明朝中后期已经开发出燧发枪,即自生鸟铳,不需要点燃火绳开火。有人分析萨尔浒战役杜松失败,就是因为下雨火绳枪难以正常使用,大家只能点燃火把点火,从而成为八旗弓箭手活靶子。

在清军进攻云楠之时,李定国率部防守,也因为使用火绳枪点燃周围树木,最后被迫撤退。

作为穿越者,尽量减少使用新式武器,免得开金手指。

3、空心方阵运用:

其实明朝也有空心方阵,只是不是这样叫的而已,在戚继光《练兵纪实》中,步兵宿营,排阵就是使用空心方阵,一个司(营)下面四个局(连)分居四方,营部,辎重则在最中间,这是典型的空心方阵,在这里不需要赘述。

4、掷弹兵运用:

在北宋末年面对清军进攻,宋军就使用了震天雷这种原始手雷,经过几百年发展,在明朝末年各种手雷大量使用。

笔者到鼓浪屿观看郑成功纪念馆,里面也有手雷这种武器。

稍稍不同,主角只是将掷弹兵这种兵种正式编入军中而已,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全尊重历史。

5、水军使用车船,从接驳战改为炮战与掷弹战。

车船出现唐朝末年,盛行于宋朝,到明清时期有点销声匿迹了。

主角结合现代所看到的船只,利用古代车船技术,创造飞虎战舰(古代车船名称),不算开金手指。

接驳战改为炮战与掷弹战,这有点过渡,有点仿照湘军战术。

但考虑到流寇没有正式水军,并且多为乌合之众,而清军水师孱弱,至少对付这两支水军还是能够做到的。

四、后勤改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作战动辄数万人,古代士大夫反对征战,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后勤压力。

一般战争,前方一个人,后方需要一个人补给,如果远距离作战,前方一个人常常需要数个人补充。

为了保证军需供给,军队常常抓壮丁运输军需,如此搞得后方很多家庭家破人亡,不得安宁。

如此前方消耗一斗粮食,后方需要一担粮食,这样造成战争花费倍增。

1、以水军为大军粮道:四(川)或者中国南方河流众多,主角采用湘军战术,以水军为大军粮台,远距离通过船只运输,近距离则通过车辆运输,如此减少对社会破坏,避免造成后方动荡。

从这个意义来说,这种后勤改革影响甚大,也大大减少战争对普通家庭创伤。

2、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运用:

主角最先想使用自行车,三轮车,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短途运输工具,通过自行车可以轻松的将上百近货物运输到百里之外,通过三轮车运输更多。

当然,如果从开金手指角度来看,自行车、三轮车也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作为现代人,再加上共享单车再次流行,即便未成年人很多也能够捣鼓出一台自行车、三轮车。

主角考虑到自行车、三轮车太石破天惊了,最后作罢。

只是改为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以作为大军短途运输之用。

如此大队(连级)主要使用箩筐肩挑,或者使用独轮车、二轮人力车运输物品,营(司)级使用二轮马车短距离运输军需物品,这样可以保证大军短途运输。

3、四轮马车:当然,二轮人力车、二轮马车这些运输工具可以保证军队短途运输,未来如果需要长途运输,主角计划使用四轮车。

现在通过西方传教士,逐步引入四轮车(与现代汽车不同,只是动力由马匹提供,周身是木材结构)。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为何一直受到北方少数民族攻击,主要是因为没有四轮马车这种重载运输工具。

与南方不同,南方还可以大量使用船只远途运输,北方河流较少,远途运输只能依靠车辆,人力,如此每次征讨北方,耗钱耗物甚大,而所力功勋则太少。

如果使用四轮马车,两匹马拖拽,可以轻松达到七八百公斤,四匹马拖拽可以达到一顿五,如此后勤压力减少。

大家观看1812年拿破仑征讨俄罗斯战争,即便从波兰华沙到莫斯科距离就达到1267公里

大家试想想,大同到乌兰巴托直线距离不过一千公里,北(京)到哈尔滨的路程也不到1300公里。

拿破仑希特勒以分裂的欧洲对抗统一的沙俄,尚且两次发动大规模征战。

统一的中原王朝对付分裂的草原群雄,如果有四轮马车支持,必然早已经在中原文明控制下下(有效控制距离与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有关。

正如在古代很难控制很多偏远省份,王朝中枢稍稍出现问题就出现分裂趋势,但现代社会不同,由于飞机、铁路、汽车大量使用,有效控制距离大幅增加。)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引入四轮马车,东北与蒙古草原等地区,完全在中原文明控制范畴之内。

同类推荐
  • 上步

    上步

    北宋年间,战火纷飞,朝政混乱,屌丝张自强为救心上人步入仕途,一番拼搏,终成大器。
  • 这就是我李白

    这就是我李白

    这不是穿越文,穿越文单纯为了征稿而已。这就是李白的一生,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李白,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有据可考的。想看李白什么剑仙玄幻,出门右转。想了解一下能写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能写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李白的人欢迎进来
  • 墨尔本回忆录

    墨尔本回忆录

    《墨尔本回忆录》一文,便能帮助您从它起初的样子,一点点更好地认识这座城。比起晦涩抽象的史料,作为这段历史见证人和参与者的罗夫·博尔德伍德,对于这段历史有更多的发言权。他生于英国伦敦,后于1840年全家移居澳大利亚,并在墨尔本定居。他曾当过牧羊场主,后任采金场的监察官,期间一直坚持从事写作。与其说他见证了墨尔本的发展改变,不如说墨尔本寄托了他的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也因此他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详尽地讲述了那个时期墨尔本的故事。
  • 立飞传

    立飞传

    在康熙年间,家道中落。为了生活努力在底层的摸爬滚打。努力奋斗。后又加入了清军!参加了对沙俄帝国的保卫战。后又回到落魄不堪的家中。为了生计在
  • 玩明

    玩明

    阴差阳错穿越回了明初战场,措手杀死燕王朱棣,改变了古代历史,同时也改变了他的历史。神秘油田的发现,步入官场的黑暗,带给他的将会是什么呢?
热门推荐
  • 大主宰之洛皇传

    大主宰之洛皇传

    大主宰番外,灵院大赛以后,洛璃不得不离开心爱之人,回到洛神族继承大统,在这与牧尘分别的四年中,她究竟是如何度过?如何集中可用力量?如何抵御外敌?一切尽在《大主宰之洛皇传》
  • Resurrection

    Resurre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界之殇

    万界之殇

    天地寂灭,万界殇,待那无尽的碎片凋零之后一声不甘的呐喊荡气回肠!那清冽的剑鸣依然在耳边回荡!时光转生轮转动着命运的力量?断掉的时空被迷雾掩盖?少年与神龙共舞,冲出西元,一个浩大的世界画卷在他眼前徐徐铺开……诸雄争霸,万族林立,一切才刚刚开始……
  • 仙途缈缈之桃花缘

    仙途缈缈之桃花缘

    浮生若梦,清清浅浅。此生只愿活的潇潇洒洒,怎奈仙途缈缈,不就是炼丹、制符、炼器、阵法嘛,看本姑娘信手拈来,至于那些扑上来的美男,拒绝?怎么忍心,留下?本姑娘不养闲人。某女腹黑的想免费的不要白不要用来看家护院做个打手还是不错的,没事看着也养眼。桃花男、冰山男、腹黑男,暖男……接踵而来,看本姑娘如何玩转异世。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打赏,谢谢!
  • 第一杀神:绝色狂妃逆天下

    第一杀神:绝色狂妃逆天下

    穿越异世,强大的‘暗夜之王’-齐月,重生于幼女之身,自此安分为闺秀。一道赐婚圣旨,嫁与传说中的病秧子王爷。阴谋阳谋,牵动那沉寂已久的嗜血因子。黑暗本性爆发,欺我者-灭!伤我者-杀!杀神归来,誓要逆了这天下,将这世间踩在脚下!繁华背后,唯独那人却仍站在彼岸,“月,我永远都在,你回头便能看见的地方---”【小溪新文,凰惊天下:至尊小毒妃,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 念昔游三首

    念昔游三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渚纪闻

    春渚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静思

    静思

    想,是一个词语,内涵很深,若分类,又有想思、想念、想望、想往之别。这些类别又有不同的意义。想,是抽象的,无色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抓不住。但想又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谁没有想呢?连动物也有想。想有没有能量?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有!儿女远在千里之外,父母急切思想时,儿女皆有感应,回以思想。亲人遇难,凡有血缘关系者,无不心神不安。有人白天想念已故的亲人或朋友,夜间亲人或朋友便会与他在梦中相会。
  •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

    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向人们系统地阐述了十二时辰与人们健康的关系,揭示了十二时辰的养生奥秘。例如:最佳起床时间是卯时,卯时是生物钟的"高潮",体温升高,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最佳的开窗时间是每天上午巳时,这是呼吸高质量新鲜空气的时候;人脑的活动能力在下午未时最为低落,这个时候是睡午觉的最佳时段,科学的午睡是您一天之中的健康加油站,使您精力充沛。十二时辰养生,要求人们必须顺从自然界的变化,遵循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随着十二时辰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养生思维。《十二时辰养生法》还选取了大量历史名人的养生经验和养生故事,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以通俗的文笔传达给读者丰富的养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