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季,有一天,县委赵书记坐着小车从边远的穷山区检查工作回来,途中发现路边躺着一个农村老太太。赵书记忙叫停车,下去一看,才知道老太太患了急病,病得不轻,除了直哼哼,连话都说不清了。赵书记和小车司机费了很大的劲,将她弄到车上,直朝医院驶去。
车跑不远,遇一道坡,说来真怪,半个月没下雨,天天阳光灿烂,坡道上却结了薄薄的一层冰,车轱辘碰上冰就打滑,怎么也开不上去。赵书记下车去推,推了个浑身冒汗,还是上不去。司机一抬头,见路边蹲着个汉子,便招呼说:“大叔,请你帮忙推下车行吗?”汉子说:“推车可以,你得给钱。”“要多少?”“50块。”
司机一惊,连忙介绍说:“大叔,这位是咱们县委赵书记,你不认识吧?”汉子连眼皮都不抬,冷冷地说:“我不管县委书记还是省委书记,按劳所得,认钱不认人。”司机火了:“你知道吗?车上还有个急病人,耽误不起!”“这么说那是加急推车,再加10元,不干拉倒。”大汉说完,站起来要走。赵书记心想救病人要紧,便叫住那汉子,掏出60块钱给了他。大汉收起钱,这才来到车后和赵书记并肩战斗,可是推了半天依然原地不动。赵书记对那汉子说:“看来咱俩力量还不够,你能不能在附近再找几个人来。”汉子说:“只要有钱,人有的是。”说罢打了个呼哨,山坳里马上钻出一二十个人来,其中许多人还挑着水,一窝蜂似的朝公路奔来。
赵书记一见这情景,心里全明白了,原来这些人故意在路上泼水结冰,然后要大价挣推车钱。于是脸一沉,问道:“你们村干部在吗?”那伙人好像满不在乎,嘻嘻哈哈地说:“这不用找村干部,你给钱,咱就干,若不给钱,村干部来了也没用。”赵书记有点恼火:“你们这样做等于拦路抢劫,是违法行为知道吗?”谁知他这话不但没把那伙人镇住,反而引来了一片抗议:“你别拿大帽子吓唬人,咱们不怕!”“咱们农民不像你们当官的,坐着公家车满世界转,不用花自己一分钱。”“可不是吗?农民得靠自己腰板硬过日子,为了混个肚子饱,才屁股朝天来挣这推车钱。”赵书记觉得现在是救人要紧,便挥挥手说:“好了、好了,咱们不打这嘴巴官司,车上还有个病人,要多少钱,你们开个价吧。”这时站出一个年轻人来,大概是那伙人的头儿,他说:“如果车上真有病人,价格可以优惠。”司机立即打开车门说:“不信你可以看看,她和赵书记素不相识,是在路边碰到的。”那年轻人伸头往里一看,顿时脸色大变,钻进车里,失声叫道:“妈!是你呀!你怎么啦?”
年轻人这么一叫,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不知谁叫了声“推”!大伙一拥而上,一下子就将小车推上了坡。赵书记掏出100块钱给他们,但没一个人肯收,连那个汉子原先收去的60块钱也硬是还给了赵书记。
车子很快到了县城,将老太太送进了医院。医生立即进行抢救,使她脱了险,医生说,如果再迟些时候送来就没命了。
老太太的儿子回家把事情一说,全村人无不对这位“县太爷”产生了敬仰与感激之情。大伙一商量,立即动手制了一块匾:“人民公仆”四个大字金光闪闪。他们又选出代表,敲锣打鼓将匾送到了县委大院。
那天赵书记在地委开会,当他接到报喜电话后,当即指示:匾暂时不要挂,通知电视台,新闻不要放。
赵书记回县后召开了常委会,在会上他详细介绍了那天下乡回来在路上碰到的情况,然后又说:“我们县出现这种事,难道不是我们工作上的失职?我这个书记应该负主要责任!所以我一看到匾上那四个字就脸发热、心发跳,你们说这匾能挂吗?”
接着,常委会作出决定:常委们下去,分片包干边远穷山区,限期改变面貌。赵书记还说:“到时验收,一验米袋子,二验脑瓜子,如果验不上,那对不起,请你让位子!”
这一招还真灵,后来,那些边远的穷山区不但脱掉了贫困帽子,而且冒出了一个又一个小康村、文明村,赵书记因政绩突出升任地委副书记。临走之前,开了个常委会,在会上又提到了那块匾。赵书记意味深长地说:“人民公仆——这称呼可是沉甸甸的,所以我建议,这匾还是暂时不挂。以后要挂就挂在县委常委会议室。至于什么时候挂,就在咱们啥时候见了‘人民公仆’这四个字脸上不热心里热的时候,你们看行不行?”
(王建业)